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作文,为中心论点服务,只需要用好用活这三种论据使用方法

快考试了,闲言少叙。尽量用明确的语言形象的例子,为大家解决问题。三种使用素材的方法:同类铺排,对比论证,点面结合。下面一一为大家讲起:

1、同类铺排

同类铺排,其实就是用相同性质的材料,来叠加使用。一般的会多于3个,这些内容上紧密关联的材料,按照顺序组成,结构基本相同,字数基本相近,语气基本一致的,类似于排比的句子群。看例子: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的这一段文字,我把它提取出来,是因为太有名。每一年无论是模拟考试还是真卷,都有很多人在使用。这样常用常新的例子,大家不妨今年也继续用。接着再看北大校长的一篇演讲里面的文字:同学们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100 多年前,北大人民医院的创始人伍连德先生深入东北鼠疫疫区,第一次提出"隔离"措施,发明了"伍氏口罩",挽救了数万同胞的生命。60 多年前,小儿麻痹症严重威胁着我国儿童健康,校友顾方舟先生带领团队,在昆明远郊的山洞里搭起了实验室,成功分离出脊灰病毒,并冒着瘫痪的风险,亲自试用疫苗,最终帮助国家消灭了这种疾病。50 多年前,校友屠呦呦先生响应国家号召,开展抗疟药物研究,成功提取了青蒿素,至今已经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这里面所提到的几个人,都是北大的校友。从伍连德,到顾方舟,再到屠呦呦,他们都是医疗行业的佼佼者,也都有共同的背景——都曾经在北大求学。像这样的举例子的方法,就是用简单的同类叠加,便可以从量变到质变,论证的有气势,而且更有说服力。虽然这种论证不是没有缺点,但是从考试的角度来说,还是很切实用的。再看一个选择高考作文《性韧心坚志终圆》的例子吧:还记得"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越王勾践吗? 还记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吗? 还记得北海期风中持节独立的苏武吗?他们,都是心坚性韧的典范。这样的一段话,和我们之前所举的例子又有不同,引用和事例,是可以混合使用的。许多同学为怎么使用论据而苦恼,其实不管是事实论据还是理论论据,咱们考虑最多的,还是有没有用处,怎么用的问题只是第2位的。就仿佛骑自行车,你去研究平衡原理,不如用脚去蹬,让两个轮子转起,在行进中自然就达到了平衡。单纯的停下来去琢磨平衡,是很难找到平衡的。

2、正反对比

和刚刚讲过的同类叠加不一样,正反对比本身是一种论证方法。有的时候呢,它体现在观点的层面,但文章的写作方法是很灵活的。在一个论点之下,论据本身也可以构成正反的对比。运用对比论证,事物的特点和蕴含的道理,就能黑白鲜明地凸显出来,从而突出文章的主题。道理好讲,例子也不难找,最关键的还是例子。就像刚才我讲自行车的比方一样:如果你肯去骑自行车,那一定是好的结果,如果你停下来不去骑自行车,就是呆呆站着研究怎么平衡,结果会相反。各位一定要看得清,这首先是比喻论证,但是这里面也体现的是正反对比论证啊。骑自行车找平衡和不骑自行车研究平衡的结果,是不是对比?咱再举一个正反对比的作文的示范吧:沈从文在干校下放期间,与友人的飞鸿中却只字不言生活的艰难和内心的苦闷,只讲那万顷荷花。沈从文被阳光拥抱。可是,亦有一些人,在黑暗中绝望,虽也向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却终将自己定位成世界的陌生人,选择躺在铁轨之上。远处轰轰的火车声响起,野菊怒放,只一瞬间便是永远的天昏地暗。(选自《拨开迷雾,拥抱太阳》)各位一定看到,这样的一篇作文是沈从文和海子的对比。从这样的一段文字当中,除了领略对比,我们还要感受到文学类语言的生动。议论文写作,特别是当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有时候就是要讲求生动的,因为生动才有感人的力量,因为生动才能说服别人。

3、点面结合

“点”“面”看着挺抽象的,首先要解释一下:"点"要求立出一个典型素材,并对这个素材进行较为细致的议论分析;"面"是对"点"的拓展,即选取与"点"相关的一组素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列举,共同论证同一观点。说的再多也无益,还是看例子吧:诗意是林语堂《京华烟云》中那个总能诗意适应自己生活与角色的姚木兰。富贵时,她诗意地享受生活的惬意舒适;烽火连天时,她迁居乡村,诗意地扮演心中的村姑。诗意生活如刘梦得,在陋室馨香里,焚香弹琴,流连于古籍;诗意生活如三毛,在大沙漠的孤寂小屋里,用才华与智煮构筑心中的罗马王国。(高考作文《诗意的生活》)这材料的使用,姚木兰算是点,从字数上看写的是比较多的,刘禹锡和三毛呢,算是面,面儿是在点的基础上的拓展,是用更多的例子,来展现普遍的现象。最后总结一下,面对一个写作话题,如果我们积累的素材单独使用达不到很好的论证中心的效果,你就要用心去想,怎么使用论据。

怎么使用的?就是这三个,你可以依次考虑,也可以混合使用。一定要记住一条原则,我们不是为了使用方法而方法,方法都是为了论证而服务的。还是回到骑自行车的例子,你不是为了研究自行车的平衡,你是要把自行车作为工具,让它带着你去目的地的。

文章来源:百家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作文提升技法:议论文写作之论据的选择和使用
4,论 据 的 选 择
议论文写作难点突破——手把手教你如何展开分析论证
英语四级写作计划第一周第4天(1):论证观点类作文结构
写作高手应具备的条件-----议论文写作(二)
高考议论文写作升格方案7----详例与排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