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糖尿病前期不是病,还能不能恢复正常,要看这三点你能做到哪一个

【专业医生天天和您说健康】

说起糖尿病,可能有很多人觉得和自己无关,然而事实却是这样的:

  • 2017年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达到1.14亿

  • 2010年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尿病前期在人群总数中的占比达到了30%-50%,且每年还处于不断增长中

  • 每年约超过10%的糖尿病前期人群转变为糖尿病患者,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可以明显减少这种转变的可能性

然而更让人担忧的是,实际生活中有相当多的人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处于糖尿病前期,故从未也不知采取干预措施,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那么如何发现并进行有效干预呢?

首先来了解一下你是否属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有多大?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糖尿病前期还不能称之为疾病,只是糖尿病发生的前期状态,意味着消除这种状态就可以避免糖尿病的发生,判断是否处于这种状态的方法就是血糖的检测,有三种情况:

  • 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处于6.1-7.0mmol/L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

  • 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小于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处于7.8-11.1mmol/L

  • 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处于6.1-7.0mmol/L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处于7.8-11.1mmol/L之间

前两者属于糖尿病前期较低风险人群,后者属于较高风险人群,在短期内比如1-2年发展为糖尿病的可能性非常大。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干预措施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

  • 日常饮食控制:减少高碳水化合物的主食摄入、控制高脂肪食物比例、多吃新鲜蔬菜、每日适量摄入干果等

  • 增加运动锻炼:每天进行不少于30分钟的可出汗的有氧运动

  • 按时作息不熬夜:生活规律,每晚23:00前入睡,保证睡眠7-8小时

  • 戒烟限酒:坚决不吸烟,每日饮酒酒精量最多不超过25克

  • 心态平和:遇事不急不躁,工作学习放松心态,避免与及时调整紧张心态

实践证明:能积极采取如上干预措施,可使糖尿病前期转变为糖尿病的发生率降低58%。但实际生活中,无论医生如何叮嘱,或是本人心知肚明,能真正把上述措施转变为一种能长期坚持的生活习惯的人并不多,不少人很快即发展成为了糖尿病患者。

对此,刚刚发布的《中国糖尿病前期临床干预专家共识》建议: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特别是较高风险人群,以及对自身健康关注度较高的人群,可采取口服药物的方式进行干预,比如: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代表药物如阿卡波糖(拜唐苹),它是通过抑制食物的多糖分解,使小肠对糖的吸收减缓从而降低餐后血糖;它对人体胰岛细胞等无刺激作用,不影响其正常功能,可在每餐吃第一口饭时服用50mg,可使糖尿病前期转变为糖尿病的发率降低88%。

  • 双胍类药物 代表药物二甲双胍,它是通过增强外周组织对葡萄的利用,同时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减轻或消除胰岛素抵抗来降低血糖,还有助于降低体重,对人体正常胰岛素分泌功能无影响,可在早餐前口服0.5g二甲双胍缓释片,可使糖尿病前期转变为糖尿病的发率降低77%。

综上所述,上面的三项糖尿病前期干预措施,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而药物辅助将有助于取得更佳效果,可使糖尿病前期延长数年、数十年,部分人还可完全恢复正常。至于很多人对服用了药物就不能停的担心,要知道生活方式干预实际上是重新建立生活方式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形成习惯,在此期间借助药物帮助可起到半功倍的效果,待良好习惯养成、血糖恢复正常时,药物完全可以逐渐减量或停用,而避免了糖尿病的发生却将是一生最大的获益。

【如果此文帮到了您,点个赞打个赏点击关注吧,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尿病病情的发展分5个阶段,看看你在哪个阶段?
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应予单纯生活方式干预,还是药物干预?
餐后血糖相关问与答
糖尿病前期人群该如何治疗
预防糖尿病,不妨来点二甲双胍
如果你的空腹血糖6.1-7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7.8-11.1,用这4种药物可帮你恢复正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