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世千百年!武侠+悬疑+反腐,多少人没读过?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

江湖豪杰来相助,王朝和马汉在身边

......

熟悉90年代《包青天》系列影视剧的朋友,看到上面这几句话,应该都会不由自主地哼上两句。

这部拍摄于上个世纪的经典影视作品,一经播出便红遍大街小巷,时至今日,许多观众还对里面的人物、故事印象深刻。

铁面无私、不畏强权的包大人,睿智多谋、文质彬彬的公孙先生,还有玉树临风、武功高强的展护卫......个个都让人难以忘怀。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部作品其实来源于一部清朝的古典小说——《三侠五义》。

今天熟悉武侠小说的读者们,都知道“金古温梁”的大名,可是说起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则首推这部《三侠五义》。

不过这本书除了讲述武侠世界里江湖儿女的侠义故事,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本集武侠、探案、悬疑于一身的“公案小说”经典。

公案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一种,自古以来,名臣良相除暴安良、惩恶除奸的故事便很受欢迎,为人津津乐道,而这些都离不开公案小说的广泛传播。

从古至今,“清官治世”便是中国人心中的美好向往,普罗大众对“清官”的朴素认识也往往来源于民间流传的文学作品。

公案小说历经千余年的演变,已经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的一个独特景观。

这些作品脱胎于真实历史,又饱含底层人民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雅俗共赏,在中国文学之林蔚为大观。

“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读懂中国公案小说,读懂百态社会人生!

01《三侠五义》

宋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全貌不能一概而论,后人也只能从细枝末节中,体会那个时代的魅力。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演绎了爱国志士的九死无悔;

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东坡居士,让我们看到文人的潇洒旷达,豪迈不羁;

主张变法革新的宰相王安石,诠释了为官者的与时俱进……

而这其中,还有一个人,在那段史书中,刻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他就是包拯。

“报国尽忠,临政无阿,杲杲清名,万古不磨”,这是后人对包拯的评价。

了他的故事,你会相信,包青天的称号当之不愧。

今天,小编带来的这本《三侠五义》,就是关于包拯的一部长篇侠义公案小说,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

作品讲述了北宋仁宗年间,包公赴任定远县、执掌开封府,在众位侠义之士的帮助下审奇案、平冤狱、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故事。

书中不但塑造了一位铁面无私、不畏权势的清官形象,同时还穿插了大量侠客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正义行为。

整部作品高潮迭起,环环相扣,人物形象鲜明,语言风趣生动,令人爱不释手。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一班趋炎附势之人,结成党羽,明欺圣上年幼,暗有擅自专权之意。

所有三班衙役早知消息,老爷暗自一路私访而来,就知这位老爷的利害,一个个兢兢业业,早已预备齐全。一闻传唤,立刻一班班进来,分立两旁,喊了堂威。

02《狄公案-四漆屏》

外国人写中国传统小说,还让中国人看的欲罢不能,这事竟然是真的。

不仅如此,这个外国人还一并捧红了神探狄仁杰,用《狄公案》系列叩开了西方侦探世界的大门。

也让外国读者见识到了中国公案小说中,传统叙事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中国古代法官的刑事侦讯手段。而书中主角狄仁杰,更是被读者称其为古代中国的福尔摩斯。

这个推广中国文化,甚至是推动公案小说到侦探小说变革的人就是高罗佩,荷兰职业外交官,也是荷兰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他一生钟爱中国文化,古琴、书法、诗作无一不通,堪称比中国人还了解中国的外国人。

高罗佩考证了解中国古代的司法、刑律、吏治、行政、军事、外交、工商、教育、文化、宗教、风俗、民情后,将中国公案传奇中大故事套小故事的特殊结构,与西方侦探小说的悬疑、推理手法巧妙结合起来写成这本《狄公案-四漆屏》。

书中以中国唐代宰相狄仁杰为主人公,描述狄公在州、县及京都为官断案,与民除害的传奇经历。

全书故事纷纭,案情凶险,情节扣人心弦,谜底逼人追索。

如果你喜欢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又喜欢侦探小说的高深莫测,那么这本公案小说一定不能错过。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他临死前才知道了我的手段,明白了一个发狂的喜欢他的女人会发狂的置他于死地。他不屑我的爱,我就不屑他的性命。

即使不赞成一个人的道德观,也不能看他贫困而死,却袖手旁观啊!

03《施公案》

说到中国古代有名的清官,人们最常想到的往往是宋代的包拯、明代的海瑞,除了这几位,晚清还有一位传奇的清官——人称施公的施仕伦。

晚清著名通俗小说《施公案》的主人公就是这位施公。

本书主要叙述了康熙年间清官施仕伦在黄天霸等江湖侠士辅佐下铲除贪官污吏、破案捕盗的故事。

其故事始于说书人,后经文人加工而成,作者不详。主人公施仕伦,世人称其为“施公”,其原型为康熙年间靖海侯施琅之子。

“施公”断案如神,除暴安良,曾破获十数起大案,而且敢于藐视权贵,除暴安良,为民请命。

作者将他比作宋代的包拯、明代的海瑞,在民间广泛流传。

全书内容惊心动魄,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成功塑造了一个秉公审案、惩恶扬善、清正廉洁的清官形象。

再现了当时官场腐败、社会黑暗的现实,表现了下层民众对清官率领义侠铲除社会邪恶势力的向往和肯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进步性。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施公为官甚清廉,秉正无私不惧权。百张呈词一日审,不顺人情不爱钱。

为臣要忠,为子要孝。官清史肃,上有法律,朝廷定例。公堂放刁,虽云不斩无罪之人,你且休要含怨,凡事自有神鉴,你今略待片时,就知详细。人有亏心,天必不容。

04《儿女英雄传》

《儿女英雄传》是清代满族文学家文康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又名《金玉缘》《日下新书》,或称为《儿女英雄评话》。

这本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写实侠义小说,更是中国小说史上最早出现的一部熔侠义与言情于一炉的社会小说。

这本书记述了一段清朝康熙雍正年间的一桩公案:

书中的主人公十三妹,其父亲遭朝廷大员纪献唐杀害,十三妹无处申冤,浪迹天涯,学得一身武艺,欲报血海深仇。途中遇到安骥与张金凤,结果还未及为父报仇,纪献唐获罪遭诛。后来经张金凤与众人的撮合,十三妹嫁给安骥。十三妹前段仗义行侠,英气外发;后段嫁为人妇,又尽显儿女情态,堪称儿女英雄之典范。因此本书名为《儿女英雄传》。

除了行侠仗义的传说,本书更是一个没落的旗人世家,历尽磨难,始终恪守封建纲常伦理,终于重振祖业的故事。目的是激励不肖的八旗子弟,以经世致用为己任,不要辜负天恩祖德,要重振往昔雄风。

作家以精细的笔触勾勒出一幅19世纪中国社会风俗画面。

本书揭露了封建官场吏治的腐朽,道尽科举文化的丑态,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写实侠义小说。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侠烈英雄本色,温柔儿女家风。两般若说不相同,除是痴人说梦。儿女无非天性,英雄不外人情。最怜儿女最英雄,才是人中龙凤。

云外人传云外事,梦中话与梦中听。得意人迷失意事,一番欢喜一番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1明代的公案小说《包公案》
藏书:中国古代武侠小说集(全三卷)1998年中国文史出版社
包公案 序
从直谏朝堂到降妖九天再到回归凡尘,“名侦探”包拯的“养成记”
文史知识 | 张国风​:民族偶像的现代审视
阴谋论,悬疑小说的好素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