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分析】荣格分析心理学中“情结”的结构、功能及意义(下)| 范红霞、申荷永、李北容



荣格分析心理学中情结的结构、功能及意义(下)
文 | 范红霞、申荷永、李北容


查看本文上半部分“【心理分析】荣格分析心理学中‘情结’的结构、功能及意义(上)|范红霞、申荷永、李北容”,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3. 情结的爆发

对荣格情结理论的学习和领悟,加上临床上不断的经验和自我体验,使我们无数次地感受到,情结能突然间爆发而入侵意识并掌控自我。当自我被情结俘虏也就被情结及其目的所同化了,因而导致自我行为失控,可人却往往不知其真实原由。


一旦情结被触发而起作用,无论人是否意识到,情结总能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极具强度情感的影响,甚至是主导性作用。强烈的爱或恨,快乐或悲伤,感激或愤怒等情绪,总是会伴随着情结的触及而发作,这时我们已不能再理智地表现本来的自己,而是被情结所占据和控制。于是,受某种情结所困的人往往会表现出被情结所支配的心理与行为。

从临床意义上来看,情结多属于心灵分裂的产物。意思也就是说,它们原本是一个完整体,但由于原型作用、创伤性经验、情感困扰或道德冲突等,都会导致某种情结的形成。当外界生活中或内心世界中某些“扳机”式的诱因一旦撞及这些内在情结,就会引爆。事实上,存在于人们人格中的情结很多,但不一定个个都被引爆,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外世界的诱因。但在另一方面,即使它不被引爆,可能也会以更加不为意识所注意的方式在发生作用。

情结爆发后,可能事情已经过去了,它的作用并不一定就及时结束,那种上面所述的波形作用方式还会存在。存在的强度或长短则因人而异。如果一个人过分认同自己的情结,就会表现出一定的心理病症。弗洛伊德说的俄底浦斯情结和阿德勒讲的自卑情结都是十分著名的例证。弗洛伊德在其著作《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中描述的口误、笔误、忘记熟人姓名等日常现象,都可以看作是情结作用的表现。

可见,我们拥有情结是正常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情结,这就要求我们会关照和协调我们的情结。但是,当情结拥有我们的时候,就是心理病症开始的表现。


4. 情结的心理分析意义
从荣格对情结的描述和研究来看,情结是必定会产生和存在的,因为有来自无意识原型之内因和经验塑造之外因;而从里比多的退行的观点来理解,即复杂的心理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完全前行的过程,经历各种经验后人人都会有情结,只是数量和种类不尽相同。


情结往往与创伤性经验相联系,又总是突然闯入意识,并牵制了很多里比多于无意识之中,所以,情结对心理的影响大多是消极的。但是,情结也有积极的表现,它使得里比多可以有方向性地投注于一定的活动,从而促进活动的达成。比如,一个积极的业余爱好可能是一个情结的作用,它把人的兴趣指向有利身心健康的方向,是为积极作用。

临床上发现的情结也往往与我们的创伤性经验相联系,又总是突然闯入意识之中。同样显示情结对心理的影响似乎大多是消极的。事实上,情结也有很多积极的表现,在此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大大加强。

情结的能量朝向积极的方面还是消极的方面,在分析的意义上讲,受到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如一个人的情结是否与其所选择的职业方向一致,是否可以得到周围现实的赞许,是否为个体所认识等等。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有一些广泛意义上的情结不同于这里所说的情结,如中国人对国画的喜爱、国人在国外相遇后倍感亲切等。因为这毕竟是我们略加思索即可成为意识的内容。

荣格认为,那些苦恼的情感经验、精神创伤等个人生活经历往往导致情结的产生,但是对于意识自我来讲,这些都可以成为有利条件来加深个人见识,增强自我的适应,使人格更充实。情结还常常是人类灵感和趋力的源泉,对于伟大的艺术家而言,如凡高、毕加索为绘画之境癫狂,莎士比亚、郭沫若为文学之美着魔,伟大的艺术作品莫不由艺术家内心情结的驱使喷薄而出。


从某种角度看,阿德勒提出的人的自卑情结就可以是积极的。虽然自卑本身为消极态度,但如果人能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来应对此情结,那么,人会超越自卑,追求卓越,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以自我实现。

可见,情结是否消极,不仅取决于它本身是什么,更决定于意识自我以怎样的姿态面对它,如何与之相处,如何使无意识情结及其能量意识化。而心理教育着手于人们对情结现象存在之认识,心理分析则着手于帮助受析者对自己深层情结的了解和把握,这样将有利于大大促进人们去接触情结、了解情结并学会与情结和谐相处。

正确地理解心理分析对待情结的态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言之,对情结的分析和理解是为了揭示情结,使无意识的情结暴露在意识的自我面前。意识的种种积极的“干预”可以某种程度地改变情结。

在心理分析中,人们会不断地对自我有一个更完整、更深入的了解,而这种了解很大程度上基于对自己情结的了解,当然还有其他方面,如面具、阴影、阿尼玛等。随着分析的深入,人们会不断地意识到目前一些特异或强烈行为动机的深层原因,也会对自己的普通行为有更为客观的了解。

与此同时,也会感受到意识自我的力量在不断地增强,而情结的力量则在不断地减弱。这可以说是一种专业的干预。而日常人们所说的内省或反思,则是在一定程度上的较浅层次的分析或干预。在心理分析中,人们会了解到情结是什么样的,怎么形成的,如何发生作用的,以及怎样防止它们不断地重现和干扰。如果意识自我缺少这种干预,情结就会像外来的、陌生的怪物使人的心理和行为肆虐猖狂。受制于情结的人会非常无助,而且情绪完全失控。

情结产生后虽稳定而不能消除,但可以被有意识地进行“修正”和“重构”,而且心理分析的治愈潜能也正有赖于此。心理分析就是要对情结的冰冻记忆意象进行消融,以达到对该情结的(某次级人格)某种程度的重构。

众所周知,移情作用可以使治疗师在不同的治疗阶段扮演来访者父母双亲(以及其他的心灵人物)的角色,当父亲或母亲情结凝聚在治疗师身上,来访者对其双亲的各种经验就会在原有的情结上附加素材,进而植入或长成崭新的层面。它可以对原有的情结做出重大修正,使情结不再以耗损主体能量的方式来限制个人生活,比如,暴虐父亲的意象所造成的痛苦可能因为新的结构而减轻(消融)和抵消。

心理分析目的不是要消除或根除情结,而是要观察和理解情结,通过理解情结在自己心灵结构中所具有的能量、作用方式来转化并吸收其能量,从而使意识自我的能量增强。如果我们不能觉察和认识自己的情结,就会在不同程度上受情结的摆布。而一旦我们能认识和理解了情结的存在和意义,它也就失去了控制我们的能量。尽管情结不会消失,但我们能逐渐减小其影响。这样地来实现所谓的“绕开”情结行走。打个比方,如果孩子总是通过哭闹来吸引大人注意,那是因为大人没有给孩子适当的照顾和关注,要是大人已经很好地照顾了孩子,那么他一定会安静的,而不是通过哭闹来表现他的存在。

要想真正地理解情结,就要有意识地对无意识进行“吸收”(assimilation),这里的吸收指的是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一种相互渗透、积极交流,而不仅仅是意识对无意识的单方面的解释、判断和估计等等。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原来完全处于无意识状态下的情结就可以被意识自我所涵纳,同时,这就是意识自我对自己完整的心理和人格的全面了解,是心理能量里比多的通达前行,是劣势人格和优势人格的共同发展,也是心理分析作用的途径和方式。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出,转载请注明转自微信公众号: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情结的含义-申荷永
《荣格与分析心理学》书摘
心理科普 | 荣格心理分析:原型,意象,阿尼玛,阿尼姆斯,人格面具,阴影和智慧老人
论积极想象及其方法
伺机而动的「情结」
中国心理分析的理解与体验(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