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认知29】建构新信念技术讲解:三招去除疑病症根源


导语>> 认知疗法不给来访者讲大道理,也不教给他正确的思想。认知疗法是让来访者学会正确的认知方式。认知治疗中的许多认知技术就是教会来访者正确的认知方式。一旦来访者掌握这些技术,他的认知观念就改变了;观念改变了,情绪和行为也就相应改善了。

>> 我们邀请著名认知行为疗法专家郭召良博士以连载的形式介绍30种认知治疗技术。有兴趣的同行可以关注。浏览以前发表的认知治疗技术内容,可以关注“认知疗法学习中心”微信,并在微信中输入“认知技术”即可。



今天是第29讲



建构新信念技术讲解

——三招去除疑病症的根源

在上一讲(第28讲)我们提到一位28岁疑病症患者,因半年前突然感到头疼、左侧颈部活动受限,左手足发麻,便自己认为是脑充血或心脏病,次日去医院就诊但并没有发现异常,自此以后便忧心得不到有效诊治,会导致自己罹患不治之症。

咨询师对这位患者采用了认知疗法。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需要对患者不合理认知进行矫正,咨询师的矫正过程包含评价患者的合理信念和重建理性、合理的新信念。认知治疗师是如何做的呢,本讲我们就讨论这个问题。  


1.不合理信念与合理信念

认知疗法认为,凡患者信念导致消极的情绪,其信念必然是不合理的(当然,导致积极情绪的信念也有可能是不合理的)。考察一个信念是否合理,认知疗法创始人阿伦贝克提出了“有效性”和“有用性”两个标准,所谓有效性就是指该信念是否正确或者在多大程度上是正确的,所有用性是指该信念对于所期望的结果是否有帮助。

 比如,一个恋爱中的女孩因男朋友母亲反对她们的恋爱而担心男友会抛弃她,当她给男友打电话过去,结果对方没有接听她的电话,她就是想:他不接我电话,他一定不想和我走下去了“,于是感到悲伤和焦虑。这位女孩的想法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呢?

 首先,从有效性角度看,这个想法是正确的吗?有什么样的证据支持这个想法,又有什么样的证据反对这个想法(这里用到了控方辩方证据技术,参见第3讲),经过这样的思考,她也许发现,自己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如果是这样,则这个想法是不合理的。

当然,她也许会发现,男朋友的确不再想继续下去了,这说明她的想法是正确的。这时,我们还需要用”有用性“标准来评价这个信念。如果这个女孩的目标是继续恋爱关系,她现在的想法就是没有用的,因为,这样的想法会妨碍她与男友的沟通和交往。这样的想法也是不合理信念。

所以,合理性信念必然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有利于朝向问题解决的想法。就这个女孩来讲,比如,“男友因为母亲反对,而对我们的关系是否继续发展有些犹豫”的信念就比”男友因为母亲反对而不想和我继续下去了“更为有效和有用。  


2. 什么是建构新信念的技术

从上面我们就可以知道,认知疗法咨询师就是要帮助患者找到与不合理信念相对应的合理信念,这种帮助患者矫正不合理信念并产生合理信念的方法,就是建构新信念的技术。

 阿伦贝克认为认知观念分为三个层次:自动思维、中间信念和核心信念。因此,建构新信念也涉及到三个层次,即自动思维、中间信念和核心信念的建构。在认知治疗咨询过程中,先后对患者的自动思维、中间信念和核心信念进行重建。

 无论对那个层次的信念进行重建,都是建立对原有信念评价基础上的。我们按照前面所提到的两个标准(有效性、有用性)对旧信念进行评价,评价之后根据”有效性”和“有用性”对原有信念进行修正,从而提出更有效和有用的新信念。  


3. 建构新信念技术应用实例

我们以本文开头的案例为例说明建构新信念的技术,关于这个案例不合理信念的内容可以参见第28讲。因为贝克把认知信念分为三个层次:自动思维、中间信念和核心信念,因此建构新信念也分为三个层次进行,首先我们讨论自动思维,然后再讨论中间信念和核心信念。  


1. 建构新的自动思维

 在上一讲中我们发现患者有两项自动思维:感到头痛和手脚发麻的时候,他的自动思维是“我生病了,我得了严重的疾病”;在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并没有疾病的时候,他的自动思维是“我肯定有病,只是医生粗心或者仪器不够先进没有检查出来”。建构信念技术处理自动思维的程序是控辩方技术/发散性思维技术来评价这个想法的正确性,以及应用代价收益技术来评估自动思维的想法的有用性。

经过这个流程会,患者会发现自己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也是没有益处的。咨询师可以再此基础上提出更为有效和有用的信念。比如对于第一项自动思维“我生病了,我得了严重的疾病”,更为合理的想法是“我只是感到头痛和手脚发麻,也许得病了,也许是没有得病”。对于第二项自动思维“我肯定有病,只是医生粗心或者仪器不够先进没有检查出来”,更为合理想想法是“我也许有病,既然多个医生和仪器都没有检查出来,有病的可能性不大。”


2. 建构新的中间信念

 上一讲我们已经谈到,阿伦贝克把中间信念分为态度、假设和规则三种形式,并且中间矫正患者的假设。他认知只有假设是可以验证的,并且假设一旦改变,相应的态度和规则也就改变了。因此,在建构的中间信念,就是建构新的假设。

 这位患者的中间信念是:
 态度:生病是很危险的、糟糕的
 积极假设:如果能及早发现,我就能避免罹患不治之症
 消极假设:如果忽略疾病早期信号,疾病就会发展到无可挽回地步,我就会罹患不治之症
 规则:我应该关注身体信号,有病及早治疗。

 按照阿伦贝克的观点,我们矫正患者的中间信念应该从消极假设入手,即“如果忽略疾病早期信号,疾病就会发展到无可挽回地步,我就会罹患不治之症”这个观念的有效性和有用性如何。

这时,我们需要把患者的中间信念回到到具体的生活情况中,从他过去的生病经历等来评估这个想法的正确性和有用性。我们可以应用多重环节技术让患者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从而改变原来的消极假设,综合现实情况对消极假设进行修正,得到新信念,即新的假设。

在这里,经过咨询师与患者讨论,患者发现,绝大多数疾病发现得晚些,也能得到治疗,极少数疾病即使早期发现,最终也无从治愈。患者认识到自己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也并没有帮助,需要进行修正。最后把信念修正为:“多数情况下,在医学检查确认疾病后,经过治疗还是可以恢复健康。”



3. 建构新的核心信念

患者为什么对健康这么重视,特别在意各种躯体信号,并且在医学检查得到否定信号后还坚持认为自己有病,其实,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患者的核心信念。患者的核心信念“我是无能的“,在这种信念支配下,他发展出一个“补偿策略”,让自己维持一个全能的假象,他的补偿策略就是:只要自己能避免罹患不治之症,自己就是有能力的。在这个补偿策略支配之下,他出现了疑病症状。

只要修正负性核心信念“我是无能的”,疑病症状的根源去除了,疑病症状就自然没有了。修正负性核心信念需要用到一系列技术,如前面讲到的核心信念作业表等。通过核心信念作业表,患者发现“我是无能的”这个信念其实是不正确的,对照自己在生活中许多方面有能力的表现,可以得出新的核心信念。 对这个患者而言,咨询师通过回顾患者生活中的早年经验,和患者得到了这样一个新的核心信念“我是一个工作能力强而身体素质较弱的普通人“。


>>患者接受了新的信念后,经过这三个层次的进程,患者疑病症状消除了,并且永远地消除了。


下期预告:第30讲 重建核心信念技术讲解

“左手精分,右手认知”。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有两个学派的知识必须掌握,其一是精神分析学派的知识,它给你深刻洞察人性的理论和武器,另一个就是认知行为疗法,它提供给你助人的具体技术方法,咨客的问题能够在短期内症状得到改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认知疗法基本理论
认知疗法基本理论(教学用)
求助者的自动思维必然是错的吗?——谈评价自动思维的两个指标
你的视角,决定了你的心境
这三个水平的思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
改变认知,才能改变我们的生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