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学概念002_投射


                                                                                图: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于1894年提此概念,用以分析及了解'说者的内心世界'。精神分析学者认为投射是个体自我对抗超我时,为减除内心罪恶感所使用的一种防卫方式。所谓'投射'是指把自己的性格、态度、动机或欲望,'投射'到别人身上。有一首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及庄子与惠施《临渊羡鱼》的故事,都是投射的例子。

       投射作用,是指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

       投射作用的实质,是个体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投射作用的直接效果,是个体的主观意向对于社会认知形成的影响作用比认知对象本身的特征还要大,即个体的主观心理状态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大于认知对象客观特征在社会认知中所起的作用,即存在“喧宾夺主”的现象。社会认知中的这种“喧宾夺主”的投射作用,使得个体在进行社会认知时,会不自觉地将自己身上所具有的一些人格特点投射到 客体身上,从而将一些本不属于对象的心理行为特征强加到对方身上,掩蔽了客体的真正的 人格心理特点,扭曲了客体的真实面貌,形成对客体错误的 认知图式,使得认知中的客体不是像客观中的客体,而是越来越趋向像个体本身自己。

 

        太抽象了,简单的讲:就是我自己的主观想法(需要、情绪)认为是别人也是这样的想法,和别人没有关系,只是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给了别人。

        什么叫“投射”呢?举个简单的例子:


        例子1:

        一个母亲带着小女儿在街上走,母亲边走边眉飞色舞地和别人聊电话。女儿不小心,撞电线杆子上了,哇哇大哭。母亲很不甘心地挂了电话,骂女儿:“没长眼呀你,一面走一面玩,不撞死你才怪呢。”这位母亲好像是在骂孩子,但细心想想,她有什么理由骂孩子呢?她只是在发泄,她认为自己能一边走一边打电话,女儿也就能一边走一边玩。她没有顾及到,那只是个孩子。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投射效应”了。所谓“投射效应”就是一个人将内在生命中的价值观与情感好恶,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

 

       例子2:

       一个男人,小时时候家里穷,父母没有办法给自己买好看的衣服,长大结婚后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就拼命的给孩子买好看的衣服,他主观的认为孩子一定缺少衣服。这个是他的内心未满足的欲望投射到孩子身上而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犯上面那个两个人同样的错误:把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投射到别人身上。自己喜欢的东西,以为别人也会喜欢;自己厌恶的东西,以为别人也会厌恶;看到各方面的条件和自己相似的人在工作、事业中取的成绩,我们会产生一种与成功者试比高低的冲动;做父母的,总喜欢为子女设计前途,为孩子选择学校和职业;凡此种种,都会让我们失去了人际沟通中认知的客观性,从而导致主观臆断并陷入偏见的泥潭。


       明白了“投射”是什么东西,我们就能透过“投射”的影像来了解自己,以免再犯认知上的错误了。这就好比我们得到了一面镜子,只要经常在镜子里照照自己,我们就会得到最大的益处。谁都知道,在镜子里,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外面的世界。看到的,仅仅是我们自己。

 

你可能还喜欢:

☞ 心理学概念001_神入

☞ 心理咨询师与精神科医生的区别

☞ 房树人绘画测评

☞ 人物 | 一个有温度的心理咨询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算术差,简单加法学不会?了解心理学中学习的规律就好办了
认知世界与认知自我 陈嘉映
孩子的学习是如何发生的?以数学辅导为例
为什么心情不好会想摔手机?
孩子的学习是如何发生的?简说皮亚杰认知理论基础概念
懂得发展心理学这14条,更好的陪1-2岁宝宝成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