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学概念003_投射性认同

图:梅兰妮·克莱因


          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 1882.3.30-1960.9.22)女,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创始人,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她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创解,开拓了理解最早期的心理历程的途径,被誉为继弗洛伊德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具贡献的领导人物之一。


        投射性认同是精神分析的重要概念之一,最早由克莱因提出。在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里,投射性认同是一个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作出反应行为模式。它源于一个人的内部关系模式(即当事人早年与重要抚养人之间的互动模式,这种模式的内化成为自体的一部分),并将之置于现实的人际关系的领域中。

         如果换一个简单的话来讲就是:

         A诱导B按照A希望的方式作出反应,而B也认同了A诉求,这样的行为叫做投射性认同。


         发生过程

        首先,个体将自己的一部分(坏的,或者理想的部分)以投射幻想的形式放置在另外一个人的身上,并设法从内部控制那个人; 然后,当事人竭力让接受者(投射性幻想的对象)采取与他所幻想相一致的行为; 再后,接受者对投射者的“竭力”诱导行为采取反应,这时,接受者要么与当事人所幻想的行为一致,从而陷入当事者的圈套;要么接受者没有中套,即对当事者的行为不予理睬,这时投射认同失败。


        主要类型

        临床中常见有依赖性投射认同、权力性投射认同、迎合性投射认同、情欲性投射认同。


        依赖型

        使用这种投射认同的人,通常在做决定或需要独立行事的时候,不管在怎样的情况下都会有求于人。但实际上这种人是能够独立解决问题。

        例如,一个19岁的女孩与她姨妈之间的关系。女孩童年时父母离异,跟妈妈一起。但她有许多机会跟她姨妈相处,姨妈在生活上与情感上给予了女孩许多关照。

        女孩上了大学,却仍然保持着在大小事情的决定上均由姨妈作主,也保持着在许多事情上求助于姨妈。甚至上大学(在外地)时要姨妈开车送,放假时要姨妈开车来接。久之,姨妈有了不舒服感,内心有种不平衡的怨恼'你这么大了,怎么啥事还依靠我,况且你还有母亲呵',姨妈也终于能直接拒绝侄女的一些请求。

         但拒绝之后,女孩的一系列反应是:委屈,对姨妈哭诉中带指责(你一直对我都是最好,现在这样无情);沮丧与怀疑(对咨询师表达:原来姨妈是那样喜欢我,为什么她这样呢,是不是我不好了?);无助与无奈(对咨询师表达:我感到很孤独很无奈,虽然我有母亲但她自己都无能,也帮不了我,姨妈很能干也很爱我,但好像她不爱我也不帮我了。我明显感到,我是寄人篱下的!我好可怜好无助呵)。而女孩姨妈的反应是:又气恼又内疚。

          女孩说,'其实我并不是不能做那些事,而是姨妈现在对我的那种态度分明是对我的讨厌'。但女孩不清楚,她为何要依赖姨妈做她能做的那些事?姨妈的态度为何那么伤害她?当然,要分析的话题有很多。还是回到投性射认同的话题。

         识别依赖性投射认同不难,凡是当事人以各种形式向你表达'如果你不帮我的话,我就走投无路''如果你不关心我,我就活不下去了',甚至以歇斯底里、自杀相威胁的行为,都是采用的依赖性投射认同,在迫使别人关心或帮他。可往往那些'心软'的接受者不得不就范,而陷入当事者无条件地索取和求助中,成为了当事者情感控制的对象。

         凡是治疗师感到来自对方的压力、控制、榨取感,透过这些负面感受,能够识别对方使用的是依赖性投射认同。这样看,是人的依赖情结和被依赖需要在制造投射性认同。


         权力型

        使用这种投射认同的人,通常是诱导出他人的软弱、无能感,从而实现自己的控制欲和权力欲望。

        例如,有的人在工作环境中,总表现得盛气凌人,实际是一种无意识的强迫自己的逞强;特别对领导和同事的交流中,总是显示他'天上知一半,地下全知'的厉害,实际是一种无意识的虚荣需要。

        在咨询关系中,他会无意识地表现得――他什么都懂,甚至会讲出许多高深的哲理,或提一些刁钻的问题,或总是否定你的意见……让你感觉到'他的强势''你不如他'的无助感和压力感。

        这样看,是一个人的自负,或自卑(害怕被瞧不起)在驱使人投射性认同。


        迎合型

        使用这种投射性认同的人,通常是竭力诱导他人身上的内疚和感激之情,从而实现自己的成就和拯救欲望。

        例如,一个女士述说,她在生活中对人特别地好,从来是为别人着想,总是帮助别人,但总是得不到别人的理解,甚至在关键时候得不到别人的帮助,为此他伤心不已也愤愤不平。

        在咨询中,有的来访者总显得很谦卑顺从,不时地对你的依着、声音、观点呵是赞口不绝。这些人的行为给你的感觉是'这人真好'的被宠被认同的感动,久之你会有一种说不出滋味的无形的压力感,那实际是不舒服的感觉。

迎合(或讨好)型的人,未建构足够好的自我同一性。因缺乏自我认同,才渴求他人的认同以让自己感觉有价值。不过是以'自己缺失的意义,只有在他人身上寻找'的投射性认同而达到。

           所以神经症患者在人际关系中,总是按幻想中的'理想自我'投射给他者,如果他者认同了投射过来的'理想自我',便会沾沾自喜,甚至有感激之情。如果究其心理根源,迎合投射性认同的背后是分离焦虑,或说讨好的动机是接纳情结。那些什么过度认同、假性认同、夸大认同,都是人的压制不满、害怕拒绝的防御,也可说是人渴望被接纳的主要手段。

这样看,是人的被接纳、被认同的渴望在搞投射性认同。


          情欲型

          使用这种投射认同的人,性是生活的主题。当事者是通过性的方式来建立关系,并以性保持的关系来诱导他人的情欲反应,从而满足性欲和控制欲望。

           这一投射性认同模式,是比较容易识别的。并且很容易分析到,是当事者内心的性饥渴、性冲动、依赖情结等,在制造投射性认同。

 

    治疗方式

          初始阶段,治疗关系关系大于治疗技术',共情性参与。


           第二,澄清阶段的任务:澄清和揭示投射认同。治疗师需要将投射认同相关的隐匿信息传递(即非语言的、潜在的、暗含的)转变为公开明晰的表达。

例如,在依赖的投射认同中,某女孩多次向你传递出'你是我现在唯一可信任的人''如果没遇见你,我不知能否撑下去',并在咨询结束后以各种借口不想离开,或想请你吃饭等,治疗师先是容纳投射过来的'好客体依赖对象',慢慢地治疗师会感受到被依赖的纠缠(反移情)。

          这时候,治疗师需要明确地告诉女孩,'我感到了被你依赖的压力'或是'你的生活中曾有过无条件关爱你的人,我感觉到你是想把我当成这样一个人'等这样公开明晰的表达。这一阶段结束的标志,咨访关系关系已经被澄清,来访者会有领悟的释然感。


         第三,分析阶段:质对与解释。此阶段主要完成:对投射性幻想的分析和对分裂的认知模式的分析;对认同的分析;对冲突模式的分析。

          同时,治疗师需要对投射过来的'迎合'或'性移情'作出拒绝的回应,向来访者表达清楚自己的立场。注意的是,治疗师所拒绝的是关系而不是当事者本人,阐明'就事论事'的拒绝。治疗师使用质对,若以语言层面,最好是开放性提问达到解释'冲突模式',若以情感的层面,最好是隐性的拒绝到达揭示'投射幻想',例如当对方传递出'回报'要求,治疗师可以用沉默,或一种眼神、手势等表达不接受。

          此阶段,存在投射性认同的轮回,即澄清和处理了投射性认同后,又出现了新型的投射性认同,使得治疗关系倒退到新的投射性认同阶段,因此需要对投射认同的再分析与解释。这一阶段要达到,来访者开始认识到先前与治疗师之间的那种关系(是投射性的,或不良的)已不复存在了,咨访双方都感到很轻松。


          最后,可视为整合阶段。严格讲这一阶段与分析阶段的任务有重叠,因为治疗师同样会给来访者许多反馈信息,主要是自己与对方交往过程中的感受(仍然是反移情),目的是给来访者提醒,在现实生活中,他人是如何感受与他(她)交往的,使来访者不仅自知,也能知人。

          同样的,治疗师要对'分裂的认知模式''假性认同'进行细节和精确性解释,解释所强调的议题更多是与被抛弃、被拒绝的威胁,是与'好-坏'的内化有关。

         所有的解释,应该围绕一个现实目标--来访者要从原有的投射性病态关系中走出来,开始理解到自己完全不用依赖他人,也能得到(原来被依赖者的)被关爱和被接纳,意识到自己完全不必满足他人的需要,也可以获得被尊重和被认同。

         说到底,是人早期的被遗弃、被否定、被欺骗、被打击的自我创伤,在源源不断地制造投射性认同。

          所以,不管是什么理论背景下的投射性认同治疗,其终极目的都一样:扭转负性认同,整合分裂的认知结构。用感性的话说,是如何将内化的伤痛之恨转换成爱。


你可能还喜欢:

☞ 心理学概念001_神入

☞ 心理学概念002_投射

☞ 心理咨询师与精神科医生的区别

☞ 房树人绘画测评

☞ 人物 | 一个有温度的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到底挣钱不挣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德班2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首场工作坊:精神分析个案概念化
传统精神分析治疗目标是什么?
害怕谈钱伤感情的人, 都不懂钱
投射性认同、人际关系与婚姻
投射性认同=投射 认同?
《精神分析辞彙》116原认同117.投射型认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