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逆转”服务引起的“血案”说起!

大概是今年年初的时候,有某个省级中医院主任带队的“糖尿病逆转训练营”找我寻求合作。这不是我第一次听说类似的服务。在以往,我会毫不犹豫的拒绝,但是这一次我略有心动。

原因一、目前通过非药物手段干预并使糖尿病病情缓解甚至“逆转”的研究已经逐步得到医学界广泛的认可,许多研究结果平台都有报道,我不再赘述;

原因二、基于上述认知,我觉得这个团队的背景还是比较靠谱,公立大型三甲医院的内分泌科主任带队也算是保障。因为从我个人的观察上来说,公立医院医生的职业道德和操守还是相当值得信赖的;

原因三、这个团队的案例和数据令人信服和心动,同我了解的以及目前公开的一些研究结果相吻合。

原因四、许多糖友也问过有没有开展这种系统的干预甚至“逆转服务”的地方。即使是系统的学习,系统的饮食管理和生活方式干预,对于糖友来说也是获益非凡的。

但是,后来我又暂时取消了合作,原因有三。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一、线下且地点太固定,而我们平台上的用户又是天南海北的,集中起来难度很大;

二、费用略高,很多糖友负担起来比较有困难,1万块左右的费用,还不包括车费、住宿等。

三、平台可能会被误解,有些不了解的朋友可能会觉得这个事不靠谱,产生对平台质疑。损耗6年来平台积累的客户信赖。

当时项目没有开展,而我深刻的了解这种“训练营”对于每一个糖友的非凡助益。这有可能会改一些糖友变被动控制血糖、药物逐渐增加,病情逐渐进展的态势。也有可能为部分糖友逃离“糖尿病人状态”提供希望。

所以,不甘心的我在想:能不能找专业团队在线上开办?能不能通过线上的系统学习,强化饮食营养干预等达到和他们一样的效果呢?这样的话即便捷又可以将成本降到最低。

我心里没有谱,于是请教了我一直比较尊敬的一位大型三甲医院的内分泌主任。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患者符合条件且愿意配合,干预效果不会有差异的。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于是,我们达成了合作方式。具体是通过筛选后,由他这边的医生团队负责制定干预方案、包括饮食营养方案、生活干预配合方案和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讲座等。由专业的营养师根据方案来制定饮食食谱或者饮食指导建议。然后,再组成小组,医患监督和患者之间的监督,落实执行方案。

当然,我也很好奇为啥医院里不能开展这个服务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医院的收费项目基本上固定为药物、诊断、检查等几大类,这些都是是国家规定死的。结果就像我们看到的:虽然被医生广泛认可,但医院里却不能接这种服务。所以就像我们看到的,医生开展此类项目,只能借助其他平台来进行。

同时,他还叮嘱,务必要做筛选,不要像是其他机构什么患者都收。初选条件必须是5年以内的2型肥胖型(BMI>24)糖友,并排除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精神性疾病患者。

这就是我们这次非药物干预训练营(线上)的缘起。

而后来的事情却令我郁闷许久……

由于我们也担心“逆转”、“摘掉糖尿病帽子”这种词汇可能比较“激进”,也容易被误解。而且每个人对于治疗、逆转、控制的理解程度不同。对于这项服务的意义理解程度也不同。

所以,宣传上是比较纠结的。不过,为了让更多新糖友能够引起重视,我们在宣传和招募的时候使用了“逆转”或者“摘掉糖尿病帽子”字眼。这也是在很多医生描述“脱离糖尿病状态”时所能够使用的词汇。

后来,直到9月份才开始正式招募。平台共做了4次的报道,咨询的糖友或者糖友家属总共有300多人,不过符合筛选条件的非常少,大约是40多人。最后报名且通过筛选条件的只有15名糖友。

只是通过明天报道,我觉得说的还不够清楚,于是,尽管我们非常不愿意组建微信群(原因不说了),我们还是通过微信群开展了一次线上的介绍会——对这个服务项目做一个相对完整的介绍,并且回答糖友关心的问题。

这10几位糖友如果顺利的话,主任那边看过后就可以正式开始了,不论最终结果如何,我都觉得他们的收获将远远大于他们付出的2800元的费用(包括服务人员薪酬、1000多元的配套产品等)。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不过,就是由于每个人对“逆转”的理解程度不同,大部分没有参与伙伴可能对此有所误解——我称之为由“逆转”服务引发的“血案”。做完此次活动介绍后,我们可以说“元气大伤”,我攒了6年多的“人品”好像都一下子被消耗了。

很多糖友开始误解我,攻击我,说我是骗子(当然他们可能接触我不久),尽管我没有赚他们的钱。有人煞有介事的说:“搜索网站杭州食品营养学会理事没有孙志明这个人”。他们甚至单独建群,寻找我“作假欺骗”的证据。

像被人强行喂下苍蝇一样,这种滋味非常不好受。刚开始听到这些“议论、攻击”时内心是非常愤怒、悲伤和痛苦的。我甚至痛恨他们的“阴暗”心理。

可是,后来我发现是我错了,其实事实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我甚至开始真诚的体谅这些糖友的想法与质疑。

他们很多人都被骗怕了,有人甚至不相信在做这个领域会有好人。这也与我们大部分人的心态相似:“愿意相信不好的,不愿意相信好的”。比如,要说我是个奸商,即使是不认识我的人也会确信。但是,如果说我是好人,除了了解我的人可能就少有人会信了。

每个糖友都希望得到帮助,但是他们又担心被欺骗,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不断的寻找“会被骗”的证据,在寻找的过程中来证明自己质疑的“正确性”。哪怕是一丁点蛛丝马迹也会如同发现新大陆。“你看,我猜的没错吧”,这与其说是寻找证据,不如说是在想尽办法证明自己的“正确性”。尽管经不起推敲,但没有人愿意费事去否定“之前的自己”,尤其是在“愿意相信不好”的心态背景下。

到此,我梳理得相对清楚了,对于那些不理解的、攻击的人,我也不再愤恨,否则这只会增加我的痛苦。我反而在这件事上有所收获,不仅是一些处理方法上,还有性格上的成长。

这件事给我的启示是:不可以一厢情愿做“自认为”的好事,有些环境下“救人”可能比骗人还要难,不能被市场接受的“好事”也会注定短命。糖尿病市场太过复杂,我可能将和前辈同行们一样从这个“坑”里爬出来。

另外,并不是我们能够帮助人,所有人都是在自己帮助自己。是他们的选择最终帮助甚至救了自己。我们能做的是影响和报答那些信任我们的人,而不是改变那些不信任我的人。

最后,感恩帮助我成长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本文结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案例和研究数据证实糖尿病是有可能被“治愈”的!
蜜柚会让控糖变成了一件开心的事情~
糖尿病前期抗拒用药是对是错?
做好这三点,或可逆转糖尿病
糖尿病能喝牛奶吗
量卡?系统——从统一饮食“度量衡”开始改变糖尿病饮食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