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绿维文旅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


在乡村加速振兴的大潮中,无论是乡村的规划设计,还是建设实践,都应先厘清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把握政策的突破性因素。绿维文旅认为,乡村振兴的本质内涵就是在农业、农村、社会治理等多个角度实现现代化。在这一核心理念基础上,本文就乡村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乡村的发展本质、乡村的产业结构及人口结构等几个焦点问题,进行大胆探讨,希望站在未来趋势之上,把握政策与实践导向。

一、乡村VS城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城乡融合发展,而不再是城乡统筹发展,这意味着一个重大的转变,即不再是城市的附属,而是与相互独立、并行发展的结构。作为一个独立的发展体系,新时代的乡村应有新型的乡村经济、乡村居民、乡村社会,应进行包括政策、管理、财税制度、发展模式等在内的一系列核心要素的完善与创新,从而促进乡村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有效支撑,形成与城市互相补充、共同推动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并承担起在中国新阶段发展中的重要责任与使命。

二、乡村振兴VS城镇化

乡村振兴并不是乡村人口向城市的高度集中,也不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完全城市化,其本质内涵是乡村现代化。包含四个层面:一是乡村产业现代化,产业现代化不仅是以科技为依托的现代农业,还涉及文创产业、休闲产业、智能化产业等创新产业的有效导入,从而实现农业与新经济、新产业之间的有效整合;二是乡村生活现代化,即通过基础设施的提升、公共配套与服务的完善、生态环境的整治,使乡村人享受到与城市人同等的公共服务,构建宜居的生活方式;三是乡村文化现代化,即在复兴、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基础上,与现代文化碰撞、涵化,形成符合现代需求的新文化体系;四是乡村治理现代化,即直面乡村治理人才匮乏、治理手段初级、社会现状复杂以及人口结构失衡的现状,创新形成社群化、社区化、网络化的治理结构,并有效结合乡贤,形成乡村自组织、自治理能力。

三、农业VS产业

乡村振兴,需要基于中国乡村发展的规律,找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路径和模式。一二三产的融合带动模式,既可以是以农业为主导的一二三产业模式,也可以是以加工业为主导的二一三”“二三一产业模式,以及外来消费主导的三二一产业模式。对我国绝大多数乡村而言,以一产和二产带动乡村的模式通常比较困难,而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三二一倒推式发展模式往往可以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模式以本地优势资源的挖掘为基础,通过对资源的特色化、产品化包装形成旅游吸引物,聚集人气,进而由人流聚集形成消费聚集,带动以旅游产业为核心的三产发展,进而引导加工产业发展,带动原产地农业转型,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形成产业发展的可持续结构。

四、农民VS乡村居民

乡村居民不再是农民的概念,也不再以乡村传统的户籍、土地为划分依据,它只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居住概念。因此,乡村居民除了包括拥有当地户籍、拥有土地的老农人外,还包括众多新农人与新乡民。他们可以是以当地产业为核心吸引来的职业农民、产业居民、乡居创客,也可以是以修养度假为主要目的的养老居民、疗养居民、度假居民,还可以是寻找创作灵感、追求田园梦想的艺术居民、生活居民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峰:关于乡村振兴几个核心问题的判断
乡村振兴篇:跳出“三农”看“三农”才能解决“三农”
乡村振兴财政补助:国农办1号文件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
绿维文旅:田园综合体,仍然是乡村振兴重要抓手
乡村振兴方针内容包括什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体现在哪?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