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泽东作文得40分,杨昌济知道后,把语文老师袁仲谦骂个狗血淋头

毛主席的文采可以说惊才绝艳,当年在重庆谈判时,一首《沁园春·雪》压的国民党众文人抬不起头。然而,在主席上学时,他写的一篇作文100分语文老师却只给了40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袁大胡子

这位只给毛泽东作文40分的老师,叫做袁仲谦,字吉六。

袁仲谦是湖南隆回人,是当地出名大家,29岁就中了举人。

然而,中举之后他却没有选择当官,仍然以普通老百姓的身份和普通人一起生活,教书育人。年纪不小的袁仲谦留着长长的胡子,所以大家都叫他“袁大胡子”。

1913年,袁仲谦应邀加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担任国文教员,一年后学校并入了一师,袁仲谦被分配为了八班的国文教员。

八班中有30个学生,其中之一叫做毛泽东。

在毛泽东的第一节作文课上,袁仲谦讲解了《严先生祠堂记》。

此文为范仲淹所作,主要夸赞严光的高风亮节以及光武帝刘秀的礼贤下士。

讲完之后,袁仲谦要求同学们写一篇读后感。

其他29位同学都根据范仲淹的思路写作,袁仲谦看的直点头,然而,看到毛泽东的作文时,他的额头却皱起来了。

毛泽东在他的这篇文章中表示,自己并不认为刘秀礼贤下士,也不认为严光高风亮节,不图名利。

整篇文章的论点和范仲淹原文的观点可以说南辕北辙。

不过,虽然毛泽东的论点让袁仲谦不太舒服,但因为他讲的也有理有据,所以袁仲谦也没有多说什么,直到看到作文最后,他的眉头皱的更厉害了:

“民国二年二月二十五日第一次作文”。

袁仲谦从来没有要求学生在作文上标日期,其他学生也没有写,唯独这个姓毛的学生“特立独行”。

思考了一会儿,袁仲谦写下了评语:“作文、做事须守一定之规,切忌标新立异。”

然后把作文给毛泽东退了回去,不过他没有要求毛泽东改正自己的观点,而是要求他把最后一句给删掉,重新再一遍。

在袁仲谦看来,这本来是一件小事,未曾想毛泽东把作文接过去之后,却没有了下文,不管他怎么催促,就是不肯重新抄写。

这下子,袁仲谦可真是生气了,觉得这个学生不尊重老师。又一次催促无果后,直接当场把毛泽东的作文本给撕掉了。

毛泽东见状也很生气,觉得这不应该是老师的教育方式,当场站起来,要拉着他去找校长评理,看看这件事到底谁对谁错。

可以说,师生之间的“矛盾”在第一次作文课上就埋下了。

袁仲谦(影视形象)

40分

当时的毛泽东十分推崇康有为,经常读《新民时报》,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刻意模仿梁启超的写作方法,期翼自己也能写出这种文体的文章来。

然而,对于梁启超的文体,袁仲谦是十分看不惯的,认为梁氏文体是“老狐禅”。

虽然和毛泽东之间因为撕作文本问题闹得不愉快,但他也不希望这个学生走上歧路,多次告诫毛泽东不要学习梁启超的“新闻体”。

然而,毛泽东还是喜欢写梁氏风格的文章。这也就导致他文章的得分越来越低,甚至有一次,袁仲谦只给了他40分,连及格都没有及格!

愤怒的他直接站了起来,质问袁仲谦为什么只给自己这么低的分数。

袁仲谦也不客气,直接批评梁启超的文体锋芒毕露,半通不通,两人又在课堂上大吵了一架。

学生当堂顶撞老师,这件事很快就在学校里传开了。

不久之后,毛泽东最亲近的老师杨昌济找上了他。

毛泽东对杨昌济还是很敬重的,他写的一篇作文杨昌济甚至给过105分,在满分的基础上还加了5分。

不过,毛泽东也知道,杨昌济肯定不是来为自己说话的,因此面无表情的站在原地。

只是毛泽东这回想错了,杨昌济竟然是来“批评”袁仲谦的,而且把那位袁老师骂了个“狗血淋头”:

“是人都有自以为是,看不起别人的毛病,比如袁老先生就是这样的人。”

“?”

毛泽东没明白,为什么杨昌济竟然批评起袁老师了。他还没说什么,就听杨昌济接着说道:

“你的作文写的那么优秀,凭什么只给你打40分?不就是觉得你的文章写的太锋芒毕露了吗?又不是什么大问题。再说,就算有问题,改不改是你自己的事,和他袁吉六有什么关系。

还有,他竟然看不上你最崇拜的梁启超,就算这个人的文章水平可能比不上韩柳欧苏,可是你自己喜欢不就完了,难道非得和千百年来的读书人喜欢一样的东西?他呀,就是太自以为是了。”

杨昌济的这番话里的真正意思意思,毛泽东如何听不明白,越听越羞愧,承认自己做的确实不对,这让杨昌济很是高兴。

改变

第二天,袁仲谦专门让毛泽东去自己的房间一趟。

到了地方后,袁仲谦从书桌上拿出了一本《韩昌黎全集》塞到毛泽东手里,说道:“梁启超的思想当然是好的,可他的文章半文不白,你看看这里面有你的'新闻记者’手法吗?”

经过昨天杨昌济的教诲,毛泽东已经放下了对袁仲谦的抵触,仔细的听他的教诲。

双方一直谈到了半夜,袁仲谦在送毛泽东离开时,拍着他的肩膀说道:

“润之君!岂不闻'文章妙来无过熟’呀!只要你多读、多写、多想、多问,以你的文学才能,熟烂于心,顺应于手,自是指日可待!”

此后,毛泽东决定改变自己的文风,仔细琢磨韩愈的文章。结果越看越入迷,白天读,晚上也读,一边读还一边进行批注:“此论颇佳”。当然,有些地方他还是觉得不好,批注中也难有“荒谬”、“不通”之言。

把《韩昌黎全集》翻烂了之后,毛泽东又按照袁仲谦的教导研究起了《昭明文选》、《楚辞》、《资治通鉴》、《读史方舆纪要》等。他的古文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袁仲谦看了很是高兴,夸赞毛泽东的古文有“孔融笔意,昌黎手法”。

感念师恩

袁仲谦教给毛泽东的读写之法,让他深感终生受益。

1950年,当毛泽东得知袁老师早在1932年病逝,师母孤苦无依时,一向坚持不给亲朋好友提供照顾的他,主动给湖南省政府主席写信,请对方帮自己照顾师母一二。

两年后,毛主席还专门为袁仲谦写了碑文:“袁吉六先生之墓 毛泽东书”。

这也是主席一生之中唯一一次题写墓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恰同学少年》之杨昌济: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
袁仲谦:给毛泽东的作文打四十分,去世后毛主席为其墓碑题字悼念
老师们对毛泽东的赞誉
对自己负责,无愧于青春
【浙江】吴孟潇《读“恰同学少年”有感》
杨教授在网易开微博了,被网友骂得狗血淋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