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坐车  作者宋宾武
告別家人,告别父老乡亲,我走出家门就坐上了舒适的小巴士。小巴士载着我在平坦的混凝土公路上平稳地向前驶去。可我心里怎么也平稳不下,坠回了过去,坠回了儿时一一
“嘀,嘀一”一阵汽车的喇叭声,或是一阵汽车的引擎声,都会像磁铁一样把孩提的我吸引过去。我就会不顾一切的停下手中的活儿,有时候连饭也不等吃完就冲了出去。去看看汽车的样子,去摸摸汽车的身子,过把认识汽车瘾。有好奇的孩子不止我一个,一来就是一大群,这个摸摸车门,那个摸摸车灯,好心的司机会让你摸个够。要是碰上个别调皮的司机,他会放下根导线,让你触及金属就被二十多伏的电电得赶忙缩回手,敬而远之。教训之后,大凡车来,我们总是先看看汽车底下有没有导线才决定摸不摸车子。其实那时候的汽车都很单调,都是“五大三粗”的“旧解放牌”,四个轮子和六个轮子的多。谁要是在什么地方看见过多两个轮或是带卡的车,他定会很光荣很幸福。他也会有滔滔不绝的故事,那故事足令人神往,令人入迷。见车难,坐车就更不易。那时候,石埇是合浦县管辖的,比我大一点的人考上合浦廉州中学,每逄星期六、星期日,那五十多公里的路途全靠双脚走完,谁能坐上一回车,那便是伟大之极了。坐车,在我十几岁的时候,只是梦中的事。
七十年代,石埇圩增设了个小小的汽车站,每天一班往返浦北,一班往返合浦。我在一九七五年十二月被分配到寨圩医药站工作,第一次坐上了班车,第一次圆了我的坐车梦。汽车在崎岖不平的公路上行驶着,路面时而出现农民挖的引水沟,或是山水冲出的小坑小洼,每逢此时此景,坐在后排的我不是前俯后仰,就是被抛了起来,急转弯时,汽车还会把我们摇来摆去。可是不管怎样的颠簸,我坐车的心理还是平衡的。
诚然,整个七十年代坐车难,仍是我的一大苦衷。工作之余,偶尔回家看看老爸老妈,但得排队买票,提前一两天。坐车从寨圩到浦北县城,在浦北还得改乘浦北到石埇的班车。到浦北碰上满座或是误点了,那还得住上一天呢。1977年,我填好了入党志愿书,就是因为探亲时赶不上班车,误了两天,于是组织纪律涣散就定了我的终身。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给这小小的乡村带来了强大的生命力,大车小车摆了一街,从小四轮、大小公共汽车到崭新的六十座卧铺车,再也没有小孩去看车摸车了。但坐车难还是老大难的问题,公路由于车辆行驶过多,又是泥路,每逄阴雨天气,那就惨了,汽车只能在坑坑洼洼中原地踏步;汽车只能在山脚下喘气;汽车只能靠人们的推动力前进。但逢打滑,汽车只好到山沟沟去做客。车行驶的时候,人们在车上,不会跳摇摆舞的,却成了优秀的摇摆舞者,而且跳得是那么的狂热,那么的开心;从未学过迪士戈的,此时也全会了,前三后四,你推我搡,其妙无穷,不时引发男男女女的一阵阵欢快的笑声……
“嘀嘀一”一阵喇叭声打断了我的思路,哦,汽车走上了国道209线,不用二十分钟,我们已远离了二十多公里的故乡。望着眼前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大道,望着背后的走过的路,现在是混凝土路是平坦了,但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我情不自禁地说了声,别了一过去。
(本文2000年5月20日发表于《浦北报》,2007年6月被《初中生优秀作文》期刊釆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先红‖故乡是一个小小的路口-我在这头,童年在那头
黄石市建市七十周年“天新杯”有奖征文|程华新的散文《坐车》
【望安山文学•“望安杯”首届全国征文大赛046号作品】张文彪||难忘上学路上的往事(散文)
华家岭忆旧 || 作者 七十里铺​
鼠我旺
每日一餐:喜欢牛肉的有福气了,卤牛肉的味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