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她决定逃向诗

本文为《大众电影》专栏稿件

关于人与艺术的关系,有三部电影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部是由李樯编剧顾长卫导演的《立春》,这是一部对文艺青年的诛心之作,王彩玲对于歌剧的热爱,其实是一剂麻醉药,这是一个虚荣心过强的女人的自我造作,因为这种热爱,才能让相貌丑陋的她获得某种虚幻的傲慢,让她在那个平淡却漠然的小城获得某种存在感。它一点都不美好,甚至都显得有些猥琐。但也正因为这种不伪饰,让这部电影拥有了一种力量,艺术本身的美好,更衬托出生活本身的惨淡,而艺术的舒展与高亢,映照出的是人性的凄厉与不堪。

第二部是贾樟柯的《站台》。这里面对艺术的热爱显得更加质朴。崔明亮尹瑞日们对于艺术的追逐,是在一个幽闭环境里面对于自由的渴望,对日复一日的恐惧而生出的离家出走的幻想。相较于王彩玲的阴暗,他们的那种热情显得更为正当。王彩玲是一个伪装成异类的庸众,她平庸而又偏狭的激情只是为了逃避直面自己的庸常。崔明亮与尹瑞娟身上拥有的是庸众身上渴望不凡却又最终臣服于日常的微弱闪光。

第三部,则是韩国导演李沧东的《诗》。相较于前两者,这里面老太太美子对艺术渴望的原因,让人更加心酸。

王彩玲是不甘平庸,以至于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作茧自缚。崔明亮是看似破釜沉舟但最终注定要泯然于众人的随波逐流。而美子,则是在生活的绝望中无路可走,只能委身于艺术的临时抱佛脚。

王彩玲是主动的自我献祭式的悲剧,崔明亮是普遍的以至于被所有人忽视了的日常悲剧,而美子则是被生活轮番凌辱然后屡次挣扎最终仍然被毁灭的悲剧。

在一般人的眼中,“意义”似乎是知识分子或者是中产阶级以上的人才特有的精神奢侈品,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对于底层民众来说,“意义”更是他人生得以存续或者说苟延残喘的最大动力。这就比如我们的中下层人民会把传宗接代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或者把挣钱作为第一目的。从表面上看,这当然只是毫无新意对大多数生活的按部就班,或者说对物质欲望的不知餍足。但细究其内在,他们又都是极其精神化的。传宗接代是中国传统儒家社会给每个人所定的基本任务。在这种基因的传递当中,他们获得了儒家定义的成为人的最基本资格。从众的无脑服从里,是获得人生意义的最安全法门。而挣钱也同样如此,它的本质是希望获得尊严与尊重,只是在我们这个国度,尊严的评价标准极其的单一,无非金钱与权力,以至每个人只有在挣钱这事上狭路相逢。

美子突然对于诗的渴望,其实就是她的尊严及存在感极度缺乏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应激反应。

作为家庭的一员,她显然是失败的:我们不知道她的丈夫是谁,她唯一的女儿远在首尔,从她们很长时间不见面可以看出,他们并没有非常亲密的关系,虽然美子在电话中显得客气。和她住在一起的外孙好吃懒做、邋遢冷漠,更让人痛心的是,他还参与性侵了一名女同学,导致她最终自沉于江湖。从她的家庭里面,她得不到任何温暖。她所做的都是毫无回报的付出。

从社会层面,她也是失败的。她家境困顿,年纪这么大了还仍然要给瘫痪在家的老人洗澡赚点辛苦钱以补贴家用。

她没有社交生活,没有人对她投以任何关注,在影片开头时,她在医院等待检查结果,突然电话铃响,她拿起电话去接,却发现是别人的电话。她只好怯怯地对着旁边的人讪笑着,似乎有必要向别人解释。这说明她有多么渴望和别人的交流,她就像一个被遗弃在家的等待着主人回家的小狗,时刻准备蹦起来,去迎接好久不见的温暖。

这时候,她被诊断出换了老年痴呆症,而同样在这个时候,他的外孙因为性侵,为了私了她不得不去筹一笔他完全筹不出来的赔偿金。

这是她在她这个年龄段所不应该承担的重负,但她无从拒绝。在她屈指可数的生命里,她仍然得不到丝毫的余暇,在她满是伤痕的人生旅程里,她没有得到她期望的光亮。最为奇特的是老太太的单纯与幼稚,这个被生活损害的女士有着她外表与年龄不相符的穿着,她喜欢鲜艳的衣服,喜欢打扮的像一个少女。

在她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那句话: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这种对于生活的热情如此天然和如此恒久,这让无端加诸于她身上的苦难显得如此的不道义与狰狞。

这时候,那虚无缥缈的诗歌,那些与生活迥异的快乐与痛苦,那些摇曳在风中的奇思妙想,就像鲜美的樱桃,她一生始终匍匐在泥地里踽踽独行,她渴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品尝了这生命里从未有过的甜美。

相较于李樯那种因为不信任而对人性产生的深深恶意,相较于贾樟柯那种知识分子似的对于个体成为时代陪葬品的怅惘,李沧东这种对于人生苦难的耿耿于怀,是一种更为老派的情怀。

这种情怀是带着宗教性的,他其实始终进行的是对上帝的问责。为什么如此深重的灾难要降临在那些善良的人的身上?他的电影最让人揪心的地方在于,他不只是让这些灾难一步一步降临在那即将崩溃的人心之上,而是同时又展现出那清水般毫无杂质的对美好的渴望,它怎样一步步毫不退却地去寻找出口,而最终的出口又被一步步堵死。

这部影片中最残忍也最为美好的情节,来自于美子去找受害者的母亲,试图寻求私下和解。她穿着不合时宜的漂亮衣服,被田间那些从枝头掉落的黄杏所打动,在那开阔的鲜见人迹的田野上,她似乎获得了某种解脱。她在田埂上和农妇亲切的交谈,唐突却热烈的分享她对于这突如其来的生命体验的欢喜,却又在告别的那一刻才意识到,那位农妇就是受害者的母亲。在这一刻,生命的甜美与残酷猝不及防的相遇,让她手足无措,她无力去破坏那种美好,也无力去面对那种残酷,所以她只能默默的逃离。

李沧东热爱这种冰与火交相辉映的瞬间。这种玉石俱焚的美感,在《密阳》里我们也能看到。那是一个失去丈夫然后又失去自己儿子的母亲,慌不择路的寻找救赎的故事,而那救赎,却又一次次地呈现出它荒腔走板的另一面,这让她的救赎再次被打碎。

但李沧东显然又不是那种情节剧似的全然渲泻,不是最终在悲剧的热情里面陶醉,他最终呈现出的仍然是生活本来的那复杂难明的模糊性。

《密阳》里从精神病院出来的母亲,在院落里自己剪着头发,宋康昊所饰演的市侩却又痴情的男子为她举着镜子,在她旁边,是几缕悄无声息毫不起眼的阳光,以及几根稀疏的无人在意的野草。在《诗》里面,则是老太太选择用自己的身体换回赔偿金,然后又尊严地将自己的外孙送进监狱,最后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她不背叛自己的亲情,也不背叛自己的良心,这辛酸而又心力交瘁的一生,让她写出了属于她的最后诗句。

在李沧东的镜头下,美好与残酷,总是并驾齐驱联袂而来,它们此消彼长,谁也无法消灭对方,暴土狼烟,泥沙俱下。在他看来,生活是残酷的代言人,而艺术,成了美的最实在载体,空虚而充实。📬


关于梅雪风:

资深媒体人,影评人。曾任《看电影·午夜场》创刊主编、《电影世界》主编,著有评论集《虚无的质感》。在《腾讯·大家》《每日人物》《GQ》《虹膜》《枪稿》等媒体设有专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沧东电影《诗》的影评
《燃烧》导演李沧东又一部“青涩”经典!
“这个世界上外婆最喜欢的是什么?你知道吧?”
奉俊昊?朴赞郁?不,他才是我心中的韩国第一神导
你明白我的意思时我是不明白的
老了有钱才有尊严,很残酷很现实,3句话教你远离这悲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