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羲之的儿子们(2)
userphoto

2022.05.09 河南省

关注
次子王凝之
 
王凝之(叔平,?—399),历任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亦工草书和隶书。
王凝之参加了兰亭雅集,曾留下了“荘浪濠津,巢步颍湄。冥心真寄,千载同归”以及“絪缊柔风扇,熙怡和气淳。驾言兴时游,逍遥映通津”的诗句。
他的妻子谢道韫是王羲之的好友安西将军、豫州刺史谢奕之女,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女诗人,“未若柳絮因风起”就是她留下的典故。
这虽然是一个“门当户对”的婚姻,但嫁到王家之后的谢道韫却大失所望。虽然她的叔父谢安宽慰了她,但谢道韫对王凝之的判断没有错。
王凝之是王羲之的次子,善草书、隶书,先后出任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他沉迷于五斗米道中不能自拔,平时不理政务,喜欢踏星步斗,拜神起乩。道韫嫁王凝之为妻后,可以想见他们之间的不快乐。婚后谢道韫第一次回娘家,就整天闷闷不乐。谢安感到奇怪,就问道:“王郎,是逸少(王羲之)之子,不是庸才,你为什么不开心?”谢道韫回答:“谢家一族中,叔父辈有谢安、谢据,兄弟中有谢韶、谢朗、谢玄、谢渊,个个都很出色,没想到天地间,还有王郎这样的人!”
但谢道韫依然接受了这个婚姻,她和王凝之育有四子:蕴之、平之、亨之、恩之和一女。然而,不幸的是,谢道韫的子女在“孙恩之乱”中全部遇难。


隆安二年(398),朝廷控制的地方,只剩下了三吴的部分地区,即太湖和钱塘江流域,江州、荆州为桓玄和殷仲堪控制着,京口以及京口对岸的长江以北地区,则为北府的刘牢之和广陵相高雅之二人控制。
隆安三年(399司马道子的儿子会稽王司马元显既年轻又专断,为了对付崛起中的殷仲堪、刘牢之、桓玄等人,急于增加由朝廷控制的中央军队的数量,因而在这一年的十月,下令征发江东八郡原来是奴户后被赦免成为客户——所谓“免奴为客”,是指本身或父祖是奴隶但已放免为佃客的壮丁——的人全部迁往建康,以充兵役,名为“乐属”。意想不到的是,这次大范围的彺兵引起骚动,史称“东土嚣然,人不堪命
三吴地区的豪族、自耕农与即将全部被征发的“乐属”群情激愤,人心思乱,终于酿成了孙恩之乱。
孙恩(?402)出自琅邪孙氏,的叔父孙泰曾拜钱塘杜子恭为师,尽得杜子恭之传,杜子恭死后,江南地区的百姓对孙泰奉若神明,孙泰成为五斗米道大教主。
隆安元年(397,兖州刺史王恭以“清君侧”之名起兵反叛司马元显,孙泰纠合兵众准备起事,事泄后连自己和六个儿子被杀。孙恩侥幸逃脱,逃入舟山群岛,在那里,他重新聚集了百余名亡命之徒他在海上呆了十个月左右,趁司马元显征兵引起的骚动,率一百多人从舟山群岛进入杭州湾在上虞登陆,“旬日之中,众数十万”!在杀掉上虞令后进攻会稽,此时的会稽内史正是王凝之,下属劝王凝之早做防备,但他却更相信法术的力量,在入室虔诚祈祷后对诸将说:“我已请大道,借鬼兵守诸津要,各数万,贼不足忧也。”《资治通鉴》这样记载:
 
会稽内史王凝之,羲之之子也,世奉天师道,不出兵,亦不设备,日于道室稽颡跪咒……
 
有研究者称,这是文献中最早出现的“天师道”一词。
王凝之请的十万神兵当然没到,毫无防备的会稽城等于拱手相送,在孙恩攻入会稽城后,王家儿孙家眷均被杀,谢道韫则紧紧地抱着自己的外孙提着一把短刀突围,在杀掉几个孙恩的部众后被俘。孙恩在与她对谈时似乎被她过人的勇气镇住了,竟然出人意料地以礼相待,命部下善加保护,送她返回故居上虞东山
不幸的是,谢安最小一个弟弟谢铁的儿子谢冲本来在建康任职,此时正好在会稽养病,于是与长子谢明慧一起被杀。吴兴太守谢邈也在这次战乱中被杀。谢方明则阖府遇祸,只有他一个人逃脱。
这场灾难之后,王谢二家同时遭遇毁灭性的灾难,痛苦不堪的谢道韫隐居于会稽。
孙恩则以会稽为立足点,自称征东将军,其党羽则为“长生人”。
在这次大规模的动乱中,不仅王凝之一家被杀,会稽、吴郡、吴兴、义兴、临海、永嘉、东阳、新安等八郡(今浙江大部和江苏东南)一时俱杀长吏以应之除了前面提到的吴兴太守谢邈南康公谢明惠之外,永嘉太守逸、嘉兴公顾胤、黄门侍郎谢冲张琨、中书郎孔道、太子洗马孔福、乌程令夏侯愔等先后被杀
此时,距王羲之之死38年,距谢安之死14年,王徽之、王献之兄弟二人亡故13年,谢玄的离去也已经11年了。
隆庆四年400五月,孙恩自浃口(今浙江宁波东北)再次登陆,入余姚,破上虞。邢浦(今浙江绍兴北)一战,又了接任王凝之会稽内史之任的谢安次子谢琰及其两孙——不到两年的时间,谢家共有六人被杀,这是谢家从来没有过的劫难。
晋安帝元兴元年(402)三月,孙恩登陆攻临海,战败后投水自杀。
晋安帝义熙五年(409),谢道韫走完了坎坷的一生。
《淳化阁帖》卷三存王凝之《八月帖》,是写给自己女儿的一封信。王凝之此帖笔法以清劲为主,开篇时稳健时迟缓,从第四行开始,用笔速度较快,笔画也变得活跃跳荡。



 

三子王涣之
 
王涣之也参加了兰亭聚会,留有“去来悠悠子,披褐良足钦。超迹修独往,真契齐古今”一诗。他未出仕,也不知道他的字是什么。
王涣之自幼在书法方面就受到父亲的熏陶,黄伯思《东观余论》曾这样评价:
 
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书俱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涣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
 
《淳化阁帖》卷三存王涣之《二㛐帖》。依黄休复的说法,至少从书法的外貌来看,王涣之是最像王羲之的。

他的二嫂,就是谢道韫吧?


王涣之有一女儿名王德光(?—416),嫁给谢奕的孙子谢球。
 
四子王肃之
 
王肃之,字幼恭,历任中书郎、骠骑咨议。他也参加过兰亭聚会,留下“嘉会欣时游,豁尔畅心神。吟咏曲水濑,渌波转素鳞”一诗。
《世说新语·排调》记录了他这样一件糗事:
 
苻朗初过江,王咨议大好事,问中国人物及风土所生,终无极已。朗大患之。次复问奴婢贵贱,朗云:“谨厚有识中者,乃至十万;无意为奴婢问者,止数千耳。”
 
苻朗是前秦苻坚的侄儿,在前秦任青州刺史,当晋国讨伐青州时向谢玄投降,被任用为员外散骑侍郎,渡江到扬州。文中提到的”王咨议“,即王肃之。王肃之显然对刚过江来到晋国的苻朗非常感兴趣,缠着苻朗没完没了地问中原地区的人物和风土人情、物产,苻朗非常厌烦。当王肃之问到中原奴婢价钱的高低时,苻朗借此机会讥讽王肃之说:“谨慎、忠厚、有见识的可达十万钱,而没有见识,只是提出奴婢问问的,不过几千钱罢了。”
未见其有法帖传世。

王羲之的儿子们(1)
郗璿:王羲之的夫人
王羲之的女儿
王羲之的《破羌帖》
《丧乱帖》与王羲之的“先墓”



致力于中国学术与艺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美才女之封建篇 两晋《谢道韫》
中国古代女诗人—谢道韫
谢安的侄女,王羲之的儿媳妇,竟是一枚有侠士风范的才女?
王羲之的儿子们
空厂:《书画鸳鸯谱》(将出版)一一王羲之子凝之、媳谢道韫皆工书法
东晋那年一场大雪,让一个小女子成为古代最有名的才女之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