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专记忆】最是书信润韶华(作者:魏利霞)

 有中专经历的人,可以在这片园地回忆往事,纪念青春;有中专情结的人可以借这个平台交流思想,共话情谊;关注这段历史的人可以在这里了解详情,收集素材;热爱生活、拥有梦想的人可以在这里发现美好,分享感动!

闲暇时整理书柜,居然翻出了几捆以前的书信。邮戳上的日期显示的是20多年前的日子,那是我上中专时家人及朋友给我的书信。重新翻阅泛黄的信笺,尘封的记忆一下子抖落开来,那样遥远而熟悉,又那样亲切而温馨。

转眼间,毕业已20多年了。说起来似乎很久远了,中专,是那个年代的一个印记。也许,在今天看来,上了中专是人生一个遗憾,但在当初却是荣耀的象征。

十五、六岁的青葱年华,初中刚毕业还未成年的时候,我们便远离亲人,为了梦想,奔赴他乡。当时,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更没有微信。初次离家的新鲜渐渐被想家和思乡的情绪所替代。于是,书信便成为传递情感、化解相思的唯一寄托。

习惯了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突然远离家乡和父母的那份茫然和孤独,让我们每个人都觉得出门在外的日子特别难熬。在我想家想得无以复加、身心俱疲的时候,第一封家书翩然而至,见信如面,读着父母关切的问候,眼泪止不住夺眶而出。先是无声地抽泣,接着是难以克制地嚎啕大哭,继而感染了宿舍的伙伴,于是同宿舍的八个女孩干脆联合起来,哭得稀里哗啦,一发不可收拾。

也许男同学比较内敛和隐忍,但那份思乡之情相信也是有过之无不及的。时过境迁,再度忆起,竟是历历在目。那段岁月,维系亲情和友情的书信,成了我们单纯日子里稀有的快乐和渴望。

每天到了固定的时间,大家总是前后簇拥着来到收发室,看有没有自己的来信。收到信的同学欢呼雀跃,在别人羡慕的目光中小心翼翼地揣在怀中,如获至宝。没有收到信的自然有点怅然若失,却依然在希冀中默默等待……

小小的书信已然成为寂寞日子里唯一的安慰和温暖。

收信,读信,复信,成了四年中专生活的重要内容,薄薄的几页信笺展示了学习生活概况,收藏了少女的几多小小心思,又承载了多少丰沛的情感。没有如今科技时代美丽绚烂的装饰,就是几页薄薄的普通信笺,也因为当时写信时的不同心情,很用心地折成各异的形状,长方形、心形、鸽子样式,里面再夹带一份自制的卡片。把一份祝福寄往远方的同时,也在心里种下小小的心愿,何时才能收到对方的回信呢。

从四面八方飞来,再飞向四面八方,一张小小的邮票便足以传递无尽的惦念和牵挂。信里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符号都要细细品味,反复诵读,最后一字不漏地输入记忆,悉心珍藏。

书信陪伴的年代,我们活在文字里。没有敲打键盘的冰冷,只有神奇的文字凝聚亲人之间彼此的关爱和思念。没有言语交流的含蓄和局促,我们可以对不善言辞的父母表达爱意,可以对心怀愧疚地朋友表达歉意,甚至可以对爱慕已久的异性朋友大胆表白。珍藏于心底的细腻情感都被唯美文字完美诠释,那是面对面的交流难以实现的情感的交融,也是笨拙的言语永远无法达到的境界。

陈旧的墨迹,泛黄的信笺,早已远去,被时代遗弃,但却是我们人生中美丽而温暖的记忆。

那份情愫,是这个时代的孩子们永远无法感知的美好!因为书信,让我们的中专生活丰盈而独特!

中专记忆

回望青春,有多少青涩回忆浮现心头,又有多少难忘的故事令人唏嘘。

欢迎有中专经历的人,记录下你那年那月的心情故事。

投稿

邮箱zhongzhuanzaixian@163.com

             公众号题字:陈双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些事儿丨孙功俊:那些年,写信的日子
怀念书信
最后一封没有寄出的信笺
信笺里留下的温馨
久违的远方来信
见字如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