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学堂-梁冬对话李家安4:琴道合一

20120506国学堂-梁冬对话李家安第四讲

 画外音:李家安,古琴音乐家,中国古琴广陵派第十二代传人,中国国学研究会研员

01

琴曲和道家文化--《良宵引》和打坐入静

   之前几期一直请李老师给分享了古琴的种种种种。其实中国古人一直是用修身理性,同时(明白,懂得)天道。所以一直以来很多道家人士也是一边弹琴,一边让自己的浑身气脉天地共振。接下去请李老师讲讲有关琴法的内容,琴法是如何和道家故事关联的。 

    李家安老师说这有很多故事的,就讲古琴的琴曲大部分是根据道家文化命题来做的。前面讲了很多很多琴曲,比如像《良宵引》,可以让人打坐入静,入静使心绪达到一个最宁静的状态;在最宁静的状态中长期的荡涤,就是给自己心灵去沐浴,去荡涤自己心里那些负能量,那些杂气

    在一个月白风清白云悠悠,一个湖光山色波光粼粼,然后清风送爽、带着阵阵的花香,然后在一片秋籁的歌唱中,自己徜徉在这样的环境中,在这样环境中打坐入静,自己的身心无比的愉悦无比的清净

    为什么古代有那么多皇帝,包括很多圣贤都要打坐,其实打坐是调节自己身体里气脉运行。因为每天要应付很多工作,繁忙、劳累、焦急等等会带来很多负能量,当打坐时候,用现在时髦的词来说,实际上就是清理心灵上的垃圾,带来正能量。

    这一琴曲《良宵引》就是这样让自己的情绪进入到一个安宁祥和、美好的夜晚,去体验那种清静,去体验那种无为,当下的这种无为,实际上是让自己的所有气脉、五脏六腑、自己的灵魂得到一个很好的洗礼。这《良宵引》曲说的是良宵,就是良辰美景的宵,就是美好的夜晚

    所以讲古琴命题渔樵耕读,就是说一个读书人,必须要读圣贤书,去理琴音。之所以要理琴音,因为理琴音是一个修养,也是打通智慧的方法。再说一个琴的作用,在音乐古琴的学习和弹奏过程中,能够调整自己的心性。当自己心性调整了以后,就会快乐地去面对生活,面对人生,面对困难事

02

《鸥鹭忘机》中国哲学善于讲故事,让听者悟

    刚才讲到一个曲谱叫鸥鹭忘机》,鸥鹭忘机》这故事讲的就是一个哲学命题。《列子·汤问》篇里有个寓言,因为东方西方哲学不一样,西方哲学去解析的,就是逻辑的,然后东方哲学主要是给讲故事,让听者自己去悟。这《列子》的寓言说有一个老渔翁,过得很快乐,一家子其乐融融,也没有更多的奢望去发大财、做大老板,每天驾着一叶小舟,然后去出海打鱼,很高兴地哼着小曲就去了,迎着朝阳就去了,很惬意。然后打鱼地过程中那些鸥,鹭就一路跟着他,有的时候落在他船上,他去抚摸它们,那些鸥和鹭也不怕人。有一天回来他就把这事儿跟家里人说了,老伴儿就说:“哎呀,你看你每天这么出海打鱼,而那些鸟都这么好抓,你明天抓两个回来呗。”老头也想:“是啊,我打鱼打回来吃的,那鸟也无可以抓回来,都是打猎嘛!”然后老头也没想别的,就准备就带着这想法出海了。结果到了那海边上,还是这场景、但是那鸥和鹭就不来了,也不再往船上落了,就只在他身边飞来飞去,不往船上落了。

    这个故事说明鸟儿是有灵性的。现在看到老头面对面的,可能老头动不好的心机,或者别人动了不好的心机,自己都不知道了,是因为自己的慧没有了,都感应不到;但是那些鸟可以感应到。所以这《鸥鹭忘机》的曲子就是唤醒人们,告诉人们不要去动不好的心机

    梁冬同学说真是这样的,小动物猫猫狗狗都是这样的,比如说如果这个人品很差,到一个人家里面去,抱着小孩子,刚刚几个月小孩子去抱抱,小孩子就哭了,然后那猫狗都跑开了。所以佛教故事里常常说,如果婴儿或是小猫小狗愿意贴着这人,说明这个人人品不错。人品就是是否有杀机,心一动,身已远或者说心一动,气已远。这个气就是说杀气腾腾喜气洋洋怒气冲冲,这个气现在很少感觉得到,就是因为现在的知识和逻辑已经限制了自己,而另外一些没有知识逻辑的人和动物,就能感觉得到。

    刚才讲的这个故事叫《鹭忘》。鸥鹭忘机,到底是谁忘了机了?是鸥鹭?实际上是鸥鹭察觉到这个人要抓它的心机,鸥鹭能觉察到的,其实恰恰是人忘了这个。所以不要带不好的心念,这会让人忘了天机的;只要动了不好的心念,鸟都会知道的 

    梁冬同学有个问题就是:是不是说弹《鹭忘》这个曲子弹的时间久了之后,自己的心机就会打开,天心会重新打开吗? 李家安老师说弹琴能修身理性修身理性就是调理内心,调理气血脉络,然后以返天真。返回到天真本真就是原来自己的本我,原来的原本智慧

    《鸥鹭忘机》常常得想想自己,是什么东西阻碍了自己,让自己那些比知识和逻辑重要的本能丧失掉了。自己有没有办法把重要本能重新唤回来,放松自己的精神枷锁,去掉对逻辑的简单依赖,就会慢慢发现自己会像小孩子一样松弛,那时候自己才会恢复像个婴儿般的睡眠

03

古琴曲《广陵散》介绍

    刚才李老师聊到的话题,就是不同的曲子其背后都包括在中国古代都是道家思想的一种特别诠释。在梁同学的想象中《广陵散》是个特别有名的曲子,但只是听过其名字,并不知道《广陵散》到底讲了什么。李家安老师说《广陵散》从其名字上来看,就是“广陵的散”,因为讲古琴的琴曲,什么什么,什么什么,什么什么,什么什么,都是古琴琴曲名称后面的一个缀词

    一般来说,就是说是一种敬仰圣贤的,是一种大曲子。比如《文王操》,《水仙操》都是对圣贤,对祖先,或者对神灵的一种敬仰的曲子就是。然后就是比较散淡、跌宕,就是讲自己的个人事情。比如《梅花引》,这些曲子往往跟道家的曲子有关,引用而来。然后比如丘处弄》;然后,吟诗的吟,一般都是小曲子。这些都是古琴命名的缀词,但又不是百分百界定的,只是有个大概的内涵

    那《广陵散》,因为嵇康蔑视权贵,不跟权贵同流合污,最后被钟会给诬陷,然后在广陵这地方行刑。在行刑之前,嵇康就弹了这曲子,说要借琴一张,然后弹了《广陵散》。嵇康为什么要弹这曲子呢?因为《广陵散》这曲子,过去是一个禁曲,就禁止弹奏的,是不给弹的曲子。《广陵散》曲子讲的是历史上聂政韩王的故事,就是说一个人为了要报杀父之仇,然后历尽艰辛要把皇帝给他干掉。这种曲子想想看哪个皇帝会喜欢,这曲子就一直被禁止的

    第二讲古琴是七弦的,其中有“七”的文化理念,这文化理念有两种属相,一个就是五尊说天、地、君、亲、师这是五尊,另一个就是文,武因为则地法天,有天有地才能有了国家,然后才有了自己,然后有老给解惑,然后有文武,安国定邦。还有五义的说,就是叫做君、臣、民、事、物,就是第一个代表,第二个代表,然后这个代表人,这个代表情,发生什么事情,然后这个代表,天下的物资。

    这些就是人们生活的情况,用现在词语来讲就叫幸福指数。恰恰《广陵散》这曲子非常奇怪的在这,就是把第二弦搞得跟第一弦是一样的,这个调在古琴里叫慢商调,因为这叫商调,然后把商又降低了一格;慢商调的曲子,只有《广陵散》才用这个调,因为一个琴的两个弦弄成一个音,没有什么意义啊。它就是有一个政治寓意,把这臣弦,搞得跟君弦一样高了,就是以臣凌君,因为我要杀你,我要杀君王,我要报仇,他是以臣凌君之相,所以这曲子就被禁曲了。

    因此嵇康说自己反正要死了,就把这反动的曲子弹给听听,弹完这曲以后,他说:《广陵散从此绝矣。实际上是没绝,因为他又说了一句话:“我的外甥袁孝尼,每次要跟我学这曲子,我都没让他学。”正因为不能学,其外甥就在他舅舅(嵇康)练《广陵散》时,把这曲子回去给记下来了。所以当时他就说《广陵散》绝矣。“我死了以后,没人会弹了。”他不知道其外甥已经给偷学下来了

    所以说《广陵散》这个曲谱保留到现在,看《广陵散》曲子也是一个古代的大曲,弹完了要弹到三十几分钟,有三十多段,有一种怒怨哀伤,有感一种,另还有一种沧桑。所以说不是一般人都可以随便弹这曲子的,弹这曲子,人容易有怒怨哀伤情绪。

    李家安老师说比如自己弹《良宵引》,弹这《鸥鹭忘机》,弹完以后,包括弹《梅花三弄》,弹完以后会觉得自己洗了一个澡,就心灵特别舒服。然而如果要弹《广陵散》,要弹《长门怨》,因为《长门怨》《广陵散》都是怒,怨,沉冤未雪的那种,弹完了心里面很不舒服

    但是作为一个音乐,一个古琴音乐,又是中华民族古乐里的一朵奇葩。它绚烂多姿,寓意丰富,其思想性强,而且里面的弹琴指法,各种指法变化的运用,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就是从艺术上来说,它是很了不起的。 

    梁同学觉得《广陵散》这曲子吧,知道一下就好了,不要随便去听。其实每个音乐里面都包含了能量的,还是选择听些正面能量的曲子。

04

古琴曲《高山流水》介绍

    刚才讲到了《广陵散》,也说到了音乐是有能量性的,就是说在听音乐时,真的可能慢慢慢慢的,整个角色都会融进去的。关于中国音乐的知识,还有一个古曲叫《高山流水》大概是讲了些有关友谊的故事 

    现在民间有个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这是一个民间的故事。就是说俞伯牙是个弹琴的,钟子期是个樵夫,然后俞伯牙有一次郊游的时候带着琴的,也有的人说他是去上任,经过了楚地(现在湖北武汉)的长江边上那琴台,经过那里然后在那弹起琴来;而这时候,走过来一个樵夫驻足而听,就是把柴禾担子卸下来,站在那儿听。俞伯牙弹了一个《高山》曲,然后樵夫他说:“巍巍乎志在高山。”俞伯牙感到这个砍柴的很厉害,然后没说话,就又弹了一个《流水》,然后那个樵夫钟子期就说:“汤汤乎志在流水”或者是“洋洋乎志在流水”。哎哟,俞伯牙就问:“你弹琴吗?”钟子期说,“我不弹琴”。但他懂,这样子两个人就结为知音。因为弹琴的人都希望自己的东西被对方明白,也是一种陶冶,也是一种喜悦的。两个人如果能够用非语言方式来达到真正的沟通和交流,这种精神上的契合应该是一种很好的精神享受然后两个人就结为知音,答应好了明年这时候再来,“我来找你”就是俞伯牙钟子期讲。到了第二年这时候,俞伯牙来了,但钟子期没来,因为生病已经死了,所以说俞伯牙带着琴,到钟子期的坟上去弹了一曲以后,把琴砸了。当然这是一个美好的民间故事。

    实际历史上的记载,确有俞伯牙钟子期两人,从琴史上记载,俞伯牙、钟子期都是战国时期的,他们的老师是成连,他们都是成连的学生,实际上是同窗好友。实际上《高山》和《流水》这曲子,在战国时期就有了;到了唐代以后,因为古琴音乐有个现象,就是最早被创作出来后,是一个面貌和样子,经过千百年来的琴家们不断地弹,不断地去演绎去发展。到了唐代,这两个曲子就分开了,《高山》是《高山》,《流水》是《流水》了,本来是一个曲子讲的是昆仑山高原,然后雪水融化,到了长江三峡,经过中游,那时候没有发电站,所以经过的都很美。现在是有发电站了,高峡出平湖了,都变成湖了。

    然后这曲子一直流传到清末的时候,四川青城山有个道长叫张孔山,他老人家考察了整个长江的生态。然后他把这《流水》的曲子,演化成现在这样子,就是讲的川派版本,就是早春的高原,雪水融化了,那滴滴叮咚作响,流入小溪,很多小溪汇入三江源,汇入源头,然后经过长江三峡,那几十米的落差飞流激湍一泻千里,然后到了扬子江的平稳宽广,然后流入大海。他讲这《流水》曲子是长江的一个生命状态,有生命的曲子非常的美,指法非常丰富。号称是72衮服流水,它表现了波澜壮阔这种有72个衮服,表现长江生命不息咆哮奔腾的状态,就是非常的美。所以《高山流水》这曲子非常了不起,所以讲音乐的语言,音乐的信息,确实因为《高山》和《流水》不是分开弹的,现在的《流水》这曲子,前面有一段引子就是《高山》的。比如说这一段表现高山的巍峨,然后接着高山的雄壮到渐渐到流水的感觉就出来了,涓涓细流,小溪潺潺的那种感觉。所以音乐的语言是个抽象的意会,借用禅宗一句话:“不可说,说不破”。实际上说不破的不可说的最明白的

    李家安老师说:音乐是一个抽象的,但音乐就是取之文字和语言所不到的地方,请听用音乐形象来说话还是那句话:身未动,心已远。当活在音乐里时,会发现大而无外小而无内,这音乐就像个、就像个,就在身体里面完成了一次灵魂的SPA(水疗)是一样的道理

    梁同学说自己这比喻显得很粗糙,但觉得透过这4期节目,大家已经慢慢开始感觉到,原来我们本来一直就活在一个音乐的国度。好了,非常感谢李家安老师的分享

完稿于:己亥年 己巳月 丙寅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琴曲欣赏《流水》演奏:朱晞 高山流水遇知音,知音不在谁堪听?
慧照寺6号——一代古琴大师
高山流水 琴曲写意
湖北古琴台
【文化阅读】高山流水-华夏传统乐器与名曲
琴曲示范古琴名曲《流水》描写知音挚友钟子期和俞伯牙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