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半夏泻心汤的论述

半夏泻心汤也用于治疗厥阴病寒热错杂的一首方,半表半里是本方的大体病位,具体病位是心下的这个部位。为什么说具体的病位是心下这个部位呢?我们看关于半夏泻心汤的两个条文。

第一条关于半夏泻心汤的条文:《伤寒论》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予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此条文的意思是说:当伤寒五六日的时候,这个病邪由太阳传入少阳,出现呕而发热,这个是柴胡汤证。但是医者不用柴胡汤去治,反而用了不正确的治疗方法,用了攻下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不对的。

为什么说他是误下呢?其中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若经过下法的治疗后柴胡证仍在者,再予柴胡汤,这种情况虽然经过误下,这种治疗方法不为逆,然而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愈。

第二种情况,若误下后邪陷入了里,心下这个地方出现满而硬痛,这是结胸,这种情况就用大陷胸汤治疗。

第三种情况,若误下后,心下这个地方出现满而不痛,此为心下痞,是因津液虚甚陷于半表半里阴证,也就是我们说的厥阴病,这个时候治疗半表半里阳证的柴胡汤已不适用,所以这个时候应该用治疗厥阴病的半夏泻心汤。

第二条关于半夏泻心汤的条文:《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10条: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金匮要略的条文非常省略,虽然字少,但是含义深刻,此条文说的是:里虚胃寒所以会出现心下痞,寒饮郁而化热上泛则呕,热激饮于肠则肠鸣。这就是上热下寒之证,这个时候宜以半夏泻心汤来治疗。

下面我们看看方药的组成:半夏(洗)半升,黄芩、干姜,甘草(炙)、人参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擘)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从以上方中看出半夏、干姜温阳建中、祛饮止呕,黄芩、黄连解热而止利,饮留邪聚均由于胃气的不振,所以这个时候需要补中,这个时候就用到人参、和之以甘草大枣,此方药寒热并用,可见是治疗邪在半表半里阴证的上热下寒,而见呕而肠鸣、心下痛硬、或下利的病证。

半夏泻心汤的辨证要点就是上热下寒因见呕而肠鸣,心下痞硬者,我们在临证中以此方政为重点,出现其他证的也可以用本方治疗。

以下是本人用半夏泻心汤的一个病案:

患者,女,45岁。咳嗽,胃胀1月余。

患者于1月余前因感冒后开始咳嗽,干咳,咳嗽是连连咳嗽,感觉有一股气从胃冲上来,白天昼夜不停的咳,咳嗽影响睡眠,胃胀满不适,输液,口服西药,中药未见好转,十分痛苦,来诊。

刻诊:咳嗽,心下胀满不适,总感有一股气冲胃中冲上咽喉即会咳嗽,咳嗽为干咳,无痰,无发热,无肢体关节疼痛,无恶寒,无头项痛,少许口干,纳可,睡眠可,二便正常,睡眠好,月经正常。舌淡红,舌体胖大,苔薄黄,有齿痕,左脉寸滑,关细、尺沉,右脉寸滑,关细、尺沉。

辨病位:半表半里。

辨病性:阴证、寒证。

辨六经:厥阴病。

辨方证:半夏泻心汤证。

方药:法半夏25克,黄芩15克,干姜15克,党参20克,大枣20克,炙甘草15克,黄连10克,茯苓45克。3剂水煎服。

三剂后咳嗽大好转,已无咳嗽,胃胀消失,能安然入睡。无所苦。

按语:患者咳嗽为干咳,胃胀满,总有气从胃冲上来,结合患者舌象,脉象考虑为一个寒热错杂的厥阴病,我们按照胡希恕老先生的辨证方法,患者没有表证,也没有明显的里证,那病位不在表,也不在里,那就是在半表半里,患者没有很明显的上热证,只有少许口干,没有口苦,舌苔薄黄,左脉寸滑,关细、尺沉,右脉寸滑,关细、尺沉。

综合分析为半表半里的阴证,那就是厥阴病’。患者只有的一个特征就是心下这个地方满闷。

故给予半夏泻心汤清上温下和解厥阴病。在加茯苓祛饮,患者没有用一个止咳药,三剂痊愈。

作者:莫金乙,中西医执业医师,一名普通的基层医生,崇尚仲景医学,善用六经辩证,运用经方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做经方一代传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第77讲 张胜兵品《伤寒》之太阳病(103条条文·大柴胡汤)
伤寒论背诵的重点条文(精简)郝万山推荐 | 经方伤寒论网
半夏泻心汤证
小柴胡汤证误下以后出现了变证,心下这块,...
葭杭先生写给一赤脚医生的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