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博士回顾|肖汉宇:建立长期积累思维,培养核心能力,享受研究过程

作者简介

肖汉宇,现任香港教育大学亚洲及政策研究学系助理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系公共管理博士。2018年8月起任香港教育大学亚洲及政策研究学系助理教授。到香港教育大学之前,在香港城市大学任博士后和访问研究员。2015年从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研究学系毕业。本科与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主要从事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改革、政府预算与财政管理两个领域的研究。文章发表于Governance, Policy Studies Journal,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Policy & Society等中英文期刊。

个人主页:

https://www.eduhk.hk/aps/people/academic-teaching-staff/dr-hanyu-xiao/, 联系方式:hxiao@eduhk.hk。

图:2019年10月,肖汉宇博士在中国人民大学参加第七届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地区公共治理学术论坛,并与博士生分享求学和研究经验。

前言

今年10月中旬,在中国人民大学参加第七届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地区公共治理学术论坛,蹭晚饭的时候误闯了研究生论坛的分享会,马亮老师说让我分享一下自己的求学经历。结合自己之前在香港城市大学与中山大学政务院同学弟学妹正式与非正式的分享,我将这些内容整理成文。

这些是我在博士求学期间以及毕业后工作四年的总结,希望能够给在读博士的朋友们一些借鉴。当然,以下的分享非常主观,而且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因此,朋友们在借鉴时请谨慎。我也借此机会,感谢香港教育大学亚洲及政策研究学系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办公室),感谢一路来不少老师、朋友、家人对我的帮助与关心。虽不能一一详述,但内心常常感激。

办公室外的风景:奢侈的公共物品

核心能力:文献与时间管理

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一场意外的大火把你的办公室烧了,而你所有的研究资料都在里面,你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重建自己的研究?

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研究者必须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这些能力是“烧”不掉的——即使外在的一些资料消失了,也不会阻碍你的研究。大家可以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看你会怎样回答。以下,我围绕这个问题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历与看法。我觉得下面谈到的两点最为重要:文献管理与时间管理

第一,做研究都是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进的,我们得了解、消化、掌握、利用好文献,并在自己的研究中推进相关理论的进展。因此,建立起你的研究与现有研究的关联就是关键。

第二,做研究最宝贵最稀缺的资源就是时间,时间管得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到研究的进度,长远来看影响到你的职业发展。

因此,我感觉这两个能力非常重要。除此,我觉得做研究要有一个长期积累的思维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将自己在研究过程中所有的研究努力都积累起来,通过一些较系统(但简单)的方法保存起来。以下大部分分享的内容,或多或少体现了这个思维

1. 如何管理自己的文献?

文献管理是所有学者都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我在博士第一年后期的时候,已经发现了文献管理的重要性:当我想找某一句话或者某一个理论观点的时候,我大概知道自己读过的文献里面(或者打印出来的某一沓文章里面)会有我需要的内容,但是让人非常沮丧的是,我找遍这些文献都不能够找到原文的出处。或者当我预期无法从一堆文献里面找到需要的文章时,我干脆就不找了。这看似是一个小问题,但是给我所带来的心理障碍还是蛮大的:不能积极动笔写论文,毕竟万事开头难。

我自己使用Endnote的经验告诉我,这些软件似乎对于我整理文献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那时我就有一个想法: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文献数据库,于是就利用Excel开始了这项工作。我的初衷是利用这个数据库,把我的博士论文相关的文献管理起来。但是后来我直接把阅读到的所有的文献都放进这个数据库里面,通过设置不同的栏目对文献资料进行分类与管理。

大致来说,这个文献数据库有几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文章(或者书)的基本信息,包括题目、作者、出版年份、关键词等。第二个板块是对文章的小结,包括我自己的读后感(意见),文章的研究方法以及主要的内容。第三个板块是这个文献对我的博士论文哪个章节有帮助,现在我延伸到对我的哪个研究项目有帮助。当然,我不会做到每个文献都有非常详细的记录,这样会耗费太多的时间。我只会把最为关键的信息录入到数据库里面。我发现最好用的还是自己的读后感(评论意见)那个栏目。因为那个是你消化了文章,并尝试建立起与你的研究相关联的重要环节

现在我的文献数据库大概有2800条记录。基本上每年会录入300条记录。我越来越觉得这是一笔重要的研究财富。通过三个板块的信息,我可以很快把我所有阅读过的文献都集中起来。当我要做一个研究的时候,我就把这些文献都调出来,然后再进行深入的分类与分析。这不单节约了大量没有必要的重复工作,还形成了一种积极的心态(至少做文献整理不会是一个负担了)。目前这个数据库还在不断扩展。

这个文献数据库有几大优点。第一,这个完全是你自己订做的,专属的研究财产。第二,减少了文献整理与大量阅读的重复性工作。第三,这个数据库拥有的信息越多,它的功能越强大。第四,非常容易搜索。我自己发现,通过不同的关键词搜索不同的栏目,我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够在数据库里识别出我自己想要找的那个文献(这个很爽)。第五,它可以用来发展出新的研究项目。当我有一个新的研究idea的时候,我就会在数据库里面增加一栏,然后添加文献时会把所有有可能与这个研究idea相关的文献先建立起联系。慢慢地,积极到一定程度之后,这些文献就成为我下一步要发展这个研究的重要财富。

2. 时间管理

在你还有些自由支配的时间的时候(没有了这个前提,不要提时间管理),时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我现在觉得写博士论文的时间管理与工作之后的时间管理有很大的差别。写博士论文期间,你的时间相比很充裕,因为你只需要把博士论文完成就行了,一个很单一的目标(虽然也艰巨)。但是出来工作之后,各种各样的任务会接踵而来,包括大大小小的行政事务、教学任务等相关活动,最后有时间了才能做研究。我觉得这两个阶段的时间管理是不一样的。

博士论文期间的时间管理,关注点在于怎样利用时间管理培养自己的研究习惯,并稳定地推进博士论文的写作。因为这个时期拥有的自由时间还是非常多的,不存在太多的不能确定的因素和事件,会影响到你的写作进程。所以,我的做法是将大段的时间分为每个50分钟。然后,每次休息活动10分钟,以免自己坐得太久。第二,在优先完成了每天的写作任务之后,我利用剩下的时间来做一些别的研究。我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上发表的对SSCI研究腐败文章的综述,就是利用这段时间弄的。当然前后花了大量的时间来整理与阅读。但是整个过程我非常地享受,因为你每天看到进步,也看到了自己的记录会一天天变长了,很有成就感。

出来工作之后,我发现自己要处理的事项变得越来越多,时间不再像写博士论文那样集中,时间也变得少了。有些时间可能一个星期内有各种各样的杂事和急事,你不得不去处理。因此,这时候的时间管理更多是怎样利用空闲的时间,把自己研究的优先顺序排列好,最好逐个或者少数几个同时击破

其实上面两个阶段的时间管理,我还是利用了最笨的办法:将所有行事日历用excel表格管理起来。通过划分研究、教学和其他的类别,将所有需要做的事项或者与我密切相关的事项记下来。这样我就只需要一个简单的excel就基本上能够管理自己所有的日程安排(不像领导那样有秘书记录自己的行政日程)。

我已经使用这个办法来记录和安排事项超过了2000天。感觉效果不错,主要有几个体会。

第一,将所有的相关事项记录在一个文本里面,只要一看这个excel,我就知道自己的安排,一目了然。没有这个文本的时候,当答应别人一件什么事的时候,总担心那天会不会有什么其他重要的事冲突。或者担心明天会不会有什么重要的事项(例如会议需要出席)会忘记。心里少了不必要的焦虑,也踏实了很多。

第二,这个也可以帮助我在短时间内管理我的研究工作。例如,可以浏览一下接下来一两星期的活动,是否能够集中安排时间完成一个研究任务。

第三,尤其是与他人合作时,你更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这样有利于定期与合作者稳定推进研究,实现共赢。

最后,最为重要的,通过这个日程本子,我可以较从容地调整好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因为有些家庭的事情是必须我参与的,责任所在。我把这些重要的事项放进这个日程里,就能够将工作与生活的重要事项尽可能地协调好。我和太太都是上班族,而且在香港很讲究提前规划重要的事项(而且提前很早)。这项安排使得我们可以较从容地调整好工作与生活的重要事情(当然,有些超出时间管理能够解决的问题另当别论)。

3. 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和有发展潜力的研究领域

今年4月份在中山大学政务院与博士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时,叶林老师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你是怎样确定自己的博士论文题目的?你怎么知道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话题?我感觉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这是怎样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的大问题。我认真思考了一下,觉得这个问题应该这么来理解。

第一,在博士写作期间,导师对于你确定博士论文的方向与题目非常关键。因为导师毕竟比你要有经验得多,他(她)的理论视角与敏感性肯定比你要好。因此,如果你提出来的研究话题得到导师的同意,这大致上是一个可行的研究方向。在这个大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向定下来之后,那么你要做的就是去寻找相关的文献,广泛阅读,深入调研一线,把这个论文写出来。也就是说,这个阶段应该让导师帮忙确定研究领域,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

第二,毕业之后,我们要慢慢地学会在学术上独立起来,因为以后的学术往哪走,怎么走,更多地要自己来决定。因此,要尽快地确定下来未来的研究方向,比如未来三到五年自己想要做怎样的研究(这一点,香港城市大学的王小虎教授给了我不少有益的启发)。结合自己的兴趣,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从事廉政与公共预算两个领域的研究。在过去一段时间,我都是围绕这两个方面开展自己的研究工作与计划。

这里有一个可能值得借鉴的办法,就是要去持续地读一个领域的最新文献,当你读得够多之后,你大致能够把握得住这个领域的研究是怎样的。这样,对于你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腐败研究这一块,我从2012年开始做文献综述,整理SSCI期刊上发表的关于腐败的文章(现在还在整理)。单是读这些文章就花费了我不少时间(我利用零碎的坐地铁的时间,读了不少精彩的腐败研究)。虽然花费了大量时间,但是我觉得是值得的。

除了我自己的文献数据库之外,我整理的腐败研究SSCI文章有几百篇(确切数字不知道,因为助理一直在帮忙整理最新的文章)。因此,我在写腐败领域的文章时,心里逐渐清楚这个研究话题的整体情况。我也打算从这里发展出一些文章来,当然这是后话。

我给博士生的建议就是,尽可能地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现在的研究现状,并将这些知识积累起来。这会成为你日后研究发展的一笔财富

办公室保存的部分腐败文献资料

4. 学术研究的心态:做研究为了什么?

从我自己经历、身边朋友同事了解到的信息来看,感觉现在做研究的压力是越来越大。我们都有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例如,某个领域总会有不少牛人,发文章的质量不单很高,也很高产,各项活动也很活跃等。

对于年轻的学者来说,现在好的教职越来越难拿到,跟你一起竞争的候选人也越来越强。即使入职了,发表论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都是Q1、权威期刊。除此,还要考虑家庭、大城市昂贵的生活成本、子女教育等问题。这些东西放在一起,让人不得不直面人生:这么辛苦地做研究到底为了什么

我感觉几乎所有年轻的研究者都多少面临这些压力,只是压力大小的问题。所以,关键是自己要调整好心态,多问一下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我自己倒有几句话与大家一起分享的。

第一句:对我来说,要在社会科学实现弯道超车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这句话不是我自己总结起来的,是我曾经看到的一个蛮有数据支撑的帖子写的。不管真实与否,对我的心理安慰是蛮好的。可能真有些人能够像一些明星官员那样,很年轻就升到重要的领导岗位,花很短的时间就被同行认可;但是这个真的是少数。所以对我来说,这不会是我的个案。那么就容易多了:我不需要与这些榜样比较;自己该干啥干啥,压力自然就小了。

第二句:在战略上,在学术界,不要把自己太当一回事。我们在读某一些大牛的文章或者见到这些大牛的时候,心里无限羡慕,可能会想“假如我是他(她)就好了”。但是,这似乎不是那么一回事。我对自己博士论文的定位就是及格,能够顺利毕业。工作之后的目标就是能够基本达标,不拖后腿。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的定位就是“有空打打酱油”,多向学界同仁学习取经。“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我发现这样调整心态之后,好多了。

第三,更深一层,你的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可能有些人工作研究太忙,有时会忘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当然从学术的角度来看,满足好奇心,希望自己做出来的研究有理论贡献,这个非常重要。但是对你个人来说,你得到了什么?硕士毕业时,我读不少关于幸福感的研究,感觉幸福感是非常重要的。后来,自己的研究生活等经历慢慢变化,我现在感觉内心的安宁可能更为重要。

生活可能有不少不愉快甚至痛苦的经历,有不少还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因此我们不一定会感觉到很幸福。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从容地处理和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内心是安宁的,也不会耗费你太多精力。这一点超出了研究本身,但是很重要。如果我们能够在繁忙中停息一下,思考一下,或许对于提升效率有很大帮助。

5. 博士论文写作经历

以下,我想谈一下自己博士论文的写作经历,或许对正在写或者准备写博士论文的朋友会有一些帮助与启发。我的博士项目是三年制的,但是不能按期毕业,所以延期了一年,实际上是四年完成的。如果从这个结果来看,不能按照毕业,这算“差”了。但是,也正是这四年时间的磨练,我感觉自己真正得到了进步。

香港第一年的博士生,基本上都是上课。上完了这些课程之后,我的博士论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第二年开始,我就开始准备我的博士论文。Introduction & Literature review两章的第一稿,我大概写了16个月。这一个阶段的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怀疑。怀疑自己的能力,到底这个论文能不能做得出来?得花多少功夫?怀疑自己的选题。我在中山大学念书时,有幸得到马骏教授的指引,主要关注的是政府预算与财政方向。到了香港城市大学之后,想结合博士导师公婷教授的研究方向。于是,我选择了“三公消费”这个话题,希望能够结合这两个领域的研究。但是刚开始的时候,我一直怀疑自己的选题。第一感觉就是这个话题大家都知道,这能够写出个啥东西来呢?于是前面一年多时间在写作上都没有太多的进展。

第二,怀疑的结果就是写作进度极慢。现在想起来,当时一天的状态大约是这样的:每天早上到图书馆,打开文献认真阅读。读到精彩内容的时候很兴奋,心想这篇文章太重要了,是我的论文的必引内容。于是一个上午都在学习别人的论文。

中午吃饭后,一般回到宿舍休息一下(多年的习惯)。休息完了之后,一想到写作这个难题就心里有障碍。是否先看一个电影或者电视剧?于是给了自己很好的心理暗示:上午已经花了不少时间来阅读重要文献了。稍微休息一下吧,就看那么一集或一小时吧。于是,下午的心理斗争一直进行,最后彻底奔溃:整个下午甚至晚上都在娱乐“减压”。

到了晚上的时候,告诫自己一定要做点什么了。但是已经是晚上该休息的时候了,更要紧的是这时大脑开始兴奋了,似乎有了各种精彩的想法。第一个阶段就是这样,写作的进度非常地缓慢。

到了第二学年的2月,我已经远远地落后于正常的研究计划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压力越来越大。到这时,我必须做出一个改变了。可能也正在这时,我读到了一篇对我影响非常大的有关学术研究的建议:10 tips on how to write less badly.(链接:https://www.chronicle.com/article/10-Tips-on-How-to-Write-Less/124268)。虽然只有短短的几页纸,但是这些建议起到了指点迷津的作用。其中的三点对我博士论文的写作影响非常大:

Writing is an exercise. 这一点对我鼓励非常大。作者提到,写作就像是跑马拉松。如果你要跑一个半马或者全马的话,你不可能开路前一天开始准备。你要提前很久开始准备。你写得越多,越熟悉,也就写得越好。这些道理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它却解决了我当时一个非常大的心理阻碍:自己写的东西太粗糙了。所以,自己更不会积极下笔来写。后来我发现,不少人在写作时都会面临一种“要求完美”的心态。可能是将自己非常初步的写作,跟那些已经发表出来的高质量论文进行比较,严重打击了写作的信心,这是非常有害的。

Set goals based on output, not input. 这个策略非常重要。你不能够告诉自己每天花多少时间在这篇论文上,你要做的是每天我要完成多少字的写作。写博士论文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如果每天只看到还剩下多少工程没有做,那么整个人会奔溃的。换个思路,如果把论文分解为几章,每天看到的是自己完成了多少字的写作。如果都完成了当天的“小目标”的话,那么给自己的积极正向的心理暗示就会有很大的正能量。这个建议解决了写作策略的问题。

Write, then squeeze the other things in. 这对于改变我做研究的优先次序,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原来,我一直的做法都是不对的。于是,我开始采纳这个建议:每天早上到了办公室,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开始当天的写作任务:完成400字。然后我发现,每天上午的时间,就能够顺利地完成当天的任务。这样做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当天后半天都心里特别高兴,于是去做点别的研究去了。

看到这些建议之后,我赶紧把10个建议打印出来。每天早上到了办公室,第一件事情就是阅读这10个建议一遍,给自己找到写作的动力。后来我发现,这个办法对于培养自己的写作习惯帮忙非常大。

第二个阶段的产出非常高,我基本上维持了每天写400字的要求,一个星期6天写作。这样下来,我基本上能够在一个月之内写出一章的内容。到了第三学年的10月份,我已经完成了所有章节的初稿内容,共11章。

第三个阶段是对博士论文的反复修改。这个阶段得到了我的导师的大力支持。因为在第二阶段写初稿的时候,进度非常稳定的推进。到了第三阶段,我也是按照这个进度推进,成熟一章就将一章发给导师给修改意见。我们反反复复、来来回回,修改了好多次。当然,每次从导师那里拿回来章节,都是全部飘红的内容。最夸张的一个章节,后来改了20-30遍。到了这里,我才真正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谛:论文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这些意见,大大小小的都有。我还是按照原来的做法,将大任务分解为每天要完成的目标。这样的好处是进度能够稳步推进,又不会打击自己的积极性。最后,我一共花了8个月的时间,将初稿的11章改到最后的9章内容。

从第二个阶段开始,我逐步地发现自己采用了这个策略之后,研究的心态和状态发生了显著变化。

第一,晚上能够很快入睡,不再是到了晚上就开始脑袋兴奋。因为每天的任务完成了,不再去天马行空地考虑什么新的研究想法。

第二,自己似乎慢慢知道一个研究是怎样做出来的了。这个过程慢慢地变得清晰,心里也就知道研究的每一步要做什么东西,该如何来管理这个过程。

第三,开始对自己做的论文有信心了,不再是最初的各种怀疑。即使是这个大家都知道的话题,我自己的博士论文还是能够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事实也证明了我的看法。我的博士论文的主要内容后来与导师合作发表于Governance这个顶级期刊上。

博士期间最大的收获,就是慢慢地知道了一个研究是该怎样做的。在修改论文的后期,我常常有这样一个想法:假如我有时间的话,我可以写关于xxx的一本书。我真实的感受是,假如我真的花时间进去,我是有能力真的写出来这么一本书的。

6. 需要做田野调查吗?

大部分社会科学研究都是对于人、群体与社会的研究,因此真实地了解个人的真实想法与意见,就显得十分重要。掌握第一手的资料,研究起来才不会“离地”(脱离实际情况),这一点对于做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的学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当然,有很多种办法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我觉得最为简单也最为重要的一种,就是做深度访谈。

深度访谈有很多好处,至少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第一,在你隐约感觉某个话题很重要,但是又说不上来的时候,做一些探索性的深度访谈,可以帮助你了解到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受访者很可能在与你分享他们的故事的时候,频繁提到一些你没有想到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会激发你进一步地思考自己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设计。

第二,当你的研究变得十分清晰之后,深度访谈可以帮助你理清所关注的研究问题的机制问题。定量研究在测量变量、检验因果机制以及准确地测量相关和因果关系的大小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但是,访谈可以帮助你理解这些影响是怎样发生的。有的时候,这些发生的机制,比这些影响大小的测量更为重要。

第三,我发现自己所做的研究,很多时候要与政府官员打交道。想要对这个群体进行问卷调查是很困难的,数据也容易受到质疑。但是,他们对实际工作非常熟悉,他们有“故事”。因此,这也更加鼓励我通过与官员“聊天”来获得更为重要的一手资料。

第四,即使你的训练是定量研究,将来也决定不做定性研究,我觉得博士期间至少也要做一下田野调查,这会有助于你了解“真实的世界”是怎样的。

第五,深度访谈所了解到的信息,即使刚开始的时候与你关注的研究关系不大,但是并不代表这些信息是没用的。尽可能保留这些“有趣”的信息,很可能这些信息对你将来的研究很有帮助。

我博士论文话题——三公消费,就缺乏可靠的定量数据。为了完成这个研究,我先后在北京、上海、湖南、广东等地,通过朋友与高校老师进入现场,与不同层级的政府官员进行了65次访谈。在这个访谈的过程中,我自己从官员那里学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我在访谈的过程中,也不断地修正与反思自己的理论框架。这些经验事实,与其他的政府规定等文本资料,以及媒体的相关报道综合起来,就组成了我的博士论文难得的经验事实来源。

即使是现在比较忙,只要时间允许,我还是很愿意花时间到田野去做一些深度调查。

7. 研究合作

最后,我想说的是学术研究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的。好像有几个研究专门分析过不同学科的合作趋势。具体结论不记得了,但是合作应该是发展的大趋势,单打独斗已经不是大趋势(当然有些学科还是强调个体的研究)。

举个例子,我好几次看到Public Management Review的文章目录里面,没有一篇文章是独立作者的。今年8月初,我参加香港城市大学举办的一个Academic Writing Conference的时候,几个JPART、PAR等期刊的主编也认为,合作是一个大趋势。

我自己也在做一些尝试,扩展自己与其他有相同研究兴趣的同行的合作。

第一,合作或许可以提升效率,毕竟一篇文章一个人写和几个人写还是不一样的。

第二,合作也能够起到监督的作用。自己写的时候,很容易拖拉。但是与他人合作时,需要考虑自己在团队里面的责任。因此,这有助于治疗拖拉症。

第三,有不同优势的合作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这里就不展开详细论述。重点是欢迎研究腐败与公共财政的同仁,联系商洽合作事宜(^_^),欢迎新老朋友们交流学习。我的联系方式:hxiao@eduhk.hk。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攻博第一关:入学一年级应该干什么?
研究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转) - anita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自“高光”博士师兄解惑:为何你总是没“成果”?
博导讲堂|怎么利用阅读密码解决文献阅读障碍:分类与管理技巧
完成博士学位的十条简单规则(上)
读博的五个压力,一定要提前了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