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至易与至难
userphoto

2022.11.09 加拿大

关注
当年看一本小说,小说的神奇人物原形是蜀中一位高功夫人士。其中有一节写到里面有个高功夫人士,能呼出百兽。于是书中人物欧阳就问这位高人,是不是得道了?
高人笑着说,小术易成,大道难成!
小术是什么?就象这位高人那样,可以遁地,可以呼兽,总之有很多神奇的本事,让我们常人难以想像,但是他却认为这些只是小术,与大道是天地悬隔的。
小术,我们见得着,但大道又是什么?
就是这种小术让我们惊诧不已了,而难求的大道又是何等的玄奥!
但是纸上却明明白白地写着大道至简。
所谓笔尖蘸干洞庭湖,却不如达摩西来一字无。你就一路无下去,就得道了。这多么简单。
但是再看看古来很多案例,古代读书人多有静坐的习惯,能一天一天坐下去的也不少,但是得道的人呢,基本上也没有。人家也就是能坐下去,能“无”下去,结果一生到头,还是常人凡夫一个,不仅小术没有,大道更是没有影子。
我也见过一些所谓的小术。
肖师父曾是我们全县的传奇人物。之所以传奇,就是因为他能用一把小学生削铅笔的小刀子轻易把病人的肚子划开,就象孙悟空一样,把病人肚子里的肿瘤取出来,然后把肚子合上。整个过程病人不出血,也不感觉到痛。
当然他还有其它的看似神奇的事,比如他能轻易地走到悬崖峭壁取药材。他能让人疯狂,也能让疯了的人立即正常。
世人认为他是神仙。
我接触他二十来年,前些年我到他家里,他跟我说他生了一场大病,胃出血,不能再喝酒了。我听罢惘然。
我也亲近一个能预知到第二天找她问事有多少人的功夫人士,她对于第二天来的人是男是女,穿着情况,以及要问的事情很清楚。但是她丈夫去世时,当晚她却在给别人做法事。
世间的人与事,总是这样充满矛盾与纠葛,我几十年来,总是沉陷其中,无法自拔,也一直对些毫无头绪。我不知其中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也就是至简至易与至繁至难的关键在哪里?
大道难,难在什么地方?因为没有见过大道,所以只能告猜测。而道书上大多是哲学的论点,比如道德经,庄子,列子,这些书,看起来觉得很有趣,深思起来,也觉得有味,但是总有个老虎吃天,无从下手的感叹。
有一天看《绿野仙踪》,冷于冰立志修道,原无道根,后来吃了火龙真人指在地上的臭虾蟆后,就开始真正走了修真之路。后来也会了一些道士们的手段,可以遣神请将,遁甲飞符,也就是与大道相比的小术。
但是后来因缘际会,看了老君的《正罡总枢》才算得了大道。那么这本书里有哪里内容呢:
大要皆天地之机,造化之源,阴阳之秘,鬼神之隐显,人物之轮回,山川草木之生灭,万法万宝之统会。
那么从这些来看,就具体得多了,目标也就清楚得多了。
与他前面所会的相比,自然就更深一层面了。书中写的是:
半年后,于冰已洞悉精微,才明白天地始始终终的根由,万物生生化化的源委。看那两轮日月,一起一落,无非是老人的须眉,促人的寿数。觉得此时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回想紫阳真人送他的《宝箓天章》,不过是斩妖除祟、趋吉避凶而已,讲道超神夺劫,参赞造化,还无十分中之二三。今日竟成了个与天地同体的人,真是千万世难逢的际遇。
前后对比,最重要的超越就是前面会的东西就是形势来了,然后用强有力的外力也就是火龙真人的法宝与书上记载的方法去改变它、趋避它。而后面会的就是,形势还没有来,就预先知道,然后因势利导,可以生生化化,清清楚楚。
术有高低,但得道了,那就妙了。
早年冷于冰得到火龙真人的雷火珠,所向披靡,认为天地至宝没有超过这个法宝的。但是后来他在一山谷中,见有一女妖怪,便用雷火球辟打,结果:烟火到处,响一声,打得那妇人黄光遍地,毫无损伤。他却不知道他认为的妖怪却是仙人。雷火珠是厉害,但是对于得道的仙人来说,就没有用了。意味深长的是他根本不认识哪是妖怪,哪是仙人,只把法宝乱用一气。
再看前文里的那个高人,能唤出百兽,能遁走飞空,但是这百兽的生生化化,自己的来龙去脉还不知道,所以与大道还是隔得太远。
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这可是辩证法。
先说至简至易。
大道也总有一个入处,没有入处,那肯定不是大道。所谓山再高,也有入口,水再深终归有出口。那么大道的入手处是很简单同样也容易。
容易到什么地步呢?庄子说道在尿溺之间。所以说大道无处不在,只要你是有心人,就能随时发现,但你若无心与粗心,大道虽然在目前,但是你却总与它失之交臂。
既然大道无处不在,而你找不到,那个中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你缺乏一个发现道的心眼。而发现道的心眼,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静。
古人所谓无之一字,其实就是要你放下尘世的那颗燥动不安的心,而将那些世间扰动的念打去,以无字来应对,把这些处理掉,然后就能进能入静中,而一旦能进入静,那么大道的天地将为之打开!
静是前提,是先要,也是关键的那道门。一个入道的人,绝不是燥动不安的人,也不会是欲望强烈的人。如果性情急燥,养不来静,或者世间欲望嗜好繁多,那肯定不会得道。这就是照妖镜,可以凭此去看社会芸芸的传道者。一心钻在钱眼里搞培训的人,拿一手两手的法子在四处传教的人,大多是属于此类。
庄子里讲捉蝉的人也有道,他的诀窍就在于“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训练的方法就是在一根竹竿上丸子,他说:在竿头累叠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这个时候去捕蝉,失手的情况就已经很少了。叠起三个丸子而不落下,那么失手的情况十次不会超过一次。叠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也就会犹如在地面上捡取一样容易。我站稳身子,就如同一根枯树枝;虽然天地很大,万物种类众多,我已是专心注意蝉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分散对蝉的注意,这样,怎么会得不到呢?
当你真正能静下来,用志不分,及凝于神,这个时候在别人看来,你已进入了一个神奇的境界,其实在你自己看来,不过是很简单的事。
当你在一件事上真正能静下来,那么接下来的事就变得复杂了。为什么?因为世间不仅是捕蝉一件事,世界上太多太多的规律与奥秘,静只是前提,有了这个前提,才可以接下谈其它的,而其它的却是整个浩瀚的宇宙,所以难免要穷其一生也难能探究出一个完全的究竟来,这就是从简单到复杂。
这个世界纷繁复杂,规律与奥秘无穷无尽。所以现在社会越来越多的专家,就是专一隅的擅长者,在他擅长的那个领域内先人一筹,超出常人。但是当他进入另一个陌生的领域时,这个时候就是隔行如隔山,说的都是外行话,做的都是愚蠢事。
一个懂得术法的人,在术法上超人一等,但是他如果不会武术,那么就是有可能被常人一刀就砍了脑袋。反之,如果一个武术高明者,却不会术法,那么你武功再高,术法厉害的隔空使用术法也能制人于死地。
再说一个术法高人,如果不明大道,只知道自己的术法灵验,却不知灵验的根本原理,那么他也不会走很远,一定会受到术法的反噬。就像一个小孩子拿着一把锋利的大刀,用起来特别爽利,但是终有一天他是无法驾驭这把刀而会割伤自己的身体。
很多人追求长寿,陈樱宁会长就曾批评过,活几百岁却没有智慧,就是天地一愚夫。你哪怕长寿百岁,但是没有在智慧方面的成就,只长寿又有什么意义?当然如果只是智慧极深,却又短寿,同样也不完美。
而得道者却是一个通家!无所不知,然后从各种知中跳出来,能做出常人无法企及的可能来。
我们看古人,很多儒家的人半日静坐,半日读书。既然能半日静坐,那么静,至少是初步的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为何没有得大道?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大多只钻研儒学的道理,没有对这个宇宙万事万物的动作规律去寻求,自然没有达到得道的高度。不论是佛是道还是儒,如果只偏于一隅的知识或领域来领悟,那么所得还是不多,不能得大道,还是只知小术。
当然有些大儒突破了这些局限,表现了常人不可思议的功德来。比如大儒罗近溪,他可以预知时至,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死了一个多月以后,有同乡在江苏一带看到他,还讲话:“哎,罗先生你在这里啊?”“是是是,你也在这里啊?”两个人还对谈了一下,还问候家里一下。回来一讲,乡里的人就说,你不要乱说,罗先生已经死了好几个月了。
在修道这个事上,大道理、大方法其实并不复杂,也并不神秘,而复杂却是复杂在细节上,神秘就神秘在其中的具体规律上。因为道理与方法基本上是大而化之的事,这些大而化之的要经过具体的细节来求证或者说来演绎。因为事实才是最真的,理论与方法很多时候只是一种逻辑上的推论,或者一种哲理上的总结,不一定符合事实,也不一定就能完全指导自己的漫长修炼过程。
道教讲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四个过程,还有精、气、神三种特殊状态下的物质。在理论上有很多种阐述,但是在实际中没有真正有体会的是说不清的。而只有传承者有实际经验的人才能把这些事情说清楚,当然这些基本上没有真正在书本上能找得到,基本上只是口口相传或者师徒面对面传授。
比如由精化气,那么首先要找到精,认识精,而这个精非后天之精,而是先天的一种状态,而这种状态与气这个状态又不一样,与神更不相同。所以要认识这个精就是一个难事。
古代传承里的方法,那是要经过很艰苦的身体训练方法去找,或者用特别的饵食、特别的环境让弟子明白。
到炼气时,这个气不是指常规的呼吸之气,同样是一种特殊状态下的物质,有特殊的能量。很多高明的武者能扒壁入画,能日行千里,能身轻如燕,能飞檐走壁,能追逸马,这就是找到了气这种特殊能量的物质。这种功夫在我国内家拳里能看得到,但是现在也很罕见了。
在我国传统的武功里,有一种最上乘的练法,不是练形,而是练气,只要把气练好,身体可以坚如铁,也可以软如绵。同时还可以轻松跳上几丈高,轻轻一拳可以破壁开墙。但这个练法一般人没有听说过,更不用说如何去练了。但古代丹家真有成就者,因为炼气有成,武功就会远胜于一般武夫。近代台湾蔡肇祺就能以气打人,隔几层楼都能把人打倒,最远的一次能隔几公里打倒别人。另外台湾昆仑仙宗的创始人刘培中先生也能以气隔空击人,经常凭空一指,对方就会倒下,或者不能动弹。当然有很多人不相信,疑惑这些或许就是阎芳之流的配合而已,如果真正是圈子里的人,对这些是认可的。
如何练到这个程度?看看蔡肇祺的《我所认识的太极拳》,他把这个练法也说得较为详细。而刘培中先生也曾把这些练法教习过。有兴趣的可以参考一二。
由通达一两个规律,到广闻博知更多的规律,有一天,会突然明白这规律之中有一个共同的意趣所在,只要真正明白了这个共同的意趣,那么更多的规律就会自然而然的明白,同时也会自然而然地加以应用了,这个时候,就是得道的时候了。
这也就是由复杂到简单的返朴归真。
所以得道者一定是通家,他懂的就是最根本的原理,就象9个数字能搭建起上千万个数来一样,他明白了这个9个数字的运用规律,通晓了数学的所有来源,于是他真正得道了。
这个时候才能说宇宙在吾手,万物由我心。所谓一粒粟中藏世界,半铛锅内煮山川,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绝不是像有些人拿比喻解释的那样,你一个小小的头脑能藏有那么多思绪,这就是一粒粟中藏世界了。真得道者,随手拿起的东西就能真正说出这个石头里演绎的精彩世界,那是真的,不是比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功十三段图说》方寸练法
鬼谷子旷世经略:盛神法五龙,养德,德养五气,心上开花
读《清静经》个人之悟
太极理气法的生克规律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 ---42
修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