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圆运动古中医学之小柴胡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圆运动古中医学之小柴胡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组方:柴胡 黄苓 法夏 生姜 人参 炙草各15g 大枣肉30g

临床表现:治少阳经病,寒热往来,口苦,目眩,耳聋,咽干,胸满,胁痛,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脉象虚小弦数。

原方来源于伤寒论,具体条文见附录。

伤寒论六经辨证分别为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

伤寒论课本主流见解就是太阳经证为表证,太阳腑证为里证。

圆运动古中医学认为伤寒论可以理解为一个橘子,表证为营卫表证,就像是橘皮,太阳腑证、阳明腑证、太阴里证、少阴里证、厥阴里证为橘瓣,少阳经证为橘络,不在表,也不在里,在半表半里之间。

这是圆运动古中医学对伤寒论的一个发展。

表证三个方子,里证五个方子,具体方子详见前文论述;半表半里证两个方子,分别为小柴胡汤、大柴胡汤。

本文专论小柴胡汤。小柴胡汤主要用来和解少阳。和解少阳的意思就是不能解表发汗,不能温里、不能攻下,只能采用和解的方法。和解感觉就是调和的意思。

主要临床表现为少阳经循行路线的一些症状,少阳经巡行在身体两侧,所以会出现胁肋胀痛,两侧头痛,少阳胆经,容易出现口苦,目眩,心烦喜呕,吃不下饭,经文谓之默默不欲饮食。脉象虚小弦数。

少阳证还表现为发热恶寒、忽冷忽热,寒热交错。

治疗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现在社会有中成药小柴胡颗粒,可以使用,效果还不错,这是现代社会的进步。

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胆经自头走足,主降,三焦经自手走头,主升。

胆经受扰,三焦经不升,胆经不降,所以用柴胡升三焦经、用黄芩降胆经。三焦经得升,胆经得降,圆运动复圆,就可以获得平衡。

辨证论治:

少阳胆经,居荣卫之内,脏腑之间。此经一病,阴阳不和。阴郁则恶寒,阳郁则发热。郁而不解,故寒热往来。

胆经不降,相火上逆,故口苦、耳聋、目眩、咽干。

胆经自头至足,循耳后,下胸,环胃,循胁。胆经不降,故胸满、胁痛、不食、心烦喜呕。

火陷中虚,故脉虚小。木火结滞,故脉弦数。

组方:

此方柴胡升三焦经之下陷,黄芩降胆经之上逆。胆经逆胃经必逆,半夏、生姜降胃经之逆。相火上逆,中气与津液必伤。姜、枣、炙草、人参补中气生津液。

中伤火逆,脏阴易动,故重用补中品,以防止脏阴之动也。此病上逆下陷中虚,此方一面升陷,一面降逆,一面补中以调升降。此和解之法也。

附录:

1.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96)

2.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97)

3.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148)

4.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37)

5.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不中与也,食谷者哕。(98)

6.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99)

7.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100)

8.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101)

9.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144)

10.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229)

11.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230)

12.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231)

13.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266)

14.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379)

15. 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394)

16. 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17.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学习笔记
少阳病
今天只讲一首经方丨关于大柴胡汤,我是这样理解的(上)
《伤寒论》少阳病浅析
梅国强:细说从小柴胡汤到温胆汤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课程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