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流量“公理”遭受挑战之后

随着一季报披露的高峰期逐渐接近尾声,各大互联网公司的财务数据也浮出水面。不得不说,互联网公司这一季的广告收入,可谓是“垮”得厉害。

比如腾讯,本季度腾讯网络广告营收134亿元,同比增长25%,增速为2017年以来的最低点。2017年一季度和2018年一季度,腾讯网络广告营收同比增幅分别为47%和55%。

又比如百度,百度网络营销营收为212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进一步下降至73%。与去年同期相比,广告收入仅上升2.8%,增速大大放缓。

还有微博——这是一家以广告为核心商业模式的公司。本季度,微博营业收入3.99亿,同比增长为14%,增速放缓;其中广告收入为3.41亿,增速为12.6%。而2017年一季度和2018年一季度,微博的广告收入增速都保持在70%以上。

广告是互联网公司的第一大商业模式,包括谷歌、Facebook、腾讯在内的互联网巨头,其广告收入长期是主要营收来源。甚至阿里巴巴的核心电商收入,也可以看作是广告的一种“变形”,本质上收取的是数千万商家的广告费、推广费。

这是因为,早期互联网做得就是贩卖流量的生意,无论是提供搜索服务、社交服务、知识服务还是购买服务,本质上就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头”,然后售卖给广告主“变现”,从而诞生出了诸如谷歌、Facebook这样的互联网巨头。

不过,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朝着本地化、社交化的方向转变,流量也出现了去中心化的趋势,变得更加分散。而从各大互联网公司一季报来看,即使考虑到宏观经济周期以及传统广告淡季的影响,这一趋势或许比想象中来得更快。

作为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理论基石出现了动摇,那么意味着很多玩法和生态或许都要跟着改变了。比如在电商领域,用户可以在某个场景、某个情景中就完成购物行为,而不需要打开天猫或是京东。而分散化的流量又该如何变现呢?在线上流量与线下场景的界限消弭了之后,真正提供商品与服务的供应商和服务商,将涌现并成为新的玩家。

从这个角度来说,京东最近与腾讯续签三年战略合作,或许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京东选择押注腾讯,看中的是腾讯中心化流量入口带来的营收,而没有看到流量之后的广阔空间。

互联网公司的核心能力后移,将是在挖掘完前端流量之后的必然路径。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已经在提前布局了。中美科技巨头如今都在摸索如何在自己占据主导地位的核心业务领域以外实现增长,Facebook计划进军移动支付和私密通信,苹果正试图转型成为一家服务型公司,谷歌则涉足硬件和云计算业务,而腾讯则喊出了“产业互联网”的新战略,将重心放在了To B业务上。

或许有那么一天,我们看到这些互联网公司的广告营收占比下降,并不会感到焦虑,而是认为这是向“旧生态”告别的序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互联网都靠广告活着,拒绝广告的维基百科只能“乞讨”为生?
财报看腾讯挺进To B深水区:与阿里决胜下一个10年
凭阿里和腾讯实力,怎么今年才进世界500强?
阿里、腾讯、百度、京东VS亚马逊、Facebook、谷歌、eBay(增长)
“飞聊”横空出世:头条携手阿里,直击腾讯心脏
中国12大互联网巨头百亿级广告营收榜单出炉!多位资深专家犀利点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