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佛像篆刻
userphoto

2023.12.16 上海

关注

佛像篆刻是我的作品书籍【篆刻印语赏析100例(图形篇)】的系列之,我制作了21枚佛像印章,这在我这本书里是最大的系列,他代表着佛教的简单含义。佛像印一般是通过洞窟的佛造像而创作的,我的佛像印作品基本是从佛造像编辑创作而来,称不上什么作品,只是自娱自乐而已。


在佛教诞生约三四百年后,中华祖先经西域将佛引进中土,至今已经有两千载。中国的佛教文化,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已经深深融入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日常言语之中。佛教教义中因果、因缘、追寻极乐世界的思想,同传统的儒、道思想一样,共同成为中国人的信仰。


在佛像印的创作中,佛是最广泛的创作题材之一,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是“觉者”、“智者”之意。在这里主要是指以释迦牟尼为主尊创作的佛像印,也包括三界十方诸佛在内的的一切佛像印。广义的佛像印除了上述佛的造像外,还包括菩萨、罗汉、护法、诸天神将在内的一切佛教造像。


《释迦牟尼佛》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母亲摩耶夫人是邻国拘利族天臂国王之女。摩耶夫人在回父国途中,于蓝毗尼分娩后7天去世,太子因此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抚养成人。十九岁那年,他放弃了荣华富贵出家修行,三十岁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成道后称为释迦牟尼佛,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阿弥陀佛》是佛教用语;梵语的译音;也称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佛教用以指西方极乐世界最大的佛。信佛人诵颂佛号;即感谢神灵的意思。浊世之人,死后如没有积善功德,会随业报,流转于六道轮回之内,六道者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鬼道、畜生道与地狱道。轮轮转转,始终在六道中受苦,即使生于天界,天神享尽之后,仍然会再下于人间,又再流转,业力重时,又会再转入畜道,鬼道,最不幸的就是堕入地狱道主动经千劫,求出无期。但只要精勤心称念阿弥陀佛,在临终时,阿弥陀佛会亲自接引世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再不受轮回之苦。


《西方三圣》又称阿弥陀三尊,中间是阿弥陀佛,左边大势至菩萨,右边为观世音菩萨组成。西方三圣乃是净土宗专修对象。阿弥陀佛是表无量光明,无量的寿命,无量的功德,是佛教中在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观世音菩萨是表大慈悲,宇宙的大慈悲,他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大势至菩萨是代表喜舍,是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又称大精进菩萨。他们是净土宗特仰的三位佛菩萨。


《华严三圣》是指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的法身)三者的组合。顾名思义,华严三圣的理论依据,来自《华严经》。《华严经》中载,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二位,一左一右胁侍毗卢遮那佛。由此,许多寺庙里就供奉着三尊佛菩萨,是为华严三圣。


《东方三圣》是东方净土琉璃世界的三位佛菩萨。一般说法是药师佛、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在如来时代,一位居士与他的两个儿子,共同立志,拯救世间一切病苦众生,如来命这位居士改名为“医王”,这位“医王”后来经过长时间的苦修之后得道成佛,就是药师佛。他的两个儿子,也就是日光菩萨、月光菩萨。 据佛教传说,药师佛行菩萨道时,发了十二个大愿,每愿都为了满众生愿,拔众生苦,医众生病。成佛后,他始终实践着大愿,一般人都称念他为“消灾延寿药师佛”。他的思想跟佛门的主张不一样,佛门主张活着守苦行,死了享极乐,他却要让人健康长寿,且活得快乐。


《拈花微笑》这实际上就是禅宗佛祖拈花迦舍微笑的一个经典镜头。'拈花微笑’这个典故来源于禅宗的传说,说的是佛祖拈花讲法,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正是因为他显现出法喜,佛祖遂将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这就是禅宗“拈花一笑”和“衣钵真传”的典故。中国禅宗则把迦叶列为'西天第一代祖师’。


《延命观音》是观世音菩萨三十三应身佛之一,又称为长寿观音,因能消除诅咒与毒药,使众生能以延年益寿。如遭恶人用符咒、邪术、咒水或毒药伤害的时候,只要专心持念观世音菩萨,不但免受其害,还会伤害其本身。其实咒诅诸毒药也可以比喻人的嫉妒、毁谤、挑拨离间、贪、嗔、痴等,遇到这种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平心对待,并称念观世音菩萨。延命观音接引众生,提醒我们如无法超脱无常时,也应该珍惜当下。不因无常的幻化而带给身心倦怠、自责或不安,应该把生命迎向菩提之道。


《千手观音》传说古印度妙庄王有三位公主,妙金、妙银、妙善。妙金、妙银在家侍奉父母,唯有小女妙善出家为尼。妙庄王劝她回宫,但遭到拒绝。妙庄王一怒之下,命人拆了庙宇。此事惊动了天神,不久妙庄王突然得了场重病。他四处求医。后来有位好心的医生说,此病必须要亲骨肉的手眼合药才能治好。他只能求助于妙金、妙银,但二位公主皆不愿献出。三公主妙善在外知道后,毅然献出一手一眼,为父亲合药治病,果然,妙庄王的病体就康复了。妙善公主大愿大德的孝行,不仅教育了妙庄王,使他重新塑造了庙宇,使其金碧辉煌,香火鼎盛,同时也感动了佛祖并赐了妙善公主千手千眼。从此,妙善公主便成了众所祈求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过去已成佛,现在以菩萨身,在极乐世界,辅助阿弥陀佛教化众生,将来阿弥陀佛涅槃后,观世音即补上成佛。观世音在佛国中并非首脑,因他“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却是善男信女最崇拜的对象。在唐朝,因同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相讳,所以简称观音。据说凡遇难众生只要诵念他的名号,“菩萨即时观其声音”前往拯救解脱,并能消灾得福。


《弥勒佛》是世尊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也叫未来佛。在一些汉传佛教的寺院里,常见到袒胸露腹、笑容可掬,这就是以布袋和尚为原型塑造。布袋和尚在圆寂前的四句话:“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这表明布袋和尚就是弥勒的化身。大肚弥勒的表法“量大福大”,大肚能容,容天容地,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笑地,笑世间不平之事。


《普贤菩萨》是我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普贤菩萨是具足无量行愿、普现于一切佛刹的大乘圣者,与文殊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之胁士,普贤乘白象侍如来右侧,主侍定德门;文殊驾狮子侍如来左侧,主侍智德门,二胁士表示如来教法,行解并进。文殊与普贤为一切菩萨之上首,常协助如来教化众生。在《华严经》里,普贤菩萨劝人广修十大行愿,相传普贤菩萨的说法道场在四川峨眉山。


《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般若经典关系甚深,故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文殊菩萨是佛陀怙恃之一。文殊菩萨又称法王子,为智慧之象征,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项,右手持金刚宝剑(表示智能之利),能斩群魔,断一切烦恼,左手持青莲花,花上有金刚般若经卷宝,象征所具无上智慧,坐骑为一狮子。中国五台山是文殊化现的道场,以弟子的身份来协助佛陀的教化,是为内秘菩萨行,外现比丘相。


《佛手莲花》要了解佛手莲花的寓意,首先要了解佛教中莲花与佛手的文化内涵。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象征了一种由烦恼至清净的智慧;莲花开于盛夏池中,也有一种于烦躁中带来清凉境界的美德,莲花代表了一种清凉、高洁的智慧。另一方面,'佛手’的意象不仅是佛祖真身的象征,而且还有指点迷津、抓取福气之意。用这样的佛手去拈一朵禅意悠悠的莲花,正有一种'拾取佛法智慧、常持清明在心’的文化内涵,这便是佛手莲花的寓意。


《佛手莲花》是佛教中常常出现的图案,莲花是佛教教义中极为圣洁之物,佛主菩萨皆端坐于莲花之上宝象庄严,佛法无边,传说中,佛主释迦摩尼出生时,无需任何人搀扶就能朝四方各走一步,佛主足下步步生莲,朵朵莲花绽放。因此,佛手莲花的组合,也成了祥瑞、禅意和悟道的象征。佛手捏莲花有着福寿安康,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


十八罗汉的第17尊降龙罗汉,就是迦叶尊者,迦叶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他清正廉洁,性情耿介,深受佛陀信赖,佛陀涅槃后,成为教团之统率者,直至阿难为法之继承者,始入云南大理鸡足山入定,以待弥勒出世,方行涅槃。禅宗以其修无执着行之第一人,特尊为头陀第一,后又以'拈花微笑’之故事,时至今日仍传颂不绝。禅宗修行,必须要坚持两大传统。那就是迦叶的禅宗修行必须要苦修,要清贫自守。


五百罗汉中第159尊是阿难罗汉。又称欢喜尊者,为佛陀堂弟阿难陀,佛十大弟子之一。阿难于佛陀证道回乡下时随从出家。佛陀55岁时,选中了阿难作为常随侍者。此后一直侍从25年。阿难博闻强记,凡佛所说,他都能准确记忆。曾劝请释尊接纳妇女为僧团成员,始具佛教僧团中始有僧尼二众。佛教第一次结集时,他诵出经文,人称:“多闻第一”。多闻第一就是出家僧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要不断的学习,用你的知识、修养、人格来感化众生才行。在中国佛教寺院中,阿难与摩诃迦叶总是侍立在释迦佛的两边,成为一佛而二胁侍的格局。


飞天和伎乐天印:说起飞天,就使人想起敦煌。在佛教界乾达婆与紧那罗即人们俗称的“飞天”,也是佛的护法神之一。她们是乐神与歌神,故多作奏乐和歌舞之姿,在造像中她们常被刻绘在佛的左右,楣龛表面或上部或顶部。 她们在“天空”中形成浩浩荡荡的乐舞行列,大都飘带袅袅,舞姿流畅飘逸。各个时代的飞天、伎乐天形象各具时代特色,说明以现实生活为依据。


天宫和伎乐天印:以乐伎和舞伎为主要表现形式。乐伎以乐器为主,舞伎多为立姿舞蹈。和飞天最大的区别就是“飞”的动态少了,“舞”的姿态多了,她们上身裸露,披长巾,翘首弄姿,或弹奏乐器,或徒手而舞,手臂线条硬直,古朴可爱,从形象和动作看,多是来自西域的胡乐胡舞。


《禅》是一种基于“静”的行为,源于人类本能,经过古代先民开发,形成各种系统的修行方法,并存在于各种教派。先秦时期就有关于此种行为的记载,但是未有固定称呼。直至印度词汇jana传入,汉语音译为“禅那”,后世便以“禅”字称谓此类行为。


悟由吾心组成,吾也是我的意思,悟道出的是我心的东西,也就是说自己的内心深处得到的感觉和内心深处给出的答案,才称得上是悟!记住,听来的,学来的,看来的,规定来的,习俗约定来的,家长老师教育来的,都不是悟,都是自己内心以外的东西。人生要以悟为主,就是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而得来的内心深处的感觉为主,其余的都是参考,不能做为自己判断的标准,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悟出来的,这样才能找到真我,才不会人云亦云的生活,才算活出自己来,悟需要静心,悟需要时间,悟需要主见,悟需要智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木雕佛像精品赏析:深栽后雕木,精巧夺天工
“西方三圣”、“东方三圣”、“华严三圣”都是谁?有没有如来?
家庭佛像的摆放方法
你知道寺庙里为啥放三座佛像吗?
十二生肖护身佛彩色金银币
指尖上的艺术——汉白玉佛像之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