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也来说说香港保险能不能买

香港保险不得不知道的事儿

作者:海洋

我们说香港保险,分为两类,一类是投资险,一类是重疾险。

先说投资类。

香港作为一个自由开放港,金融业也是相当的开放。

保险公司收到客户的保险费,相当一部分是要拿去投资赚钱的。香港的保险公司投资范围是全世界,而内陆的保险公司投资范围是中国大陆。所以相对来讲香港的保险公司投资途径多,更容易获得较高投资收益。

前几年内陆客户疯狂买香港投资保险,一来是香港的投资险的收益确实比内陆的高,二来香港保险美元计价,很多人是出于分散投资,资产配置的角度买香港保险。当时刷卡买保险很方便,很多人通过买保险绕开外汇管制,从而达到资金出境的目的。

这两年外汇管制收紧,买香港的理财险的人少了很多。

单纯的说香港理财险,本身并不是保险,只是一个理财工具。从资产全球配置的角度,还是有它的购买价值,只要自己能够解决如何缴费的问题。

当然,购买香港的以美元计价的理财保险产品的时候,要承担汇率风险,前些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8升值到6的时候,很多人就说买港险的亏了,因为收益还抵消不了汇率损失。但是作为长期的理财险,汇率风险是双向的。从大处说资产全部配置人民币,也有大幅贬值的风险。

再说重疾险:

前几年香港的重疾险保障范围广,重疾可以多次赔付,相对内陆同类保险产品价格还便宜不少,所以也有很多人买香港的重疾险。

这两年内陆的保险行业发展迅猛,产品的保障范围不断扩张,多次赔付产品层出不穷,性价比也在不断的提高,单纯的从“保障范围,价格,多次赔付”三个方面,香港重疾保险已经没什么优势。

香港重疾险相对内陆重疾险,现在只剩下唯一一个优势,那就是重疾险带分红。

内陆所有的重疾险是不允许带分红功能的,体现在产品本身,就是一旦买完,保额是固定的。现在50万的保额,30年之后还是50万的保额。考虑到通货膨胀,动则几十年保障期限的重疾险,在几十年之后能起到的作用很小了。

香港重疾险带有分红功能,虽然说回报率远远低于理财险,但是每年的分红还是可以抵消一部分通货膨胀。当重疾险的现金价值超过保额之后,相当于保额每年在自动增加,现在50万的保额,30年后的实际保额可能到了80万或者更多。

当然香港重疾险的劣势也是有的:

1. 交费麻烦,除了外汇管制和有路途问题,除了珠三角的还算方便,特别是北方的朋友交费就很麻烦,也许当下有人帮着交,但是缴费期十几二十年呢。

2. 理赔麻烦:虽然可以通过邮件、邮寄资料等多重方式理赔,总归没有在内陆直接上保险公司网点理赔方便,或者没有内陆互联网保险公司网络理赔那么方便,顺利理赔了又涉及到结汇问题。

3. 维权成本高:因为香港和内陆的法律环境不一样,一旦产生纠纷,在香港的维权成本非常高,香港是讲究法制的城市,但是律师费也是很贵的,不像在内陆有纠纷先投诉到银保监可能就解决了,真不行打官司也花不了几个钱,而且法官也多会做出有利于客户的判决。

最后说一句:香港保险并非好到填上,也不是一无是处,是否要买香港保险,要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

小编观点,香港的理财保险适合内陆的高净值家庭,因为这样的家庭有资产全球配置的客观需求。香港的重疾险适合中高端家庭,而且在购买香港重疾险的同事,意外、医疗、定期寿等保险还是要买内陆的,包括重疾险也是要买一部分内陆的,现在的保险市场高性价比重疾险真的层出不穷,不考虑分红功能,都是不错的产品。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超级奶爸告诉你为什么一定要去香港买保险?
301亿港元!2016上半年内陆人赴港投保额翻一番,何以如此疯狂!?
“我排了半天才买上”——内地人为何纷纷赴港买保险?
四大优势VS六大风险 香港保险到底好不好?
百万年收入的家庭,需要重疾险吗?
解密:香港重疾险六大真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