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门外罚站引起的思考

吴立梅

偶从某教室门前走过,教室里教师正在上课,门外则站着两个男同学。无疑,他俩是因为不守纪律而被拉到门口罚站的。

按我们老师的想法,被罚站的学生此刻正应该屏气凝神低眉垂手地肃立门外作一番深刻的反省。然而事实如何呢,只见那两个男同学若无其事脸带笑容地在做“剪刀锤子、网”的游戏,看那动作神态,与筵席上酒客们的划拳行令颇有几分相像,只是不敢粗声大气罢了。

看到这种景象,我的心不禁有些颤栗了。教育者的主观愿望和现实如此大相径庭,这不正表明教育的无能和失败吗?反观这种无能和失败,在现实生活当中远非孤立和偶然的。对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的事时有发生,更不用说对学生的粗暴呵斥、冷嘲热讽了。

当然,我们可以基本排除教育者这样做的用心是恶意的,是故意为难那些不守纪律的学生,教师这样做一方面可能是对那些“刺儿头”当头棒喝,以期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大多数。套用一句古诗加以改造的话,真可谓“可怜天下老师心”啊!

为什么会产生对某些学生的教育虚弱无力甚至徒劳无功的现象?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将上述现象称之为“学校病”,其病源来自对学生的态度和教育方法上的不公正。苏氏认为,一切侮辱学生人格,损害自尊心的做法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不公正的,都不是正确对待学生的态度。青少年对不公正的做法是非常敏感的,他们会在内心以各种形式进行积极的和消极的反抗。这种内心的反抗使学生的神经系统受到震动,使他的大脑皮质细胞和皮质下区域兴奋到极点。这种由于受到不公正待遇,特别是觉得自己毫无抵制力量而造成的皮质和皮质下细胞的全面兴奋状态,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精神状态。接着这种极度兴奋而来的是抑制,有时可以看到学生对一切事物无动于衷。无论是在兴奋或抑制状态中,学生都不可能有理智的正常的思考。可以设想,假如这种不幸在某些学生身上重复发生,将会引起病理状态乃至神经疾病。学生会由受委曲、受歧视变得易激动,故意捣乱、干坏事,甚至发展到凶狠、残暴,构成犯罪行为。细想一下,不公正的教育方法带来的后果是多么可怕!

教育态度和方法的不当是造成“学校病”的根源,而造成教育态度和方法不当的根源则是教育者的素养。倘若教育者并不明了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或者即使明了而苦于找不到正确的态度和方法,都会产生罚学生站门口而被罚者无动于衷的状况。只有当教育者将人才培养的目标施之于每个学生,并本着一颗爱心去关怀、帮助、教育他们的时候,“学校病”才有希望得到根治。自然,这其中也离不开教育者教育理论水平、专业知识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艺术的提高。

1992.6

原载杭州大学出版社《春雨润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庭和学校要多从“我们”的角度思考教育
三个罚站的,两个因为睡觉,一个因为不睡觉。
罚站
罚站算什么,我会一直骄傲的站下去!!!
20140827罚站也要吃
让你们调皮!罚站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