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分书
(2008-12-22 15:31:21)
转载
标签:杂谈
八分书
一九八八年暑假,照着一本隶书字帖练了两个月的隶书。因当时缺乏一些基本的知识,还不知道练隶书要用羊毫,而且还要去锋。更不知道隶书一些特殊的笔顺和写法,即所谓的异写和异构。如“口”,要先写左竖和底横,再写上横和右竖。还是象通常的写法,先左竖,再横折,后一横,这个写法一直延续了很久。还曾在报上剪辑过一些隶书的标题字,权作字帖。后来在一本书法书上得知,报纸上的隶体字,属于美术字,不属于书法的范畴,是不能作为临写范帖的。由于没人指点,着实走了不少弯路。
隶书又名佐书、分书。因盛行于汉代,所以又叫汉隶;因其“字方八分”,又似“八字分散”,所以又叫“八分书”。隶书可分为古隶和八分,秦汉初期波磔(蚕头雁尾)不很明显都属古隶,反之左波右磔、蚕头雁尾,左右分背明显的就是八分书。“八分”说法的来历主要有,唐张怀瓘《书断》云:“渐若八字分散,故曰八分。”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说:“言其势左右分布相背然也。近人胡小石在《书艺略论》中也说:“隶书既成,渐加波磔,以增华饰,则为八分。”《乙瑛》、《礼器》、《曹全》等东汉碑刻是八分书的典范,而《史晨》结体方整,端庄典雅,用笔圆润,疏密匀称,提按得法,被后世誉为“八分正宗”。八分的代表人物是蔡邕 ,人称八分高手,《熹平石经》即出自其手。
如果从秦武王二年的青川木牍到东汉永兴元年乙瑛碑的隶书的成熟,再到汉末三国时钟繇楷书来划分,经历了先秦的秦隶、西汉时的古隶、东汉时的汉隶,汉后的今隶,前后大约六百年左右。隶书是由篆书的圆笔演变成为方折的笔画,字形由修长变为扁方,上下收紧,左右舒展,运笔由缓慢变为短速,生动活泼、风格多样,给书写者带来很大的方便。汉隶,主要是指东汉碑刻上的隶书。汉隶是在西汉古隶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渐趋整齐美观,并有规律的运用波磔。所谓波,指笔画左行如曲波,后楷书中变为撇;所谓磔是右行笔画的笔锋开张,形如燕尾的捺笔。字形比较左舒右展,有分张外拓之势。它们的特点是用笔更为技巧,点画的俯仰呼应、笔势的提按顿挫、笔画的一波三折和蚕头雁尾及结构的重浊轻清、参差错落,令人叹为观止。风格多样且法度完备,或雄强、或隽秀、或潇洒、或飘逸、或朴茂、或严谨,如群星灿烂,达到了艺术的高峰。汉隶中,《乙瑛》结体方整中有跌宕之姿,笔划规矩有法度,捺画沉着有力,用笔方圆结合。《礼器》结体富于变化,字形有长、有方、有扁、有大、有小,极为生动,秀丽典雅,笔画瘦朗劲健,收笔处多见方析,捺画特别肥厚,斜度大,长笔的波画下重笔,尾部尖挑状。《石门颂》全名为《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清杨守敬认为“其行笔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康有为称为“高浑”“劲挺有姿”由此可见。后人对于此碑推崇倍致。其结字上疏密大小不一,潇洒自如。行笔如行云流水,不留痕迹,极为老辣,代表了汉隶的最高成就之一。
上月去曲阜,在孔庙里,由于人多时间紧,加上不知道具体位置,没有找见代表篆隶嬗变的《五凤刻石》、开唐隶先河的《乙英碑》、瘦劲奇绝的《礼器碑》、圆转洒脱的《孔宙碑》、正宗八分的《史晨碑》。晚上约两个同事去岱庙,由于去得太迟,岱庙大门紧闭,没有见到古拙朴茂的《衡方碑》、方正尔雅的《张迁碑》。这些全是汉碑隶书的代表之作,走到跟前了却无法得见,实是大憾。看来有时间还得作一次专题的旅游。
博文论坛 文物|艺术品|鉴宝|投资|鉴定|咨询|资讯 - 书画专版 - 蔡京书法 - powered by Discuz! - 400*652  |  41 K  |  jpg
博文论坛 文物|艺术品|鉴宝|投资|鉴定|咨询|资讯 - 书画专版 - 蔡京书法 - powered by Discuz! - 560*488  |  59 K  |  jpg
博文论坛 文物|艺术品|鉴宝|投资|鉴定|咨询|资讯 - 书画专版 - 蔡京书法 - powered by Discuz! - 650*435  |  71 K  |  jpg
博文论坛 文物|艺术品|鉴宝|投资|鉴定|咨询|资讯 - 书画专版 - 蔡京书法 - powered by Discuz! - 800*878  |  125 K  |  jpg
博文论坛 文物|艺术品|鉴宝|投资|鉴定|咨询|资讯 - 书画专版 - 蔡京书法 - powered by Discuz! - 1000*830  |  156 K  |  jpg
精彩广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习书比较法:举一反七。书法史上之隶书七种汉碑名品比较
《张迁碑》及其书法艺术
这一书体的伟大在于它是古体今体的分水岭,从此书法进入新的境界
范笑歌新书法讲座
隶书
【课讯】隶书一班课六/汉隶的笔法及用笔规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