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部影史经典岂容错过!
前言

《机遇之歌》是时空错位电影的鼻祖之作,也被后来无数电影人进行效仿和致敬。无论是《滑动门》、《罗拉快跑》还是《蝴蝶效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无与伦比的独创性正式从这部电影开启。

一个年轻的医学院学生每天都急匆匆地去赶同一班火车,一次他到时火车正缓缓开出站台,于是有了三个不同的故事,就像三条不同的命运之路,每条路都带他进入一个不同的社会环境。

一条路是他赶上了那班车,遇到一位共产党员,受到鼓励加入了执政党;另一条路把他带入完全相反的道路,他追车时撞上警卫,被拘留、判刑,跟一名政治犯关在一起,结果自己也成了“反X份子”;第三条路是他没能赶上那班火车,而巧遇一个过去的女同学,后来顺理成章地结婚、从医、因公出国遇空难……

赶上一辆火车,赶不上一辆火车,人生从此开始走向截然不同的结局。这就是所谓命运。而问题是我们能否改变自己的命运?基耶斯洛夫斯基总是将主人公放入两难的境地,却不提供解决方法,这就是所谓的“道德焦虑”。这和他生活的国家和当时的社会现实密不可分。

在这种深深的焦虑之中,基耶斯洛夫斯基为世界奉献了《维罗妮卡的双重生命》(又名《两生花》)、《蓝》《白》《红》系列,以及日久弥新的《十诫》系列等等。

上世纪七十年代,国际政局风起云涌,而波兰国内,权威、社会团体以及百姓之间也是各股势力暗流涌动。此时入行拍电影的基耶斯洛夫斯基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一代,毕竟相较于更早的时候,七十年代波兰已经完成政坛更替,社会氛围正在松绑。

他在采访里面说,由于审查机制的存在,当时的电影人和观众之间通过艺术理念建立了一种微妙的相互经验。当审查彻底被废除之后,艺术家看似可以直抒胸臆,但观众们也逐渐丧失了解读电影弦外之音的敏感能力。

这正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另一个伟大之处——在冷战背景下,他凭借只拍波兰人和波兰故事,冲破了东方,走向了西方。

基耶斯洛夫斯基是有口皆碑的“劳模”,拍十小时恨不得用五十个小时剪;他55岁早逝,过劳的确是个重要原因。他拍电影切入角度也是相当清奇:“反映一个人良心真切、却又做不了任何事情。”如此情境制造出来的产物,也是当代波兰电影的重要关键词——道德焦虑。

很少有基耶斯洛夫斯基如此“节约”的导演:他自称“永远在拍同一部电影”;每一部电影的情节、人物设定,都和之前的相似,场景甚至台词干脆可以有大面积重叠或互文,甚至连背景音乐都用同一位“荷兰作曲家”(但其实这人不存在),只因主题大义其实都可归一。

资料显示,无人能出其右的“《蓝白红》三部曲”的整个拍摄周期,不过是1992年的9月开始到1993年的5月结束,中间平均每部影片的拍摄周期是两个月。

我们当然可以想象,如此高强度的创作是如何消耗了大师的精神和身体,但是这样的工作效率和艺术表达欲望上的旺盛,让人有理由相信,这是一个还有太多太多艺术创想没能来得及呈现的艺术家。

我们回到这部拍摄于1987年的《机遇之歌》,这部电影另一个译名是《盲打误撞》。似乎将“把握机会”与“撞大运”颇有意味的组合在了一起。而令人惊讶的是,当时的波兰电影的C度也是如此之大!

这部影片设置了一个具体的政治世界,需要主人公被迫地面对,但是基耶斯洛夫斯基更着重强调的是人们生活中的危险因素,即命运的力量。成为积极分子,坏分子,或保持中立,在他看来都取决于偶然的因素。

少年基耶斯洛夫斯基天资聪慧却不爱上学,第一个职业梦想竟是锅炉工,结果被父亲送进消防员学校;接受了两天生活的“毒打”,马上改弦更张,在叔叔的指点下报考波兰国立罗兹电影学院,却两次都名落孙山;第三次终于考中,终于成了长辈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一问励志理由马上人设崩塌:我一定要上电影学院,只是想告诉当初拒绝录取我的人,你们就是混蛋。

基耶斯洛夫斯基在自己波兰时期影片中大做减法——画面流动速度、色彩饱和度、色调明亮度上,都在精心的设计下,低于生活中的类似场景。显着比普通人的境遇还不如,普通人就能接受影片里那些明显异于自己熟悉的世界的各种设定了。

在生命的倒数第六年,基耶斯洛夫斯基移民法国,为了和自己的身体赛跑,变得高产的同时,他的每一部电影本身大量地做加法:大牌的阵容、精良的制作、华丽的画面……在前所未有的自信的同时,昔日夹缝里算计着省着过、却藏都藏不住的敏感细腻,似乎和故土一样,与他渐行渐远。

《机遇之歌》1987

导演: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编剧: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主演: 博古斯瓦夫·林达

 豆瓣  8.6   IMDb  8.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蓝白红三部曲之红》唯伤痛与爱永不退场
【单向历】3 月 13 日,宜敏感
基耶斯洛夫斯基:"三色"与"十诫"
一转眼,基耶斯洛夫斯基离开二十载
同样改变了国家,《熔炉》为什么比不过这部只有84分钟的波兰神作
基耶斯洛夫斯基和他的道德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