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芭蕾舞女孩的'恍色'之梦
慢生活 漫电影 
当时光变快,我们需要慢下来

前言

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曾说过:

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

一个人是男是女,是否变性都不重要。

性别从来不需要为其定义。

我们需要做的,是认识和接纳自己。

以及,尊重每一个生命。

今天漫电影就为大家带来这样一部电影《女孩》

电影的故事,就从“少女”劳拉的日常生活开始。

虽然成长在单亲家庭,却有一个疼爱的爸爸和可爱的弟弟。

家庭的温暖,成为了这个生来有些与众不同的女孩的庇护所。

劳拉生来有一副柔美纤细的肢体,金发碧眼,还有一副漂亮的锁骨。

她爱穿裙子打耳洞,总是希望别人把她当成完完全全的女孩看待。

如果仅仅从外表来看,估计谁都不会怀疑,劳拉就是一个天生丽质的女孩子。

但对于劳拉来说,生命并不公平

上帝给了她一颗女孩子的灵魂,却又给了他一副男孩子的身体特征。

所以别的女孩子天生就拥有的条件,却是劳拉毕生所求的梦想。


对15岁的他来说,人生有两个终极梦想——跳好芭蕾舞,以及做完变性手术,彻底成为一个女孩。

然而这两件事,几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作为一个跨性别者Lara 是非常幸运的。生活在民风开放的比利时。

15 岁的年纪她已经完成了身份认同问题,拥抱女性身份,一步一步向前迈进。

她有坚定包容的老爸,为了女儿的未来,辞掉了工作,搬家来到一个全新的社区。

他关注女儿每一点情绪,主动给予最充分的沟通,只求她身心健康。

亲戚、朋友也都给予充分的友爱,心理咨询师也会定期与他谈话。

她最担心的那场手术,也在有条不紊地准备着——不用担心排不上号,不用担心遇到庸医,不用担心医疗费。

但是劳拉并不快乐,她不快乐的根源,还是过不了自己这关。更准确说,那个男孩的身体。


那个身体,从出生第一天就是巨大而沉重的牢笼,受困的她,要想真正快乐,必须彻底摧毁这个牢笼。

青春期的身体,每天早上都会有明显的凸起,这令她厌恶的器官,此刻又以非常显眼的状态存在。

她反应过来,赶紧用被子盖上。

同学之间的窃窃私语,令她胆怯。

被逼着在公共澡堂洗澡,以及聚会时被胁迫露出X体。

这些细微又切肤的隐形歧视,是比身体上更严重的伤害。

Lara 在的地方总会伴随着一些疼痛和滴滴血迹。

影片事无巨细地展露一个男人是怎么通过扭曲身体,变成女孩的过程。

从不那么疼的,钉耳环。

到很疼很疼的。

为了“隐藏”器官,用胶布贴住它,每天要撕一次,因为长期闷热,那里还发炎了。

再到痛不欲生的。

影片在展示这些残暴的细节时,用了大量特写,除了动作,它还一次次地将摄影机对准lara的脚,腿,脸。

它要我们看仔细承受者的反应。

咬紧牙关,大口吸气,乃至疼得昏阙过去。

而讽刺的是,她同时又在“享受”这种疼痛。

就像她喜欢跳芭蕾,这是一种美与暴虐交织的舞蹈。

也只有在这种舞蹈的训练过程,女孩才感知到自己的肉体,在粉碎,在瓦解,在重组中,一寸寸接近那个想要的性别。

整部电影并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大场面和大叙事,主线是 Lara 的日常。

她考试、排练、与同学相处、接受激素摄入,为后续的变性手术做准备。

但就是这样一部简单的电影,获得了 2018 年戛纳电影节的青睐,摘得最佳导演处女作奖和一种关注单元奖。

电影最大的亮点,无疑是男主角维克托·波尔斯特的表演。

作为一名素人演员,只有16岁的维克托在电影中的表现可谓演技炸裂。

光从扮相上看,完全就是一个清秀可爱的女孩。

不仅完美得诠释了主角劳拉腼腆内向,但坚毅敏感的性格。而且得益于他作为舞蹈演员的功底,让他可以完美表现出“女儿心男儿身”的身份反差感。

另一方面,影片虽然以LGBT人群为视角,却并没有止步于对于边缘人群生活的同情上。

而是试图借用一个性别认知有障碍的青少年的人生经历,来展现成长的苦涩,家庭的关系以及关照边缘人的普通生活。

导演并没有设计过多戏剧冲突点,以及过分煽情的地方,只是用平实细腻的镜头带领观众慢慢走进女孩劳拉的世界。

为了还原这份真实的痛感,导演足足磨了十年——2008年,他就在报纸上看到了这篇报道;直到事件原型的那位主人公站了出来,才算心里有一点谱。

右为本片原型,比利时跨性别舞者Nora Monsecour

她告诉导演,Lara需要挣扎、斗争,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她自己。也许在常人看来,劳拉的变性人势必会找来很多的异样眼光。

但在电影中导演却向观众展示这些跨性别者们正常生活的可能性——

不制造撕裂,而是试着与社会和解。

跨性别者,他们的问题比同性还要复杂得多。

据2012年的调查显示,整个亚太地区有0.3%的成年人口是跨性别者,总数在900万950万之间。

而在我们大陆,渴望转换性别的人数至少有400万

在他们之中,61.5%的人存在抑郁,70.8%的人遭受过校园暴力。

10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曾经尝试过自杀。

一个真正自由的时代,是不会用性别做戒尺的。

无论出生时什么样,每个人在性别上都是自由身,拥有自己的人格、魅力与生活。每个人变性都是因自己想要,而不是为迎合社会的性别规范。

每个人都在意你的核,胜过你的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个荧幕最美变性女孩,捧回了电影节大奖!
成为女孩有多痛,这部电影告诉你
18年最美的电影女孩,我选她
情人节,还是少看点爱情电影吧
大尺度,禁忌话题,我觉得8.1分低了
我想告诉你:屏幕中这个翩翩起舞的芭蕾少女是个货真价实的汉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