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伊夫林•沃:回忆青葱岁月 | 影片《故园风雨后》

一篇美文,带你进入阅读的记忆世界。

影片在最后,下拉看

伊夫林·沃1903年10月28日生于英国汉普斯特德,1928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衰落与瓦解》,一举成名。此后,沃专心写作,先后出版了长篇小说20余部,其中最富盛名的就是该片的原著《旧地重游》。

■  伊夫林·沃



伊夫林·沃和《故园风雨后

伊夫林·沃(Evelyn Waugh,1903—1966)是英国著名作家,被誉为英国20世纪最优秀的讽刺小说家,并被公认为20世纪最杰出的文体家之一。
他最优秀的作品包括早期的讽刺小说《衰落与瓦解》《邪恶的肉身》《黑色恶作剧》《一把尘土》等,创作中后期则有长篇巨著《故园风雨后》,描写二战的《荣誉之剑》三部曲以及自传《一知半解》等。

■  晚年的伊夫林·沃


《旧地重游》(Brideshead Revisited),别名《故园风雨后》,是伊夫林·沃所著长篇小说。
本书从一对少年的友谊入手,描写了伦敦近郊布赖兹赫德庄园一个贵族家庭 的生活和命运。
本书主人公塞巴斯蒂安出身贵族家庭,他的父亲老马奇梅因侯爵一战后抛下家人长期和情妇在威尼斯居住;他的母亲表面笃信宗教,却过着荒淫奢靡的生活。父母的生活丑闻给子女打下了耻辱的印记,扭曲了他们的天性。塞巴斯蒂安在家庭的负累下终日以酒度日,潦倒一生。而长女朱莉娅,年轻美丽有思想,却由于宗教断送了爱情和幸福。


故园风雨后

伊夫林·沃

伊夫林·沃/著,王一帆/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年1月出版

本书是一部关于责任与欲望的迷人小说,也是伊夫林·沃最深沉、最富有怀旧意味的作品。

小说通过主人公赖德对青春岁月的回忆,讲述了一个家庭的分崩离析,反映了英国贵族阶层的世代荣光在“二战”前夕的消退与幻灭。  

■  电影《故园风雨后》剧照

英国文学作品在美国出版时,常常会进行增补与修订。时隔多年再版时,鉴于普世价值、社会时尚、文艺风向等因素的转变,也需要对最初刊行的文本加以调整。

伊夫林·沃的诸多著作,尤其后期作品大多具有强烈的宗教思辨况味,小说情节中亦时常出现对国内时政、阶层、世界局势的批评与嘲讽。

英文经典老歌:Yesterday Once More

伊夫林·沃是位很典型的英国绅士作家,从1928年的长篇处女作《衰落与瓦解》到1965年的《荣誉之剑》三部曲合辑,四十年漫长创作生涯的总计十余部长篇小说,均交由伦敦老牌出版商Chapman& Hall运作出版。

■  电影《故园风雨后》剧照

步入花甲之年的伊夫林·沃健康状态糟糕,肥胖症、支气管炎和耳聋困扰着他的生活。根据伊夫林·沃本人的传记作者马丁·斯坦纳德的说法,晚年的作家先生看起来就像个“疲惫的醉鬼”。

从美国作家卡尔·范韦克滕1940年所拍摄的、伊夫林·沃参军时期的那张著名黑白半身照片来看,马丁此言似乎并无夸张的成分:他肥胖、微秃、眼窝凹陷,与21岁全身正装嘴角斜叼烟斗的英气逼人造型形成鲜明对比。

■  在家

摄影师马克·吉尔森(Mark Gerson)在1959年时曾为伊夫林·沃和他的家人们拍过不少彩色照片,并且作为名人肖像被收藏在英国国家肖像画廊内。透过这些照片可以看出,五十多岁时的伊夫林·沃是神采奕奕且精力旺盛的,其形象与任何处于他年龄阶段的英国绅士形象相符:倔强、不屈且克制。

■  《故园风雨后》剧照

从对英式绅士精致笔法的掌握程度看,尤其在遣词造句的无懈可击这点上,伊夫林·沃称得上是无可争议的大师。这同时也意味着——他是个大谎言家。
伊夫林·沃小说中最常出现的角色便是破落贵族,这也是文学史上最需要伪饰的一种身份。如果仅是这样倒也还好,但更为致命之处在于,他惯于将救赎之任赋予宗教,但最后又总是证明那是假宗教,是世俗丑陋不堪的投影。
《故园风雨后》中的赖德和朱丽娅是如此,《一抔尘土》中的托尼和比弗母亲是如此,《独家新闻》中的威廉·布特还是如此。

链接:长篇小说《故园风雨后》的木口木刻版画插图


《旧地重游》有多种版本,其中英国对开本协会 (Folio Society)的豪华插图版相当精美。一幅封面和六幅书内插图都是木口木刻作品,由英国著名版画家哈里·布鲁克威(Harry Brockway)创作。
版画原作为黑白两色,出版时做了套色处理,书中的插图为黑、棕、白三色。



·《故园风雨后》节选 ·

序幕:旧地重游  
PROLOGUE BRIDESHEAD REVISITED 
当我到达小山头上C连的边界时,我停下来回头眺望那片营房,在灰蒙蒙的晨雾中,下面的兵营清清楚楚映入眼帘。我们在那天就要离开。三个月前我们进驻时,这里还覆盖着白雪;现在,春天初生的嫩叶正在萌芽。当时我就思忖,不管我们将面临多么荒凉的景色,恐怕再也不会害怕那儿的天气比这里更令人难受的了,现在我回想一下,这里没有给我留下丝毫愉快的记忆。  
在这里,我和军队之间的爱已经完全消逝了。  
有轨电车在这儿到达终点,使得从格拉斯哥喝醉了回营房的士兵可以在位子上打盹,直到他们到达终点被人喊醒。从电车站到营房门口还要走一段路;在这段四分之一英里的路程里,经过警卫室之前还有时间扣好上装,整理军帽,这段四分之一英里的水泥路被野草代替了。这是城市最远的边界。鳞次栉比、整齐的住宅区和电影院终结了,偏僻的乡间由此开始。  
这个兵营驻扎的地方前不久还是一片牧场和耕地;农舍仍然位于丘陵怀抱之中,已经做了营指挥部;曾经是果园的残垣断壁上爬满了常春藤,洗衣房后面还有过去果园留下的半亩残缺不全的老树。在军队进驻之前这块地方本来是计划要清除掉的。如果再有一年和平时间,那里的农舍、围墙和苹果树都会无影无踪了。半英里长的水泥马路在两边光秃秃的土堤之间修起来。马路两旁纵横交错的阴沟说明承包市政工程的商人曾经计划在那里修建排水系统。如果再有一年和平时间,这片地方可能就已经成了近郊区的一部分。现在,我们过冬的那些小房子就等着轮到它们毁掉了。坐落在路那边,即使在冬天也被环绕着的树林半遮半掩着的,是一所精神病院。 
 
WHEN I reached 'C' Company lines, which were at the top of the hill, I paused and looked back at the camp, just coming into full view below me through the grey mist of early morning. We were leaving that day. When we marched in, three months before, the pjace was under snow; now the first leaves of spring were unfolding. I had reflected then that, whatever s cenes of desolation lay ahead of us, I never feared one more brutal than this, and I reflected now that it had no single happy memory for me. 

Here love had died between me and the army. 

Here the tram lines ended, so that men returning fuddled from Glasgow could doze in their seats until roused by their journey s end. There‐was some way to go from the tram‐stop to the camp gates a quarter of a mile in which they could button their blouses and straighten their caps before passing the guard‐room, quarter of a mile in which concrete gave place to grass at the road's edge. This was the extreme limit of the city. Here the close, homogeneous territory of housing estates and cinemas ended and the hinterland began. 

The camp stood where, until quite lately, had been pasture and ploughland; the farmhouse still stood in a fold of the hill and had served us for battalion offices; ivy still supported part of what had once been the walls of a fruit garden; half an acre of mutilated old trees behind the wash‐houses survived of an orchard. The place had been marked for destruction before the army came to it. Had there been another year of peace, there would have been no farmhouse, no wall, no apple trees. Already 5 half a mile of concrete road lay between bare clay banks and on open ditches showed where the municipal contractors had designed a system of drainage. Another year of peace would have made the place part of the neighbouring suburb. Now the huts where we had wintered waited their turn for destruction.

第四章
青春的柔情啊——它是何等的非凡,何等的完美!又何其迅速,不可挽回地失去了它!而热情、慷慨、幻想、绝望,所有这些青春的传统品性——除了青春的柔情以外的所有品性——都是与我们生命同生同灭的。这些感情就是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是青春的柔情呢——那种精力充沛的懒散,那种孤芳自赏的情怀——这些只属于青春,并且与青春一起消逝。也许,在悬狱的殿堂里,为了补偿英雄们失去的至福幻象,他们正享受着青春柔情;或许至福幻象本身就同这种平凡的体验有着某种淡薄的血缘关系;总而言之,我相信,在布赖兹赫德度过的充满青春柔情的日子就像在天堂一样。  

THE languor of Youth- how unique and quintessential it is! How quickly, how irrecoverably, lost! The zest, the generous affections, the illusions, the despair, all the traditional attributes of Youth- all save this- come and go with us through life. These things are a part of life itself; but languor- the relaxation of yet unwearied sinews, the mind sequestered and self-regarding that belongs to Youth alone and dies with it. Perhaps in the mansions of Limbo the heroes enjoy some such compensation for their loss of the Beatific Vision; perhaps the Beatific Vision itself has some remote kinship with this lowly experience; I, at any rate, believed myself very near heaven, during those languid days at Brideshead.

电影藏在这里~~

影片将原本将近400页的故事只用了两个小时来叙述,散漫的主题被提炼出来,细腻真切的刻画了人物内心,古典的喜剧风格转变成了现代的深沉和焦虑,华美的外壳下,内涵也特别深厚。
被誉为英伦版的《红楼梦》,不仅开启了此类影视文学的时代,也对《唐顿庄园》为代表的英国时代剧构成了深远影响。

原著中涉及了大量的天主教相关内容,电影改动虽多,但还是保留了原片中非常重要的宗教主线,而且如同一本名著的缩写梗概本一样,你不能指望通过它就一窥全貌、理解深意,但它的确更为简洁明朗、通俗易懂;再加上有青春养眼的帅哥美女,有富丽堂皇的庄园风光,美仑美奂,更为顺应当今流行风尚。

   

欲望庄园》以宗教情结串联起同性暧昧、三角恋和婚外情,戏剧化的世俗情欲与宗教禁欲产生的张力让人物命运变得莫测。

查尔斯·莱德是牛津大学一个不知名学院的学生,他与出身豪门的塞巴斯蒂安·弗莱特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结为好友。之后,塞巴斯蒂安将查尔斯带回他那富丽堂皇的家布莱兹海德城堡之中,在那里查尔斯见到了塞巴斯蒂安的家人,包括他美丽的妹妹朱丽叶·弗莱特。

布赖兹赫德庄园里的姐弟二人生长于肃穆的天主教家庭,这对贵族姐弟注定要在人性自由与宗教禁锢之间挣扎,他们都有逃离宗教的欲望,又无法彻底地逃离。

哥哥塞巴斯蒂安的逃离是背向宗教,妄图以酒精来麻醉不安;妹妹茱莉娅的逃离是皈依宗教,妄图以服从来压制恐惧。殊途的宗教态度,他们却落入同样孤苦的人生,生来有罪的宗教枷锁仿佛已侵入他们的骨血,让他们难以获取快乐。查尔斯的命运就这样与弗莱特家族牵扯到了一起。

如果影片只是讲述一个宗教禁欲主义造成的悲剧,也不足为奇。难能可贵的是,宗教意义在影片中的呈现,不再是批判或者否定的单面向价值判断,而以更为辩证的形态在电影后段形成一个印象上的反转,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这部电影可以让观众检验自己的评判力,也让观众思考更深层的心理体验。


《故园风雨后》毫无例外的是一部带着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英伦气质的英国电影。英伦气质都是静雅沉郁的,感情暧昧地飘忽流离看不真切。
束缚的宗教,热闹的舞会,忧愁的酒精,冲动的拥吻,悲伤的眼神,无奈的叹息,流言蜚语,互相伤害或者爱而不得。

而英国电影最不能缺的当然就是如雕塑般英俊的演员,影片的两位重量级男演员真是为电影增色不少。

拥有精致五官的马修·古迪的身上既有老派人物彬彬有礼的良好教养,又有令人着迷的小自恋和不易觉察的一丝邪恶,杀伤力不容小觑。

无论是主演还是配角,马修·古迪都展现了极强的演技、融合力和可塑性。
他有一张相对比较大众化的帅哥长相,他无疑是好看的,但又是过于标准的好看,反倒不容易冒出尖来。
在《故园风雨后》纠结的维多利亚式风格中,才显示出他的气质。

另一位男演员的来头更是不小了,从十五岁就开始在话剧中挑起大梁,16岁时,他已经两度出演哈姆雷特。
到23岁时,本老师正式在老牌的旧维克剧场登台演出《哈姆雷特》。
满座皆惊,他也被认定为:“他这一代最伟大的演员”。他就是本·卫肖。

本·卫肖是一位颇具灵性和诗意的男演员。
他外貌英俊、眼神深邃,天生有着诗人气质,既有孩子气的天真和不成熟,又让人感到内在潜伏着危险的一面。
在电影《香水》中,他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为了制造出完美香水不惜杀死少女的偏执天才的形象。

 一个古老、神秘、华丽的庄园,一个终身被宗教束缚的家庭,三个感情纠葛的青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也是化作眼神中欲说还休的爱意。
所有的一切,导演只是用含蓄的镜头,为我们诉说了一段淡淡的故事。然而,足以令人沉沦。

| 文字:青涩企鹅 

| 配图:琉璃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Brideshead Revisited故园风雨后
伦理束缚下的纵Y故事,纠缠不清美轮美奂!
电影|没看过这些影视剧,你也不知道原来英国可以这么美
故园风雨后
《故园风雨后》
<故园风雨后>谁都不能被他人拯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