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崇信龙泉寺

概述

龙泉寺景区位于崇信县城以北一公里处,背依风翥山,南临汭河,总面积2.47平方公里。龙泉寺建于元代,山上腹部水溢岩石,形成贯珠泉等自然泉群10多处,清泉汩汩,碧流淙淙,古树名木摇红叠翠,亭台楼阁流光溢彩,贯珠泉边石岩上龙柏鳞爪森然,神形兼备,堪称奇观,素有“龙泉美景胜江南”之美誉。山下龙泉广场总体布局由“龙”之神韵、“水”之乐章、“绿”之旋律组成,建有龙湖、龙泽湖、龙门、龙柱、音乐喷泉、龙凤双亭等景观20多处,景区亭台、水榭、龙柱、湖水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整个景区内芳树碧藤成荫,泉系湖桥相连,亭台殿阁相望,道观洞府相毗,是一处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交流、宗教活动于一体的自然生态休闲旅游景区。1992年被甘肃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2006年被命名为省级地质公园,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先后获得“甘肃省青年文明号”单位、平凉市优秀旅游景区等称号。  

硬件建设

累计投资9650多万元,对景区各类基础设施进行了的建设和修缮,极大地改善了景区的硬件环境。

一、通达能力

宝中铁路、省道304线横贯县境,国道312线、宝平公路主干线路相接,距宝中铁路崇信火车站9公里、平定高速入口处18公里、庆阳机场94公里。完成投资150多万元,启动景区“畅通工程”,先后建成了龙泽路、龙泉路、崇白路至玉皇阁道路等旅游专用道路,新建生态停车场3处1.1万平方米,修建芮谷、东台、西台仿生态游步道3条3300米,开通了平凉—龙泉寺旅游专线和县城—龙泉寺公交线路,游客出入景区便捷、顺畅、安全。

二、基础设施

完成投资8900多万元,加快龙泉广场和龙泉寺景点建设步伐,先后建成龙湖、龙泽湖、龙柱、步云桥、蟠龙阁、观芮亭、庄子洞等景点20多处,改造龙潭、龙兴泉、龙贤泉、龙临泉等泉水景观10余处,游览性、观赏性进一步增强。同时,投资120万元,改造铺设了水、电线路,景区供电、供水、通讯网络实现了全覆盖。

三、设施建设

投资600多万元,建成梁坡民俗村仿明清风格的“农家乐”50多户。投资14万元,增设景区公共休息设施91处,配置游船、游艇等游玩设施11台(件),设置分类环保垃圾箱73个。投资58万元,建成三星级仿明清建筑风格厕所1座,安装环保厕所2座,可满足旅游高峰期游客需要。  

人文建设

一、服务功能

投资50多万元,改造完善了游客中心,配备影视设备、电脑触摸屏和老年人拐杖、残疾人轮椅及童车等设施30多台(件),增设紧急救助电话、投诉电话、游客咨询和公用电话8部,健全了影视、休息、咨询、导服、购物、医疗、投诉、邮电服务等服务功能,为游客提供了轻松舒适的休息环境和各种专用服务设备。

二、导览系统

在重点区域布设景区全景图、导览牌、景观介绍牌、旅游须知牌、节目预告牌、安全警示牌等74面,安装景区外部交通标识牌4面,全部做到了中英文对照,双语标识、标准规范。开通电子商务系统,为游客提供了门票、住宿、餐饮等网上预定服务。

三、服务水平

邀请专业人员对景区导游词进行了充实完善,开通了景区语音导游自助服务系统,支持中、英、日等三种语言,为游客提供个性化、人性化讲解服务。同时,为满足不同游客需要,聘请高级讲解员3名。目前,景区共有从业人员116名,其中管理人员和导游36名,能够满足景区的服务需要。  

文化内涵

一、地域特色

按照以“龙”为脉、以“水”为韵的理念,着力做大做活山下“显龙”、山上“隐龙”和山下赏水、中途感水、山上品水的“亲水休闲”文章,山下建成的龙泽湖、龙湖、龙柱等与山上龙吐彩虹、瀑珠听雨、古柏龙蟠等景观遥相呼应,增强了景区观赏性和游览性。同时,注重公刘文化、齐家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址的保护开发,让游客更多地了解景区深厚的文化积淀。

二、和谐环境

坚持“修旧如旧、适度开发”的原则,力求景观景点的文化性、艺术性及与整体环境的协调性,对洗眼泉、贯珠泉等景点水泥面墙体进行了景观化处理,增强了艺术感和视觉效果。对购物、餐饮、休息等场所的布设,尽量避免时尚元素的介入,修建的民俗村、三星级旅游厕所等建筑,均按景区统一的建筑风格进行设计施工,营造了和谐、舒适的游览氛围。

三、民俗文化

收集整理了《崇信民歌》集,原生态地排演了崇信民歌,在景区为游客演唱。开发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水晶龙柱等旅游商品和纪念品20余种,设计制作了景区纪念邮票、信封、纪念邮戳,印制各类宣传资料、画册、图书专著10套,体现了龙泉寺特有的文化底蕴,增强了景区的文化内涵。  

综合管理

一、绿化美化

投资210多万元,重点对龙泽北路、龙泽南路、龙泉路、龙泉西路,出入口、山上重要地段进行了绿化美化,种植雪松、云杉等风景树50多万株,新增绿地面积30多万平方米,景区绿化率由71.2%提高到87.6%。投资50多万元,在龙泉广场和龙泽湖周围安装景观灯、路灯137盏,投影灯12盏 。

二、综合整治

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加强餐饮行业管理,在景区杜绝使用一次性餐具。重视卫生保洁工作,与县环卫站签订垃圾清运协议,实行“定区域、定人员、定责任”三定责任制,全天候保洁,做到垃圾分类存放、日产日清。按标准在旅游厕所内配备了各项辅助设施,固定专人进行清洁,保持了干净整洁。

三、资源保护

成立了景区养护管理站,制定了防火、防盗、古建筑修缮保护制度,科学保护景区内文物、仿古建筑、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持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定期对景区内空气、水质、噪声等环境指标监测,根据新近监测结果显示三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一级或一类标准,形成了山青、水绿、天蓝、景美的游览环境。  

防范措施

牢固树立“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的责任意识,将安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防治并举,努力构建平安景区。

一、健全体系

成立景区安全保卫机构,健全完善了紧急救护、突发事件处置等预案,适时加强实战演练,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同时,在游客服务中心设置医务室,配备急救设备及常用急救药品,与县医院签订了救护运送协议,保证了景区连续多年安全运营。

二、防范设施

安全广播定时播放安全事项,在危险地段设有《游客须知》及安全警示标识,安装了防护栏。水上游览项目配备了救生设备,设置3处瞭望台。强化森林防火工作,配备各种消防设施54台(件),在景区实行严格的用火审批制度,合理设置吸烟区和非吸烟区,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治安联防

设立了景区警务室,成立治安联防队,在景区主要景点、路口设立执勤点,坚持分区段定时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保证景区安全。定期开展各项专项整治,杜绝了各类违法活动。  

旅游宣传

一、节会宣传

组建促销团队加强旅游宣传推介,积极参加每年一度的西洽会、兰洽会、银洽会,在景区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山水龙泉、亲水休闲”旅游节,“山水龙泉、亲水休闲”品牌的影响力逐步凸显。

二、媒体宣传

投资4.2万元,建成了有独立域名的龙泉寺旅游门户网站,并与中国西北旅游网等知名旅游网站链接,及时对外发布旅游最新动态。制作了《风景这边独好》、《崇信民歌》旅游系列DVD、VCD碟片,撰写旅游专题文章在《中国旅游报》、《西北旅游》、《甘肃日报》、《平凉日报》等国家、省、市报刊上刊登,全方位扩大了景区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力。

三、载体宣传

崇信龙泉寺认真谋划了“崇信好风光”摄影大赛,“龙泉杯”楹联诗词征集大赛,邀请省、内外书画名家深入景区写生、创作等推介活动,扩大了景区影响力。制作了崇信旅游宣传资料,印刷出版了《陇之瑰宝—龙泉寺》、《龙泉寺楹联诗词作品集》、《走进崇信龙泉地质公园》等旅游书籍、画册及宣传资料,增强了龙泉寺文化艺术品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左岸风文学】散文 | 举家团圆游龙泉,龙泉山下彩虹艳
道路安全管理制度
景区设施应以便民为先
旅游景区如何扩大影响和有效获客?| 29项措施为你指点迷津
追逐朝阳产业的脚步
加快旅游业发展 建设“宜游邯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