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香烟含70种致癌物上百种毒素 全球每6秒钟致死1人

香烟含70种致癌物上百种毒素 全球每6秒钟致死1人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2-5-31 23:22:45

在众多化学物质之外,藏匿于一支香烟中的还有鲜为人知的秘密

世界上每6秒钟即有1人死于香烟

  The Story of Tobacco Firms and Radioactivity in Cigarettes

  揭开烟草业的秘密

  致命的放射性毒素、机密文件、消息封锁、毒品--看似又一出好莱坞式的剧情。

  但这次,一切都不是虚构的,这是一出围绕烟草业对香烟中放射性物质的认知、政策和不作为的现实故事。这些烟草公司,在30年前就获知了该致命放射性物质的存在,却从未采取任何措施。这段故事,以对上千份法庭档案艰辛调查的严谨态度,为您解开烟草行业背后的重重迷雾。

  用烟草行业自己的话来说,“在健康指控问题上引发疑问而不做实际否认”,是他们在数十年中采取的有效手法,用重重的烟雾弹和反光镜转移着对他们产品致命性证据的关注。

  放射性与癌症

  在进入这出真实大片的主要情节之前,有必要先普及一下放射性与癌症的基本常识。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放射性”这个词会让我们的脑海浮现核电站灾难和蘑菇云的画面,但它并不仅仅限于灾难电影中的这些镜头。自然环境中低程度的“背景辐射”一直都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它来源于外太空的宇宙射线和自然界无处不在的放射性物质--遍布于我们脚踩的土壤中,每天喝的水中和每时每刻呼吸的空气中。

  低程度的背景辐射是安全的,甚至其中有些元素是构成我们身体的重要元素。例如钾和碳,它们的放射量也是背景辐射中的一部分。

  但高程度、集中的辐射剂量则有可能造成危险。而长期暴露在高出正常水平的辐射中更有可能是致命的。提出“放射性”一词的居里夫人死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并不是偶然的,这种骨髓疾病现在被证实与放射性毒素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她的大部分工作都在一间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房间内进行,她甚至还怀揣放射性物质来往于各处。

  放射性与癌症的联系最早于上个世纪20年代在美国一个叫做“奥兰治(Orange)”的小镇被发现。在这个新泽西的小镇上,钟表厂女工的一项工作是用会产生夜光的放射性颜料粉刷表盘。她们频繁舔抿刷头的动作让她们在无意间摄入了刷子上的放射性元素--镭。在许多女工都相继于颚骨部位或口腔中染上癌症后,这才让钟表厂停止了使用这种致命的放射性颜料。

  吸烟还是吸“钋”?

  时间离开这些“镭女工”,向前行进40年,来到多姿多彩的60年代。那时候,在英国,超过半数的男性和超过四成的女性都是烟民,烟草广告还在电视上大放异彩。

  1964年,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两名科学家发表了标志性的研究,揭露了香烟中一种名为“钋”的放射性元素可能对肺癌的形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这种放射性化学物质是怎样进入到香烟里的呢?

  主要有两种途径。许多烟草种植者都使用含有磷灰石的肥料,这种矿石易受放射性磷酸铅的污染,而磷酸铅则极易蜕变成钋。烟草植物即从肥料中吸收了其放射性。

  烟草植物还会从空气中吸收含有少量放射性物质的微小尘埃,其中就包括钋和其他能最终衰变为钋的放射性元素。这些放射性尘埃都厚厚地聚集到了烟草叶两侧毛发般的粘性突起物(学名:毛状体)上。

  香烟则把这些集中的放射剂量直接危险地送入人的肺中。当吸烟者吸入烟雾时,这些放射性物质将对肺叶组织造成严重伤害。

  对吸烟者的尸检也证实癌症经常生长于这些因钋形成的创伤区域。

  至此,抽烟所造成因钋致癌的证据已然确凿。然而,烟草业非但没有向公众公开这一发现,并开始了一连串的否认和掩盖。

  致命的掩盖

  时光继续向前行进,来到上世纪90年代。在1998年的一项美国法庭裁决后,跨度超越半个世纪的烟草公司内部材料开始在网上陆续现形。

  学术界曾用多年时间在这多达1300万份的材料中寻觅这个行业围绕烟草所做的科学研究和所制定的政策。几年前的一份报道也显示,烟草业知晓香烟中钋的危害性已长达40余年,但对其研究的发表实行了封锁,并避免公众提高对于这一问题的意识。

  学术界的研究还发现,烟草业对从烟草叶中抽离钋的任何努力行为都做坚决抵抗,并极力制止有关香烟放射性话题的学术发表。钋可能仅是烟草中构成癌症病因的众多物质之一,但烟草业到底为什么要阻止能把这致命性毒素抽离香烟的所有可能呢?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赫拉耶·卡拉古齐安(Hraye Karagueuzian)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很想揭开谜底,而他们的最新研究似乎对此已经有了答案。

  迷雾重重

  卡拉古齐安教授的团队对先前每一份未经分析的档案做了详细解读,试图找出这个比可口可乐、麦当劳和微软利润之和还要多的行业,为什么不积极地把自己的产品变得不那么致命的原因。

  他们被自己的发现惊呆了。

  首先,在广泛的科学圈中对此有所公布之前的5年,烟草业就已经知道了烟草中存在高出正常水平的放射性。1959年,一名姓氏为阿什(Ash)的加拿大卫生官员就曾致信Philip Morris烟草公司询问是否应将烟草列为“放射性物质”,并向公司建议了一种去除香烟中三分之一放射性剂量的方法。

  但据卡拉古齐安教授称,这封信被该烟草公司“草率地搁置”.

  第二,在60年代,烟草业曾围绕钋对吸烟者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不仅知道长期吸烟者肺部所潜在的癌症病因,还甚至准确地计算出了长期吸烟者所摄入的放射性剂量。

  尽管烟草业掌握去除致命放射性的方法已长达数十年,该行业还是“坚定不移地实行其对于任何有关烟草放射性消息采取缄默、否认、混淆和反驳的政策”.

  原因所在?卡拉古齐安教授深信,利润是缄默和否认的支撑点。

  “自由基化”

  30年前,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酸洗”的过程几乎可以去除烟草中所有的钋,但烟草业却拒绝使用这一手段去除他们产品中的放射性物质。

  按照官方说法,他们称这一过程耗资巨大并有可能对烟草农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卡拉古齐安教授说,接受这一逻辑“无异等同于接受,将放射性核素吸入体内是处理过量烟草辐射的最安全方法”.

  这些经最新研究的档案还揭示出了另一个更合理的解释--这个过程改变了烟草叶中的尼古丁,使吸烟者所享受的冲劲儿减弱。

  在烟草业处理烟草的过程中,还加入了氨水,使得香烟中的大部分尼古丁都处于“自由基化”状态,从而迅速和轻易地直达大脑。而“酸洗”正好破坏了“自由基化”的效果,使吸烟者体会不到尼古丁的完全作用。

  而“自由基化”这个词更多地是和毒瘾相关联的,吸毒者为了获得更强烈的快感,通常会将毒品以“自由基化”的形式摄入。

  “自由基化”能让吸毒者更快、更充分地享受毒品的药力,所以不难想象这个依赖吸烟上瘾者购买他们致命性产品的行业,为何要抗拒降低他们的药力了。

  禁烟行动

  要知道,钋并不是香烟中唯一的致命物质。包括砷和甲醛在内,香烟含有超过70种致癌化学物和上百种其他毒素。

  按照现在的势头发展下去,烟草会在21世纪内杀死10亿人口--地球总人口的1/6.也就是说,每6秒钟即有1人死于吸烟。

  尽管各国在减少吸烟者数量上都取得了不少立法层面的突破,但香烟依旧是一项巨大的健康性问题。

  远离烟草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吸烟。如果要向癌症宣战,那么阻止新的吸烟人群踏入烟草市场可能就是最佳的途径,其次,简化烟盒包装也是能够起到帮助的行动。

  当然,这会严重打击烟草业的利润。但有关钋的故事已经告诉我们,这个行业已尽其所能地将利润置于健康之上,并且还将继续推广这一杀死了它半数使用人群的产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该对烟蒂开刀了
这种 1 类致癌物,居然把广告打到了医学期刊上
重新认识烟草行业(二):烟草行业的“情怀”
控烟知识培训讲座讲义
香烟里的尼古丁并不致癌,吸烟有害健康是错的?今天就告诉您真相
要钱不要命的中国烟草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