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过年回家,是一场朝圣

文/林歌


林歌,80后,文学爱好者,旅游规划师。行遍千山万水,写过四海八荒。新浪微博@林歌,公众号:握刀听雨堂

代表作:武侠系列《银月洗剑传奇》《刺世嫉邪赋》《凤凰东南飞》《光明皇帝》,青春系列《南塘》《一场游戏》《一个地方,两个姑娘》,两京系列《长安古意》《东京梦华》,诗集《江湖故句》等,计2000万字。

过年,是一场浸染传统文化的仪式,是一场寻根活动,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它早已内化为人们的情感密码。

春节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力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贯通力,它久远而深刻地涵养了几乎所有的民族和全体国民,装载着我们民族的文明历史、价值观念、人文精神、生命感悟、宗教哲学、族群标示,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胎记。”

到了民间,也有很多做法来表达对自然神和祖先的敬意。

随着时间演变,宗祠祭祀和祖先墓祭成为民间过年的一个重要内容。

除此之外,腊月二十三祭灶王爷,除夕夜设天地桌接神,供奉天地诸神等,都是民间过年的重要礼仪。

虽然很多传统仪式被人们忘记了,但“过年”作为一个强劲的文化密码却被保存下来。

人们在这天也许少了一些敬神追远的念头,但歇息身心抚慰灵肉的渴望却仍然存在。

这就是年年春运大军的动力,无论多么艰难,也要回家。

回家过年就意味着劳碌奔波,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给亲人一点小钱置办年货,愉悦地忙碌着,从鞋袜到衣帽,从水果到白糖,从香纸到鞭炮,从葵花籽到落花生。

回家就是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孝敬长辈、走亲访友、给压岁钱、买新衣、送礼、放烟花、外出旅游……

回家,因为朋友天各一方,只有在春节方能一聚,把酒言欢,互叙往事。

回家,围着暖暖的炉子,众亲友登门问候,于笑声林林中,亲人端出你带来的年货让众人品尝,一起忆儿时光景,脸上因你而焕发荣光。

回家就是友善的你,东家坐坐吃吃汤圆,西家坐坐喝喝米酒,缕缕乡音中见温馨。呼朋引伴地一行到亲戚家中探询。

过年了,我们一定要回家——这就是中国人的标记。

能够有春节触及之深、影响之广的事情,恐怕已经找不到第二件了。

一个未必恰当的比喻:回家过年就是我们的“朝圣路”。

在每个父母的心里,并不奢望孩子回家过年带来多少钱财、物品,更重要的是期盼你们给父母亲带来一种相聚的快乐,一种愉快的心情,一种和谐的氛围,一种良好的环境。一种过节的喜庆。

总而言之,过年是被人们理想化的生活,也是被生活化的理想。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块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灌壶酒;年三十,包扁食。

当生活和理想融洽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过年,就不再仅仅是一种节日,更多的是寄托,是珍藏在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记忆。

它就像是一杯浓烈的酒,化解和浇灭我们远在异乡的孤独和失落。

无论走得再远,都忘不掉对家的牵念。

过年,让不分南北、不分贫富的你我他,无论如何也要踏上回家的路,构成中国特有的亲情画卷,也成为春节一道最独特的“年味儿”。

年味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也要有一定的创新,便于铭记,也是享受生活的另一种具体体现。

真正的过年要气氛温馨、祥和。

与家人团聚时,用心体会亲情,但不必酒池肉林,不必不舍昼夜的麻将、打牌,必须给自己留出一点时间和空间,安妥自己的心灵:看几部电影、听听音乐、读几本书、画几张画,或者干脆就发发呆。

整理一下自己的心情,理一理自己的思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渊远流长的怒族酒文化
【文化大观】绣花鞋:一针一线传承民族风(下)
俗语“三六九往外走,二五八要回家”,老祖宗为什么这样说?
2016摄影回顾之即将失传的老手艺
【醉文化】钢刚《十想歌》
【网络中国节·春节】传统节庆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