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太宗有点儿飘,妄想收复幽云十六州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五月,北汉历四主,二十九年,所管辖的十州、一军、四十一县,尽归宋朝版图。

赵炅进城之后,命毁掉太原旧城,改为平晋县,以榆次县为并州,并遣部分太原百姓迁居并州。

赵炅虽然攻克了太原,但心里似乎有那么一点不愉快,甚至还有点憋得慌,还有一口怨气没有发泄出来。

因为太原城的攻坚战,宋军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为了泄愤,他命令士兵放了一把火,将太原城的宫殿彻底烧毁,城里的百姓躲避不及,有些被活活地烧死在大火中。

好好的一座太原古城,一场大火之后,变成一片废墟。

接下来,赵炅命刘继元打点行装,带上妻儿老小,离开太原城,到汴梁奉职。

在此之前,所有的亡国之君,如南汉主刘鋹,南唐后主李煜,吴越王钱俶等,都走了这条路,远离故土,搬到京师去居住。

名义上,这些亡国之君,在汴梁是朝廷的座上宾,实际上,是宋朝高级囚犯,远离故土,软禁在汴梁,永远失去了翻身的机会。

这是宋朝处置亡国之君的独特招数,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一道奇特的风景。

自宋太祖赵匡胤乾德元年(963年)开始,宋朝两代皇帝,历时十六年,历经四次血战,终于结束了自唐朝中叶安史之乱以来的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南北主要地区的统一。

赵炅完成了周世宗柴荣和宋太祖赵匡胤的未了心愿。

虽然说区区一座孤城,十万大军攻了数月之久,只是等到城中粮尽援绝、北汉主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出城乞降,过程并不怎么漂亮,多少有点胜之不武的味道,但目的终究还是达到了。

赵炅率宋兵荡平北汉之后,一股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他认为,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周世宗柴荣、开创宋朝天下的太祖赵匡胤数次征伐北汉都是损兵折将,无功而返,自己居然啃下了这块硬骨头,自己才是英勇神武之君。

他丝毫不考虑宋军在占绝对优势下,攻打太原这座弹丸之城,竟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死伤了无数将士的事实。

赵炅志得意满,似乎有点飘飘然、不可一世的味道,欲挥得胜之师,顺手牵羊,收复燕云十六州,给他的统治画上最完美最精彩的一笔。

如果实现了,功绩将会超过皇兄太祖,真正做到流芳千古、名垂青史。

收得燕云十六州,统一北方,就能做个流芳千古、名垂青史的一代圣君,这样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赵炅实在是难以拒绝。

从形势来看,宋灭北汉之后,宋辽之间的缓冲地带没有了,东起渤海,西至雁门,两国边界直接接壤,双雄对峙,终有一战,势在难免。

但是,赵炅选择的时机并不好,因为他的想法有失误。

他觉得,石岭关一战大败辽兵,辽兵只不过外强中干而已,没什么可怕的,再与宋兵交锋,只有哆嗦的份儿,宋军挥得胜之师,长驱直入,取燕云十六州,犹如探囊取物般。

赵炅高估了自己,也轻视了敌人。

石岭关一战,只是一场局部战斗,并未动摇辽国的根本,相反,宋军攻占太原,经过数月的浴血奋战,将士们已竭尽全力,身心疲惫,军队已成强弩之末。

赵炅无视这些事实,他很不高明。

大将潘美头脑似乎还比较冷静,对形势也有正确的认识,认为部队进攻太原,苦战了四个月,虽然说仰仗天威,最终取得胜利,但将士疲惫,军队已成强弩之末,加之军中粮草也很匮乏,这个时候再战,实在不是上策。

最后说道:“请陛下班师回朝,蓄养兵力,备足了粮草,再举北伐,才是万全之策。”

很多人都赞同潘美的建议。

赵炅头脑发热,殿前都虞侯崔翰也跟着凑热闹,说什么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么好的机会千万不要失去,现在趁热打铁,辽兵只不过是只纸老虎,进军取幽州,犹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得很。

在他的印象中,好像辽国就是他家菜园,进去摘个瓜、拽棵菜什么的,都不在话下。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说的可能就是这种情况。

区区一太原城,尚且久攻不下,面对强大的辽国,欲挥疲惫之师一口吞下,岂不是异想天开?

赵炅正在兴头上,听不进任何反对意见,崔翰的鼓动又助长了他的狂妄之态,于是,他不顾炎热的天气,决定北伐。

他命令宋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越过太行山,直扑幽州城,乘辽兵没有防备之际,一举拿下幽州,然后挥得胜之师,乘势收复燕云十六州。

初期的战斗,似乎也朝着赵炅预想的方向发展,宋军连克易州、涿州,直逼幽州城南。

辽将耶律奚底,率领辽兵自城北来攻宋军。

宋军挟得胜之威,锐不可当,迎上前去与辽兵捉对厮杀,大败辽兵。

赵炅命令宋偓、崔彦进、刘遇、孟玄喆四员战将,各率本部兵马包围幽州城,从东、西、南、北四面一齐发起进攻;又派几支部队,分别攻打幽州周围州县,形成一种全面开花的战局。

蓟州、顺州守将先后投降了宋军。

幽州城守将耶律学古率领辽兵死守城池。

赵炅亲自临幽州城下督战,昼夜不息,攻势一浪高过一浪。

城中辽兵见宋军攻势如此猛烈,倒也害怕起来,有胆小的竟吓得哭了起来,一人哭,带动大家哭,守城兵士,哭成一片。正在城中辽兵惶惶不可终日之时,突然有人发觉,宋军停止了进攻,更怪的是,宋军拔营而去。

原来,赵炅接到探卒报告,说辽国宰相耶律沙,率辽兵来救幽州,前锋已经到了高梁河。

赵炅决定先迎战耶律沙,再回师攻打幽州城。

他命宋军先放弃幽州城,拔寨起行,直奔高梁河迎击增援的辽兵。

宋军大队人马临近高梁河,遥见数万辽兵越河而来,赵炅不待辽兵排下阵式,指挥宋军杀上前去,众将得令,个个奋勇向前,挥舞着长枪大戟,快刀利剑,一齐杀向辽兵。

耶律沙是宋军手下败将,他见宋兵迎面扑来,立即命令辽兵抗敌。

两军金鼓齐鸣,旌旗飞舞,杀声震野,直杀得天昏地暗。

激战三四个时辰,辽兵伤亡惨重,渐渐有些力不能支,于是边战边走,向后撤退。

赵炅见辽兵败退,令旗一挥,驱赶宋兵随后追杀。

猛然间,只听轰雷般数声炮响,突然见无数辽兵从两翼杀来,从左翼杀出的是辽将耶律斜轸,从右翼杀到的是辽将耶律休哥。

为何在此紧要关头杀出了两支精兵?

原来,辽主自从派出耶律沙后,两只眼的眼皮不住地跳,心里一直忐忑不安,总觉得这次宋军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派出去支援幽州的援军,有可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于是,在耶律沙出兵不久,他又派出了第二批援军,耶律斜轸和耶律休哥,两将各领所部精兵二万,前往助战。

耶律休哥智勇双全,英勇善战,是辽国名将。

他所率领的兵,是训练有素、剽悍无比的精锐之师,冲锋陷阵,无不以一当十、以十当百。

他料定宋、辽两军必在高梁河展开决战,便与耶律斜轸商量,各率所部,分两路从左右两侧杀过来,刚到高梁河,果然见前队辽军败下阵来,二人以放炮为号,率军冲杀过来。

宋军激战了几个时辰,已经是精疲力竭,怎禁得两支劲旅的横冲直撞,抵挡不住,一下子就乱了队形。

耶律休哥久经沙场,绝对不会放过如此杀敌的好机会,亲自带领一支生力军,杀向宋兵中军帐,直奔赵宋皇帝赵炅,欲摛贼先摛王,来个斩首行动。

潘美等众将士各自与辽将辽兵捉对厮杀,竟将他们的皇帝丢到了脑后,忘了护驾。

赵炅见辽兵杀向中军帐,一边大呼救驾,一边落荒而逃,辅超与呼延赞听到皇上呼叫,一个舞着钢刀,一个挥着铁鞭,双双杀到,挡住耶律休哥,赵炅拼命冲出重围,向涿州方向逃去。

潘美等众将率领残兵,陆续逃回,计点人数,阵亡将士万余人。

大宋自太祖赵匡胤开国以来,大小数十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败得如此彻底。

此时已日暮西山,宋军正准备入涿州城休息,不料耶律休哥带着辽兵,举着火把,尾追而来,宋军惊魂未定,哪还有心恋战?

惶惶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各自夺路逃命去了。

真是兵败如山倒,谁也喝止不住。

赵炅此时也没有了做皇帝的尊严,快马加鞭,向南拼命逃跑。

慌乱之中,大腿上中了两箭,他紧咬牙关,拔出箭头,负痛而逃。

此时天色渐晚,加之路径不熟,他像个没头苍蝇一样,不辨东南西北,到处乱窜。

夜色迷蒙,后面喊杀之声不断,就连坐骑也跟他作对,两蹄刨地,原地打圈,就是不肯走。

赵炅急得没法,收紧马缰,甩鞭一顿乱抽,坐骑忍痛不住,索性乱窜,扑通一声,竟跳进了路边的一个泥潭之中,稍一挣扎,越陷越深,终于陷在泥潭里,动弹不得。

赵炅急喊侍卫救驾,不见答应,举目一看,四周空荡荡,不见一个人影,原来,他落单了。

赵炅欲下马,但前后左右都是泥,根本就没有落脚的地方。

只好坐在马背上,绝望地叫道:“朕被崔翰所误,谁来求朕!”

然而,四周空洞洞的,除了风声,偶尔还传来狼的嚎叫声外,没有一点人声。

正在赵炅绝望之时,突见看见前方火光闪闪,有一队人马向这边走来,但天色已晚,看不清是南军,还是北军,赵炅惶惑不定,伏在马背上不敢出声。

等来军走近,在火把的照耀下,迷蒙之中,他看见一员大将,头顶银盔,身披金甲,腰围一条莹莹生光的玉带,横刀催马,当先开路,大旗上隐隐约约看出是一个“杨”字。

赵炅认出来了,马上将军是宋军押解粮草军械的杨业。

顿时把满面的愁容抛到了九霄云外,大声叫道:“杨业快来救驾!”

原来,杨业降宋后,本来已随军讨征幽、蓟,出发不久,赵炅命他返回太原,押运粮械接济军需。

所以就晚到了好几天。

他还不知宋军已经战败,押着粮械,继续向幽、蓟进发。

正在行走之间,猛然听到“杨业快来救驾!”

不禁疑团顿起,以为是刘继元归宋后中途逃脱失陷在此,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喊救驾的人是赵宋皇帝赵炅。

杨业听到呼救,勒住缰绳,命令车队停止前进,抬头四下张望。

他站得高,看得远,赵炅所陷的泥潭,又在黑暗处,因此,没有看到路边泥坑里的一人一马。

正在迟疑之际,呼声又起:“杨业,朕在此!”

杨业这才听清,喊声是从路边的泥潭中传出来的。

他慌忙跳下马,纵身跳入泥潭,把赵炅轻轻抱起,递给岸上的一名小将,然后返回泥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御马牵引上岸。

赵炅坐在岸上,喘息未定,刚才接他上岸的小将已为他包扎好腿上的箭伤。

杨业过来行礼,拉着小将跪在地下拜谒道:“杨业救驾来迟,请陛下恕罪!”

“你救驾有功,何罪之有?快快起来!”

赵炅指着杨业身边的小将问道,“这位小将是谁?”

杨业谦恭地回答:“这是犬子杨延朗。”

赵炅夸奖说:“嗯!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正在这时,后面响声再起,似有大队兵马杀到。赵炅皱着眉头说:“追军又到,如之奈何?”

杨业高声答道:“请陛下先行一步,臣父子挡住追兵。”

说罢,即去牵御马。哪知御马已卧地不起,不能再骑,返回对赵炅说:“御马不行了,请陛下骑臣的战马先行。”

“你要退敌,怎么能没有马?”赵炅指着粮车说:“将装载饷械的驴车腾出一乘,朕暂坐驴车先行罢了。”

杨业立即命令士兵腾出一辆粮车,请赵炅登车,派一队士兵,保护着皇上,一直往南走。

运粮的车队也一齐调转车头往回走。

杨业与儿子杨延朗,双双立在路中央,严阵以待,准备与辽兵决一死战。

父子二人等了一会儿,一队军马渐渐走了过来,仔细一看,原来是孟玄喆、崔彦进、刘廷翰、李汉琼等一班宋将,带着败兵残卒,个个垂头丧气,狼狈不堪。

再过了一会儿,潘美带领残兵也过来了。

潘美看到杨业,急忙问道:“皇上到哪里去了,杨将军看到了没有?”

好一个潘美,身为招讨使,三军主帅,不但打了败仗,竟然连皇帝也弄丢了。

杨业将他碰上赵炅的情况说了一遍。

潘美心有余悸地说:“后面还有追兵,如何是好?”

杨业安慰他说:“我父子二人,尚且准备在此退敌,今得众将帅到来,还怕什么?”

潘美自觉惭愧,即命杨业指挥残兵,列阵待敌。

宋军刚刚列好队形,辽兵便已迫近,前队两员辽将,一个叫兀环奴,一个叫兀里奚。

杨业抡枪跃马,当先出阵,大呼:“胡虏慢走,宋将杨业在此。”

兀环奴、兀里奚大怒,双双上前迎战,杨业双战二将,毫不惧怯。

杨延朗恐怕父亲有失,急忙挺枪上前,接住兀里奚厮杀。

杨业与兀环奴战不数合,一枪将兀环奴挑落马下,再补一枪,见阎罗王去了。

兀里奚心中一慌,手中大刀松了一松,杨延朗瞧出破绽,当胸一枪,将兀里奚刺落马下。

宋军将士见杨业父子杀毙辽将,发一声喊,一齐上前助阵。

辽兵力不可支,顷刻之间作鸟兽散。 

宋军追杀数里,夺了些军械,收兵去定州,途中赶上了皇帝赵炅。

赵炅率领败军,一路向南狂奔至定州,稍作整顿后,下令班师回朝。命孟玄喆屯定州;崔彦进屯关南;刘廷翰、李汉琼屯真定;留崔翰、赵延进等援应各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古冤臣潘美:杨业之死被放大成他最大污点(2)
第40张面孔 赵匡义
细数两宋对外40场大战,有几人可以称得上名将?(上)
历史上杨家将抗辽故事
第十四回 高梁河宋师败绩 雁门关辽将丧元
北宋无将,南宋无相,历史上真是这样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