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说“北宋无将,南宋无相”?

长久以来,两宋都以“弱宋”之名而闻之于世。积贫积弱仿佛就是宋朝身上最显眼的特质。“北宋无将,南宋无相”也成为两宋时局的代名词。北宋缺乏善战的将领,南宋没有杰出的宰相,在人们心中已然成为一种政治正确。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事实究竟如何姑且不论,我们不妨先看看两宋所面临的周边局势。

01中原局势

可以说,北宋的立国与中原的统一相始终。黄袍加身后的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大宋,是为宋太祖。而后根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逐一铲平周边割据势力。赵匡胤死后,其弟赵光义即位,发兵北汉,北汉主刘继元投降,唐末以来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就此结束。

廓清中原后,为收复幽云十六州,两次攻辽,皆无功而返。与此同时,西北方向党项族的崛起也激化了双方矛盾,战事频发。整个宋朝也始终处在北方和西北两股强大力量的威慑之下。辽、金、蒙古轮番上阵,宋朝面临的压力一直未曾消退。

此外,相较于春秋之戎狄,秦汉之匈奴,两宋时期游牧民族的实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以辽朝为例,早在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就已定都上京临潢府,趁中原大乱之机,占领北方战略重地幽云十六州。在与周边民族交流过程中,广泛吸收先进文化,实行两院制的管理体制,对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分而治之。

在此基础上,辽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游牧民族的彪悍作风与农耕文化的先进制度合二为一,其实力不可小觑。更何况除辽之外,西夏、吐蕃、金、蒙古也是虎视眈眈,可谓强敌环伺,宋朝的艰难处境可想而知。

02“北宋有将,南宋有相”

但即便在这样的境地之下,两宋仍能享国三百余年,创造出无与伦比的经济与文化盛世,如果没有名将稳定局面,贤相整顿内政,这样的成就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实现的。

提到北宋名将,最著名的莫过于杨家将了。杨氏满门忠烈,为保卫宋朝北部边境立下赫赫战功。经过后人的不断加工渲染,杨家将的光彩愈发夺目,以致其他将领都黯然失色。其实,论及军功,不得不提还有折家将和种家将。

折家自唐以来世居府州,为当地土著大族。及至北宋,为稳定西北,朝廷承认折家于府州的世袭统治。折家军屡次抗击契丹、西夏,战功卓著,北宋晚期还曾参与平定宋江、方腊起义。

《水浒传》中时常提到的“小种”、“老种”两位经略相公就是种师中、种师道两位种家名将。种师道、种师中镇守西北多年,为边防稳定做出重大贡献。北宋中晚期不乏名将,开国之初同样将星璀璨。曹彬灭后蜀、平南唐,李继隆败耶律休哥、破李继迁等等,无一不展示出北宋将领的杰出军事才能。

说完“北宋无将”,再来看看“南宋无相”。世人最熟知的南宋宰相应该非秦桧莫属。毒害岳飞,屈辱求和,打压异己,所作所为相较蔡京有过之而无不及。但秦桧一人并不意味着南宋宰相的全部。

南宋名臣虞允文,采石之战以少胜多,大败金军。拜相后大力提拔贤良之士,力主抗金,朝政为之一新。在诗文书法方面,虞也颇有造诣。明代学问大家王世贞就曾有言,“虞雍公之俨雅,皆有可采者”。

南宋晚期抗元名臣,左丞相陆秀夫,右丞相文天祥皆为文武全才,不仅善于处理政务,同时还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更为重要的是在南宋大厦将倾,已为枯木朽株之际,二人仍坚持抗元,誓死不降,表现出崇高的气节与担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民族气概流传千古,光耀万世。

03评价缘由

既然“北宋无将,南宋无相”并非事实,这样的观念为何还会深入人心,流传甚广呢?大体说来无外乎以下几点:

首先,万物进行比较必然有所参照,“北宋无将,南宋无相”就是以两宋互为参照。“无将”“无相”是以北宋、南宋为背景来比较呢。北宋名相辈出,寇准、韩琦、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等等随便一人,放之于整个中国历史其地位都十分显著。而岳飞抗金所代表的也不只是其个人卓越的军事才能,岳飞二字早已民族脊梁的象征。从这点来看,两宋只是在文武两方面各有侧重罢了。

再者,二者面对的周边局势也导致了这种评价的产生。北宋自伐辽失败后,战略上基本处于守势,战事多以平叛为主。边境虽不时开战,但败多胜少,更加深了人们对北宋军事孱弱的印象。靖康之变后,南渡宗室的首要任务就是稳定政权,阻止金军进一步南下,此时与金人的战事也就不可避免。时势造英雄,频繁的战事给予了岳飞、吴玠等将领绝佳的展现机会,但也正是战乱使得内政建设无法顺利展开,宰相平稳的施政空间被大大压缩。

最后,开国之初宋太祖“杯酒释兵权”,采取兵将分离、部队轮换的办法防止将领拥兵自重,在具体作战中排监军处处掣肘,将领的作战意图无法有效贯彻。南宋秦桧等权相党同伐异,互相倾轧,主战派与主和派你来我往,从而导致前线失利,南宋文臣的形象自然会受影响。

总而言之,所谓的“无将”“无相”都是相对而言,能够结束近百年的天下纷争说明北宋拥有强大的军力支撑,商业贸易的高度发达意味着南宋进行了有效的行政监管。后人如此评价,除了对史实的陌生外,更多的还是两宋羸弱形象植根于世人心中的深刻体现。

参考资料

《宋史·韩侂胄传》

杨亿:《武夷新集·李继隆墓志》

中国网:《“强干弱枝” 杯酒释兵权》

通南京网:《虞允文抗金-采石之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宋最牛的将领不是岳飞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名字
燕云十六州回归史
中原失去400年的“燕云十六州”,为何只有这位名将能收复?
幽云十六州到底是什么地方,北宋为什么一直想要收复这个地方?
岳飞最引以为恨的究竟是什么?是燕云十六州?
中国古代名将 抗金将领·岳飞(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