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汝功医案拾萃——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是一种少见的慢性复发性中、小动脉和静脉的节段性炎症性疾病,下肢多见。表现为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和游走性表浅静脉炎,严重者有肢端溃疡和坏死。


病例一

纪某某,男,40岁,干部。

初诊:1969年11月5日。左下肢疼痛,行走不便已4月。因去外省野外劳动,半年后左下肢感觉怕冷、麻木、疼痛、行走无力,入夜则痛更剧,皮肤干燥无汗,足趾、足背皮肤发紫,小腿肌肉渐见萎缩。即回沪治疗,经某某医院外科检查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用强的松、烟酸等药未效。半月后转来针灸治疗。

当时患者左下肢跋足不能久立,诸症同上,皮肤冰凉,胫内静脉怒张,足背冲阳脉微弱似失,面容消瘦萎黄,精神委靡,全身怕冷,纳谷不馨,脉细弱,舌苔白腻。证系寒湿内滞,血脉瘀阻,拟温阳通络为治。

处方

1.针灸

(1)取穴:足三里(左)、丰隆(左)、解溪(左)、阴阳陵(左)、外丘(左)、三阴交(左)、委中(左)、承山(左)、然谷(左)、内庭(左)。

(2)手法:先针足三里,用“烧山火”手法九度,其余穴位用提插法得气后留针,针尾烧艾5壮。隔天治疗1次,12次为1疗程。

2.中药

桂枝9克,当归9克,黄芪9克,淡附片9克,独活9克,牛膝12克,地龙12克,川芎6克,鸡血藤30克,红花4.5克。7剂。

此药二汁服后,第3次加水煎熏患处,每天1剂。足三里穴施用“烧山火”手法时,至第3次针刺才出现微热。

十二诊:12月9日。针药投治以来,左小腿疼痛明显轻减,筋脉抽掣亦渐好转,冲阳脉微微鼓指,足背皮色转淡,足趾仍紫色,下肢仍怕冷,脉细滑,苔薄白。再宗温阴通络之法。

处方

1.针灸

(1)取穴:足三里(左)、丰隆(左)、解溪(左)、阴阳陵(左)、外丘(左)、三阴交(左)、委中(左)、承山(左)、然谷(左)、外庭(左)。

(2)手法:足三里穴施用“烧山火”手法,其余穴位用提插法得气后留针,针尾烧艾5壮。

2.中药

党参9克,桂枝9克,当归9克,黄芪9克,鹿角胶(烊冲)9克,独活9克,牛膝12克,地龙12克,川芎6克,淡附片9克,红花4.5克,鸡血藤30克。7剂。此药每日1剂二汁服后,第3次加水煎薰患处。

二十四诊:1970年1月14日。2个疗程针药后,左小腿疼痛、筋脉抽掣均好转,下肢亦不怕冷,足背足趾皮肤紫色已退,胃纳旺盛,精神振奋,再以温通为治。

处方

1.针灸

(1)取穴:足三里(左)、丰隆(左)、解溪(左)、阴阳陵(左)、外丘(左)、三阴交(左)、委中(左)、承山(左)、太溪(左)。

(2)手法:用提插法得气后留针,针尾烧艾5壮。

2.中药

党参9克,黄芪9克,桂枝9克,当归9克,鹿角胶(烊冲)9克,红花4.5克,川芎6克,熟地15克,独活9克,桑寄生9克,鸡血藤30克,怀牛膝12克。7剂。

前后共针治40次,服中药31剂而停治。


病例二

PURCELL CHARHEC,男,62岁。

初诊:1988年6月8日。左下肢疼痛、发肿,不能行走。

1963年开始发现心脏有疾,经心电图检查诊为:“右心房室传导阻塞”。到1973年发现高血压,同时发现左足趾发黑、疼痛,两下肢自膝以下抽掣,左足底微肿、麻木,每天服西药多种无效。外科建议截肢手术,病人不愿,经朋友介绍来我诊所治疗。诊得脉寸关弦滑,两尺细弱,左下肢膝反射及触觉均迟钝,足底红肿,趾端紫黑。足背动脉搏动未能触及,诊断为①左束支传导阻滞;②左侧血栓闭阻性脉管炎。病者年逾花甲,肝肾不足之质加之心营不健,脉血失宣,凝涩于足胫而成此症。拟宣络和营、化浊止痛为治,针药并施,以观后效。

处方

(1)取穴:阴市(左)、阴阳陵(左)、足三里(左)、三阴交(左)、公孙(左)、照海(左)、足八风(左)、委中(左)、合阳(左)、承山(左)、郄门(双)、心俞(双)。

(2)手法:提插补法。针尾加电,加拔火罐。

三诊:6月14日。左足底麻木红肿渐退,足趾仍感疼痛,两下肢抽掣好转,足背动脉略感搏动。

六诊:6月17日。针治以来,左足趾渐有知觉,疼痛减退,足背前1/3皮肤黑色渐渐转淡,肿胀渐退,足弓显现。

十一诊:6月28日。足趾转见白色,疼痛好转,下肢抽掣已无,按脉细弦,有结代,心营尚未健运,针守上方,加灸。

处方:郄门(双)、心俞(双)、督俞(双)、足三里(双),4穴轮流隔饼灸5壮。

共治49次,而告痊愈。迄今随访,情况良好。


病例解析:

本病是中、小动静脉的慢性闭塞性疾患。由于长期吸烟、寒冻、外伤、情绪激动等因素的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障碍,引起中、小血管持续性痿事,血管壁营养不良,最后导致血栓形成和闭塞。临床多见于20~40岁的男性患者。

祖国医学远在两千多年前的《内经》中就有关于本病的记载。《素问·痹论篇》中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宋严用和《济生方》称:“痹之为病,在脉则血凝而不通。”故其早期症状可归属于“脉痹”。到后期,出现足端坏死时,则称为“脱痈”。在历代外科著作中对本病的病因、辨证、论治均有详细的描述。其病损部位主要在四肢末端,下肢多于上肢,病变的程度下肢亦较上肢为甚。主要由于情志内伤、肝肾不足,寒湿外受以致气血瘀阻不通,寒湿凝聚经络而成,由于不通则痛,故本病疼痛剧烈。四肢为诸阳之末,寒湿为阴霾之邪,最易伤人阳气,肾阳不足,阳气不能畅达四末,故病损部位主要在四肢末端。后期指趾可坏死、溃烂而脱落。

本两例患者,病属中期,朱师在病肢局部取穴,例一在足三里穴施“烧山火”手法,以补阳行瘀,针尾烧艾以温经散寒,再内服温阳活血通络之剂,进行综合治疗,共针治40次,中药31剂而病愈。例二年事已高,并有心脏束支传导阻滞,故以心脉同治之法,历四十九诊而愈,收异曲同工之效。

本病在治疗期间还须嘱病者所穿鞋袜宜宽大,注意保暖,不吸姻,症状减轻后,可适当进行锻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刺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81例临床总结
【特效点穴按摩】三十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特效按摩方法
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医案分享:血栓性脉管炎
针灸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脱疽杜雨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