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笔记四十二.《苏辛词说》《临江仙.送王缄》
临江仙·送王缄

忘却成都来十载,
因君未免思量。
凭将清泪洒江阳。
故山知好在,
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
归来欲断无肠。
殷勤且更尽离觞。
此身如传舍,
何处是吾乡。
        读顾随先生的讲义真的会上瘾!虽然得逐字逐句的查典故,找出处,再加上反复反复再反复的琢磨,但是就是如同亲耳聆听顾先生的教诲,就是觉得字字珠玑,就是觉得有趣有深度!讲义尚且如此,要是听真人授课,那真是最大的享受了。于是,顾随先生教出了如今的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红学第一人周汝昌等等一大票文学巨匠。
        想想,咱和当今世界上中国古典诗词的巅峰叶嘉莹先生“听”的是同一个老师讲课,那是多么大的荣幸!
        有朋友说,你看了这些篇《苏辛词说》,写了这些读书笔记,能讲讲不?吓得我一身冷汗!我一个门外汉,看了几篇顾随先生的文章,体会到了一点精妙之处,如同孙悟空听菩提祖师讲经,欢喜处抓耳挠腮,喜不自胜,好像听懂了,但真要说出好在哪里,却倒不出来。从顾随先生的词评里,挑出一两句新鲜有趣的,分享给大家,我的目的也不过如此了。
        言归正传,顾先生讲词,必然不拘泥于词本身。这里他从诗和词的比较说开去。
        诗本身格律非常工整,简单来说,可以写景抒情。进一步可以写事、明理,内涵的义理可以非常深刻宏大。词虽然出于诗,但是它的韵律更加自由跳跃,因此不大适于记事说理,但是在写景抒情上比诗更胜一筹。
        而写词(写景抒情)又有几个忌讳:一是一触即发,看到啥景都发感慨,见猫说猫好,见狗说狗棒,见个虫子都可爱,蜻蜓点水一般,“肤浅”,读之乏味,所谓小品文极易犯此类问题。二是生搬硬套,明明就是个枯树枝,非要看出个摩天大厦的影子,夸大其词,“虚假”,所谓“无病呻吟”,常见于各类鸡汤文。三是搔首弄姿,描写太过,盲目堆砌华丽词藻,什么成语名人名言,能想到的都堆上,一个名词里恨不得用七八个成语形容。看上去繁花似锦,实则空无一物,“空洞”,作文速成班里囫囵吞枣的孩子们容易写出这种作品。
        这首词和《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都是苏东坡悼念亡妻极度伤感之作。伤感虽然是文学创作的最好源泉之一,但不能仅是传递伤感。好的文章,要从伤感里带出些东西。举两个大家的例子:曹操虽然“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最后却是要奋起勃发,“天下归心”。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伤感诸葛亮的同时,何尝不是在感慨自己,激励后人?
        这首词是苏东坡见到妻弟王缄,不禁又想起自己去世十年的爱妻,情真意切,“两首皆阳韵,几如失声痛哭”。最后两句“此身如传舍,
何处是吾乡。”古人一般认为逝去的人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于是称为“归人”,而对应在世的人,就是仍在人生旅途中的“行人”。“传舍”就是旅店的意思,普通外人理解,就是“你已经不在了,只剩我一个人孤苦伶仃,不知归处”。而对于痛彻心扉的东坡先生自己而言,恐怕是“失去你的我,如同没有方向的行人,身在何处,家在何方又有什么意义呢?”
苏轼在送别词《临江仙.送钱穆父》的结尾也用到了“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洒脱又显悲凉的说法,但和这首悼亡词比起来,心情可是天壤之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刻本《东坡乐府》
冷雁寒云渠有恨——读辛弃疾词有感兼与诗书量化首探先生商榷
宋词经典学习笔记
有关苏轼的评价
书戴嵩画牛复习
苏轼:前赤壁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