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笔记一二〇《三国谈心录》(四)八卦一下“特务”

     蜀汉没提,但是魏吴都有“血滴子”,曹魏叫“校事”,东吴叫“典校郎”。

     曹操的“校事”职位其实就是特务机构。在唐朝就叫“察事”,在宋朝叫“皇城司”,在明朝就是东厂西厂锦衣卫,在清朝叫“粘杆处”,在前苏联叫“克格勃”。为啥叫“粘杆处”呢?你的第一感觉没错!“粘杆”就是小时候粘知了的粘杆,雍正午睡嫌蝉鸣聒噪,就安排亲信侍卫用粘杆抓蝉。后来“粘杆处”索性就成了雍正最亲信的人手集中的机构。

      为啥上述特务机构能得好下场的不多呢? 

      一方面特务们重点监视的是文武百官,都是有权有势有头有脸的人,铁腕明君健在的时候还能忍气吞声,终有一日特务们失去主子宠信或者得意忘形图谋不轨,必然招致所有权贵甚至整个官僚阶层从上到下的彻底报复清算!

       另一方面,曹操说的很清楚:“这刺探隐私情报的活儿,你们正人君子干不了!”本来“溜门撬锁听墙根,绑架勒索辣椒水”就不是什么正人君子能干得出来的,再加上主子宠信,没有制约,干出一些作奸犯科天怒人怨的事儿太正常不过了。难道没人管了?民愤压不住,直接砍了了事,反正该干的“脏活”你也干了,还能“借汝头”平民愤显得自己公正廉明,何乐而不为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既有锦衣卫,那关于清朝的特务机构主要哪三个?
通鉴解读:卫嗣君的震慑
制度』常常听到“清承明制”,为何清朝没有沿袭锦衣卫这一机构?『清初』
清朝恐怖特务机构,百里夺命的雍正“血滴子”
雍正时期的“粘杆处”是个什么机构?为何令人闻风丧胆?
揭秘:明朝灭亡之后,为何锦衣卫就消失了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