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桂枝干姜汤方证(三)4方证病机与临床表现



本方证病机可概括为半表半里邪热,津伤阳损,上热下寒,冲逆明显。依据仲景条文、文献记载,以及笔者临证所见,其临床表现颇为繁杂,但主要不外半表半里寒热两方面。上热证见:晨起口苦,咽干,口干欲饮,无唾液,口中粘腻,口臭,眼干无泪,头晕,耳鸣,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失眠多梦,上半身燥热,夜间手足灼热,舌干红瘦,少苔或无苔等。下寒证见:疲倦,纳差,不能饮冷食凉,脘腹、腰部畏寒,关节疼痛,颈背腰部疼痛,白天手足厥冷,或终日四肢厥冷,或下半身畏寒等。其他表现:心下满,大便干,小便不利,但头汗出,心悸,气上冲,微热等。
5方证鉴别
5.1乌梅丸方证:此方证病因为蛔虫内伏或寒邪内侵,病机为上热下寒,正气虚损,兼心神被扰,胃气上逆,主症为脉微,四肢厥冷,心烦,吐蛔或下利。而本方证无脉微、下利表现。
5.2《金匮要略》肾气丸方证:其方证病机为下焦虚寒,水饮停滞,津虚内热,主症为疲劳倦怠感甚,但欲寐,浮肿,手足冷,腰膝乏力,小便不利或夜尿频,或又见口干,夜间为甚,烦热。而本方证柴胡证较突出,疲倦程度较轻,无但欲寐、浮肿、夜尿频症状。
16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四节、四肢厥逆辩 一、厥逆的病机和证侯特点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335、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
2厥证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98
厥阴病篇:厥逆证(1)
手足之多汗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