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安100岁老人,第四次创业,25万承包农庄,高峰时日入5000元

西安有一位百岁老人,名叫徐益卿

他是中国老牌香烟“大炮台”的创始者。

2009年,102岁的徐益卿被评为中国长寿明星人物。

图-徐益卿老人

他的一生,跨越三省,四次创业。

2008年,100岁的他再次出山,花25万承包一个濒临倒闭的农庄。

5个月后让农庄起死回生,高峰时日入5000元。

这个100岁的老人是如何做到的?

创业一生,一生创业,他创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今天,冬小麦就带你去看看徐益卿老人的传奇故事。

传授创业秘诀,人生四次创业

1908年10月,徐益卿出生于河南漯河临颍县。

图-徐益卿老人

小时候的徐益卿,家里穷得揭不开锅。

徐益卿没读过什么书,也没怎么上学。

因为家里太穷,12岁的时候徐益卿就被送到杂货店当学徒。

想起小时候的苦日子,徐益卿总是感慨地说:

“那时候想吃个鸡蛋油条,感觉都是奢望”

徐益卿上进心很强,不甘心只当个学徒。

他也想像老板一样赚大钱。

但是怎么才能从一个学徒成为一个老板呢?

当地的一个富商启发了他,给他说了一句话。

这句话让徐益卿受用一生,成为他的创业格言。

图-徐益卿老人与妻子

事情是这样的:

居住在他们附近有一个姓刘的富商,家财万贯。

别人都说在这个富商家里有一个活财神。

徐益卿也非常好奇,想去一看究竟。

人小胆大的徐益卿冒名去拜访这个富商。

徐益卿当时就问这个富商:

“人人都说你们家有一个活财神”

“你是怎么请到的活财神?”

富商听了这话忍不住笑起来,说道:

“我家可没有什么活财神”

“我的致富妙诀给你说说你就知道了”

但是富商并没有马上告诉徐益卿,而是让徐益卿天黑再来找他。

这让徐益卿更加好奇了。

傍晚时分,徐益卿再次去找富商。

富商从家里拿了一袋子钱,带着徐益卿到城边的大庙。

大庙门口有很多烧香的穷人。

只见富商把带来的钱全部洒在地上,让穷人去捡。

徐益卿满脸疑惑地问富商:

“这么多钱,送给别人不是可惜了吗?”

富商却告诉徐益卿:

“我没有活财神,我就是经常撒钱,所以才有钱”

徐益卿没有听明白,富商进一步解释道:

“你不懂,这叫明去暗来,好善必昌,如有不昌,祖有余殃,殃尽还昌”

富商说的这句话,徐益卿当时也是似懂非懂。

随着年龄的长大和阅历的丰富,徐益卿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富商是想告诉他,要多做好事,多吃亏,生意上才会有好的回报。

富商的话,让徐益卿记了一辈子。

在后来的创业经商之路上,徐益卿也是这么做的。

图-徐益卿老人

徐益卿的第一次创业是在老家河南。

他用自己年轻时候的积蓄,开办了一家卷烟厂。

在创业致富的路上,他乐善好施,经常接济穷人。

在生意上,他始终秉持让自己多吃亏,让自己的客户多赚钱的原则。

因此他的生意也是一帆风顺。

1946年,赚了些钱的徐益卿搬到上海。

在上海,徐益卿开始了二次创业。

这一次,他创办了一家烟草商行。

短短几年间,就在上海建立了50间商铺。

成了上海滩了不起的人物。

颇有成就的徐益卿成为了上海河南商会的副会长。

1956年,48岁的徐益卿带全家搬到了西安。

在西安这座老城,徐益卿度过了几年安享时光。

1980年,72岁的徐益卿开始了第三次创业。

这一次,他在西安开办了一家豆制品厂。

守着这家豆制品厂,徐益卿一干就是11年。

到1991年,83岁的徐益卿宣布隐退。

他关闭了工厂,开始回家颐养天年。

图-徐益卿老人

家人也都觉得徐益卿确实该好好养老了。

其他老人到了这个年纪,不是在养老院,就是在带孙子。

83岁的徐益卿身体硬朗,每天继续关注时事。

然而谁也没想到,2008年,100岁的徐益卿要再次创业。

这是他人生中的第四次创业。

图-徐益卿老人与妻子

全家人都非常反对,那么他这次又要干什么呢?

是什么项目吸引了这个100多岁的老人?

100岁再次创业,却遭遇危机

徐益卿有个儿子,叫徐勇。

2008年年初,在一次聊天中,儿子徐勇告诉老父亲,说西安郊区有个农场濒临破产,正在转让。

没想到听到这个消息徐益卿却突然来了兴致,对儿子说想要去看看这个农场。

儿子以为父亲只是好奇而已,于是就带着徐益卿前往农场。

图-徐益卿老人考察农场

其实,这个农场只是个普通的农场。

位于西安市郊20多公里的江南村。

农场占地面积21亩,还有一个鱼塘,设施破旧。

之前已经有两个农场主在这里经营,但都没有做起来。

这让觉得徐益卿这件事情虽然不大,但是很有挑战性。

于是徐益卿提出自己想要承包这个农场。

图-徐益卿老人的农场

此时的徐益卿已经100多岁高龄,虽然身体还算可以,但是经营农场并不容易。

听说100岁的老人要承包农场,当地的村民也是议论纷纷:

“年龄这么大了还要创业,实在让人佩服”

“年轻人都不敢承包这个农场,一个老人能干得来吗”

图-徐益卿老人与儿子

徐益卿的这个想法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

家人们并不指望徐益卿再挣多少钱,只是担心他的身体。

虽然农场不大,但是经营起来并不容易。

徐益卿是个说到做到的倔老头。

虽然家人反对,但根本说服不了徐益卿。

最终,徐益卿花25万承包了农庄。

这事在当地也成了一件奇闻。

那么,老爷子能经营好农庄吗?

图-徐益卿老人与儿子

农场刚开始经营的时候,徐益卿卯足了劲。

所有人都觉得徐益卿这次创业只是给自己找个乐子,消遣时间。

没想到徐益卿特别当回事。

为了经营好农场,徐益卿把里里外外重新翻新了一遍。

他在农场里饲养了鸡和鸭,还请了厨师做饭,搞农家乐。

农场里的员工都说:

“老爷子特别认真,对我们的工作要求很严”

“他经常来巡查,一个细节也不放过”

图-徐益卿老人检查农场

农场里里外外整顿好后,生意却依然不好。

来这里观光休闲的人并不多,冷冷清清。

农庄周围的农民开始有了一些闲言碎语:

“看来这老人也要在这个农庄上赔本了”

“我就说这个农庄不能接,谁接谁倒霉”

图-徐益卿老人查看农场

农庄上下也弥漫着失败的气氛。

就当大家都以为徐益卿老人注定要失败的时候,一件事情的发生让农庄起死回生。

老人百岁生日宴,轰动全城

2008年的10月,徐益卿100岁的生日即将来临。

100岁生日是人生大事。

图-徐益卿老人一家人

家里人打算给徐益卿老人好好谋划谋划。

但是徐益卿却提出了一个要求:

“生日宴有多大力量使多大力量”

“要尽量办好事,办好事不能忘”

图-徐益卿老人的儿子

这个要求难坏了儿子徐勇。

如何办才能达到父亲的要求,让父亲满意呢?

徐勇思前想后没有头绪。

有一天,徐勇在下班的路上路过一个建筑工地,突然有了想法:

“把父亲的100岁生日宴搬到工地上过”

徐勇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父亲徐益卿。

徐益卿欣然同意。

随后徐勇联系了西安的一家建筑工地。

工地的负责人表示愿意让老人来工地上过生日。

2008年的10月9日生日当天。

建筑工地上热热闹闹像过节一样。

所有的农民工都被请来和老人一起过寿。

徐益卿老人请了大厨,做了几百份寿面,请农民工兄弟们吃。

图-徐益卿老人在工地上过生日

后来这件事被西安当地的媒体得知,进行了深度报道。

百岁老人工地过生日,请农民工吃寿面的新闻在西安传播开来。

媒体在报道此事的时候,还提到老人第四次创业,在西安郊区开了一个农家乐。

图-徐益卿老人与妻子在农场

“百岁老人创业,开农家乐”

“此事到底是真是假”

很多西安市民对这件事充满了好奇。

新闻报道后的那个周末,就有很多市民慕名而来,一探究竟。

就这样,徐益卿的农场在当地一下子就出名了。

图-徐益卿老人与游客合影

很多市民都是冲着徐益卿老人的名气来的。

他们来这里休闲娱乐,还跟老人合影留念。

当地的摄影公司也来农场拍摄短片,为老人宣传。

按照现在的话来说,老人的农场就是那个时候的“网红打卡地”。

农场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徐益卿老人兴奋的说:

“最多的时候,一个农场来一百多客户”

“汽车排得老长,一天营业额就5000多元”

后来,当人们问徐益卿,你为什么能够让农场起死回生?

徐益卿老人总是回答说:

“好善必昌,如有不昌,祖有余殃,殃尽还昌”

生意和做人一样,要想收获,先要“给与”。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用四个字概括他的人生法则和生意法则,叫做“利他之心”。

这四个字,和徐益卿的生意法则其实是一个道理。

图-徐益卿老人

现在经常会有人在网络上问这样的问题:

“我今年40岁,创业还来得及吗?”

徐益卿老人的故事应该就是最好的答案。

他创业一生,一生创业。

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句古话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

徐益卿老人用自己的行动,给年轻人做了最好的榜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去暗来,好善必昌,如若不昌,祖有余殃,殃尽还昌。
10亩至50亩的农庄,靠哪些特色吸引客流、盈利?
休闲农业经营要靠“IP”?看农场农庄如何创新发展
年末了,去年吹牛说好了创业,今年回去让我怎么收场?
案例:生产化农庄如何改建成亲子农场?
收藏:100张全球农场农庄导览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