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3聚焦的奥之义


上次讲到了关于文化和语言当中的一些问题。我们上午讲到的词,实际上它有一些文化语言学关系,还和我们整个的体验有关系。


我举几个词,物哀,物哀和侘寂。大家知道在中国和日本之间有某些信息是共享的。物哀是什么呢?大家看一下,这是日本的一个很著名的一张图片,是樱花。樱花灿烂的时候在日本是作为一个物哀的标尺,我们中国人是可以理解这种感觉,但中国人不喜欢这种感觉。


在美感上面,欧美人不容易理解这个感觉。物哀是日本的一种美学,类似于我们中国的香山,香山的红叶很红的时候,这个美感里面就带有物哀。最极端的物哀是樱花从树上飘落的时候,被风吹落的时候,被风吹着在风中,要落地之前,这是最美的时刻,这是它的美感到达极致的时候展现出来的味道。但是我们中国人不喜欢这种感觉,中国人知道这是一种美感,但中国人一感到这种美感,会觉得有点惆怅,这是往轻了说,重了说是觉得有点晦气,不吉利。中国的文化,汉唐时候的文化和日本是很接近的,唐宋之后越往后的文化越是禁忌死亡,这件事情很晦气的。这个和日本的武士道文化有关系,日本的武士道文化和欧洲的骑士文化实际上有点类似,他认为一个人的生命最有价值的时刻,最灿烂的时刻就是在凋落的时刻,凋落实际上是最璀璨的时刻。所以日本人会很强调这个文化,比如武士切腹自杀,他会认为这是一个很有美感很有意志力的行为,很有勇气的。但对中国人来说这个事情是不希望有的。中国在宋代之后的文化基本上是希望喜洋洋的比较好,大家都希望喜洋洋的,团聚在一起,中国人喜欢这种感觉。汉唐的文化不是这。大家看一些唐诗中有许多关于边关的,岑参的西出阳关无故人,实际上这里面就有某种物哀的感觉,一部分有朋友离开的惆怅,还有一个部分,因为唐代的时候他们这些人都是代表国家去西域,作为一些官员去那里征战、做管理这些事情,它的整个感觉和后来的朝代里面的文化感不大一样。

 

另外一个侘寂。大家看看这张图的细节,侘寂类似于在一个室内空间的构造里面形成一个寂静的、寂寞的、孤独的一种感觉,这种图在日本美学里面是作为美感。如果大家去京都和奈良,会大量地看到这种这种侘寂的构造。整个房子一进去你会觉得很清冷,但是它很干净、很整洁的摆放一些山石,他们那里园林的山石不像我们中国南方摆放得很复杂,它是很单纯的,就几样东西摆放在那里,你一看就能够感觉到一种安静,这种感觉就是侘寂,它是一种空间美学。

 

我这里主要想让大家看一下,在我们文化意义上,我们一看到这个东西,物哀和侘寂,我们能够体会到,我们的felt sense是肯定有的,但是两国文化对这个东西的审美不一样,我们中国人如果去日本去欣赏,是可以理解可以接受得了的,但如果让你生活在里面,让你的生活按照这种布局,你的感觉会很不顺的。大家可以体会一下,如果让你们在一个侘寂的房间里,空空荡荡的,就放两个蒲团,放一个桌子椅子,然后上面放一个瓦罐,一个现代中国人进入这个房子,让你住在那,你的感觉会如何。这个就是我这里最主要想说的,不同的文化,即使像和很中国文化很近的地方,其中的差异仍然会很大。

 

我们上午说felt sense,大家一直在纠结,我究竟是不是把握了精确的felt sense,在今天上午的讨论就我们的文化所相关体验里到底什么是felt sense,暗示你们寻找一些词的时候,我个人会倾向于你们基本上都找到了。只是让你们去定义felt sense可能就定义不清楚了,但是这件事情让谁去定义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定义里面包括那两个方面,一个是词本身的特点要怎么定义清晰,是不是把它的要素定义出来了,还有一方面是文化是变迁的,不同的文化场域里面对这个词的定义也是有不同的。



Felt sense类似于形似神会这个词,大家可能有一些感觉,还有一个词,味道的味,我们现代一想到味就是味道,古汉语里面味这个词实际类似于现代汉语的另外一个词——作用。但味是由内生出来的,特征更像对一个事物的外观进行一个客观描述,味这个词它有点主观性的。比如中国古代的佛经翻译当中就保留了这些词,对一个事物的分析分三点,相、味、现起。味就相当于这个事物的作用,但只能说相当于,相就是这个事物表现为什么样子,这个事物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是怎么描述的。


大家如果熟悉围棋,会注意到围棋里有一个词“余味”,日语现在还在用这个词,是说味道。当日语说味道的时候,它不是指口腔的味道,是指这个事物的味道这是一个古汉语里面的用法,所以当我们去考虑这些东西的时候会发现有一些很不一样的感觉。然后在文化领域当中,felt sense在运用的时候有很有意思的特点,felt sense一般不会通过直接的感觉,当你最终描述felt sense的时候,当felt sense进入体会到一个高潮要开始脱颖而出的时候,你就会开始使用比喻性的、象征性的词。比如我们用像木头一样形容硬这种感觉,当我们形容一个人安静的时候用止水,还有死灰,心如死灰这句话本身就带有体会和体会的描述。这是中国的成语,实际上十分清晰,心如止水,心如死灰,这个词本身已经带有了关于felt sense从体会到描述的一个过程。实际上这类词在我们中文里面有好多,成语式的词汇,这些词汇当你说出来的时候会觉得是在表达。当然成语它是有层次性的,是有一个规格的、格式的。我在想当我们描述felt sense的时候实际上是和文化隐喻有关系的。所有的语言一定是躲避不了文化的这个部分,没办法回避文化当中对于词的定义。比如我们上午说的长短多少,它是有不同的含义的。还有美,这个词大家知道,汉语是很吃货的,美,羊大,羊大为美,这个不是我瞎说的,古汉语里面美就是来自于一头大的羊。所以汉语的以前的美不是用来形容人的,在词源学上甲骨文里面,美是来形容一个物的,而且是形容一个吃的东西的。


还有苦,苦是虫草,上面是一个草字头,下面是一个古,也是和吃有关系的,中国古代有两种意思,一种是一有种草叫古草,古代的古和苦是可以通假的,古这种草吃了之后会嘴巴里会有苦味,称之为苦,它是一种味觉性的。还有一种说法是古通哭,草枯了之后发黄了,烧焦了之后发黄了,把这个草放到水里面或者吃到嘴巴里会感觉到苦味。这个两个都可以的,主要是苦这个字的来源起点是来自于一个味觉性的感觉,是一个味觉性的感觉所产生的味道,我们称之为苦,然后引申为我们用这种味觉性的感觉来形容我们身体上遭遇的一种不舒适的感觉。还有几个词,心,在造字里面,心在旁边的基本上都是愉快的,竖心旁基本上都是偏愉快的词,心在下面的都是偏负面情感的,怒、怂。汉语的字形很有讲究的,还有他在描述一些感觉的时候,和人的身体感觉的那个感觉差异很大,跟英语完全不同的。只有在图形文字里面可以看到类似的规律,在非图形文字、意像文字、意表文字里是看不到这种使用的。

 


听者辛:老师我想问一下,咱们上面说的汉语和英语是不一样的,英语主要是听,汉语更偏向于行动这个方面。那是不是汉语对人的影响会大于英文对人的影响?

 

这个倒还没有研究,现在可以肯定的是,一个是脑区是不一样的,一个脑损伤的病人,布鲁克区受创伤的人的汉语功能损失很大,但是一个学英语的人布鲁克区受伤,他的语言功能受损很小。这是一点。第二点,汉语一定和动作有关,和身体有关。汉语适合书写,和身体动作会有关系,动作是指手写动作。英语不是,我们中国人学英语的时候,像我就是一个代表,写了很多,可以看得懂,但要和老外交流的时候会转不过来。英语要多说,语感好了,嘴巴说多了,英语就自然会好很多。如果英语用汉语的学习方式不停的去写是没有用的,口语能力是完全不行的。如果一个讲英语的人他的威尔尼克区受损伤了,他的英语表达能力就有问题。

 

汉语是有运动图像的,英语是有一个声音性的。出现一个汉语不是首先以声音表现的,是一个图像跳出来,是一个视觉性意象表现的,它好像更接近体会,而英语呢,一个讲英语的人当他想起一个词的时候不是先出现一个词的字母拼写,而是先出现声音,声音引导词的拼写。

 

现在我们很多时候写汉字是用拼音输入法,特别对于更年轻的人来说的话,可能这种汉字的图像以及动作的感觉就变弱了一些。还有一个可能现在的孩子从小培养英语的很多,现在大概从三四岁、五六岁开始有的家庭就培养英语了,这可能会影响一些,但是如果主要的是使用汉语,你的汉语受影响会更大的。主要看你的母语是什么。中文训练、中文教育在大概二十多年实际上是减弱的,大家更希望学英语,在这个部分里面可能会发生切换。但这个问题研究起来太不容易,如果作为研究,我觉得很有价值。再说一个词,墙裂,大家知道这是对另外一个词的误解,是强烈,但是当你说强烈的时候,它产生一个联系,墙壁啪一下裂掉了,出现了一个裂缝,有个实体性的东西破坏了它,似乎是一个意向。当使用墙裂这个词的时候出现的是一个意象,墙壁咔嚓裂开来了。所以虽然是一个误打,但打到后来会变成流行词,因为墙裂的意向更强烈,这个词以一个意象化的方式来表达强烈那个词,所以在网络用语当中就会使用的更快。一开始我还看不懂,我以为是误打了,后来我了解了发现不是误打,是一个人打强烈时真的会是这样打的。这实际上是一个拼音的误解导致的,但是某一个人可能就感觉到了里面的一个意向性的味道,就把它用出来了,一旦用出来之后,大家知道语言的变化就像传染病一样的,就是迅速很快的,一个人使用了之后,很快会被另外许多人产生共鸣,然后会迅速地一下子传播开。在网上用不着几周时间,中文全网已经全部在使用这个词,以至于几个月之后字库里头都有了墙裂。

 

汉语实际上是和我们的文化是有关系的,大家看这个东西。中国古代至少在中原地区兴起的文化,现在看上去都应该是以农耕文化为主的。这个东西就是一个节气的东西,我们现在中国人还在用,古代人是直接把它当时间。中国古代的人是以天地来控制自己的节气的。大家看这个一根根的,这个是考古挖出来,在山西临汾那里的一个地方,有这样十多根地基,现在正在复原,每个地基当中都有一个缝,我告诉大家这个用法。实际上最早的节气不是24节气,是20个节气,它有十多条缝,太阳从冬至日开始升起的时候,是从最南边的一个缝里面升起。大家理解吧,就是他的观测点是不变的,这个人就是观测点,这个人站在这个台子上,在冬至这一天往这里看,阳光是从这根缝里面直射出来的。然后到夏至,太阳就移动到这里。春分、秋分基本是在当中的位置,冬至和夏至在两端。大家如果在野外生活过的话就知道,太阳升起的地点每天实际上是不同的。这个和播种是有关系的,中国的农耕文化,就是什时候种小麦,什么时候收小麦,什么时候应该休息,整个都和这个点有关系,站在这个点上去观测。这个观测点是一个很早的天文现象,实际上古代在中原的中国人有点靠天吃饭的味道,他和天是结合在一起的,这是一个关键。而每天的时间是以日圭、日晷来测的。这反映了文化和生活是紧密在一起的,用我们现在的一个说法就是有点天人合一的意思。

 


我们看后面的一个图。大家看这个图,这不是八卦,这是十二消息卦。冬至前是天气越来越暗越来越暗,到了冬至这一天是天最暗的时候,这个东西冬至之后一天就开始出现了,他们在那里观察到阳光了。坤卦就是万物全阴,由这一步变成一阳初动,第一天看到太阳在那根线上面升起来了,他们就知道太阳要回来了。然后在这里二阳初动,三阳初动,三阳动叫泰,否极泰来。这个就是数九,初九到三九,到九九的时候就是否极泰来。然后这个是泰卦,泰卦的时候就是我们的新年,这个叫偃月新年。然后进入春分,这根线就叫春风线,此时阴和阳完全平衡了。接下来阳要突破阴。以上面三根线来比。这是全阴的,天上地下全是阴的,然后到这里是地下的一根阳气生长,然后一直生长到这里,阳气经在地表了,然后再上去一根线是大壮,播种的麦子破土了,惊蛰了,天上打雷了。然后一直涨到天气最热的时候,转到乾卦。我们一年天气按照平均两个月算,从农历的3月到4月,这里是农历的4月到5月,这是5月到6月,就相当于我们公历的7月到8月,就是现在这个时间。接下来由这个时间开始进入到立秋,立秋一过,天气变凉快了,就意味着下面开始启动了,一些根基开始松动了,然后阴气又开始增长了,天气会逐步的由夏至之后,开始收成了。他们是怎么形容收成的呢,是这些重的东西越来越离开地了,这些小麦最后到这里被收割了,在地底下没根了,砍下来了,堆积起来了。然后再到这个时候就准备过冬了。一旦到这个位置就全阴了,完全进入冬季。这个就是消息卦,消和息是两个,当这两个词在转的时候,就产生阴阳的交互,是一个阴阳的运行,就构成一个身体。所以我们中国人在中医养生当中经常说夏天应该干什么,冬天应该干什么,秋天应该干什么,整个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国人的一个生活,汉文化的生活实际上就是根据这个东西来的。这个十二消息卦是64卦里面代表12个转折时间的,这个12个卦是专门代表时间的,它是一个动态的。

 

我这里最主要要说的是我们整个文化和我们的身体感觉实际上是和这个有关的。这个六卦还可以用人来配,这个就是冬天最寒冷的时候人体的从头冷到脚。大家可能第一次听说这个事情,这六爻可以代表头、颈肩、胸、腹、腿、足。这个还可以代表官位,代表社会阶层,大家去看周易说话就知道了,这是代表庶民,然后上面代表皇帝九五。我们叫九五之尊,九五之尊是指这个位置,这和中国的文化很有关系,为什么不叫九六之尊而叫九五之尊?在中国古代占到九六通常是不好的,九六代表这个人的世界要走向反面了,物极必反,要走向反面了,开始出现九六。所以九五是代表他到达了强盛的最顶端,再过一步就不好了,但是他在这里停留下来,这个就是九五的位置。我们再说一个词,阴阳消息。消息这个词我们今天还在用,现在消息就意味着某一个信息要到来了。但实际上消息这个词最早的含义就是指这些人在这里哪一天看到阳光在这里出现了,每一个节气就是一个消息到来了。消息这个词十分古老,就是那个地方,不过那里现在回填了,在山西临汾那里,距离现在有大概六七千年的时间,大概就在那个位置上。我说这个东西是要说我们整个的一个文化感觉,当然现在我们的文化感觉和当时的文化感觉肯定有点不一样了,但现在的文化感觉有一些基础是和这些东西有关的。我们的饮食和我们的生活,还有定义和这些东西都有关。这个观念在中国古代是很简单的一个观念,在中华民国之前这个概念是很被理解的,就是称为天人合一的概念。比如春天应该干什么,秋天应该干什么,夏天应该干什么,冬天应该干什么,这些时间是当时的,所以当然我们现在不再按照这个方式来生活的,我们现在的生活节奏要比这个快,但在100年前我们还是这个方式。这个方式基本上是在中原,大概从山西到河南,他们当时的人就是在这么弄,后来这个东西就传到全国了,到后面南方也是这样。但是我们现在的说法,节气在南北方是有区别的,像北方进入立秋天气开始转凉了,但是南方还没有凉,比如上海要比北方晚15天,等于是晚一个半节气,因为有纬度的差异,在不同的纬度线上面,这个时间是有类推的。

 

我说这个最主要是说,我们关于词汇的和身体的一些文化性的感觉是一个整体过程。我举一个例子,我一位朋友与日本友人一起去中国西藏地区旅行,日本人不管怎么样一定要端坐,我们中国人打瞌睡靠着可以,日本人打瞌睡要这样正襟危坐,你让他靠着他会有羞耻感。再给大家举个例子,我有一次去美国旧金山开会,用餐的时候主办方上了一盘排骨,还有一只鸡。一个美国人吃到后来索性直接用手抓着吃了,英国人是绝对不做这个事情的,那次坎贝尔博士也在,这里面是有身体感觉的,几位英国人他们继续正襟危坐,用刀很艰难的剔那个肉,一定要把肉全部剔下来,把骨头放好,然后才拿叉子把肉一块一块的放到嘴巴里,就是很正餐似的那样去吃。这两个部分实际上我会觉得是受到felt sense的影响,受到一个体验性经验的影响,让一个英国人去像美国人这样直接拿起来就吃,英国人做不大出来,除非这个英国人已经在美国生活的够久了,一般的话他做不出来这个行为的,一个英国人如果穿着西装或者很正式礼装,如果把这个东西拿起来这样啃,这是英国人死都接受不了的事情。


大家想一下为什么他们死都接受不了?是头脑上的观念,还是有某种感觉?一旦做了,他们一定会碰触到某种感觉,这种感觉会禁止他们。所以在这个位置上整个文化都会去建造这个东西。再举几个例子,如果去日本的民居,榻榻米的地方,大家都会把鞋子脱掉走进去,这个时候如果你穿着鞋子,旁边的人都是不穿鞋的,你当时会被整个的文化氛围塑造,直接快速的塑造,你会赶快把鞋子脱掉。还有我们去泰国旅行,到佛寺里,一旦走进去的时候会有什么感觉?就是要把鞋子脱掉,要光脚走进去,或者要穿袜子走进去,你如果穿着鞋走进去感觉立刻便不对了。再比如到教堂,到欧洲意大利这些地方的教堂,一旦进去之后里面会有属于教堂的氛围,整个环境性的过程会影响你的,整个环境性的过程和文化是结合在一起的,它是有影响力的,如果你在里面行为不太得体的话就会听到嘘声。

 


听者己:我想分享一个我的文化经历,就是到德国的时候他们擤鼻涕发出很大的声音,用一张好大的手帕擦完又装回去,我一直很恶心,恶心了很长时间,有一次我终于忍不住,因为是在吃饭的时候有人这么干了,我就忍不住问他对这个行为是怎么看的,因为毕竟我是外来人。他说这是有利于健康的,不这样做的话是不利健康的,是不可以的。对于我来说当时这件事情是一个很大的文化冲击,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高尚的礼仪的行为,而我认为德国人应该是比较有修养的,但他们确实做了这么一个我们认为粗俗的行为。

 

这是一个体验上的差异的。文化当中的体验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我们从一出生就接受教育而形成的,还有一部分是情境性的。比如山东的酒文化,山东的酒文化很豪爽,和山东喝酒的整个的体验会觉得要他把你喝到位。但是上海人遇到这个陪酒法会觉得很紧张,所以许多上海人跑到山东会不习惯,觉得被劝酒劝到后来会不舒服,会有文化冲突产生,会有不爽的感觉。但是山东人如果去内蒙或者新疆也受不了,因为那边的酒文化又是另外一种味道。东西之所以有变化,我们经常会说啊这是因为文化差异,但这个文化差异背后,当你进入这个情景的时候,你处理的实际上不单单是一些文化条目性的差异,实际上这些差异都会带来某种感觉的,实际上你是有某一种感觉被卡住了,你才会过不了这一关,如果你的感觉好的话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我们用一个说法是,我们被许多暗在的体验影响着。如果一个情绪一下子不适合了,你在暗在的过程当中,当你觉得不不舒服的时候,你心里面会有抗拒的感觉,尤其到被felt sense的感觉,你会围绕这个出来许多。我们所谓的策略,应对策略,你会用这种策略来进行回应。在这种策略里面实际上有许多没办法说出来的感觉,一部分感觉可能是你觉得不想这么做,但另外一个部分有可能你会觉得没办法躲开这个感觉。

 

听者己:我有一个经验您看这是个什么行为。我曾经在德国待过一年半,回国之后突然觉得周围的人个子都好小,大概过了一个月之后这种周围没有胖的和高大的人的感觉就消失了,对周围人的觉察都发生了变化。我理解为参照系,好像那个基本的参照系发生了变化。

 

这更多的可能是你的心理变化,在我们的体会里面,比如你和一群高大的人在一起,你会调试自己的,当这种调试一旦习惯之后,再换一个环境再去调试也需要一个过程。我会觉得这是体会的变化,我个人会倾向于体会的变化不是单一的心理性变化,可能和环境和文化和环境、和你自己的身体,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变化,它不单单来自于一个心理性的变化,如果说体会是一个心理性的变化,就太局部了,实际上体会是一个整体性。胡塞尔说过一个很著名的经验,和你刚才的经验异曲同工。胡塞尔说当他在五六十岁时回到故乡比利时的小镇,站在阁楼上面望着整个小镇觉得意外的小,但是他回忆童年时候的记忆,当他小时候站在那个阁楼上面看的时候,他觉得小镇意外的大,好像走不到头,走不出去。这个就是心理主义的现象学的一个感觉。用狄尔泰的说法就是我们对事物的体验方式已经发生改变了。我们对一个事物的体验发生改变实际上是有多种方向的,一个是我们的体验发生改变而事物没有改变,就像胡塞尔说的。但你刚才那个体验的改变是环境发生改变,你的心理也发生改变,这两者都发生了改变,这又是一种改变。环境的和身心的是交互的,某一个发生改变,它整个的综合性的主观心理世界的过程都会发生改变。我说的是心理世界,就是一个人的主观世界,和对这个人的一个生活都会发生改变。

 

我们这两天一直说到整体性过程,整体性过程是这几年在聚焦里面我们经常说的一个新词。大家知道笛卡尔当时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贡献是他把心和身分裂开来了,实际上身心灵这个词是从笛卡尔开始说的。但笛卡尔说的灵不是我们现在身心灵说的灵,他说的还是圣灵,还是灵魂的意思,因为他有天主教的背景。但是笛卡尔把身和心分开来有一个什么好处呢?在中世纪的时候是不允许进行人体解剖的,因为人体解剖被认为是亵渎上帝。笛卡尔在1596年将心和身分开来之后,身体的神圣性开始降低了,之后西方最早的尸体解剖在日内瓦进行。解剖带来当代西医的发展。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解剖学是直接相关系的。心身区分开来之后,在17-18世纪的时候,身体这个方面全部归为医学科学,心理开始归于哲学,到最后细分被归为心理学,哲学保留了哲理、逻辑学、伦理的探索。笛卡尔区分之后有一批哲学家当时有不同的意见,最不同的意见从康德开始。康德当时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所谓的客观是不是可以达到的。所谓的客观就是你认识之内的事物了,那有些事物如果是在你认识之外显然是你不能认识到的,这就是康德称为自在之物。这时西方哲学的第二个分离也出现了,就是主观和客观被分离开了。客观事物作为一个自在之物是无法观察到的,主观之物所有的东西都是经过你的认识的。所以从狄尔泰和胡赛尔开始就努力想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主客观分裂的这个过程。狄尔泰用了诠释学,他研究中世纪的神学和古代的神学,还有希腊罗马的一些观点,和当时的科学主义的观点。



狄尔泰是19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他注意到,当用科学主义去认识世界的时候人类的主体是被排除在之外的,就是当你以科学的观点去研究以客观性的追求去研究事物的时候,人类的研究者的主体是被排除在事物之外的,可是同时研究者的主体实际上是参与在其中的,研究者的主观本身就是建构事物的最重要的一个工具。诠释学最早是用来解释圣经的,大家知道古代天主教会对圣经的解释是不同的,有把圣经里面的神迹、奇迹解释为真正的奇迹,也有用理性主义的方式来解释。比如五饼二鱼,对这件事情就有许多诠释学含义,一种是认为耶稣用神力、用奇迹让这个东西全部变粗、增多了,这是一种解释。还有一种解释的方法说是每个人都带了饼和鱼,所以他们是聚餐了。在圣经解释学里面有许多辩论,大家观点不同。狄尔泰在这个位置上开始辩论,说日心说、地心说的变化,还有天圆地方说的变化,这些变化实际上是来自于各自的体验,来自于情境性的体验,视角变了,研究工具变了,所以人的体验也发生变化了。狄尔泰很强调的说,并不能说地心说的说法一定是错的,不能说日心说更对,因为在地心说的年代,如果一个人以那样的方式去理解这个世界的时候也是试图去建立一种理性。


譬如在地心说之前还有一个天方地圆说,说地球不是圆的。实际上在流动力学产生之前大家不太相信地球是圆。当时的理性主义提供了一个诠释学的一个观点,一个很理性的观点,认为如果地球是圆的人类应该无限的掉入宇宙当中。这个观点你不能说它是完全没有理性的,就是说这是他当时的观察方法,这不是错误的,现在想这个想法怎么这么可笑,但是他们是很认真的。直到牛顿力学产生了,认为地球是有引力的,把人会吸住不会掉,他们才接受地球是圆的。所以牛顿的贡献是很大的,如果不发现万有引力,大家到现在还很难去突破地球资源的这个思路,因为这件事情太困难了。想象地球上每个人都头冲下站在宇宙当中,整个是这个感觉。所以狄尔泰说事物有它的合理性,但人类对事物的解释和判断会基于场景、环境、观察方法的不同,对这个事物本身会产生很大的体验性的差异。一个不了解万有引力的人,或者不了解地心说的人,你告诉他地球是圆的,这个人会很恐惧。


这人的felt sense一定是很恐惧的,会产生一个惊恐的、紧张的感觉。但是你告诉他地球是圆的之后感觉就不一样了。还有在地心说转变为日心说的时候,作为伽利略和哥白尼实际上是希望建立一个客观的观察视角,但是当时的神学裁判所对哥白尼和伽利略的一个评审的看法,现在看来会觉得蛮搞笑的,是认为他使用了一种不理性的方法,可能会引起社会动荡。后面的一句话更加搞笑,说引起社会动荡,然后让人类失去神圣性,因为地球已经不能作为宇宙的中心了,而太阳作为人的中心、作为宇宙的中心,人类就丧失了神圣性。它是基于这样的观点,这些观点是基于他们的体验,并不是说他不愿意接受这个东西,有许多体验有它自己的建构方式,当他体验的时候过不了这些关。

 

当狄尔泰在说这些东西的时候,别人会认为这些是和权势有关的。一直到胡塞尔、海德格尔、到简德林这里,这一路下来大家开始注意到狄尔泰的这个身体性。狄尔泰说心身分裂,在诠释学意义上,会发现人的心身实际上不是那么分离的。实际上简德林在使用身体是体验的中心的时候并没有摆脱笛卡尔的二元观点。比如医学使用心身二元的观点,认为身体是我们研究的对象。当简德林在使用身体是潜意识、身体是推动过程的时候,在某种立场上还是在二元的立场上。所以现在开始有一个新的强调了,就是心和身它是一个复合交错的关系,心和身的关系是一个整体性过程,而不是一个分裂的过程。就像这次坎贝尔说他和简德林最大的区别是简德林是强调身体的,而他是强调整体的。虽然简德林的著作里提到了整体性,但它的整体性还是不彻底的。他们现在希望强调一个复归于笛卡尔之前的观点,就是心身是一体的或者是交错影响的。现在还有一个观点就是环境,环境、心、身这三个东西是交错的、一起运行的,不能分裂来看,而我们的体验过程就是在心、身、环境这个一体的过程当中,这个环境里面也包括文化历史,它是整个在一起运行的,我们是在这样体验世界的,而不是把这三级分裂开来体验世界,这是很重要的。

 


我们刚才说在诠释学中胡塞尔已经开始重视聚生性这个问题。聚生这个概念就是由胡塞尔提出来的,后面引发了简德林还有美洛庞帝的思想。这些人里面简德林是最不有名的人,梅洛庞帝也是相当有名的,他的观点和简德林很接近,也认为身体是宇宙的中心。这个观点大家千万不要以一般观点去看,它的实际意思并不是说人就是体验宇宙的中心,它的意思是指当你在认识事物、体验事物的时候,是由自己的身体在这个宇宙结构当中的位置来体验的。这也就是当代人本主义的基础。我们在整合性的过程当中分为体验性过程和整体性过程两个部分。整体性过程最终被一个人所体验到肯定是体验性过程,体验性过程是说心、身、环境结合的结果,所以我们现在会用整体性过程这个词。

 

大家看这个卦是消息卦里面的转折卦,消息卦里面有两个转折卦,这一卦是万物皆阴的时候,这一卦是万物复生的时候,就是阳气刚刚出来的时候。这里面有一些启发性的东西,就是在全阴的时候聚焦,如果是一个相当有为的态度,就是在聚焦的过程当中你一定要想推进些什么,一定要想探出一些什么,一定要想怎么样,这会对整个的聚焦过程产生阻碍。类似于如果你不太清楚体会是什么的时候,有的时候这件事情倒不是一个很在意的事情;但如果你太知道体会是什么的时候,有的时候是在意的东西。我举一个例子,许多学荣格派的人都喜欢曼陀罗,希望在沙盘当中出现曼陀罗一样的东西,出现曼陀罗就等于说是自性化,self。许多学荣格派的人很早就出现了self,但许多人的这个self实际不是一个真正的self,如果用我们刚才的卦来呈现的话,有点像这种位置,就是说它是没有根的。有根的能够成长,没有根的我们称之为假曼陀罗。人是会骗自己的,会骗自己说我已经完成了曼陀罗,有的人甚至会在梦,潜意识甚至都会骗自己说我做了许多自性化的梦!人会在自己强烈的暗示性下进入那个过程,但这个过程实际上并不真实,有可能是假的。在聚焦的过程当中类似的,当你太期盼,当你看简德林的书,看其他聚焦的书,看别人进行聚焦演练的时候,你心里面会有一种期盼,期盼自己有点感觉,或者我有一个东西卡住了通过叩问期盼有点领悟。道德经里面有一句话叫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老子是强调坤的,这个坤就是来自十二消息卦里面的坤。不是虚无,他的意思类似于当新的成长要来的时候要回到这个位置上去,有点虚位以待的意思,就是说要回到这个位置上,当回到这个位置上会有新的东西出来,如果是在其他位置上新生事物是不会出现的。新生事物的出现本身有创造性和新生性,这些东西都是老的,我们把这些阳气称之为老阳,阳分老阳和少阳。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在当代聚焦圈,国际上有些聚焦师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了,就是说你不要非推出一个什么东西来,如果你抱着一个非要推出一个什么东西来的状态去推的话,可能你推的这个动作本身会让你卡得更死。我们渐渐的认识到,有的东西、有的体会是要很多年才可能会到达,也有的体会是很快会到达的,并不是说一天之内就到达了。我们身体上可能有体会,felt sense发展有几股力量,我们容易简单的把自己的体验理解为一股,实际上在我们身体上可能是有几股力量在同时发展的。所以felt sense并不是说像我们六步所设定的一步一步怎么样推进。聚焦的情况是,当你去叩问之后不见得一定有领悟;接下来当你去命名的时候,你不一定可以对他命名;当你要对她整理的时候,它不见得一定清晰;你和他去做交互感应的时候,它不见得一定十分清晰。虽然最理想的情况下可能是按照六步,但大部分临床体验的过程实际上不是那么绝对的。有的人可能达到了第二步,达到了体会就不需要再做下去了。也有的人可能一定要做到叩问领悟了才行。还有的人做倒扣的领悟了但只是解决了一定的问题。还有一种更意外的情况,这个人叩问领悟发生了,过了几个月过了一两年,突然发现之前领悟的东西是错的,有可能有一个全新的东西,这在我们的观点当中是有可能会发生的。



所以就像坎贝尔博士前两天说的,他用了30年才明白体会是什么。这个明白层面上可能有不同,因为坎贝尔他不是学心理学出身,他是语言学家,是研究语言的,他是语言学博士。我们对于明白的理解是我明白这个感觉,体会了大约的感觉是什么,这是你对自己体会的一种归纳性的明了,或者确认性的明了。还有一种明白是在教学当中我接触了各种人的体会,我了解这个体会,这可能是各种人的体会,我对体会的多样性有更多的了解,我开始明白真正的体会是什么,这也是一种明白。所以大家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是会有许多语境性的因素的。实际上当我这么说的时候,我现在的语言创立了一个情境,这个情境让大家对这句话的感受发生变化了,这个就是一个交叉性的感觉,这是我们聚焦里一个著名的词。在我们当代的聚焦观点中,万物归藏这个道理是很重要的,就是说你在聚焦当中如何陪伴,或者你自己在做的时候最好不要以过于行迹的方式去确认你一定要达到什么,你越这样期望对你的体会可能会遥远或者会阻碍你的推进。当你要准备发生的时候,你最好死了心,心回到坤位,就是完全的阴,当你这样被动的时候体会反而会出来,如果太有作为的话是不容易发生的。


尽管有的时候碰对了人或者碰到了容易的人,会觉得这个经验还是蛮容易达到的。现在不是许多人练习正念,可能今天做练习挺好的,然后你满心期盼下一次也会感觉很好。但是下一次练习感觉不见得好,有可能是很糟糕的,或者还有许多原因,不是那么确定的。归藏的意思是万物是回到坤位,坤在象上有子宫的意思。清华大学有一个校训是厚德载物,或者清清华大学的一个校训叫厚德载,这句话来自于易经,原句是地势坤,以厚德载物。归藏是比周易更早的易经,在里面有一句“初舆,荣荧之华”,荣是梧桐的别称,西域梧桐,在中国古代梧桐树是吉祥的标志,是百鸟和凤凰嬉戏的地方,因为梧桐树在地下成为一颗很茂密的一棵大树,所以各处的鸟包括凤凰都可以在梧桐树上安家。坤就是这个意思,后来引申为“地势坤,以厚德载物”。

(未完见下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言有味说单词》(二十四)用幽默感取悦自己
黄河与“Yellow River”,地名翻译为何关乎国家实力? | 东西问
周易小常识系列之四
教你几个最常用的表达技巧,速成一口“地道”的英语
【美是被痛苦提炼出来的】
孤独症孩子希望您知道的十件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