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夺命保温杯”屡次遭央视曝光,热水变“毒水”,大家应警惕对待

前言:

近些年来,小巧方便的保温杯成为养生界的一大“神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保温杯,早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标配。90、00后不甘落后,纷纷喝起了热水,泡起了红枣枸杞。就连小朋友也被父母灌输多喝热水对身体好的理念,上学不但背起了书包,也挎起了保温杯。

但是,大家并没有意识到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这个日常喝水的保温杯可能并不安全,也有可能热水变“毒水”成为“夺命保温杯”,给人体带来致命的危害。

一、热水进“毒水”出,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李女士是一个3岁男孩的母亲,由于儿子到了年龄该去上幼儿园了,看着别的家长都给孩子带的有保温杯,能让他们在口渴的时候随时喝上水。回到家后,李女士二话不说,立刻上网给儿子精心挑选了一个卡通图案的保温杯。

看到这个保温杯后,家里人对这个杯子都很满意纷纷为贴心的妈妈点赞,第二天就让孩子带去上学了。

可刚刚过去没几天,儿子一回到家里就表现的不太对劲,不像往日那么活泼好动,总是提不起精神。开始李女士以为孩子才上幼儿园,不太适应或者是在学校玩累了,也没有太在意,可一连几天都是这样,并且孩子开始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绞痛等症状。

看到孩子这样,李女士心急火燎。立刻带孩子赶去正规的儿童医院就医。医生检查之后,神情严肃的告知李女士,你的孩子这一系列反应正是典型的金属中毒症状

听到这个检查结果,李女士不可思议,回忆起,这段时间孩子也没有吃什么特别的东西,一直都是和平常一样的一日三餐,五谷杂粮,蔬菜瓜果

经过医生仔细的询问,把导致孩子中毒的罪魁祸首怀疑到李女士新买的保温杯身上。医生建议李女士把这个保温杯送到正规的质检机构检测,以确定自己的猜想。

李女士,一刻都不敢耽误,急匆匆把杯子送到了检测部门,几天后,拿到检测结果的李女士,气愤不已,原来孩子中毒,真的是这个保温杯搞得鬼

检测单子上白纸黑字的写着,该杯子所用的是非食品级材质的202不锈钢且各种有害元素严重超标。

怒不可遏的李女士,当即把“黑心”商家给投诉了,并利用媒体的力量曝光了他们不愿让更多的孩子受到这种劣质保温杯的毒害。

二、央视多次曝光:“夺命”保温杯,引起人们重视

近些年来,孩子包括成人重金属中毒的事情频发,也引起权威媒体的重视。

曾经,在央视一档《经济信息联播》中就报道过这类消息。

北京的消协在各种店铺,商城和互联网上,立即购买了50个的不同牌子,不同款式,不同价格的保温杯,并对其进行了检验,想看看有多少不符合标准,不属于合格的产品,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研究人员当时分别将牛奶,茶水和白开水倒入这50个保温杯里。仅仅过去三天 ,打开保温杯时,里面的情况令人咋舌

其中部分保温杯的内壁已经锈迹斑斑。并且里面的液体都散发出让人闻着直犯恶心的气味。

在检查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与装白水的保温杯相比,装有茶水和牛奶的保温杯会受到更多的侵蚀。在进行了专门的测试之后,我们在50个样品中,发现19款保温杯都是次品,并且在这些次品中,还存在着大量的镍、铬和锰等重金属产品的不合格率达到了38%.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瞠目结舌的数据啊。这表示50个人去购买保温杯,就有19个会买到假冒伪劣产品,而这种保温杯做出来的“毒水”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严重更是会危机生命。

随后央视多档节目,纷纷开始爆料这类事件,更是直接用上了“夺命保温杯“热水变毒水”等尖锐的字眼,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商家和普通消费者的重视。

消息大范围曝光后,人民群众担惊受怕

“自己和家人朋友的保温杯,会不会也是不合格的”?

那么咱们作为广大的消费群体,而保温杯又是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自己买到“劣质保温杯”呢?

三、如何鉴别保温杯的“真假”

近些年来,市场上的保温杯品牌,样式层出不穷,让人挑的眼花缭乱。大部分人在购买时,更注重它的保温性能和外观。真正把保温杯材质放在第一的人少之又少。导致“黑心”商家就有钻空子的机会,消费者稍微一不留神就可能掉入不法商家的陷阱里。

那么如何购买安全放心的保温杯呢?

1、擦亮小眼睛,仔细看内胆钢印

其实现在常见的不锈钢材质,通俗点来说就是一种不会生锈的金属。由铁和碳等各种稀有金属混合而成,不同的材料配比决定了不锈钢的性能。现在市场上常见的有201,202,304,316,430等等。

其中食品级的数列就是304、316和430。数字越大质量越好,成本就越高。但430技术要求比较高,且对大气中的化学成分起不了抵抗作用,长期使用还会产生锈蚀,因此不会用来当保温杯材质。

所以咱们在购买保温杯时要仔细看看杯底的小钢印,是否符合标准。这几年,由于201和202的不锈钢生产成本低,虽然是工业用材,却有很多不法商家为了获得暴利,张冠李戴,用到做保温杯,然后谎称是304的。

2、用鼻子闻一闻杯里的气味

有些不法商家不但内胆用材不合格,就连其他的配件。例如,杯盖、杯套、皮圈,漏网等都是劣质材质,所以当我们拿到一个新的保温杯后,要闻闻杯体,再打开盖子闻内部,如果气味刺鼻难闻,就要小心了,正常合格的保温杯,是没有任何刺激异味的,并且摸起来表面光滑,看起来抛光均匀。

3、运用磁性来判断

生活小技巧,在去购买保温杯的时候,可以随身带一枚小磁铁,若能吸附杯子里,那就证明这个不是真的,而是经过了镀层处理的。按照GB9684-2011的要求,304、316等都是无磁的,如果是带磁性的,消费者一定要小心,留个心眼

4、摸温度

在我们买到一个保温杯的时候,要特别留意它的保温能力,在盛满了沸水之后,拧紧杯盖,在等待3分钟后,用手指去抚摸杯子的表面和底部假如感到有显著的温热,那么就证明它的保温能力并不好,也从侧面表明它的材质和质量是有问题的。

5、液体试验,看锈迹已经买回来的保温杯,可以泡上茶叶或倒入浓度1%的盐水,静置24小时,如果打开后,有明显的的锈迹,且有异味传出,这说明所含的重金属元素超标。

过量的重金属,会增加癌症的发生率,如过量的锰,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和食欲,对于孩子来说,会影响大脑的发育和智力;过量的镍会引起神经衰弱,影响男女的生育能力;铬超标还造出上呼吸道感染,从而诱发鼻炎、咽炎等疾病的发生。

所以大家在购买保温杯时,一定要认准大品牌正规渠道,不要贪图小便宜,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选购好了保温杯并不表示没有安全隐患,还是要正确使用保温杯。否则它仍然会变成“夺命杯”。

四、使用保温杯“五个不要”

  1. 不要放碳酸饮料

这年头,年轻人都喜欢把冰镇汽水都是装在保温瓶里的。然而,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这是行为大错特错。因为不锈钢虽然耐腐蚀,但对酸性物质却没有太大的抵抗力,而且,长期放置在一块的话,还会与电解溶液产生反应,产生一些有毒的物质

此外,由于碳酸饮品存放期间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杯子里的压力增加,如果一开瓶就有很大的几率让杯里的气体喷涌而出,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2.不要放牛奶豆浆

热腾腾的牛奶、豆浆,能不用保温杯装就不用,即使用了,也要在三小时内尽快喝完。因为它们中的微生物在高温环境中会快速且大量繁殖,导致饮品变质,并且饮品与保温杯内胆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饮用后极易造成腹泻、呕吐等症状,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3、不要放中药

因为中药里面含有很多的生物碱类、有机酸类成分,特别是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使药性丧失,有些甚至会与保温杯中的液体混合,形成剧毒物质,服用下去非但没有痊愈,还会加重病情。

4、不要放果汁

以前有一篇报道说,西安城北区有位张太太,把西瓜榨成汁装到保温杯里,随后存入冰箱冷藏室,隔天拿出打开时,突然发生爆炸,西瓜汁喷出来,洒得张太太身上,地上到处都是。

有专业人士认为,水果汁在保温杯中发生爆炸,很大可能因其存放时细菌不断滋生繁殖,产生了大量的气体,从而使杯中气压不断增大,才导致水果汁“喷涌”而出的后果

5、不要用苏打粉、次氯酸钠等洗涤剂清洗。

由于它们都是电解液,所以在使用过程中, 苏打粉、次氯酸钠等会和不锈钢起反应,产生对身体造成伤害的物质。

结语:

消费者在购买保温杯的时候一定要耐心、细心挑选,时刻提高对保温杯选择的警觉性,这样才能避免用到劣质保温杯,同时也保证了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在使用保温杯的时候,大家千万不要盲目的把它当成“养生神器”,什么都往里面装,即使是合格的保温杯,也会因为用错而产生的对人体危害的物质

最后小编祝大家身体健康,事事顺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央视曝光“夺命保温杯”,倒进热水出来却是毒水,父母别掉以轻心
“夺命保温杯”遭央视多次曝光,热水变“毒水”,大家应警惕对待
“夺命保温杯”曾遭央视多次曝光,热水进毒水出,购买要谨慎了
央视曝光“夺命杯”, 热水倒入之后变毒水, 许多小孩都在使用
央视曝光“夺命保温杯”,热水倒进变毒水出来,提醒父母别再无知
央视曝光:夺命保温杯,热水进“毒水”出?保温杯新危机,要注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