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懂毛泽东这首词,就读通了中国历史

在个人成就方面,毛主席走到惊人高度的并不仅仅只有政治、军事、思想理论领域,哪怕是常常容易被人忽略的文学方面,也多有令人叹赏的亮眼之作。1964年时候,他曾经写下一首流传不广的《贺新郎.咏史》,被誉为以短短一百余字概括了整段中国历史。

毛主席与读史

从年轻求学时期开始,毛主席就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博览群书上,他几乎利用了身边一切可能的阅读资源,尽可能地吸收知识,其中自然也包括读史书。从青少年到中年、老年,他都很看重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古为今用,对中国本国的史籍尤为重视熟悉。

那部跨越时间段最长、卷帙浩繁的《二十四史》,他年轻时候便通读过。但真正有足够时间、有便捷的条件加以精读,则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事。

1952年,毛主席添置了一套大字版的《二十四史》,册数多达八百五十册,总字数大约四千万。常年精读之下,不少卷册的封面被磨损了,书页上添加了大量的重点画圈、划线和手写批注。为了方便查找重点章节,他在一些常读的列传、本纪封面位置,用大字标出传主人名;绝大多数的卷册,他都一边读一边作了圈点和断句;在重点章节的天头位置,会画上两三个圈圈作为重点标记;遇到行文中出现错字,他甚至还手写加以订正。

对于一些重要或精彩的章节,他远远不止读一遍。不但反复阅读,而且联系种种实际事例,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剖析。正史之外,他还兼读诸如《资治通鉴》、《纲鉴易知录》这样的编年体史书,和一些纪事本末体史书。

1959年10月下旬,毛主席计划外出一趟,启程前他曾经列出了计划随身带走的书籍。这个单子中便包括了大字版的《二十四史》和标点本《史记资治通鉴》。

为什么他会对史籍类书籍有如此浓厚又持久的兴趣?

在1964年5月的一次讲话中,他自己曾经解释过其中的原因。毛主席读史书,有一条非常明确的目标和路线,那就是“以史为鉴”。并非一般性地为了解昨天、过去而读书,也并不仅仅满足于知道这片土地曾经发生过什么,而是应当从过去的种种事例中权衡得失、总结经验,用于今日乃至未来的国家事业。

别具一格的咏史作品《贺新郎》

在多年读史的过程中,毛主席逐渐形成了某种一以贯之的基本观点,那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他曾经多次阐述,认为中国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阶级斗争史”。

毛主席青年求学时期,他的恩师杨昌济就十分重视且强调主观意志的巨大作用,这一看法也深深地影响了毛主席。当时的热血青年目睹社会种种不平不善,充满着改天换地的渴望和热情,自然也就很容易把精神作为改造社会的动力来源。

那个时期的他倾向于动态人生,他曾在和同学朋友的书信中提到,历史从来“治乱交替”,这是个基本规律,他自己也特别喜欢战国、楚汉、三国等等乱世出英雄的时代。

但是随着他自己逐渐成为书写近代史的一员,对于史书的理解又有了不一样的角度和感悟。

1964年,正值国际国内形势纷繁复杂的一年,也是毛主席对史籍兴味正浓、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的一年。即使工作繁忙、事务众多,他也仍然像从海绵里挤出水一样,抽出时间来读史。从这一年的春天开始,他总是在办公间隙时间里重读《史记》,以及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他还常常与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谈话,他的护士长吴旭君就曾受到他的鼓励要多看一些历史书。

某日,毛主席在游泳池休息室结束办公后,一如往常习惯地回到丰泽园,一进卧室就坐到写字台前写字,一边写,一边低声念诵。写完一遍再进行修改,又誊抄一遍接着再改,最终成品就是这样一篇咏史词作《贺新郎.读史》。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咏史诗词通常都以某个具体历史事件、某个朝代或者国家作为题材对象。而这首以咏史作为主题的《贺新郎》,仅仅只用了115个字就概括古今、将咏叹的目光放在以中国历史为主线的整个人类社会史上。其中笔力、格局和思想深度,都显示出了文学层面的极高水准。

有多少风流人物?

这首词上阕从人类社会发展史说起,“人猿相揖别”说的是古人类从直立行走开始,经过进化,慢慢进入犹如童年时期的石器时代。其后,再经历了“铜铁炉中翻火焰”的生产力进化,便从原始社会进入了青铜时代奴隶社会、铁器时代封建社会。

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同时,阶级矛盾也日益尖锐。于是争端渐起,你死我活刀兵相见,战争此起彼伏连续不断。发生在人类之间的战争是最深重的灾难,也是阶级斗争严酷白热化的象征。

词的下半阕,讨论焦点转移到读史应该持有怎样的观点和立场:不要被古人所谓的“正史”角度蒙蔽带偏,而是用阶级斗争的观点来看待历史人物和事件。

古人皓首穷经,但可能从书中得到的也不过是为帝王将相树碑立传的故事。而词人却从各种文字的夹缝里,找到了自己认为更值得赞誉的“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

盗跖是传说中春秋末期奴隶起义的领袖,他的名字是“跖”,而“盗跖”这个称呼本身就是后世剥削阶级加在他头上的贬义称号。《庄子》中说他聚集了九千之众,横行在诸国土地上,他率领部众所到之处,大国据城守御、小国钻进堡垒。总之,没有谁不畏惧他的。而庄蹻,则是传说中战国时楚国奴隶起义的领袖。

历代都有人把他们作为盗贼的代表,说他们聚党数千、横行天下。“陈王”指的是陈胜,他首倡的大泽乡起义虽然最终遭遇失败,但却是“揭竿而起”、推翻秦王朝暴虐统治的第一波反抗力量。

在毛主席看来,这些奴隶起义、农民起义的领袖才是真正为历史留下英雄业绩的人,其声名、其贡献足以名垂千古。他在读史时,比较喜欢看陈胜、吴广、张角、张鲁、王仙芝、黄巢、李自成等人的传记,曾经多次去细读与他们相关的人物和事件,并加以分析归纳。

最末以“歌未竟,东方白”作为结尾,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味。这句写景,写的是词人填词咏史,意犹未尽,东方已经微微露出晓色;但是从时代象征的意味上来说,也可以解释为新中国诞生之后,历史也翻开了全新的篇章,人民成为自己国家的主人,也从此用截然不同的目光来审视历史、观照未来。

毛主席曾经向往过社会“大同”境界。或许对一些人来说,世界大同在他们眼里是假象,是不切实际的幻象,但对于另外一部分人群来言,它却可能是理想,虽然充满艰难险阻,但却值得信仰和追求。

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

一部历史,洋洋洒洒斑斑点点,记录了大量为帝王将相歌功颂德的内容。但对于真正推动了社会进程的起义者却着笔寥寥,甚至加以歪曲贬抑,这不过是通过文字游戏完成对人民的欺骗。

然而在无产阶级史学观中,真正值得传扬后世的,恰恰是那些被压迫阶级的领袖。

他认为,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只有农民发起的阶级斗争、农民起义与农民战争,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这些人才是历史真正的主人。然而在中国古代许多典籍之中,历代的农民起义以及其领袖人物,大都受到了正统著作的贬抑和批驳,将他们称作“贼”、“匪”、“盗”、“寇”。

新时代的读者重新读史,应当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角度,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与眼光去分析历史,才能算是还历史本来面目。

这首词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发前人所未发,第一次将“革命的奴隶”视为被歌颂的英雄,并认为他们远胜于被歌功颂德的帝王将相。这同样也是咏史诗词领域的创新和革命。

有评论者认为,这首词同时也是一部形象生动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这一评价也是十分精当的。

这首词诞生之时,有感而发的意味是十分浓厚的。毛主席曾说,一些阶级消灭了,一些阶级胜利了,这便是历史,这便是几千年的文明史。

而阶级斗争的表现形式又是复杂多变的,有诉诸武装的斗争,也有没有硝烟、存在于文艺战线和经济战线的斗争。

1978年,这首词在《红旗》上刊登发表。

有研究者对这首词给出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如果有读者看不懂,那就说明“历史白学了,需要继续学”;如果看懂了,那你会发现“你的历史同样白学了,历史也就词里写的这么多”。

毛主席人到晚年,对于帝王将相一类历史人物的看法越来越反感。他认为《二十四史》大部分都是假的,其他的所谓野史也是假的。然而他不会因此就放弃读史,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但一味怀疑一切也毫无意义。

他曾说,不能因为史书“假的多”,就自己来搞一套历史、不读了,那样的行为同样是形而上学、是傻子。因此还是要扎扎实实地读好《二十四史》,不仅正史要读、稗官野史也要读。如果不读史,仍然有许多知识和思考是没有办法获得的。

他曾经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强调,我们必须要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对历史进行割裂歪曲。但是这种态度上的尊重,是将历史视为一门科学给其正确的地位,是尊重历史辩证法的发展,并不等于颂古非今,更不可能对过去的一切全盘接受。

《贺新郎》手书真迹

另外,这首《贺新郎》的手迹是一幅硬笔书法,书写于1964年春天,至今仍妥善地保存着。从纸面上文字的涂抹、删改痕迹来看,这幅手书并不是写来张挂或者赠予他人的,而是创作过程中抄给自己看的,也可以说是某一版的“手稿”。

既然是写给自己看的,书写过程便极为随意自如、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不受拘束。有看法认为,正因为书写时的状态极为自如,这幅手迹可以说是毛主席硬笔书法的经典作品之一。

此外,这幅手稿的诞生仍处于毛主席体力、笔力状态甚佳的时期,又因为有医生嘱咐不可使用毛笔,因此这幅字是不可多见的铅笔书写,相形之下也就更为珍贵了。

从手书中看来,“流遍了,郊原血”原本的版本是“洒遍”,“歌未竟”原为“未尽”,可见作者在写这首词的时候也曾经多次推敲修改,最后才定下来现在看到的版本。

另外,由于这幅字是横写草书,为了保证笔势连贯、整篇和谐统一,毛主席也相应地调整了书写时的笔势。不再如往常竖写时末笔趋向左下的习惯,而改为趋向右上。整体风格既自由奔放又和谐统一,体现了书写者极高的书法造诣。

《贺新郎.读史》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

不过几千寒热。

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

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有多少风流人物?

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

歌未竟,东方白。

参考信息:

《看懂毛泽东这首词,就读通了中国历史》;文汇网;2019年06月19日

《诗趣百味》;张其俊著.中国社会出版社

《诗家毛泽东》;邓力群主编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毛泽东书法》;良石,王会军,武焕平编著. 西苑出版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主席多次评判:“一部二十四史大半都是假的”,《贺新郎•读史》浓缩了这一思想
毛泽东与千秋史二:读透历史的人究竟多厉害?毛泽东读史三境界
UC头条:再诵《贺新郎·读史》
毛泽东的《贺新郎·读史》二十四史
毛主席暮年时所作的词篇《贺新郎·读史》是对历史和人生的感叹
毛主席的这首咏史词,写尽万年人类史,超越了苏轼辛弃疾的怀古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