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水讼  以讼止讼为上乘

易经象数理论文集

      讼挂为上乾下坎,序卦传说:“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人之所需者饮食,既有所需,争讼所由起也,所以讼卦在需卦之后。

  讼卦乾上坎下,讼卦为需之反象。需以水天相从而成用,讼以乾坎相背而成争。需卦以相得为象,寓意为人有所求,讼卦以争讼不合为旨。讼卦上乾下坎,坎者乾所生,水者天所化,天一生水,原为同类而上下违行,天主阳而上升,水体阳而阴用则润下,故天在水上为讼。水者,其德柔而性顺,其用则险而易陷,阳刚而易沉,水处高处则得其溉灌之功,尽其润泽之用。水处于下则变为泛滥之患,加之积涝之灾,所以其所居不同则得失各异。后天八卦乾位为离卦,离体阴而阳用,生于地而亲上,所以上卦乾上行,下卦坎润下,上下之卦成暌违之势,所以反需而成讼。天下之所以有争者,必因于利害之不公,人们之间所以相讼,必由于情性之偏激而失其中正之道,则无以致其均平而背乎太和之德,则无以调其虚实。争讼必始于失去中和,需之为需,本于中和,情不离性,欲不徇物,人以礼为守以敬为行,贞固而自持则利用不过,故需为人道之正。而讼则相反,追逐物欲以自触于刑,忘其礼敬以自失其守,以物为满足之望而物乃仇之,以情为恣肆之行而情乃害之。使性无凭而为意气之争,使礼不振而求法律之效,此人道之不立而民生苦矣。故同生者不亲,共存者相恨,私欲得逞而人纪不纲,太和以坏,此为情识之所误,而非正知之所裁。君子知之,必先格物致知,以期求于性命之正,保其中和之功。

       就卦象而言,讼卦以上乾下坎,上为纯阳,下为半阳,内藏险阻而外示光明。阳浮于上而阴厄于中,上下相离则父子责善,故为不亲之象。以乾刚临坎险相待不让,情逼势迫乃至于讼,此气数自然事理自至,皆因物欲之害,而情识为之所折蔽。人生因有其灵而知此人性之光明,亦为乾知大始之义。时日愈久而情欲日增,逐渐就会将真知封闭,而好恶则日多,人欲横流,遂使是非不明,善恶不分,枉顾逆理而逞暴使强,背信弃义而争强好胜,皆由于一念之妄而纠纷无穷。所以说天理存之于人之性,人生而静则天之性,感于物而动情之欲则格物致知,而后则好恶生。此礼经所述,可以见性之至善,而情乃因物而生知,因知而生好恶,所以好恶之知非正知,乃为情识是也。正知者与生俱生而不增不减,情识者随生以长则日添日多。故婴儿只知欲乳而童年只知玩耍,皆因其初而无他欲,及至长而后生爱憎之心以及嗜欲之念。为恩为怨或亲或仇,所务既繁所逐不止,于是情识弥满于内物欲征求于外,是非曲直各以所便为辞,贫富有无只求心意所遂,而后利害枉顾人己殊观,观念相左则争讼在所难免。由于正确认知侮辱,但凭情欲以为是非,则君子知其蔽端,则阐明其致讼之源而求致知之道,此乃因讼而推及于格物致知,以使情识不足以折蔽其性灵,而好恶自当则致知之至。则物欲不足以蒙蔽天理,从而意念自诚,此人人所当反躬自问。而作为讼者必求其无讼,而听讼者必复之于中和,使物我皆尽其情,而是非不失其正,使性情皆得其正而好恶不偏于情,此则物格而知至矣。物我不过则天下皆得其平,情性不差则人心皆得其正。好恶既分则意念易诚,爱憎分明则心念归一。中和之德必本于情而发于中和,情者人所难免,中和则不偏不倚,而讼则无由所生。故圣人制体以定其节,若已过其节而至于争,则情将害其性,物将害其生,中德不全,太和不和,是礼之不足为用,由此听讼则不可避免。所以刑法为接济教化之穷,法者为不得已而后用,讼者则人道之反常,法则因其反常而发生。故需者定于礼而讼者齐于法,一反一正,一变一常,交相为用,以成其道。故讼卦以天水相违,父子不亲,性情不正,物我失德而后致之。有讼必有刑,天道之所杀,故天道不下济而水德成灾,光明不下济则险阻梗咽乎中。讼字从言从公,意思就是有争不决则必待公判,言者争论之意,公者官署衙门。不得明其是非辨其曲直,才会相质于公堂而待法律裁决,此讼之所取之义。当然讼有公有私,有诚有伪有被屈而诉,有攻讦而毁之,有当讼不讼,有讼人而直已者,有自讼而悔祸者,有藉讼以为恶者,有因讼以成善者。讼之情状不同,讼之类形相异。易经之讼卦,则本乎一而致于同,期之中正而分其利害,要以人情为主,以人性为先,以纠正其过与不及,矫正其蔽害,明确其真诚,戒其诬毁以表济教化之穷,以政成体义之用。使讼者愧而自艾则悔而自咎,恢复其天性而饬其私情遏止其物欲,从而确保其中和之德。此乃为以讼止讼,以讼平讼,而归旨于无讼。就讼从公而言,应以公为止讼之本,平讼之方法,上以公示于民,民以公信其上,则法律高悬而不用,刑制严酷而不施,道德昭回,性情适正,化险为夷,人民和居,则治道之大成,亦为礼教之辅,可见讼之时义之大。人所以争而不决乃知之蔽与识之役,追逐物欲而忘却正确的判断,任由情志失中则争讼之所起。而己之知不足以明辨是非,定其曲直,有赖于听讼之官,裁讼之法。官与法者,补民知之不足,比之于礼教以礼齐之,教化以官官以正之,循之以法法以革之,其道同而用异,殊途而同归。故讼之义,以公为本,至公无私,讼乃得平。大公以正,讼乃得止。蒙者施教以去其愚,讼者施教以去其妄。蒙以养正,讼以致中,中正以公为本,至公无私,讼乃得平。大公以正,讼乃得止。教之所成,法之所行,故曰讼以致知在格物之后,格物致知,人道之始,故需卦与讼卦相反相成。讼之终凶者,是开始的时候不够谨慎,小不忍则乱大谋。以一时之忿而忘其身,以一事之激而忽其生,皆开始之时情急所致。由情识折蔽其真知,物欲蒙蔽其性灵,遂种因于先而收果于后。可见先谋而后断之所贵,为己则先要自省,为人则先要制怒,忠恕不失为谋始之本,忠恕之至,宁有讼乎。谋者致知也,谋始即先致其知之意。事物也称作事,即格物之意,若不明于物将何以作事,若不致其知将何以谋始。故毕生所学则首于格致。而凡人之生,则首于需讼之道,听讼而使无讼,为尽人物之情而得其平。谋始者则求其情尽而理平,作事之要诀就在于此。推之于就学业一途,也要情正于性,德凝于道,才会修之所成,学之所致。乾知大始,讼卦上卦为乾,故象辞曰谋始,谋即乾之知,因乾为易卦之首,此处的知字与致知知字一义,唯乾知大始而不待格物。而讼虽承乾但因情欲之蔽则不得不先谋而后作事。坤作成物即为作事,坎由坤交乾以生,且后天代居坤位,故亦有作事之象。

         讼卦为需卦之反,亦是需卦之变。物穷则变,理极则反,此乃自然而然,不致而至。天道为人予以情欲,目的是为了人类繁衍发展,也正是因为情欲才使人有了嗜欲之念,爱憎之心,通晓利害之知与得失之辨。这样的情欲是社会发展繁荣的重要条件,为生化之枢机,气数之根源。故情欲者对于人而言是属于后天之物,是为不可或缺。当然任何事情有其利则必然有其弊,我们要作的就是求其利而不害,则唯有听命于道,道在人为性,在德为善,在行为中和,在位为中正。是所以闲情欲而保生利,免祸乱而成至道。失去了这一点则必为灾害,必至纷乱。故圣人以此立教,以教制礼,以礼定法从而制止祸乱灾害。

  需之为需。本意在于中和。情绪不能脱离人性,欲望不能逾越底线,人以礼让他人为容,以尊敬他人为德,守贞自持。而讼则反其道而行之。物欲横流,数典忘祖,以身试法,以自失其守。故以物为满足之望而物乃仇之,以情为恣肆之欲而情乃害之。所以必先格物以致知,以期整顿不良风气,保持中和之功。这就是讼卦给我们的启示。

        就卦象而言。讼卦上乾下坎上为纯阳,下坎则体阳而阴用,以阳从阴而不相得,内藏险阻,外示光明。下有二心,上成浮荡。阳浮于上,阴厄于中,上下相离。父子反目,故为相违相睽之象。以刚临险相待不让,情逼势迫,乃至于讼,此乃气数自然。

  俗话说,蚌鹤相争,渔翁得利。这就是告诉我们,争讼没有赢家,官司输了是谓输,官司赢了,少了一个朋友,多了一个对手,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还是输了。俗话还说,没有走不完的路,没有过不去的坎。人与人之间,只要不是势不两立的敌人,总会找到共同话题,任何事物,也包括人在内,都有其同一性,统一性,找到了同一性就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就可能将相违相睽,变为相求相得。我们为讼挂画的象就是:诉讼不宜天水讼,水天逆行起纷争,理清是非明危害,握手言和路亨通。

             作者  徐振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易经智慧解读六十四卦之讼卦
6. 訟卦
向圣王学习“耕田种地”丨《群书治要·礼记》
了然法师丨淡化物欲,不被物累;淡化情欲,不被情伤。
釋道始于情 湯一介 WORD
论郭店楚简“情”的内涵 (丁四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