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物絮团技术养殖对虾,水体可实现自我净化,平均亩产最高达近万斤

西江水产的南美白对虾下次出池时间控制在了春节期间,按照春节对虾零售价约50元/斤,养殖户能够获得可观的收益,改变了以往在市场规律前被动的地位。

距离春节还有1个月时间,连日来“过山车式”的气温变化,让养殖户们颇为紧张。而广东省中山市黄圃镇石军村横石围的西江水产养殖车间里,却常年温暖如春。硬底化的地面下15厘米铺设了地热管道,28摄氏度的恒温,确保了南美白对虾的最佳养殖温度。

水质控制和水质管理是对虾养殖过程中极重要的环节。近年来,中山的对虾养殖成功率一直徘徊在20%-30%,平均亩产量为500斤。然而,广东西江水产研究养殖有限公司(下称“西江水产”)应用生物絮团技术破解南美白对虾养殖难题,不久前出池的南美对虾,平均亩产已经达到9990斤。

■生物絮团养虾,水体可自我净化

12月19日,记者来到西江水产养殖车间时,经营者黄明佳脚下穿着一双白皮鞋,脚下看不到传统养殖户的泥泞。养殖车内,一个个500平方米的养殖池如“井”字一般星罗棋布,共占地21.7亩。其中,颜色各异的菌种培养池呈现出了湖蓝色,淡黄色,茶色等。养殖车间顶部是彩钢和透明玻璃结合的屋顶,为菌种的光合作用提供自然光。

“生物絮团技术属于生物菌养殖技术之一,是一种改善养殖环境质量,从而提高养殖效果的方法。”黄明佳介绍,水温、水质决定了对虾的存活率。生物絮团养虾,在同一个水池就能完成养殖、净化两个步骤,减少了过滤设备的占地空间和能耗。

黄明佳是顺德容桂人,2008年他先后投入3500万元创建了水产养殖公司。“中山以及珠三角地域大约有35万亩虾塘,但基本上都是传统养殖模式,养殖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产量低,养殖成功率低。”黄明佳说,早年间养虾基本上是看天吃饭,平均亩产量仅为500斤。

2012年,黄明佳参加市农业部门组织的温室养殖技术的赴山东、天津考察团,最终决定通过高校联合的方式引进新兴的生物絮团养殖技术。生物絮团是通过人工干预养殖水体的酸碱度,增加益生菌,减少腐生菌,实现水体自我净化的目的。经过了两年实验室的研究,各菌种的比例配方最终出炉,并于2014年开始在养殖池里投产。

■对虾平均亩产最高达近万斤

然而,新技术的应用也历经坎坷。虾苗养殖到中期,黄明佳发现菌种失去了自我净化能力。原来是因为虾苗的排泄物和饲料本身,为水体带来更多蛋白质,一些未被实验室计算到菌种,不请自来的出现在水体中,破坏了益生菌之间的平衡。

接踵而至的问题都在考验着黄明佳对新兴技术的耐心。由于此前考察看到了养殖技术改革的前景,黄明佳陆续克服了这些问题。黄明佳此前还经营着工厂,靠工厂周转资金一直坚持着这一项目。5年时间过去,黄明佳的菌种配方已经相当稳定,还同时解决了对虾养殖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虾肝肠孢虫”问题。

2019年,西江水产也从前几年的亏损、收支平衡中实现突破,成功扭亏为盈。通过对虾生物絮团养殖技术,西江水产的南美对虾的产量从以往传统的亩产500斤提升至最高9990斤。“我们6月2日投苗,8月27日出池,最少产量的一个池也有6300斤。”黄明佳介绍说。

得益于气候、水体、病害都得到人工控制,黄明佳如今能够准确控制对虾的上市日期。按照黄明佳的生产计划,下次出池时间控制在了春节期间,按照春节对虾零售价约50元/斤,养殖户能够获得可观的收益,改变了以往在市场规律前被动的地位。

■养殖基地“秘方”走向田间地头

除了专门的养殖基地,黄明佳也在逐步尝试将室内生物絮团养殖技术下放到户外水塘,也获得了产量上可观的改进。“传统户外水塘的对虾亩产约为500斤,通过结合菌落配方和户外水塘的土著菌,产量目前也已经提高到3000斤。”

目前,西江水产通过与农户合作的模式扩大养殖,并在顺德、中山、番禺、珠海、江门等地发展了1300亩的示范基地。“我们今年是首次盈利,总产量预计在60万斤左右。2020年目标是实现和其他养殖户合作养殖3000亩,产量预计1000万斤,总产值突破3亿,公司大概能盈利3000万左右。”

记者从黄圃镇了解到,为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创建培育新型特色农业,黄圃镇政府2018年起设立了扶持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今年,黄明佳经营的西江水产,成功被认定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获得该镇扶持农业发展专项资金。西江水产成功将大学实验室技术转化为大规模农业量产,也吸引了高校相关专业人员的极大兴趣。在采访的过程中,黄明佳不停接到电话,其中就有中山大学和深圳大学的师生希望到场参观。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跨界养虾连续多年成功,来围观这位养虾人背后的故事
注意!内蒙古盐碱池塘也能养出南美白对虾,400亩产量高达12万斤
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
生物絮团养殖技术已不再神秘!且看本文给您慢慢道来!
【生态养殖、品质根源---原创空间】生物絮团技术
养虾有收无收在于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