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疆之功不值一提?“清朝奠定现代中国版图”到底有没有说服力?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宣统下诏退位,标志着持续了276年的清王朝正式寿终正寝。

清朝的灭亡,意味着千年帝制的彻底终结,但围绕清朝的功过是非却始终无法盖棺定论。事实上直到今天,这个王朝留给我们的争论依然相当大,尤其是围绕清朝对现代中国的历史作用。

虽然“清朝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早已被各种历史教科书白纸黑字地记载了下来,但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很多板上钉钉的历史相继被推翻,包括清朝对现代中国版图的贡献也似乎岌岌可危。

今天的网络上,关于中国版图的贡献者,大致可分为两派:

一派是“自古以来派”,核心思想是新中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是中华文明肇始以来,历朝历代艰苦创业、筚路蓝缕的结果,比如秦朝开疆岭南,汉朝进军西域,唐朝经略东北,元朝征服青藏、明朝巩固云贵等。

与此针锋相对的另一派则是“解放军奠定派”,根本观点是古代疆域虽有繁盛但终归都是过眼云烟,所以现代中国的每一寸疆土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结果。毕竟从鸦片战争以来,我国疆域在列强的啃噬下不断萎缩,清朝灭亡时只剩下半个紫禁城。再加上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国土早已四分五裂,如果不是解放军以弱胜强并最终解放全国,怎么会有新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应该说,这两种观点都有各自的道理,但却各有各的缺陷。比如“自古以来派”言之凿凿,却解释不了蒙古问题。毕竟历史上的蒙古曾经是大一统帝国疆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多次纳入中原王朝版图,但如今却与我们分道扬镳;而“解放军奠定派”虽信誓旦旦,却回答不上宝岛问题。毕竟解放军从未真正踏上过宝岛,但我们却认定宝岛是新中国的神圣领土。

所以,两种观点本质上都是错误的,而它们错误的核心,在于都刻意忽略了清王朝在领土奠定方面的历史贡献。

得益于某些别有用心的宣传,今天的清朝早已成为恶贯满盈的代名词,近代中国积贫积弱、被动挨打的背锅侠,仿佛清朝是十恶不赦的罪犯,近代以来的负面后果都应该由清朝承担。

这似乎不是空穴来风,毕竟清朝确实大兴文字狱,推行愚民政策,压制科技发展等种种恶政不胜枚举。但因此将近代以来的所有罪责都强加到清朝头上,无疑是无耻和无知的。

要知道,西方国家在大航海时代后的异军突起不是偶然,近代以来整个东方世界被西方世界后来居上并沦为被动挨打的对象更是积重难返的历史趋势。说白了,哪个王朝身处这样的时代都是大同小异的结果,清朝不过是恰好赶上了而已。

很多人认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清朝,必然不如汉族建立的王朝给力,君不见明朝后期就比清朝后期长脸。这无疑也是颠倒黑白,要知道,明朝在面对倭寇时,也曾屡战屡败,后期料罗湾海战,反侵略主力是海盗而不是官军。

所以戴着少数民族有色眼镜,将清朝的罪恶无限放大,尤其是将近代以来的丧权辱国作为整个清朝的标签,从而忽略了清朝前期在开疆拓土方面的巨大贡献,无疑是用心险恶的。

很多人认为,清朝前期的所谓开疆拓土,本质上不过是“捡漏”而已,毕竟中原是明朝的,蒙古高原、西域和青藏高原则是蒙古的,只要打败了两者,131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国土即唾手可得。

只是,它们会主动高举双手等着清军来征服吗?当然不是,事实上从1644年入关击败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开始,清朝先后消灭多个南明政权,平定三藩叛乱,直到1683年平定宝岛才重新统一中原。

而蒙古方面,从1685年清朝发动第1次雅克萨之战开始,清朝先后收伏漠北蒙古,两次击败噶尔丹,进军西藏,平定青海和硕特蒙古叛乱,直到1759年才彻底平定天山南北,将清朝的疆域推向顶峰。

可以说,作为渔猎民族起家的马上王朝,清朝前期几乎无年不战,疆域不断扩大。再加上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的大规模推广以及“摊丁入亩”等一系列增殖人口的政策,清朝人口迅速增加,出现了著名的“康乾盛世”。

很多人“康乾盛世”不以为然,毕竟英国人马嘎尔尼早就说了他看到的清朝处处衣不蔽体、穷困潦倒。且不说马嘎尔尼有没有白内障,单说乾隆皇帝拒绝马嘎尔尼攫取清朝利益并打开清朝国门的行为,就足以令马嘎尔尼胡说八道了。

再者,古代历史上哪个盛世的老百姓丰衣足食了?张养浩所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才是古代老百姓最真实的生存状态。

所以,清朝的很多历史,需要被重新认识。回到领土方面,且不说清朝疆域的取得,是不是清军浴血奋战的结果。即便是将东北表述为清朝的“嫁妆”,将中原和蒙古表述为清朝的“捡漏”,清朝的“嫁娶”和“捡漏”也是正当其时的。

换句话说,清朝对疆域的最大贡献,不是清军的策马定乾坤,而是在特定的17世纪,对开疆拓土保持了旺盛的进取心和高瞻远瞩的世界眼光。

明朝的灭亡,很大程度上因为“小冰期”的到来,而小冰期也促使蒙古等游牧民族不断南下,与中原王朝产生了越来越激烈的冲突。

清朝最大的优势在于,它来自东北,对寒冷气候适应性更强。而且更重要的是,相比于中原政权自南向北的艰难北进,清朝自东向西的平推相对容易。

与此同时,异军突起的沙俄也在自西向东一路狂奔。清朝与沙俄的东西对进,使蒙古等游牧民族从此彻底丧失了向北向西逃遁的可能,只能在清俄之间二选一。而相比于以欧洲人自居的俄罗斯,蒙古无疑更倾向于清朝,这是清朝能最终征服蒙古的重要基础。

而在清朝不断开拓的同时,欧洲“三十年战争”终于尘埃落定,并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作为世界近代以来的第1个国际法条约,《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明确了“主权”的概念,从此清朝开拓的每一寸土地,不是“盛之则揽,衰之则弃”的“疆域”,而是由两国以上共同确定的“领土”,清王朝也由此有了“清政府”的新定义。

此后清朝与沙俄在1689年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就是对两国领土的首次确认。其后的《瑷珲条约》以及《北京条约》,虽然丧权辱国,但也是确定两国领土的法律文件。

可以说,不管多少个自古以来,只有在清朝时期被纳入中国版图,才能算是真正的中国领土。即便是清朝寿终正寝时,只要没有国际条约规定清朝领土只剩下半个紫禁城,那么清朝的领土就依然有包括蒙古在内的1100多万平方公里,这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基本规则。

正是因为有“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对清朝领土做出的一系列约束,中华民国才能基本继承,毕竟这已经不是王朝的更迭,不需要疆域的重新开拓,而是政府的走马轮换,国际社会只需要更改国名即可。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军阀混战,也只是限定在了相对固定的区域,毕竟张作霖再牛,也不会跑到西伯利亚或朝鲜跑马圈地。

而等到解放军秋风扫落叶,当然也不是漫无目的,而是解放南京国民政府曾经管辖的领土,也是国际社会承认的中国领土。

所以,即便解放军尚未踏上宝岛,宝岛也不是无主之地。毕竟《开罗宣言》早已重申了中国对台澎等地无可争议的主权,这早已成为人所共知的事实。

可以说,清朝前期的开疆拓土,绝不是捡漏,而是中华民族真正的幸事。否则,当错失了整合中原和蒙古的历史窗口,一旦蒙古成为沙俄等列强的囊中之物,今日我国领土将极有可能止步于长城!

当然,清朝前期的强势,尤其是康熙、雍正和乾隆的“奋三世之余烈”,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准噶尔汗国的极盛一时,其复兴大蒙古帝国尤其是入主中原的野心,是清朝不得不与之血战到底的最重要原因。而清朝前期在蒙古方向的不断扩张,也基本上是“清进准退”的拉锯战。

所以,想想今日中国拿着清朝晚期同列强签订的边界条约作为我国领土声索的法理依据,我们就应该明白:

“清朝奠定现代中国的版图”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经得起考验的铁一般事实。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开疆拓土贡献最大的10个皇帝1、秦始皇,统一六国,实现了中
满清,的的确确是奠定了现代中国领土版图的功臣
为什么清朝版图比明朝大,这是一个关于“北方强敌”的问题
清朝对我国版图贡献有多大?华夷一体、五族共和,清末戍边英雄多
清朝很弱?大错特错,实际上清朝是我国历史上实控疆域最大的王朝
我国历代疆域版图,你最中意哪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