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谍影”十五:从天津到营口,日本间谍为侵华绘制大量地理图片

接续前文《“东谍影”十四:天津不设防,间谍自由窥视军营炮台,焉能不败?》

从上一篇我们开始正式阅读曾根俊虎的《北中国纪行》,因为我们要剖析一些历史深层次的问题,所以描述比较详细。以后引用该书内容(都放在引号里了,未引用部分我就不再加省略号了)就不必要这么详细了,我们择要而谈。

一、侦查制铁局和清军部署实力,详细记述军事信息(原章节标题《兵备概要》)

1、清朝的军舰给人感觉有一定军事实力。“西面即是白河之流,其下流常停泊着西洋式的中国常备军舰。军舰内外清洁尾部装有克虏伯炮,光泽射人,每舰总数不下八、九门,单以目击论之,丝毫不让本邦(日本)之炮艇。”

2、海光寺制铁局,“本地人又呼之为炮药局或机器局。”“同治年间,其规模还极小,而至光绪元年(本邦明治八年,1875)开始重建,现在已具备三十马力的机械,武器则自不待言。总之,制铁之举,无所不为。现在制成的大小枪炮的弹药堆积如山。有英人一名常驻,任指挥。起名为海光寺制铁局,大概是因为该局与旁边的一个叫做海光寺的寺院相邻接的缘放。此寺极为有名,即一八五八年中英条约缔结之处。寺中虽说极大,却非常清洁,遍植树木,又有一庙安置观音像,还有乾隆的笔迹。”

采自《北中国纪行前编》

3、河东制铁局。“当时大烟囱总数有十六个,大小枪炮的子弹、炮弹、炮车台、小蒸气机等都能制造。再有,每天制造出来的小枪用的火药高达一万斤,雷明顿手枪的子弹一天生产不下一万发,据说假若雇用五百个工人,每天则可以制造出二万五千发。该造弹机械是同治十三年(本邦明治七年,1874)以极为昂贵的价格从英国购买的,其雄劲之动力真是值得称赏。另外铺设的铁道纵横交错,以供运送货物之便。关于该局制造所使用的原材料,探而得知,铁来自英国,铜虽然东南亚诸国也出产,但其质坚硬,不便使用,故也从英国进口,而煤炭及硫黄等则采用东南亚诸国的。据说其工人多采用广东和宁波人。现在英国人有三人常驻,任指挥。呜呼!目睹该局之宏壮,反顾本邦之制铁局,其规模之小真可慨叹。”

采自《北中国纪行前编》

采自《北中国纪行前编》

采自《北中国纪行前编》

采自《北中国纪行前编》

看游记时最想同时看到地图和图片,这样看正文不迷茫。但当你看到本国的军事部署赤裸裸地绘制在外国人的游记里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能够像欣赏《千里江山图》一样心情愉悦吗?这些图片证明我们被别有用心的人惦记太久太深了。

这些图片描述越详尽,后世日本侵华给我们带来的苦难越惨烈。

二、从天津经昌黎、山海关探查到东北牛庄、营口,沿途地理风貌及军备状况。(原章节标题《天津以东以北沿海地区景况》)

这一段很长,简要转述。

曾根俊虎探查了清朝在天津的军事设施及军工厂生产能力后,从天津出发,用16天时间“穿越山海关长城,达到牛庄”,“探视辽东马贼所割据之地”。日本人松延玹同行。

他们向天津东北出发走过芦台河,一条白河的支流。

采自《北中国纪行前编》

曾根俊虎记录了沿途的村庄名字、里程及人民的生存情况。

7月5日,他们来到宁河县,并记录了宁河县的历史:“根据史料记载,宁河县属顺天府管辖,位于府城东南三百里之地。地丁银四千一百八十三两,杂税银二百四十二两,养廉银八百两。明代尚未置县,至清代始置县治。据说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处有秦始皇所筑红心堤旧迹,东南八十里处后唐刘守所建将台至今尚存。再前行数里有一条河,称老云南河。”

采自《北中国纪行前编》

7月7日来到滦河。“此河就是中国北部有名的滦河,宽达一百多米,然现在水面宽度只有一百二十米左右。河中央深度约一丈余,水色混浊,湍流翻滚,蜿蜒南流一百余里而入大海。”“据说河源出自波罗城之地山麓。前行一里余,其间可望烟山高塔,此处眺望绝佳,恐怕是四百州中极为罕见的。元朝诗人宗本有咏滦河诗,录于下:'滦河上流狭,娟娟仅如带。偏岭下横渡,复绕行都外。颇闻会集潦,既远势滂沛。虽为禹贡遗,独与东海会。不知能自致,天壤无广大。’据史料记载,此州即是商代时称为孤竹国之地,也就是伯夷、叔齐所生之处,据说祭祀二人之庙至今尚存。”

采自《北中国纪行前编》

又往前走,“从滦河所望见的诸山从这里望去稍觉变小了,最后的一山相距仅一百多米,望去颇觉峻拔,其高度大约有三四百米。”

采自《北中国纪行前编》

再往前走,就来到昌黎县城两名日本间谍冒充中国人参观了孔庙和关庙。“东方里余处可望见昌黎县之城墙。城墙北边有一座高塔突兀而起,直插苍空,风景甚为可爱。”“城内……又有孔、关二庙,又有学校,题曰'明伦堂’。我入关庙,有人问我是谁,干什么的,我回答说是广东人,今日到此特为拜孔、关二庙,于是允许参拜。”“查考史料,该县属永平府管辖,位于府城东南八十里。地丁银二万五千二百六十两,米三千六百九十石,仓谷一万石,杂税银四百十五两,养廉银八百两,办公银一百二十两。北魏之时属辽西郡,至唐代称营州,金大定年间始改为昌黎县。即唐代韩愈所生之地,今有其祠堂,还有碣石山、水岩山等名胜。据说此地至山海关一百二十里,至天津四百二十里。”

采自《北中国纪行前编》

此后两名间谍又走了许多路,来到山海关,在这里,他们碰到了欺负中国老百姓却害怕外国人的清朝官兵。

采自《北中国纪行前编》

“前行里许……其时有兵卒六七人跑过来叫住驴车,问我从何而来,前往何处,其意大概在于要钱。我就把自己本国姓名告诉他们,并回答说从山海关衙门而来,想去牛庄,兵卒们说可以可以,就散去了。从这里正东里余之外可以望见山海关城门,又可眺望长城。长城从左侧山顶直下山麓,直接山海关城门,其中间地形或为云层所隐,或为高凸之地所遮,而长城又在城门的右边显现于眼前,连绵延伸到海边。”“左边有户部税局,一位官人出来叫住驴车,问是谁,干什么的。我以国名及姓名相告,并说明有通行证。于是继续前行而来到迁安驿。”

“外郭东门内的左边有官舍二三,在最后一座官舍办通行手续。门前并列竖着数根铁矛,于此处停下驴车。因为官吏问我是谁,是干什么的,我又把国名和自己姓名说一遍。官吏要看通行证,就照办与之。其时一个官员出来,他说办手续之间可以解厕,可以喝茶。于是我走进官舍喝茶,官吏等人皆来搭话。”“最后一个姓增的官员出来接待,诸吏都却行而不敢走近。交谈之间,那官员签完了通行证,把它还给了我。我说声再见,坐上车又出发了。满洲人关氏说:此处的官吏有山永协陈飞熊,都统崇礼、增氏是佐领官。而中国人通过此关时,门吏必问其姓名,住居和年龄,行人不以满语回答就不让通过,这是山海关的定则。既而经过市街,爬上城后小丘眺望长城及城关,连峰从城之五六里以东而来,过了城又稍向北,又东转北走,隐没于他山之阴。”

每每读到这类文字,我都对清朝基层官员士兵的双标行径所不齿。清末,国家已经认识到让汉人到东北迁徙的重要性。只有移民实边,大力开发东北地区,才能保住东北的国土地位,不至于像土地广袤、人烟稀少的外东北一样被沙俄割走。清末汉人的“闯关东”实际上已经得到国家层面许可。但是,基层执行者仍然把自己的私利摆在头里,不会说满语的关内汉民不能出关。其实我们知道闯关东的关内汉民很多,有几个人会满语呢?他们怎么来到的东北?想想就知道,贿赂守关官吏呀。

曾根俊虎记述山海关说:“此关本来叫临榆关,隋初之时汉王领兵征讨高丽时所谓出临榆关者即为此关。《明史》记载说,魏国公徐达改临榆关为山海关。考查史料,在离长城之下的海岸数里的海中有一小岛,相传是秦始皇求仙之地。关北有有名孟姜石,石上有妇人足迹,民间传说此是秦时孟姜寻夫之处。”

采自《北中国纪行前编》

这真是晚清的奇葩现象:中国国民不能在国内自由迁徙,而外国人可以轻易得到通行证,在中华大地上任意测绘和探查情报。

曾根俊虎当然不是善茬子,他此行目的也不是游山玩水,主要还是搜集军事情报。“前行数里,看到路左边的土丘上有烽火台,于是停车而爬上土丘观之。烽火台高三丈五六尺,周长四五十米,为圆筒形,底部的一丈许以石垒之,其上部以砖筑之,顶部也是砖砌而成。里面筑有一丈见方的炮台,高出围壁三尺余。其顶端围壁形状如城壁女墙,呈凹凸之形。南面的围壁上有一个口,大约四尺见方。从此口至底部石壁处石头都稍稍伸出一段,以作梯阶。然而烽火台本来直立,故不能缘石面上。我想这一定另有用处,一旦紧急之时必有人进出于此口。此口的上面有石造匾额,上面刻着'大烟台’三个字。下部石壁有塌陷破损处张望内壁,都是用石灰垒石而成。此种台在山海关以东每隔三五里就有一个。前面所记烽火台均属此类。”

采自《北中国纪行前编》

采自《北中国纪行前编》

谈到“大烟台”,山海关一带的长城我也登上过,但是我没见过这种建筑,我也不记得介绍长城的资料里有这种建筑结构。查资料,长城上有大量方形的烽火台。“大烟台”就是烽火台,但为什么曾根俊虎见到的是圆筒形的,不得而知。

两名间谍来到中后城。“城内人户甚稀,城东更不见人家。城墙周长四里,高五米多。官兵五十,民兵五十,白蓝旗兵百,据说都不用洋枪。”

采自《北中国纪行前编》

这里反映出长城一带防御的落后。日本侵华时在长城脚下制造了多起大屠杀,许多长城边村镇里的人都被杀绝,在《北中国纪行》中记载的许多村庄都找不到今天的村庄对照,只能靠音译,估计是被后来的日本侵略者屠杀灭村绝户了。勿忘国耻。

离开中后城,两名间谍又走了许久,来到宁远州城。“六点半抵达宁远州城,在永泰旅店投宿。进餐后,向店上人打听州城情况,说是城周长一里,知州叫刘恭,官兵旗兵各有二百,都不用洋枪,城内人家不满三百户,城外过一千户。”出城后在城外又见到两个烽火台。

采自《北中国纪行前编》

七月十二日经过松山至小绫河,摆渡而过。“其时遇到一辆车,车上坚着一面写有'朝鲜贡务差’的小旗。”

采自《北中国纪行前编》

两名间谍很快到达有地理标志作用的一座石山,这是个分岔路口。“村后有一座石山,高约二百英尺奇石怪岩,本地人呼之为石山,突兀高耸,数十里外犹能望见。而在山前分为两道,一路指向东南至牛庄,一路取道东北,是通往盛京的大道。据说从这里到盛京四百里。”

采自《北中国纪行前编》

7月14日,两名间谍来到三叉河渡口,艰难渡河。“过此就到三叉河渡口,一水自北而来,一水由东而来,至此合流向南,宽一百米左右,河中央以东的河深有三四米,而其他地方深不过九尺,水流浑浊而急。刳木为舟,用作渡船,幅宽不足四尺,长五米多,并其两舟,上载车舆,舟中之人牵着驴缰绳,使驴自行河中浮泳而渡。为渡此河,竟耗费了一小时四十七分钟。”

采自《北中国纪行前编》

然后来到牛庄。“经过叫做李家侯铺村时,从村东头可以遥望高塔耸立云端,那便是牛庄法国人所造的天主教堂。八点零六分到达牛庄投宿,叫来客店主人讯问道台署及外国领事所在地,回答说这些都在营子,住在此地的外国人只有法国的天主教牧师和英国的耶稣教牧师各一人,营子离此地九十果。起初我辈以为牛庄是开港之地,所以雇了驴车远道而来,现在到此才知道领事馆等不在此地而在营子,于是决定明天一早启程去营子。此地有一个城,有旗兵二百,三品官防守尉是满洲人,叫果勤明阿,统帅这二百旗兵,城内外一共有人家一万户以上。”

采自《北中国纪行前编》

据曾根俊虎的记录,他在这里详细考察了清朝兵力部署,相关资料放到一本《盛京纪行》书里了。

关于牛庄和营子(营口)。牛庄是今辽宁省鞍山海城市的一个镇,曾经是东北三省的著名港口,距营口约45公里。牛庄港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是辽河下游的重镇。后来随着辽河下游水道不断淤塞,牛庄港的码头无法再停泊大轮船,辽河港口不断往下游转移。

营口也叫没沟营,在康熙年间,有蒙古人在这一带放牧为生,盖起了成片的窝棚。这些窝棚离远看就跟军营一样,于是人们把这一带称为“营子”。又因这里是大辽河入海口,涨潮的时候潮水没沟,所以叫这里“没沟营”。后来这里成为通商口岸,就叫没沟营口岸,简称营口,再后来这里才正式以“营口”命名。

营口还有一个别名叫牛庄,如今在营口市还保留着许多以牛庄命名的建筑。这是因为历史上牛庄名气更大,只是因为辽河口迁移,才造成营口的崛起,替代了牛庄的作用。后来营口发展起来,成为东北地区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最繁华的时候得到了“关外上海”的称号。

从天津经昌黎、山海关到牛庄、营子,选自1882年《大清十八省舆图》

咸丰八年五月(1858年6月),《天津条约》签订。时隔2年多,咸丰十年九月(1860年10月)换约,《天津条约》生效。咸丰十年九月二十七日(1860年11月9日),恭亲王关防的通商告示,由英、法等国使臣带往各省宣布。同年十月初五(1860年11月17日),恭亲王奕䜣将《天津条约》内容咨行通商各省。

咸丰十年十一月十三日(1860年12月14日),咸丰皇帝谕令盛京将军玉明、署盛京将军兼管奉天府府尹倭仁、奉天府府尹景霖:“奉天牛庄等海口通商,事属创始”。至此,牛庄通商,即营口开埠掀开序幕。

咸丰十一年四月(1861年5月),英国驻上海代理领事密迪乐,被任命为英国首任驻牛庄领事。密迪乐乘坐英国军舰斯芬克斯号于5月21日到达营口踏勘。密迪乐5月29日午后到达牛庄。次日会见了从陆路赶来的中国通商委员,随后在牛庄踏勘两个小时,听取通商委员、牛庄防守尉毓昌的情况介绍。毓昌介绍说,清初牛庄距离河口最近,一度成为经商好地方。到乾隆末期,营子上游的田庄台繁荣起来。道光十五年(1835年)前,营子已成为商业中心地,牛庄商人转向营子。通过现场踏勘,密迪乐看到牛庄的衰落,营子的人口比牛庄多,市街比牛庄繁荣,于是把英国领事馆放在了营子。

《天津条约》所定牛庄开埠,实际开埠为营口,营口即牛庄,是中英双方的共识。英国在营口设立领事馆,名字叫“牛庄领事馆”,名义上还在牛庄,实际上在营口。1861年,营口正式开港,成为东北三省第一个通商口岸。

这也就是曾根俊虎受领事馆名字影响先扑向牛庄、后根据当地人提供的情报又扑向营口的原因。由此可见,在信息不发达时代,实地勘测的重要性。

三、山海关在明清时期京畿防卫中的重要作用,日本侵华攻占山海关的历史。

清朝入关,定鼎中原,这个“关”就是山海关。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位于今河北省东北部秦皇岛市辖区之一。山海关古称榆关、渝关,又名临闾关,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三月设置渝关,唐朝属临渝县管辖,辽金先后在此设迁民县,元朝改为迁民镇,至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中山王徐达在此设卫,领左、右、中、前、后、中左、中右、中前、中后、山海十千户所,洪武十五年(1384年)筑城为关,“以其倚山面海",故称为山海关。

山海关与辽西走廊

此后,山海关成为连通关内与关外的咽喉重地。山海关以地形险要著称,北面倚靠山势陡峭的燕山山脉,南面濒临浩瀚的渤海海,据顾炎武《读史方舆纪要》,山海之间"相距不过数里,实为险要。"山海关东北处沿海有道路,但是十分狭窄,仅可容纳一辆马车通过,道路旁边遍布乱石,而崇山峻岭又高不可攀,"其形势之险要为诸关之最,故有'百二山河拥帝京,铁关金锁接长城'之称也。"明《山海关志》:“长城之塞,重键之封;绝壁洪涛,犬豕喙息,严城列戍,虎豹森然; 屏翰京师,咽喉辽左,诚四夷之守,万世之业也。 ”
此外,《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燕山山脉上的五个重要关口:紫荆关、居庸关、古北口、松亭关、山海关,只有山海关和居庸关可以行车运送军需物品。因此,山海关以其独特的地理形势成为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

明《山海镇长城形胜图》局部

山海关的军事重要性在明朝最为突出。自徐达建关设卫后,这里便有重兵把守。到明朝末年,随着满族势力不断扩大,对明朝构成不小的威胁,于是重兵宿将云集山海关,马步兵丁达到25000人,马骡1036匹,军器804910件,其中铜铁大将军炮36门,佛郎机8架。此外,山海关还建有6座卫城,主城箭楼南北城面上建有4座供瞭望防守用的建筑,并且以关城为中心建有向外福射的各种防御建筑,如卫、所、城堡、墩拔,山海关的防御达到极盛。

因为明朝山海关牢固的防御工事,清军每次南侵只能绕开山海关,从其他隘口进入明朝腹里。但山海关的存在又使得清军心存顾虑,害怕明军切断其后路,因此不敢久留,"所克山东、直隶郡邑辄不守而去,皆由山海关阻隔之故,乃不旋踵。”

清朝定鼎北京后,将盛京作为清朝陪都,关内与关外的往来增多,此时山海关的地理位置被赋予新的意义,据《临榆县志》,"关(山海关)据山海,拱卫神京,东通三省,远接朝鲜,洵畿辅之咽喉,两都之锁钥"。山海关成为东通奉天、西连畿辅、枢钥两京的咽喉要地,成为东陲要冲。

入关后的清朝八旗有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之分, 京师部署兵力最多。当时八旗额兵二十万左右,隶于禁旅者十万有余。京师之外,八旗军队的一半兵力驻防在全国重要省份、军事重镇、水路交通要冲及边关要塞。魏源《圣武记》载:“ 通计中外禁旅驻防兵二十万有奇,而居京师半之”。曾国藩曾言:"八旗劲旅,强半翊卫京师,少半驻防天下,而山海要隘,往往布满(满洲兵)"。

清朝山海关城全图

清初在畿辅地区的驻防点最密集,至乾隆中叶,畿辅地区共设置驻防点25处,总兵力达到 8758人。清朝于顺治二年(1645年)派遣八旗官兵驻守山海关。山海关驻防八旗曾受盛京将军统辖,之后划入畿辅驻防体系。至乾隆八年(1743年)改设副都统后,其营制规模基本没有变动,驻防甲兵达到800人。

此外,山海关驻防八旗在管理民人民出入山海关和执行东北封禁政策上也同样扮演着重要角 色。山海关驻防八旗从清初建立,直至民国十年( 1921年 )才被解散。
山海关驻防八旗冷兵器与火器并用。冷兵器中,弓箭为满洲人传统的军器,一直被清朝历代统治者视。为保持满洲旧俗,山海关驻防八旗官员、兵丁人人配发弓箭,在八旗军器中占据很大比重;鸟枪、火炮为火器,并配有火药、铅子弹,杀伤力远大于冷兵器,但在军器中所占比例不大。鸦片战争之前,清朝的武器装备始终处于一种冷热兵器并用的落后状态。

道光以后,清朝海疆受到威胁,清朝不断加强海防建设,山海关除增兵把守外,也增添了军器。道光二十年(1840年),山海关驻防八旗添设炮车15份,预支两年火药1215斤,药信45丈,火绳22丈。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朝廷令直隶总督将新铸铜炮酌发五六位运送至山海关。咸丰八年(1858年),山海关又添设抬枪40杆。咸丰十年(1860年),山海关驻防添步兵300名。宣统三年(1911年),山海关驻防八旗添设"新式快枪五百杆,随带子弹并刺刀、佩带各五百分"。晚清时期,山海关驻防添设的军器主要以枪炮为主,突显出火器在近代军事战争中的重要性。但当战事稍平,清朝统治者又继续强调"枪箭并重,不容偏废",使得清军的武器装备远运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由于山海关的重要地位,日本间谍对山海关进行了长期侦查,九一八后日本侵略军针对山海关发起过进攻。

1901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允许外国在使馆区及北京至山海关沿线留守驻兵。到1932年,日军依据《辛丑条约》在山海关县城南门外驻有守备队,包括2个连的步兵 200余人、炮兵、机关枪兵、通信队等。 兵营内还筑有七八重永久工事。
日军在秦皇岛亦设有驻军,山海关的中国守军完全暴露在秦皇岛日舰射程之内。据东北军独立步兵第九旅旅长兼临榆警备司令何柱国回忆,当时临榆县城南门和东门都处在日军的监视中,西南不远有秦皇岛的日本驻军,东北由五眼城至吴家岭一线又掌握在关东军手中。另据何柱国下属关邦杰回忆,北宁铁路山海关站至锦州方向,驻有日军第八师团所辖第四旅团之第三十一及第五联队,野炮兵第八联队,骑兵第三旅团之一部,并配有飞行第二中队,铁甲车6列,坦克车20余辆。

当时山海关内的中国守军成孤岛之势,且数量十分不足,只有东北军独立步兵第九旅所辖的3个团防守榆关正面及左右侧翼。锦西陷落之后,北宁铁路关外段被日方占领,山海关即为北宁铁路关内段的最后一站。日军、日侨不断向山海关中国守军挑衅。

1932年9月16日,日本侵略者炮制的伪满洲国宣布将在山海关等地设置税关。10月1日,伪警进入山海关,击毙、击伤中国哨兵,而后遭到中方还击,1名伪警被击毙。后经何柱国与日本华北驻屯军山海关守备队长落合正次郎协商,以伪警退出山海关,中方更换守军、赔偿2000元的方式解决。
12月8日,日本关东军装甲列车向山海关内发射炮弹, 挑起了第二次冲突。美军和英方职员均认为此次山海关事件是日军预谋已久的 。日方要何柱国“承认炮击事件系出误会”。同时,落合正次郎向何柱国威逼利诱,提出向其支付200万日元预付金,帮助其在滦东和热河地区成立独立自治区,否则“将与全部东北军同归于尽,后悔莫及”,何柱国只得先与日军达成协议,“声言先行认可炮击事件的解决,以示善意”,并立即抽身返回北平向张学良报告。

随后, 何柱国因为擅自交涉、对日态度过于软弱, 在国民党四届三中全会上受到批评, 便向张学良提出辞职。
日军又于1933年1月1日晚9时30分向山海关南门射击,并诬称中国军队向其开枪。12时许,日军向中国军队提出四项要求:南关归日方警戒,撤退南关驻军,撤退南关警察及保安队,撤退城上守兵。中国守军一面拒绝,一面准备战斗。

2日上午10时,日军要求中国军队开放南门,遭到拒绝后,随即开始攀登城垣。至午间,日军以3000余士兵,20余门野炮,8架战斗机,向山海关进攻。面对日军飞机、坦克及军舰的联合轰炸,守城的中国军队英勇还击,与日军展开殊死格斗,但由于兵力悬殊、装备落后,伤亡惨重,不得不于3日退出山海关,至石河一线防守。
国民政府企图借国际力量牵制日本,但是失败,山海关最终沦陷。
历史仍有令人扼腕长叹的一面:据东北军将领杨安铭回忆,1932 年夏,张学良派他率领步、炮、工科军官,赴热河侦查地形、选择阵地,最后绘制了几份要图,并选定了3道防线。 由于修筑防线需要十几万元, 被宋子文否定。

山海关陷落之后,东北军决策层并无主动出兵夺回山海关的具体计划与行动。1月19日,张学良曾电令何柱国“夺回山海关”,并发给10万元军饷,但直至热河抗战全面爆发,山海关也没有回到中国军队的手中。

日本侵略军在占据山海关的有利地势后,展开了更大的侵华战争:2月21日,日本关东军第八师团长濑联队以4000余兵力向北票发起大规模进攻,热河抗战正式爆发。几天之内,北票、朝阳、叶柏寿、凌源等地先后陷落。2月28日,驻国联代表颜惠庆、郭泰祺、顾维钧联名致电国民政府申请辞职,恳请政府在军事上有所作为,“外交前途,多视军事为转移”。

3月4日,热河省主席汤玉麟率幕僚不战而逃,将承德拱手让与日军,热河省境内的中国军队纷纷退至长城沿线防守,全国哗然。8日,国民政府发布汤玉麟褫职查办命令。10日,何应钦接替张学良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热河抗战在东北军的溃败和全国舆论的谴责中草草结束。

当我们了解到悲壮的长城抗战史背后的那些事,我们还会认为外国人在华如入无人问之境的非法测绘不是什么大事吗?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國人的驕傲☆→★長城★
图说长城抗战(一)
“东谍影”十六:把侵华建议写在书里,盛京重兵不能扭转甲午战局
看看山海关的恐怖之处就明白,为何满清攻明26年,1次也不敢打
长城抗战“第一枪”在此打响,日军进犯山海关原始照片
门口水上长城、山海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