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G20国家气候行动之比较 | 《2021年气候透明度报告》(附原文分享)

内容来源:  全球变化研究信息中心

正文开始


20211013日,气候透明度组织(Climate Transparency)发布2021年气候透明度报告》Climate Transparency Report 2021)显示,二十国集团(G20)国家目前的努力不足以将气候变化限制在《巴黎协定》确定的1.5 ℃气候目标以内。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影响,G20国家的碳排放量在经历短暂下降之后出现了反弹。然而,积极的方面是可再生能源产能正在逐渐增加。

CCTC®01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

1G20国家错过了通过复苏投资摆脱化石能源的机会,化石燃料在整个复苏过程中都得到了补贴。关键行动包括:①G20国家需要为复苏支出创造条件或“绿色条件”,并加强符合近期气候目标的政策法规和激励措施;②仍在支持化石燃料行业的G20国家需要将补贴重新转向可再生能源和其他绿色行业投资;③发展中国家需要G20国家的支持,以调动更多资金来鼓励对绿色部门的投资。

2G20国家提出雄心目标,但是并没有走上1.5℃气候目标之路,G20国家迫切需要加强气候行动。关键行动包括:①尚未加强气候行动的G20国家需要出台法律规定21世纪中期的净零目标;②没有设定与1.5 ℃气候目标一致目标的G20国家需要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之前提交更严格的目标,G20所有国家都需要加强气候政策和行动以实现1.5 ℃路径;③发达国家需要加大气候融资力度,协助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行动。3G20国家的脆弱性凸显了现在进行气候适应的必要性,需要紧急执行气候计划和战略,以减少气候风险。关键行动包括:①G20国家迫切需要在关键系统(包括食物、水、健康、生态系统、栖息地和基础设施)中制定适应计划和战略,并应加强其社会、经济和治理准备,以加快这些计划的实施;②G20国家需要平衡适应资金,不仅要平衡气候影响的损失,还要平衡分配给气候减缓的资源;③发达国家需要通过双边和多边渠道以及定期审查,增加气候资金捐助。


4)碳排放反弹标志着产业恢复正常,通过快速淘汰化石燃料和刺激可再生能源增长,可以大幅减少能源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关键行动是G20国家需要优先考虑可再生能源投资,同时加快煤炭淘汰。


5)关键部门迫切需要出台改革性政策来遏制不断上升的碳排放,所有部门的改革和创新政策与行动都可以加速转向低碳未来。关键行动包括:①电力部门需要进一步刺激和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增长,同时致力于快速淘汰化石燃料;②交通部门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旨在实现燃料低碳转型、大规模电气化和模式转换,到2035年应禁止销售内燃机车辆,从而实现1.5 ℃气候目标;③工业部门需要提高能源和材料效率(燃料转向低碳能源,如电气化、绿色氢)、增加材料回收、减少需求和脱碳生产;④建筑部门需要鼓励对现有建筑进行改造和电气化,以减少能源需求,要求所有新建筑满足高能效标准,并配备零排放或可能零排放的供暖和制冷技术;⑤土地利用部门需要实施净零毁林目标和政策、保护区网络、无毁林供应链和森林友好型基础设施;⑥农业部门需要提高生产力以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将动物型饮食转向植物型饮食,通过减少粮食损失与浪费来减缓粮食和农业用地需求的增长。

6)金融监管正在改善,但公共化石燃料融资仍在继续。从中央银行到出口信贷机构等的金融参与者终于将气候因素纳入其运营之中,但公众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持续支持必须立即结束,才有机会实现气候目标。关键行动包括:①将气候风险纳入其金融体系的举措必须从自愿报告转变为强制报告,并且必须增加碳定价计划的价格和覆盖范围;②G20国家必须取消对化石燃料的持续补贴以及国内和国际公共财政;③需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融资的G209个成员国需要交付延迟的1000亿美元,并重申其承诺,提供充足、高质量的融资,以满足受援国的需求。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及作者: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气候变化科学动态监测快报》2021年第21期,刘莉娜 编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IRENA 2022 世界能源转型展望:1.5°C 路径报告解读与下载
当终结化石能源成为约定--石油手机报
气候变化让人类站在事关存亡的十字路口
2014年能源和气候领域的五件大事
中国之后 日韩相继公开碳中和目标
德国2050年前或可“戒掉”化石燃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