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栏特稿 | 张扬 张舒 袁莉:教育2122:百年愿景和实施路径——未来智能教育国际论坛综述
userphoto

2023.01.20 广东

关注

(北京师范大学 未来教育学院,广东 珠海 519087)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手段。因此,深入研究数字技术发展趋势及潜力,探索智能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模式显得尤为迫切。2022年3月,英国剑桥大学未来数字教育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联合举办了“教育2122:百年愿景和实施路径——未来智能教育国际论坛”。此次论坛针对国际教育数字化发展趋势和未来教育教学创新展开前沿讨论,议题包括探索未来智能教育的无限可能、展望互联时代教育新生态和思考未来教育改革和创新的着力点,以及研究如何赋能学习者和教师更好地掌握和使用数字技术等。文章围绕论坛四位特邀专家的主题报告,从课程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跨学科课程改革)、教育理念(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教育理念)、学习环境(搭建无边界、自由的教育教学空间)和教学评估(人工智能在未来教育评估中的作用)等四个方面探讨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挑战;通过视频文本分析、报告人的相关学术研究、教学实践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探讨2122年智能教育的愿景和实施路径, 梳理教育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学生与教师、师生与技术以及学校与社会的复杂互动关系。最后,文章建议教育工作者和所有关注教育发展的人士,都应该积极参与智能教育发展,以更具包容性的态度、更具建构性的对话方式,参与到对未来教育的思考和设计中。

关键词跨学科课程;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能动性;无边界学习;人工智能教育评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2)12-0003-10

作者简介

张扬,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教育、技术教育、科学哲学教育,邮箱:yz2y20@soton.ac.uk;

张舒,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教育、数学课堂小组合作、课堂对话,邮箱:shu.zhang@mail.bnu.edu.cn;

袁莉,教授,通讯作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学习分析与教育评价等,邮箱:l.yuan@bnu.edu.cn。

21世纪以来,多种社会性和全球性问题使得未来世界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新冠疫情的暴发使全球教育系统所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为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数字技术无疑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疫情期间大规模在线学习、混合教学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数字技术在特殊情况下不仅用于支持教师的教学和研究需求,也为满足学生学习和社会交流的需求提供了帮助[1]

世界各国都将数字技术作为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的重要内容。例如,英国教育部 (DFE)要求提高数字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深入挖掘在线学习和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的潜力,并与英国教育技术行业合作,以克服实践过程中的潜在障碍,推动未来教育创新[2]。我国政府也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2021年11月、12月中央网络信息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先后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领》[3]与《“十四五”国家信息规划》[4]。两份文件都提到发展教育数字化,提出数字教育是保障未来民生、构建平等社会、建设网络强国的重大任务与重点工程。2022年2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2022工作要点》,提出“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其中更是明确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5]。因此,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深化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战略工作的重中之重。

2022年3月,剑桥大学未来数字教育中心(DEFI)和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联合举办了“教育2122:百年愿景和实施路径——未来智能教育国际论坛”。本文基于论坛中四位专家的主题报告,采用视频文本分析和讨论要点收集和整理的方式, 对国际教育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和未来教育教学创新展开前沿思考。四位专家分别是英国伦敦跨学科学院(LIS)创始人以赛亚·惠灵顿-林恩(Isaiah Wellington-Lynn)博士、英国剑桥大学环境气候科学家艾米莉·舒克伯格(Emily Shuckburgh)博士、国际教育技术创新公司MindCET 的首席代表阿维·沃沙夫斯基(Avi Warshavsky)、英国斯特灵大学副校长约翰·加德纳(John Gardner)教授。本文分享四位专家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跨学科课程改革”“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教育理念”“搭建无边界的、自由的教育教学空间”“人工智能在未来教育评估中的作用”等方面的思考和探索,以期为深刻反思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展望未来教育愿景提供启示。

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跨学科课程改革

伦敦跨学科学院创始人赛亚·惠灵顿-林恩是“二十一世纪品牌”的驻校人类学家。他通过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跨学科课程改革》的报告,分享了其团队为促进学生创新、实践、多维度全面发展所开展的系统跨学科教学实验,使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深入学习,以探索面向未来的教学模式。

(一)未来课程构建的思考和愿景

课程构建是教育的核心“消息系统(Message System)”,反映了特定时空内什么知识是重要且有效的[6]。基于培养未来生活的技能、解决全球性重大问题和为未来工作实践做准备的需求,各国政府和教育部门都在积极推动开展跨学科教育研究。例如,国际教育测试的相关研究发现,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名列前茅的国家都有跨学科课程融合的相关政策规定[7]。其中,作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测试中排名最高的国家之一,芬兰教育系统已全面转向基于项目的跨学科课程教学[8]

赛亚·惠灵顿-林恩的报告列举了一系列实证研究数据,并从多个角度阐述了跨学科课程的优势。有研究表明,跨学科课程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培养学生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并提高记忆力[9];还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更加相关、更少碎片化的知识结构,以及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10]。在教学成果方面,有研究提出,有跨学科课程学习经历的学生比传统课堂的学生学术表现更突出[11]。不难看出,跨学科课程允许学习者追求综合性学习,而不受学科边界或学习界限水平的限制,因而有利于帮助学习者掌握必要技能,以应对21世纪不断变化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二)英国伦敦跨学科学院的探索与实践

虽然跨学科教育研究越来越受到各界重视,交叉学科学习带来的价值越来越受到认可,但在未来教育系统中,如何开展跨学科课程改革仍然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改进。赛亚·惠灵顿-林恩认为,跨学科课程是未来高等教育课程的主流趋势。他从自身跨学科教学经验出发,将跨学科课程模型形象地类比为耦合的绳索模型(如图1所示)。为了更好地描述跨学科课程之间的联系,研究者采用“多孔(Porous)”这一术语来表述跨学科之间的课程整合,将学科边界比喻为细胞膜,可以允许知识在学科之间跨越,而边界却又真实存在[12]。“多孔”这一比喻,指向了学科知识之间灵活的横向联系以及互相渗透的知识本质。在这样的模型中,学科的界限是模糊、可跨越的,学科知识体系互相独立而又互相交织。基于对跨学科教学与课程的研究,赛亚·惠灵顿-林恩提出了未来开展跨学科课程改革的三条有效路径。

图1  “多孔”跨学科课程整合模型

1.开展跨学科课程改革的核心路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

实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跨学科课程改革需要回答教学中的三个问题:“学什么/教什么”“谁来教”“怎么教”。赛亚·惠灵顿-林恩从三个层面给出答案。

首先,关于“学什么/教什么”的问题,赛亚·惠灵顿-林恩的答案为,构建学生课程内容本体。他表示,未来的跨学科课程不是静态的,而是受学生需求驱动、模块迭代的动态过程。由于学生需求是不断变化的,教育系统需要考虑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业真实需求,如学生自身兴趣需求、未来职业需求、社会生活需求等。同时,由学生自主决定学习进度、学科内容、学习空间等,并强调开放式课程设计。

其次,关于“谁来教”的问题,赛亚·惠灵顿-林恩的答案为,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学生本位,压缩传统的教学等级,在教与学的二元结构中重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他认为,传统课堂中以讲授知识点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未来跨学科学习的需要。传统的学科教学强调相互独立而脱离情景的学科知识,部分社会专家和精英学者生产并物化知识,由教育工作者在学校中传播。而联通主义学者认为,未来数字世界中的知识和信息来源于群体智慧,在信息网络体系中,学习个体之间共享信息就是学习过程,而教学过程转变为为学习者搭建信息网络的过程[13]。也就是说,学生扮演了“教”与“学”的主体,而教师进入了支持者和服务者的角色。

最后,关于“怎么教”的问题,赛亚·惠灵顿-林恩的答案为,需要引导师资队伍树立新的教学观,并有持续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他认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跨学科课程改革,对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以一种谦卑和同理心去关怀学生,并关注学生不同学科知识的发展。可见,开展跨学科教育转型,要有多元化和职业化的教师队伍,这就需要进行持续性、多方面的投入,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2.以发掘学生潜力为核心的跨学科课程改革实践

学生在特定年龄段,应该掌握某个研究领域多少知识,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零散知识观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灵活且足够细微的零散知识,进而影响到学习过程,体现出学习个体之间的差异[14]。同时,许多学生会因为不可抗力的因素(如家庭贫困、重大疾病等)导致学习过程出现断层,所以可能很难继续进行高等教育。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需要从多个方面去评估学生的学习潜力。例如,在招生时,尽可能采用面试的方式,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进行甄别,并测试特定的技能和能力。因此,未来需要利用新的技术和方法(如学习科学、学习分析),更快、更可靠地评估学习过程中重要却难以衡量的因素,进而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15]

3.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好奇心,建设公平的教学空间

未来数字信息时代需要复杂、整合、可用的知识。学生需要对复杂概念有深刻的理解,并对知识充满好奇心,从而利用复杂的概念,创造性地生产新的理论、观点、成果和知识。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在与外部各种环境交互的过程中,获得对于世界的认识,然后构建新的知识。有研究表明,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空间中的交互行为会产生权力距离,进而会对学生的主、被动学习和教师职责产生影响[16]。也就是说,在未来的学习中,需要重新构建课堂权力结构,在一种平等、公平的教学结构中生产和交互新的知识,以此激发学习的能动性。

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教育理念

艾米莉·舒克伯格是气候科学家、数学家,也是剑桥大学可持续发展领导力研究所研究员、科学与政策中心副研究员。她通过题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教育理念》的报告,分享其在致力于公共科学传播过程中,获得的创新教育理念,以及基于全球可持续性危机、气候变迁、全球变暖等社会科学问题,立足于中小学学校教育,特别是幼儿阶段开展的教学实验,旨在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未来思维和能动性提供参考。

(一)全球可持续生态危机和未来教育理念变革

全球化运动实现了国家之间广泛的人员、物资、经济流动,而合作是全球一体化的先决条件。然而,欧洲环境署研究人员早年的调查显示,全球化带来了更加严重的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变暖等。全球化的贸易和产品分销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在不断制造垃圾,并随着贸易通道遍布全球各地。这些全球化问题造成了人类现在所面临的三大威胁: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生态系统破坏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同时,新冠肺炎疫情中断了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互动,人们越来越担心全球经济将长期持续下行。多重的全球挑战、令人不安的前景和持续的被迫隔离,给年轻人群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17]

研究人员发现,当今学生变得更加依赖父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通过他们的教导,使得学生可以应对压力以及对抗社会中的不安全感[18]。在人类可持续性危机更具紧迫感的情况下,年轻人失去了创造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和想象能力。一直以来,环境科学家们都在通过教授基础科学知识,来帮助年轻人加深对气候环境危机产生原因的理解,并培养他们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明智、负责的决定。然而,相关研究表明,仅仅注重学习发展科学知识内容,无法改变年轻人的行为、心态和态度。因此,科学家们逐渐达成了共识,即以教育作为切入点来应对全球未来的重大挑战,通过教育变革培养学生的归属感、能动性和必备能力。艾米莉·舒克伯格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将教育目标聚焦于培养学生的未来思维和能动性。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和未来思维研究实践

围绕人类面临的三大威胁“社会不平等、物种灭绝和气候变化”,艾米莉·舒克伯格提出对未来自然社会环境的六点期望:建立更包容和更公正的社会、恢复自然环境、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更公平地分配资源、更强的复原力(Resilience)、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她表示,要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首先需要培养年轻人思考未来的能力,只有具备未来的思维,才能形成创造性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关领域涌现的研究资料表明,教育工作者已经开始重视并探索开发未来思维;一些实证研究也表明,气候科学教育工作者可以将未来思维的概念融入教学实践[19]。因此,艾米莉·舒克伯格与剑桥小学校长展开合作研究,探索如何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们的未来思维。

艾米莉·舒克伯格主持的“Cambridge Zero”全球气候危机教育项目在剑桥小学开展了一项创意艺术教学活动,以此培养学生创造未来和想象未来的能力。如图2图3所示,将一组纸箱做成大小不同的立方体,学生在立方体的不同侧面描绘想象中可能的未来场景,然后通过转动箱子看到不同的未来,从而理解未来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这项活动在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同时,鼓励他们思考和构想对美好未来世界的认识。这项活动将发展未来思维能力应用到小学阶段,以一种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培养未来公民的价值观和环境意识;特别是与艺术相结合,强调采用多种来源的知识去构建想象中的未来。

图2  创意未来艺术教学活动展示

图3  创意未来艺术活动作品

此外,艾米莉·舒克伯格及其同事将更多的环境危机问题渗透到教育实践中,结合相关研究成果,编辑出版了《教育愿景》系列丛书。该丛书的核心主题是发展具有创造性的未来思维方式,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教育研究实践经验,对构建可行性未来教育系统提出了具体的方案与建议。

(三)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和“能动性”学习目标

艾米莉·舒克伯格还介绍了“Cambridge Zero” 计划中的 “参与变革(Engaged for change)”子项目。该项目是一场为学生赋权的运动,旨在通过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她指出,培养学生的能动性与发展其未来思维直接相关。有研究发现,大量年轻人由于缺乏能动性,加剧了他们对于未来的焦虑感[20]。而发展学生的能动性,能够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一种目标感,并相信可以通过行动和完成设定目标,实现学校教育的进步。事实上,国际教育组织机构以及具体学科领域,都强调了学生能动性在未来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例如,2019年5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OECD学习罗盘2030》(OECD Learning Compass 2030),明确提出将发展学生能动性视为一种学习目标,并将其作为培养学生塑造未来能力的基础[21]

最后,艾米莉·舒克伯格呼吁教育工作者思考:激励学生在真实学校环境中亲身经历和实践能动性的同时,如何将其自身主体与广泛的全球化背景联系在一起。学生在实践能动性时,需要成年人的支持。教育研究者应该思考如何建立一个全球化的教育网络,确保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及其实践,不仅仅存在于剑桥大学的研究中,而是真正成为全球化行动的一部分。

三、无边界学习的未来学校

MindCET教育技术创新中心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阿维·沃沙夫斯基致力于研发、投资和尝试新技术,并采用前沿技术开展创新教学实践。他通过题为《无边界学习的未来学校(Unboxing Schooling)》的报告分享其思考的教育理念,探讨未来教育技术公司在教育发展中应如何定位,并体现价值。他立足于当前由新冠肺炎危机引起的需求——重新定义学校系统,抓住教学模式的改变所带来的机遇,强调需要对教育系统进行变革,才能应对数字时代建构新型学习环境面临的挑战。

(一)对未来教学场所和环境的设想和愿景

近 20 年来,时代的发展和技术文化的崛起赋予了教育新的内涵,几乎所有涉及教学的技巧,包括记忆、阅读、写作、表达与交流的概念都被重新定义。成年人在校外自主学习时,已经身处于新的“学习科学”[22]范式之中。然而,当他们回到学校接受“再教育”学习时,依然要在传统“授受主义(Instructionsim)”的学校教育逻辑中学习。与此同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再次模糊了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之间的边界。新的教育模式不断出现,传统学校教育的功能正在被分解细化为多项教育服务(如教学组织、资源获取、参与形式、学位授予等),单一的学校教育功能正在被多元化的社会教育服务所替代。

未来百年,学校作为唯一教育场所的垄断地位可能会受到深刻挑战[22]。这对教育机构意味着什么?如何让学习者接受适合的教育?未来的学生将面临更复杂的选择。阿维·沃沙夫斯基分享了独立教育机构的教学改革研究经验。他认为,应加速教育系统转型,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影响下,改革原有的授受主义教学模式,建构能够真正适应未来数字时代的学习空间。

(二)多样化和复杂的未来学习环境建构

阿维·沃沙夫斯基从百年前对于教育系统改革的诉求出发,探索未来教育变革,并提出制度边界弱化是未来教育变革的趋势。信息与机构的分离、远距离轻松互动的能力、个人信息云的创造、当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现实需求等现状,使工作场所出现明显的工作和休闲融为一体的倾向,人、资源、教育、工作和退休之间严格的界限被淡化。现实表明,未来人们必须工作更长时间,并在生活中发展新的技能。成年人需要管理多种工作和进入不同的角色,企业也需要寻求能够在管理方面更加灵活的工作方法[23]。所有这些不同的趋势表明,独立场所之间的界限越来越弱化,如工作场所与家庭场所。技术发展有助于增加远程互动中的“存在感”,因此,线上—线下、时间—空间、教育—培训等的边界将更加模糊。未来学校和教育场所将转向更加多样化、复杂的学习环境,正式和非正式学习可能发生在广泛的学习场景内,而不局限于固定场所。此时,尽管互动可能发生在虚拟空间,但地理因素将继续在塑造个人和团体对数字网络的访问水平方面发挥作用,因为“地点”和空间等真实位置信息将成为新的身份识别标记[24]

(三)未来学习情感需求与互联互动的数字化空间

阿维·沃沙夫斯基提出,学校教育变革要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并提出新的情感需求,在未来,授受主义不再是学校教育的主导,自主学习将成为教学过程中新的趋势。然而,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一种心理学障碍,即“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ness)”综合症。这是被心理学实验所定义的情感障碍,由于学生被长期剥夺个人学习控制权,进而导致认知、动机和情感出现障碍。例如,一项心理学研究表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造成学校前所未有的封控,学生对于生活、学习中发生的事情失去控制权进而表现出无力感,并失去了返回学校继续学习的动力[25]。同时,该研究发现一种有效的教育策略,即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可以帮助其获得自我效能感,并走出“习得性无助”的困境。

最后,阿维·沃沙夫斯基强调,未来教育变革需要全球参与,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生活更加紧密相连,人们将处于互联互动的数字化空间中。随着未来数字技术和交流信息技术的进步,世界上越来越多组成部分之间的边界会逐渐模糊甚至消失,全球范围内的事件都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学习这一过程不可能脱离现实生活而存在,学生无法仅仅通过活动于孤立的教育空间来理解整个世界。因此,各界人士都应该参与到教育事业中,积极培养下一代参与世界各个具有交互作用的不同组成部分,以帮助他们适应数字化世界并成为合格的全球公民。

四、面向未来的教育评估

约翰·加德纳是前英国教育研究协会(BERA)主席、英国斯特灵大学副校长、教育评估研究专家。他通过题为《面向未来的教育评估》的报告分享其在教育评估改革中的研究发现,探讨未来教育评估方式的发展方向,分析人工智能在未来复杂教育评估中的潜力,并提出基于人工智能的形成性评估方案。

(一) 未来教育评估的发展愿景

教育系统转型中的任何重大改革都必须确保课程、教学法和评估领域的一致性。数字技术改变了社会,但评估极有可能跟不上数字世界发展的步伐。已有学者对教育技术的发展倾向于复制既定的教学实践提出批判,即教育工作者可能只是使用数字化教学工具,而没有进行教学思路和教育模式上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例如,有研究报告表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教学评估方式被迫转为数字化形式,而学科教学实践却几乎没有变化。虽然出现了以线上评估为主的全新教学评估方式,如新的学习管理系统、在线监考等,但教学评估设计的基本原理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思路[26]

然而,要使评估适合教育的目的,应使其充分反映当前的社会背景。因此,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有必要考虑教学评估和反馈设计如何有效地适应未来数字世界,并且与学生的发展紧密相联。在当前的研究中,数字化和教育评估之间的交集通常被认为是电子评估。很少有研究者思考:未来数字化世界中,如何设计教育评估,才能充分开发和利用数字技术的潜力。例如,一些教育评估学者批评道,尽管当前教育系统中已经开始运用计算机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来分析和评估教学,然而此类计算机自动测评技术的应用,依然是希望得到一个总结性的教育评估结果,而这样得出的结果往往不够精准、不够客观、也不能实现更大程度上的公平[27]。约翰·加德纳提出,要思考面向未来的教育评估框架,并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复杂未来教育评估中的应用潜力。

(二)以促进学习为中心的过程性评价

约翰·加德纳对当前的传统教育评估框架进行了批判性分析,认为传统评估方式将不再适用于未来教育教学的需要。传统标准化考试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面向所有学习者制定,以知识的学习为基础,在规定地点、时间对指定课程知识内容进行考察,考核范围是给定的内容。这样的教育评估方式,往往是以总结性评估为主,表现形式通常是国家制定的大规模标准化考试,旨在为所有考核参与者设定同样的考试条件,以期得到尽可能的公平。现实的问题在于,仅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评估的最终指标,并不能实现完全公平[28]。约翰·加德纳认为,标准化的评估方式,难以同时兼顾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考虑到参与者的学习情况、背景不同,标准化考核得到的评估结果并不公平。教育评估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强化优势、改进劣势,而不是对其学习成果进行“一刀切”。

约翰·加德纳提出,未来的教育评估框架应为持续的形成性评估,涵盖学习者的全部学习档案和所掌握的全部技能,涉及到每个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部阶段(从幼儿到最高学历)。特别是要考虑到个人特征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为不同学习环境、学习过程都可能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估结果造成重大影响。其中,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评估,因此前提是对学生的学习认知状态有必要的了解。基于此,约翰·加德纳借鉴修订版的布鲁姆认知分类框架作为评估学生学习发展阶段的依据[29]。该框架将学生对于知识和学习的认知程度分为六个阶段,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创造;通过分析和判断学生所处学习认知过程中的阶段,从而有目标、有针对性地让学生了解学习过程中的瓶颈,进而实现自我反思和自主学习;同时也允许教师为学生提供符合学习发展的个性化教学资源,帮助学生“锻长板”和“补短板”,设计体现“因材施教”理念的教育评估方案。

图4  修订版布鲁姆认知分类框架

(三)人工智能环境下的实时学习分析与反馈

约翰·加德纳表示,未来形成性评估框架的特点包括:第一,围绕新型课程设计,形成跨学科、以技能为中心的主题评估;第二,是一个形成性促进学习的过程,围绕学习情况,以问题反馈、进度报告等形式展开;第三,支持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实时反馈进行自我调整和反思;第四,支持学伴评估和小组评估。约翰·加德纳及其同事在早前的文献研究中,分析了形成性评估方案的复杂性,并提出在教育系统中实现和实施该方案所面临的挑战[30]。一方面,反馈结果的及时性和可用性,很大程度受到师生异步互动成本的限制,因此支持学伴评估、小组评估等多种评估手段纳入系统,以协助完善评估方案、解决异步互动成本限制、提高评估反馈质量。另一方面,分析和处理数据也面临挑战。形成性评估方案围绕学生所有阶段的学习经历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可以得到庞大的实时数据,并且这些数据及其分析结果,还需要与师生实时共享,以支持他们做出相应的决策。同时,教学过程中收集到的部分数据涉及师生个人隐私,如何存储和监管这些数据也是一个技术难题。

越来越多的学习分析智能系统在线上和课堂教学中应用,证明了人工智能评估方案在实时监测和评估教学状态中的技术潜力。例如,最近有研究团队在学习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帮助下,将课堂协作学习中学生的思维数据(认知、元认知、情感和动机等)进行了可视化处理,从而实现实时监管和智能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31]。该研究表明,学习科学理论支撑下的智能分析系统,可以对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各种绩效分析技术动态地感受学习者学习活动中的情感思维变化,进而建立有关学习偏好、兴趣、偏见等信息的评估档案。约翰·加德纳表示,未来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挖掘和开发学习科学、学习分析、机器学习等新的理论和技术,以应用于复杂的教育评估过程。随着未来数字化世界中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迭代更新,以及智能化形成性教育评估研究的不断发展完善,人工智能与教育评估很有可能实现整合,并发挥出巨大潜能。

五、结语

在未来世界里,人与人、人与数字技术、人与数字社会之间的关系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教育工作者需要付出更多精力去探索和想象更为广阔的数字化空间。在论坛上,专家们基于自身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从课程设计、教育理念、学习环境、教学评估等四个方面探讨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挑战,并展望未来百年的教育愿景,以及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路径。论坛呼吁全球的研究人员、政策决策者、教师、学生以及所有关注教育发展的人士,都应该以更具包容性的态度、更具建构性的对话方式,参与到思考和设计未来教育的行动中。

参考文献

[1]DHAWAN S. Online learning: a panacea in the time of COVID-19 crisis[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ystems, 2020,49(1):5-22.

[2]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Realising the potential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a strategy for education providers and the technology industry[EB/OL].(2019-04-03)[2022-07-05]. 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791931/DfE-Education_ Technology_Strategy.pdf. 

[3]中国网信网.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EB/OL].(2021-11-05)[2022-08-09].http://www.cac.gov.cn/2021-11/05/c_ 1637708867331677.htm.

[4]中国政府网.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EB/OL].(2021-12-28)[2022-08-09].http://www.gov.cn/xinwen/2021-12/28/content_5664872.htm.

[5]教育部.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EB/OL].(2022-02-08)[2022-08-09].http://www.moe.gov.cn/jyb-xwfb/gzdt_gzdt/202202/t20220208_597666.html.

[6]BERNSTEIN B.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framing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 In M. Young (Ed.), Knowledge and control: new directions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M]. London: Collier Macmillan Press, 1971.

[7]DRAKE S M, SARAGE M J. Negotiating accountability and integrated curriculum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rning, Teaching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2016,15(6):127-144.

[8]HALINEN I. Curriculum reform in finland: finnish 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EB/OL].(2016-04-23)[2022-07-05]. https://www.oph.fi/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new-national-core-curriculum-for-basic-education.pdf. 

[9]KING K P, WISEMAN D L. Comparing science efficacy beliefs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majors in integrated and non-integrated teacher education coursework[J]. Journal of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2001,12(2):143-153.

[10]FURNER J M, KUMAR D D. The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integration argument: a stand for teacher education[J]. Eurasia Journal of Mathema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2007,3(3):185-199.

[11]YOON S Y, DYEHOUSE M, LUCIETTO A M, et al. The effects of integrated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education on elementary students’knowledge and identity development[J].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2014,114(8):380-391.

[12]BILILIGN S. The need for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human development to deal with global challeng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frican Development, 2013,1(1):8. 

[13]陈丽,逯行,郑勤华.“互联网+教育”的知识观:知识回归与知识进化[J].中国远程教育,2019(7):10-18.

[14]KAPON S. Reasoning through instructional analogies[J].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2012,30(3):261-310.

[15]PEFFER M E, RAMEZANI N, QUIGLEY D, et al. Learning analytics to assess beliefs about science: Evolution of expertise as seen through biological inquiry[J]. CBE—Life Sciences Education, 2020,19(3):47.

[16]YAN L X, ZHAO L X, GASEVIC D, et al. How do teachers use open learning spaces? mapping from teachers’socio-spatial data to spatial pedagogy[C]. In LAK22: 12th International Learning Analytics and Knowledge Conference (LAK22), 2022.

[17]COOK J. Young adults’hopes for the long-term future: From re-enchantment with technology to faith in humanity[J]. Journal of Youth Studies, 2016,19(4):517–532. 

[18]THREADGOLD S. “I reckon my life will be easy, but my kids will be buggered”: Ambivalence in young people’s positive perceptions of individual futures and their visions of environmental collapse[J]. Journal of Youth Studies, 2012,15(1):17-32.

[19]HAGGSTROM M, SCHMIDT C. Futures literacy-to belong, participate and act!: an educational perspective[J]. Futures, 2021,132:102813.

[20]NEVALA T, AHOKAS I, HYTTINEN L, et al. Nuorten tulevaisuuskuvat 2067: Näkökulma suomalaisen yhteiskunnan kehitt?miseksi. Turun Yliopisto. TUTU eJulkaisuja[EB/OL].(2017-06-08)[2022-07-05]. https://www.utu.fi/fi/yksikot/ffrc/julkaisut/etutu/Documen-ts/eTutu_6-2017.pdf.

[21]OECD. Future of education and skills 2030: OECD Learning compass 2030[EB/OL].(2018-04-05)[2020-09-22]. http://www.oecd.org/education/2030project/teachingandlearning/learnin-g/learningcompass-2030/. 

[22]TAI J, BELLINGHAM R, LANG J, et al. Student perspectives of engagement in learning in contemporary and digital contexts[J].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19,38(5):1075-1089. 

[23]FACER K, SANDFORD R. The next 25 years: future scenarios and future directions for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J].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010,26(1):74-93. 

[24]REIMA A. Distance learning and undergraduate Saudi students’ agency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J]. Philology and Cultural Studies, 2020,13(62):2-20.

[25]SORAL W, KOFTA M, BUKOWSKI M. Helplessness experience and intentional(un-) binding: Control deprivation disrupts the implicit sense of agency[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2021,150(2):289.

[26]BEARMAN M, BOUD D, AJJAWI R. New directions for assessment in a digital world[EB/OL]. In Re-Imagining University Assessment in a Digital World, 2020(7):7-18.

[27]袁莉,曹梦莹,约翰·加德纳,等.人工智能教育评估应用的潜力和局限[J].开放教育研究,2021,27(5):4-14.

[28]TAN K. A framework for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Implications for feedback practices within and beyond the gap[J]. International Scholarly Research Notices, 2013:1-6.

[29]ANDERSON L. Analytic autoethnography[J].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thnography, 2006,35(4):373-395.

[30]GARDNER J, YUAN L, et 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al assessment: “Breakthrough? Or buncombe and ballyhoo?”[J].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021,37(5):1207-1216.

[31]GASEVIC D, PECHENIZKIY M, PAUL A. Bridging learning sciences, machine learning and affective computing for understanding cognition and affect in collaborative learning[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20,51(6):2391-2406.

DOI: 10.3969/j.issn.1673-8454.2022.12.001

基金项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管理与决策研究服务专项2022年度委托课题“国外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研究及其教育态势感知数据库建设”(编号:EMIC-YJC-2022006);2021 年国家外专项目“人工智能和未来教育前沿问题研究与教学改革探索”(编号:G2021111027L);2021 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互联网 + 国际教育:高校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新型能力培养的研究”(编号:2021GXJK375)。

Education 2122: Centurial Vision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Re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Forum on Future Intelligent Education 

Yang ZHANG, Shu ZHANG, Li YUAN*

(College of Education for the Futur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Zhuhai Guangdong 519087)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other digital technologie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only path and important means of education reform and innovation.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potential of digital technology, then explore new theories, tools and model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under the intelligent environment. In April 2022, the Center for Future Digital Educ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and the College of Future Education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jointly organized the “Education 2122: Centurial Vision and Implementation Path——Re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Forum on Future Intelligent Education”. It has a cutting-edge discussion on the trend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digitalization and the innovation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the future. The topics include exploring the infinite possibilities of intelligent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looking forward to the new ecology of education in the connected era, thinking about the focus of education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 the future, and studying how to empower learners and teachers to better grasp and use digital technology. Around the theme of the four invited exper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rends and challenges of future education development from four aspects: Curriculum design (learner-centered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reform), education concept (sustainable future development), learning environment (building a borderless and fre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pace),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the rol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future education assessment). It explores the vision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of intelligent education in 2122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video text, the author's relevant academic research, the collection and collation of teaching practice data, then sorts out the complex interaction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echnology, schools and society brought about by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Finally, it suggests that educators and all those concer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education with the thinking and design of the future education in the inclusive and constructive dialogue.

Keywords: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Student-centered; Student initiative; Borderless learning; Evalu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ducatio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术 | 芬兰教育模式里究竟有什么Gifted 基因?
澳洲?教育专业
我们对项目式学习有多少了解?
跨学科整合视角下国内外STEM课程质量比较与优化
美术欣赏课前问卷调查-目的是
Abacus雅恒: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