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晓朝: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始宗教说
userphoto

2023.05.03 广东

关注

誠謝關照


每日精选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1期;

作者简介:王晓朝,浙大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Marxist Theory Studies

精彩

「内容提要」

“原始”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时间上的在先;二是形式上的古老。原始的双重含义与马克思和恩格斯使用过的“宗教的最原始形式”“原始宗教”这两个词有密切联系。前者强调的是宗教的最古老的形式,后者强调的是时间和形式上在先的宗教,即原始时代和原始社会的宗教。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没有接触原始宗教之前就谈论过宗教的最原始形式,这部分内容不宜纳入马恩的原始宗教说。原始宗教是宗教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和内容,也是马恩宗教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提出过系统的关于原始宗教的理论,但对原始宗教发表过诸多论说。这些论说可以整合为原始宗教的发展阶段、崇拜仪式、自发性质、认识根源、社会功能等五部分内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宗教的最原始形式;原始宗教;崇拜仪式;认识根源;社会功能;

始宗教是宗教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和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提出过系统的关于原始宗教的理论,但对原始宗教发表过诸多论说。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宗教研究中,原始宗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在宗教学界,中国学者对马恩原始宗教说的研究也很欠缺。新时代的中国宗教学研究者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理论体系,迫切需要精读原著,区分马恩关于宗教的最原始形式的论述和他们的原始宗教说,厘清马恩原始宗教说的主要内容,为阐发马恩原始宗教说做好理论准备。

一、“原始”的双重含义

要问什么是原始宗教,先要回答什么是“原始”。《现代汉语词典》告诉我们,“原始”的意思有:(1)最初的,第一手的,如原始记录,原始资料;(2)最古老的,未开发的,未开化的,如原始动物,原始社会,原始森林[1]1610。由此可见,“原始”一词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时间上的在先;二是形式上的古老。
《德汉词典中文索引》告诉我们,德文表示“原始”的词有:urzeitlich (Adj),史前时代的,原始时代的;Ur...(前缀),原始,初,起始,原,本;erstens,第一,首先,最初;Original(S),原型,原件,原作;primitiv (Adj),原始的,蒙昧的,未开化的[2]102。
“原始”一词在马恩著作中使用得相当频繁。马恩用“原始”这个形容词修饰过128 个名词。比如:运动,形式,民族,状态,物质,森林,生产方式,土地耕作,艺术,机器,时代,共同体,共产主义,公社,基督教,团体,社会形态,部落,公社,渔夫,猎人,资料,办法,福音书,积累,剥夺,协作,源泉,特征,雕刻,星云,生物,犹太人,有机体,居民,历史,人类,氏族,园艺,婚姻,历史学,农业,收入,方法,活动场所,轧棉机,商业,文件,组织,武器,美洲,不动产,诗歌,语言,奢侈品,法律,继承制,集团,关系,岩层,方程式,抽水机,等等。可以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使用原始这个词主要是两个意思:事物时间上的在先和形式上的古老。在具体实例中,“原始”的双重含义经常兼而有之。
值得注意的是,“原始”的双重含义与马恩使用过的“宗教的最原始形式”(die roheste Form der Religion)和“原始宗教”(Urreligion)这两个词有密切的联系。前者强调的是宗教的最古老的(粗糙的、未经加工的)形式,后者强调的是时间和形式上在先的宗教,即原始时代和原始社会的(最早的)宗教。
马克思和恩格斯很早就谈论过“宗教的最原始形式”,但很晚才研究“原始宗教”。马克思在《〈科隆日报〉第179 号的社论》(1842)一文中摘录了海尔梅斯的观点,两次使用“宗教的最原始形式”:“即使宗教的最原始形式即幼稚的拜物教,也还在一定程度上使人超脱感性欲望,如果人完全屈从于这些欲望,那么这些欲望就会把人降低到动物的水平,并使人无法实现任何较高的目的。”“社论的作者把拜物教称为宗教的'最原始形式’。”[3]212在这一语境中,“宗教的最原始形式”指的是拜物教,把拜物教称作“宗教的最原始形式”的是海尔梅斯。而马克思显然不可能把“宗教的最原始形式”当作“原始宗教”的同义词,因为这个时候的马克思还不了解原始社会和原始时代。
马克思和恩格斯使用“原始宗教”这个词是40年以后的事了。马克思总共使用这个词3 次。他在《约·拉伯克〈文明的起源和人的原始状态〉一书摘要》(1881)中说:“拉伯克在序言里摘引了弥勒(约·格)的《美洲原始宗教史》”[4]660,(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类似的规矩也盛行于海地和墨西哥(约·格·弥勒《美洲原始宗教史》)”[4]665,“关于加利福尼亚的印第安人、关于他们的原始宗教、平等及其他等方面的有趣报道”[4]666。恩格斯总共使用这个词1 次。他在《布鲁诺·鲍威尔和早期基督教》(1882)一文中说:“事情很清楚,自发的宗教,如黑人对物神的膜拜或雅利安人共有的原始宗教,在它产生的时候,并没有欺骗的成分,但在以后的发展中,僧侣的欺诈很快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5]327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原始宗教”一词的使用来看,“原始宗教”指的是原始时代或原始社会的宗教,与“宗教的最原始形式”不是一回事。
阅读相关原著,可以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79年以前没有研究过原始宗教,也没有使用过原始宗教这个称谓,而是称之为古代宗教。例如,马克思说:“不是古代宗教的灭亡引起古代国家的毁灭,相反,是古代国家的灭亡引起了古代宗教的毁灭。”[3]213他们对原始宗教的认识发端于1879年以后的人类学笔记。掌握了这个时间节点,“宗教的最原始形式”和“原始宗教”的区别也就清楚了。

二、宗教的最原始形式

宗教的形式问题与时间问题有着内在的联系。可以说宗教的最原始形式在时间上也是最先的,但时间上后起的宗教也可以保留宗教的最原始形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没有探讨原始宗教之前就谈论过宗教的最原始形式,我们在界定马恩原始宗教说的范围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宗教的最原始形式的具体内容。
如上所引,马克思很早就把拜物教(fetishism)视为宗教的最原始形式,并称之为“幼稚的”。拜物教这个英文词来自葡萄牙文feitico,意为巫术。法国历史学家德布罗斯(Charles de Brosses,1709—1777)于1760年首先使用这个词,意思是古人在尚未明确产生神灵观念之前,崇拜某些特定的物体,如石头、树木、武器等。
马克思在《〈科隆日报〉第179 号的社论》一文中批判了《科隆日报》编辑卡尔·亨利希·海尔梅斯(Karl Heinrich Hermes,1800—1856)的宗教观点。他说:“现在谈谈拜物教吧!这完全是廉价读物上的学问!拜物教远不能使人超脱感性欲望,相反,它倒是感性欲望的宗教。”[3]212这一评论涉及拜物教的感性特征,但不涉及拜物教与原始宗教的关系问题。后来,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从拜物教就可看出,理论之谜的解答在何种程度上是实践的任务并以实践为中介,真正的实践在何种程度上是现实的和实证的理论的条件。(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拜物教徒的感性意识不同于希腊人的感性意识,因为他的感性存在还不同于希腊人的感性存在。”[6]139这一评论也谈及拜物教的感性特征,同样也不涉及拜物教与原始宗教的关系问题。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多处使用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对拜物教进行了谴责和批判。他说:“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因此,要找一个比喻,我们就得逃到宗教世界的幻境中去。在那里,人脑的产物表现为赋有生命的、彼此发生关系并同人发生关系的独立存在的东西。在商品世界里,人手的产物也是这样。我把这叫做拜物教。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7]89马克思在这里用拜物教比喻商品生产,同样不涉及拜物教与原始宗教的关系问题。
自然宗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80年以前论及的又一种最原始的宗教形式。自然宗教是崇拜自然事物和自然力的宗教。这种宗教以自然崇拜为基本特征,把日、月、山、河、风、雪、雷、雨等自然物和自然力视为与人一样具有生命、情感和意志的神圣存在,对其产生敬畏和依赖之感,视其为信仰对象而加以敬拜或祈求,由此构成人类最早的宗教形式。
探讨宗教的根源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论及自然宗教的理论动因。恩格斯很早就注意到宗教产生的自然根源。他在《风景》(1840)中说:“大自然的每一个单独部分也因自己的完美无缺而都要求有自己的神祇,每一条河都有自己的河泽女神,每一片树林都有自己的森林女神——古希腊人的宗教就是这样创立起来的。”[8]171恩格斯已经认识到,人的神灵观念来源于大自然。
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中使用了自然宗教这个概念。他们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自然界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自然界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这种自然宗教或对自然界的特定关系,是受社会形态制约的。”[9]35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1876)中清晰地描述了自然宗教的特征:“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在历史的初期,首先是自然力量获得了这样的反映,而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在不同的民族那里又经历了极为不同和极为复杂的人格化。”[10]341“但是除自然力量外,不久社会力量也起了作用,这种力量和自然力量本身一样,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最初也是不能解释的,它以同样的表面上的自然必然性支配着人。最初仅仅反映自然界的神秘力量的幻想的形象,现在又获得了社会的属性,成为历史力量的代表者。”[10]342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的准备材料》(1876—1877)中说:“在原始人看来,自然力是某种异己的、神秘的、压倒一切的东西。在所有文明民族所经历的一定阶段上,他们用人格化的方法来同化自然力。正是这种人格化的欲望,到处创造了许多神;而被用来证明上帝存在的万民一致意见恰恰只证明了这种作为必然过渡阶段的人格化欲望的普遍性,因而也证明了宗教的普遍性。只有对自然力的真正认识,才把各种神或上帝相继地从各个地方撵走。”[11]672
动物宗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论及的第三种最原始的宗教形式。马克思在《〈科隆日报〉第179 号的社论》一文中说:“社论的作者……承认那种未经他同意但在科学研究的所有名人看来已经确定了的东西,即承认动物宗教是比拜物教更高级的宗教形式;难道动物宗教就不是把人置于动物之下吗?难道动物宗教不是把动物变成人的上帝吗?”[3]213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1842)一文中,马克思说,“根据埃及的传说,当时所有的神灵都以动物的形象出现”[12]248;“在这样的国家里我们也发现动物崇拜,即原始形式的动物宗教,(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因为人总是把构成其真正本质的东西当作最高的本质”[12]248;“人们是把动物崇拜同拜物教联系在一起的”[12]290。在《关于新闻出版自由和公布省等级会议辩论情况的辩论》一文中,马克思还说过,“宗教本身就把动物奉为神灵的象征。当然我们这位辩论人必然会斥责以宗教的热忱向母牛撒巴拉和猴子哈努曼膜拜的印度出版物”[13]154。

三、马恩原始宗教说的主要内容

1879年以前,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论及了宗教的最原始形式,即拜物教、自然宗教、动物宗教,但这些内容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并不了解原始社会的情况下提出的对古代宗教的看法,不属于马恩原始宗教说的范围。尽管后来的人类学家在研究原始宗教时把拜物教、自然宗教、动物宗教当作原始宗教,但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明确这样说过。因此,我们在整合马恩原始宗教说的时候,不宜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宗教的最原始形式的论述纳入马恩原始宗教说。
陈荣富先生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对原始宗教的论述不多,这是他们的宗教观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宗教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研究中最薄弱的环节。”[14]447此描述符合马恩原始宗教说的既有状况。也正是因此,我们不把马恩原始宗教说当作一种已经定型的理论,而是当作一种有待整合的论说。
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和恩格斯在1879年以后撰写的一些著作是我们整合马恩原始宗教说的文献来源:马克思的《马·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一书摘要》《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亨利·萨姆纳·梅恩〈古代法制史讲演录〉一书摘要》《约·拉伯克〈文明的起源和人的原始状态〉一书摘要》《约·布·菲尔〈印度和锡兰的雅利安人村社〉一书摘要》;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布鲁诺·鲍威尔和早期基督教》《启示录》《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论早期基督教的历史》。
原始宗教的发展阶段是马恩原始宗教说的第一部分内容。约翰·拉伯克(John Lubbock,1834—1893)是英国学者和政治活动家,民族学进化论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于1870年出版了《文明的起源和人的原始状态》一书。马克思于1881年对拉伯克的观点做了8 页纸的摘录和批注,其中有不少关于原始宗教的论述。马克思说:“按照拉伯克先生的说法,宗教(可区分为)下列诸阶段:(1)无神论——这里的含义是,在这方面没有任何明确概念。(2)拜物教——人认为自己能够迫使神(神的本性总是坏的)满足自己的愿望。(3)自然崇拜或图腾崇拜——自然物如树木、湖泊、石头、动物等等(天体等等)成为崇拜对象。(4)萨满教——非凡的神祇比人力量大得多,具有和人不同的性质,他们所在之处也遥远得很,只有萨满才能去得。(5)偶像崇拜或拟人观——神更全面地具有人的性质,威力更大了;但还是可以听人指使的;他们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自然的创造者;人们用像或者叫做偶像来表现他们。(6)神成了造物主,他不单单是自然的一部分了,他第一次成为超自然的存在。(7)道德和宗教联系了起来。蒙昧人几乎总认为神灵是坏东西,是某个看不见的部落的成员。”[4]666拉伯克把原始宗教的发展分为七个阶段,其中有些阶段,如拜物教、自然宗教、动物宗教,是马克思以往关心过的问题,是马克思所说的宗教的最原始形式。所以,拉伯克的原始宗教阶段论能够引起马克思的关注是很自然的。
原始宗教的崇拜仪式是马恩原始宗教说的第二部分内容。马克思特别关注原始宗教的各种崇拜。他的摘录涉及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偶像崇拜、祖先崇拜,有时还使用宗教崇拜这个概念。比如,“易洛魁人的宗教崇拜是一种对神恩的感谢,向大神和众小神祈祷,希望继续把幸福赐给他们”[15]414。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也关注了宗教崇拜。他说:“ '印第安人,是一个按照野蛮人方式信教的民族。’他们的神话迄今还远没有批判地加以研究;他们已经给自己的宗教观念——各种精灵——赋予人的形象,但是他们还处在野蛮时代低级阶段,所以还不知道具体的造像,即所谓偶像。这是一种正向多神教发展的对大自然与自然力的崇拜。各部落各有其正规的节日和一定的崇拜形式,即舞蹈和竞技;舞蹈尤其是一切宗教祭典的主要组成部分;每一部落各自庆祝自己的节日。”[16]106
原始宗教的自发性质是马恩原始宗教说的第三部分内容。恩格斯晚年对原始宗教的性质做了深入的思考,提出把宗教划分为自发宗教和人为宗教两种类型。他在《布鲁诺·鲍威尔和早期基督教》(1883)一书中指出,原始宗教是“自发的宗教”[5]549。他也在《启示录》(1883)中说,“古代一切宗教都是自发的部落宗教和后来的民族宗教”[5]597。他还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6)一书中说:“古老的自发产生的部落宗教和民族宗教是不传布的,一旦部落或民族的独立遭到破坏,它们便失掉任何抵抗力。”[17]289(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从恩格斯的相关论述中可以看出,他认为原始宗教都是自发的宗教,带有自发的性质,而古代的部落宗教、民族宗教,乃至于像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样的世界宗教,在起始阶段也带有自发的性质。恩格斯晚年在研究了原始社会和原始宗教以后,提出宗教的发展可分为部落宗教、民族宗教和世界宗教。恩格斯说:“因此,大部分是每个有亲属关系的民族集团所共有的这些原始的宗教观念,在这些集团分裂以后,便在每个民族那里依各自遇到的生活条件而独特地发展起来,而这一过程对一系列民族集团来说,特别是对雅利安人(所谓印欧人)来说,已由比较神话学详细地证实了。这样在每一个民族中形成的神,都是民族的神,这些神的王国不越出它们所守护的民族领域,在这个界线以外,就无可争辩地由别的神统治了。只要这些民族存在,这些神也就继续活在人们的观念中;这些民族没落了,这些神也就随着灭亡。”[17]309
原始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是马恩原始宗教说的第四部分内容。马克思在《约·拉伯克〈文明的起源和人的原始状态〉一书摘要》中提到过原始人的灵魂观念,但并没有把它与宗教的起源联系起来。他说,祖鲁人“相信看不见的存在者,其根据一部分是从影子,但主要是从梦来的。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把影子看成是与肉体相伴随的灵魂”[4]667。马克思关注了偶像崇拜的认识论意义。“偶像崇拜是略高一些的人类发展阶段的特点;处于最低阶段的部落,连偶像崇拜的痕迹也没有。”[4]667“崇拜偶像表明人的智力发展到了比崇拜动物,甚至比崇拜天体更高级的阶段。甚至崇拜太阳在神的概念方面与崇拜偶像比较起来,虽然不总是,但通常都是处于更低级的阶段。”[4]670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恩格斯指出,“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自己本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的错误的、最原始的观念中产生的”[17]309。“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从这个时候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如果灵魂在人死时离开肉体而继续活着,那就没有理由去设想它本身还会死亡;这样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这种观念在那个发展阶段出现决不是一种安慰,而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命运,并且往往是一种真正的不幸,例如在希腊人那里就是这样。”[17]277“同样,通过自然力的人格化,产生了最初的神。随着各种宗教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神越来越具有了超世界的形象,直到最后,通过智力发展中自然发生的抽象化过程——几乎可以说是蒸馏过程,在人们的头脑中,从或多或少有限的和互相限制的许多神中产生了一神教的唯一的神的观念。”[17]277在原始宗教产生根源的问题上,恩格斯的概括非常精辟。他认为,原始宗教的产生首先源于原始人对自身认识的错误,由此产生的灵魂不灭的观念是宗教产生的根源。
原始宗教具有社会功能,这是马恩原始宗教说的第五部分内容。马克思关注到崇拜与巫术的社会意义。他说:“很难说印第安人氏族哪一个专有某些宗教仪式;但他们的宗教崇拜多少和氏族有着直接的关系;正是在氏族中宗教观念才得以萌芽,崇拜形式才被制定,并从氏族扩展到整个部落,而不是为氏族所专有。”[15]414印第安人部落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和崇拜仪式,如巫术会,是舞蹈形式的崇拜仪式[15]436。“塞讷卡部落早先曾有过'巫术会’,这曾经是他们的宗教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举行'巫术会’,就是举行他们最高的宗教仪式,举行最高的宗教秘密典礼;塞讷卡部落有两个这样的组织,每个胞族各有一个;每个巫术会是一个兄弟会,加入的新成员都要经过正式的入会仪式。”[15]423(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这种哀悼表示在克劳人中十分常见;这种表示,在举行'巫术集会’这种宗教大典时,也有宗教献礼的意义。”[15]460恩格斯指出:“……共同的宗教节日和祀奉一定的神的独占权。这种神被认为是氏族的祖先,并具有独特的别名以表明其地位。”[16]115“印第安人的氏族有无特殊的宗教节日,很难确定;不过印第安人的宗教仪式多少都是和氏族联系在一起的。在易洛魁人的每年六个宗教节日期间,各个氏族的酋长和军事首领,由于他们的职位,都被列在'信仰守护人’以内,而执行祭司的职能。”[16]104“在易洛魁人中,胞族的职能部分地是社会性质的,部分地是宗教性质的。”[16]422
我们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始宗教说的整合有如上述。在中国学术界,吕大吉先生详细地研究过马恩的原始宗教说。他把原始宗教问题置于宗教的起源和发展问题的框架下来处理,在宗教的起源和发展维度上肯定恩格斯的“宗教发展观”的意义和价值[18]374。陈荣富先生则对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中的宗教思想,亦即马克思的原始宗教说,进行了“迄今最为详尽和深入的研究”[14]7。不过,由于他们都没有区分“宗教的最原始形式”与“原始宗教”,因此他们对马恩原始宗教说的整合仍可商榷。从本文的解读来看,在马恩原著的语境中,原始宗教是原始时代和原始社会的宗教,不是宗教的最原始形式。做这样的区分有助于准确整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始宗教说,厘清其主要内容,为建构马克思主义宗教学体系做好理论准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我看马克思主义》:今年3月14日,是马克思逝世140周年纪念日
朱晓阳:本体观人——重温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恩格斯
恩格斯《反杜林论》的宗教观
关于如何评价马恩的东方社会理论?
请速收藏并转发!马恩经典著作大总结,考研政治第1题迎刃而解——附《500题》每日一题(2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