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9.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39.钱塘湖春行.mp3 来自一点成长学堂 15:42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歇脚,举目远眺,但见水面平涨,白云低垂,秀色无边。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

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注释

1.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2.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华。

3.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不久。

4.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

5.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

6.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

7.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8.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

9.乱花:纷繁的花。

10.欲:副词,将要,就要。

11.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12.浅草:浅浅的青草。

13.没(mò):遮没,盖没。

14.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

15.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

16.阴:同“荫”,指树荫。

赏析

全诗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中间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写出了自然美景给予人的感受。如不说绿草如茵,而说“浅草才能没马蹄”,非常生动。

从结构上看,从孤山寺到白沙堤,长长的距离,中间的转换不露痕迹,衔接自然。

不但描绘了西湖旖旎骀荡的春光,以及世间万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机,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和盘托出,使人在欣赏了西湖的醉人风光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对春天、对生命的满腔热情所感染和打动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诗歌的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从孤山北的贾公亭的西面眺望全湖,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初平”所表达的是白居易对春日里西湖的一种特有的感受。由于西湖春天多雨,使得湖面看上去比冬天上升了不少,似快与岸齐平了。此刻,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上下衔接,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湖景,而正当诗人静赏西湖那宁静的神韵时,清脆的鸟叫,打破了他的沉思。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从静到动,从全景的写意到细节的工笔。先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莺声婉转,流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勤劳,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都写出了初春的生机。

“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再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比较散,没有规律,用一个“乱”字来形容。

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准确而生动地“早”春的气息状写的清新宜人。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再次总写,写感受而不写实景,象读后感,象观后感。点出作者陶醉于其间,意犹未尽,那些未写的部分,仍给人留下了非常多的回味与想象的余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天一首古诗词 钱塘湖春行
唐诗经典之《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赏析
各呈精彩咏西湖
白居易选入课本的一首诗,句句经典,千百年来打动了无数人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赏析
​​周振甫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