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批孔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到底该如何认识儒家文化?

对于历史人物或现代成功或失败人物,只要不对社会有较大负面影响,不要过多的去追究,这样反而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要从中吸取教训,取长不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和当前。孔孟之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道德观念,哲学的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可否认,孔子的很多观念,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观念,但是他的大部分思想,理论,观念, 仍然是现今社会道德的基础,对待一个事情,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非黑即白,非对即错。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粗暴,幼稚的观念来对待。

孔子画像

要继承和发展,老祖宗留下来一切好的东西,而不应该用批判,以此来对待。孔子的封建思想毒害了中国社会发展,孔子思想,妇女是没有话语权的。妇女不准上学,不准外出,在家里是没有说话权,中国解放后,妇女当家作了主。现在很多的家庭都是妇女作主,现在妇女很自由,要干什么就干什么。孔子的思想要是占了上峰,妇女就要遭殃了。

儒家文化

孔子推崇的是封建君主契约制,讲的是仁爱正义,秦汉儒家修改成了封建君主集权制,历来认为契约制的自由正义胜过集权制。孔孟讲的重点是个礼仪等级,不讲强军盛国,他本人在治乱方面无能,最后无家可归,自称丧家之犬,所到之处只讲礼议,三纲之常,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古人之礼,至高无上,没有因势利道,变革求先的思想,国人只能束手束脚,等死。儒家思想伴随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而这几千年都是封建王朝的统治史,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只是封建王朝维系其统治的需要,是统治阶层奴化民众的工具。人民翻身做主人,首先要打破思想的禁锢,才敢真正做国家的主人。

所以批孔在当时的背景下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古中国尊法家为正统,也许会比西方早萌生民主。

七十年前,以钱学森为代表的多少海外学者,舍弃在海外的多么优厚的生活地位千方百计回到祖国,报效祖国,他们这部分精英是什么精神,什么思想培育出来的。他们不计较国内落后的科研条件,不计较生话条件,一心精忠报国。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那么中华民族的优秀祖先是谁?谁称得起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祖先?孔子只是中华民族诸子百家文化流派的一支,由于汉朝统治阶级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需要,提出了尊孔,拜孔的要求。 所以说,孔子学说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但是历次农民起义都是反对的,受到剝削和压迫的广大农民认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所以说反孔,批孔是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属于民主进步的潮流和思想,应该鼓励。

元代和清代,实际情况就是蒙古和满清征服了一个上亿人口经济文化都相对发达的汉族。落后就要挨打!那宋明两朝落后在哪里?首先就是以朱熹为代表的儒家理学非常反动,中国封建统治更加专制腐败,军队也逐渐丧失战斗力。批孔是批儒学中落后、错误的东西,尤其是程朱理学禁锢人们思想的成分,比如:治国、齐家、平天下,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等积极向上的东西,是没有被批的! 中华文化包罗万象,儒家只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不能代表中华文化的全部。

孔子教学

批孔是政治需要,尊孔是统治需要,没有对与错,只有政治正确,什么都没有必要过分纠结,这些恰恰暴露了是人治现象,我们只有完全走向法治社会,才可以辩证地看待问题,不会走向极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这句话是人类理性方法论的不朽法则,但其精华不是笼统的用,而是去糟存精的用,所以是理性的用,只要是有理性就是有德,有德非但有道,而且有“光”,这种光是万世不晦。

对于儒家学说,现代人只能批判式继承,不能全盘照抄,更不能作为心灵鸡汤。

同样所谓西方科学也要有选择地应用,也不能生搬硬套,应与中国文化相辅相承,根据实际情况从而形成中国自己的科学文化体系,这样才是中华文明经久不衰的源泉。因此孔子学说要有选择地继承才是正道,批判是对的,但批判不是全盘否定,是为了继承,同时也要批判地接受西方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华文明发扬光大。在历史上,中华文明就接受包括佛教文明在内的许多西方文明,使中华文明得到充分发扬,于是才产生盛世,一味在自己的圈子里转是保守,是无法光大自己文明的,近代被西方工业文明所吊打,至今还有少数人还在跪舔西方所谓的文明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因此中华文明要开放的姿态面对全世界,不能拿几本古书去反复论证,那是保守,跟不上时代潮流的!

儒家辩论

儒学是中国人的父母,基督教是西方人的父母。这句话很好,其实我们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应该是一个过程,不必要去讨论它的好与坏,因为时代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每一个时代都有对应于这个时代的文化。历史上任何一个名人都要以辩正的眼光去看待,有对有错,有真理也有谬误。好的,传承与发扬,错的,亦可权当镜子,借鉴自省与弃之。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剔其糟粕,推陈出新。

孔子的时代有儒家,道家,法家,其实孔子的思想有很多是反动的,比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君教臣死,臣不敢不死,父教子亡,子不敢不亡等等,至今还对社会产生不好影响。如果那时就采用法家的思想我认为会更好。批孔是永远的主流思想,这是事实!捧孔是复古思想,将不断被时代扫入历史垃圾堆,如今的假尊孔也是思想界的混乱。主流思想永远是批孔的!因为儒家思想是虚伪仁义道德,禁锢人的灵魂束缚人的思想裹足不前阻碍人类进步!

批判与继承孔子儒学,跟推行'剃发令'没有关连性。清人入关强推'剃发令'只是军事征服汉人的一种辅助措施,对中华文明传承并没有伤筋动骨的影响。作为外部特征的须发服饰也只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儒学'也更不能完全代表中华文明的内在精华。继承与批判都是必要的。对孔子学说中落后颓废阻挡历史前进的要坚决批判,如:“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等等,理所当然要肃清毒流;对有利于教化国民,推动社会进步的就要继承发扬光大。如:“有教无类”、“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等。

批孔用无产阶级思想去评价是正确的,用资产阶级思想评价是错的,孔子说无利不早起,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封建的旧社会,就是孔子的思想支配,中国人不团结,外受侵略,造成落后一穷二白,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解放后,无数的先烈英雄模范人物为祖国作贡献才有今天。

孔丘

孔丘生活的年代是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的春秋时代。他竭力维护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礼制,是代表没落衰亡的一边的,只看见王侯贵族,视百姓大众为无物。他的政治主张出使周游列国,甚至不惜走枕边路线(子见南子),也得不到采纳。他之后的孟子就比他进步得多,例如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只是孔丘的主张对愚弄百姓维护统治者的权益更为有利,才一代代被统治者所利用。时至今日,孔丘的学说,尤其是关于政治社会的论述是需要彻底批判的。

任何事没有绝对性,对错都是相对的,当某一思想,观点对现实不利,或许拿起批判的武器进行武器的批判,纠正一些错误的认识和理解,本身沒有什么不对。

如孔子主张复古,赞称周制,你也赞称复古吗?所以批判一个人的某些观点,并不代表对这个全盘否定,一分为二的评价一个人物,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态度,当然学术归学术,政治归政治。孔子也是人,按照当时文化程度,孔子不可能知道两千多年后的新时代的文化发展变化。所以说儒家思想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文化发展,新文化的概念及社会模式已经远远超出儒家思想的理念,新文化的思想理念更加文明,更为人性化,更具备现代化,正义化,合理性。

批判不等于全盘否定,批判是为了继承。任何历史上继承下来的优秀文化都是经过批判、批评、去伪存真、剔除糟粕保留精华而继承发展下来的。所以孔子也是可以批判的。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文化思想也需要不断地批判才能不断地发展。几千年来出了几个孔子这样的思想家?又有几个能被世人称呼为圣人的?仁义礼智信至今仍是做人的标准!孔子学院为什么能在全世界办学?东方文明的思想体现在哪里呢?谁的理论思想几千年能够被传承?又有谁的思想理论几千年不变?

学术辩论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以修身齐家为基础伦理,道德规范,在家天下的封建时代,其衍生出的治平理念有必然性和合理性。现代社会只能让其退回到它的本源,让位于法治。但现实似乎有些让人迷惑,一方面强调法治,又时不时地冒出个以德治国、以德为先什么的。马车变成了汽车,木船变成了航母,飞船都上天了。难道我们中国人还要在几千年前的古人的书中寻找文化观吗?今人难道无法形成自己的文化观吗?留在美好的记忆中不好吗?就像京剧一样,记住它,保护它,但你要它再占据影视的舞台吗?

庄子说:'道术将为天下裂'。指的是老子'道'的学理引发了'百家争鸣“,即'道'学理大裂变时代,孔子仅为百家之一,其思想不倾于帝王能被尊纳是没理由的。老子的'无为“其实是法治,当然不被采纳,百家当中只有孔儒最左,当然舍此其谁?当然朱喜更左了。批孔是批那些过时的,不适应新时期发展的,落后守旧的东西。好的有用的东西要继续留。也叫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要以正确的思路认识过去。无论是国家需要,政治需要,还是与现在的主流的意识型态需要,批判孔丘的糟粕思想都是对当今社会的重大贡献。

孔子学说最核心的作用就是维护统治阶级的“秩序”。所以只要是出于统治阶级的“私利”,而永久享用这种统治所带来的“利益”,就必须向劳动人民灌输孔子的思想。历史是社会进化的过程,思想学术要明体达用,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旧药不能治新病,不能全部宣扬,也不可全部否定。取其利舍其弊,应选择性的去运用古人思想。政治思想也有历史的原因,汲取和剃除是必须的,人本是社会性的,是要被统治的,人的思想行为必须要有轨制,人人逆叛,社会必乱。历史还是现实都是这样,孔子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的人物,历史的看待是必需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它们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呢?
儒家代表你知道几位?
《山海经》的凤凰直接暴露了孔、孟的儒学属伪原创?
儒家与道家
儒家学说会使人软弱吗
游孔庙、孔府、孔林 ——兼论儒家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