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面剖析明末清初衍生资本主义的条件和环境

导语:学术界内关于资本主义在中国萌芽的具体时间颇有争议,其中最被大众所接受的为明末清初之际,综合历史以全面的角度来看,明末清初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改革趋向与传统的封建社会已有许多不同,但这段时期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程度远不如唐宋,甚至都谈不上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可为何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商品经济解封建

区分社会性质的主要标准之一为经济形式,旧时封建社会的特征之一也体现在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目的的小农经济,但这种生产方式延续到唐宋时期便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隋朝遗留的大运河为唐朝的工商业发展提供了自然的便利条件,加上唐朝的政策相对开放,江南沿江地区借以天然的优势开始发展商品经济,尽管重农抑商的根基未被撼动,但却为东南城市未来的商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江南商铺

并且在明朝前期,中央在工商业方面制定的政策稍显暧昧,已经不同于前朝的严令禁止,在抑商的同时又在某些领域放宽管控,比如适当开放一些矿业禁令等,允许民间部门参与,这对地方的工商业发展起着直接的激励作用。

明朝边境商人

除了经济政策上的放松,明中叶时期,税收政策进行改革,商人在社会上的地位明显被提高,中央也放松了对从商子弟参与科举考试的限制,这也间接刺激着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

江南商铺

因此,到了明朝后期,江南与沿海一带的商品经济已经初具规模,贸易来往频繁,经济水平提升,带动着生产工具的更新,农业和手工业也随之呈现出小型规模化的生产,这对于小农经济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冲击。

这段时期中央内部动乱不断,内部自顾不暇,商品经济得以持续发展,在社会经济类型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大,为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经济条件和基础。

雇佣劳资积资本

明朝初期,海外贸易发达,东南地区在唐宋基础上逐渐成为主要的商品交易区,这种完全区别于传统的小农经济形式不仅改变了生产方式,更形成了一种新的劳资关系:雇佣关系。

明朝江南富户作坊

在传统的自然经济中,主要以家庭为主要生产单位,因此生产率相对低下,劳动产品交换率也不足,无法促进经济快速流动,但自从东南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之后,生产形式由原来的小家庭式变成大作坊式,这种集约规模式的生产单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而打破了以往家庭的生产方式,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雇佣关系出现对社会产生最重要的影响不在于劳动结构被改变,而是这种经济形式衍生出了一个新的群体,即以经商为主的地主阶级,他们拥有丰富的资源和经济优势,颠覆了旧时钱权统一的贵族结构,成为瓦解旧封建制的新兴主体之一。

这种雇佣关系已经改变了传统的劳动力交换方式,尽管统治阶级严格管控和约束其进一步发展,但仍间接的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

政策制度助萌芽

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在明清萌芽,与这段时期的中央相关政策和制度也有莫大的干系。

先谈谈土地制度,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土地一直是封建经济的根基,统治者对于土地的管理能够直接关系到朝代的存活与灭亡。

唐朝实行'均田制'之后,之前依附于地主生存的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不论其所得土地的面积多大,农民终归是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财产和劳动财富的来源,也代表了土地使用权私有制的初步确立。

明朝沿袭了这种制度,但到了后期,农民手中的土地均被地主和豪绅所兼并,庄园式贵族日益增多,自耕农群体逐渐减少,中央对于这种变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此时的贵族和地主也与工商业或多或少有点联系,他们在形式上与欧洲的庄主贵族有点类似,资本主义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开始萌芽的。

自耕农

另外再谈谈明朝的内阁,虽然内阁与资本主义萌芽并没有直接关系,但因为明朝中后期的内阁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咨询机构,内阁首辅所具备的权力日益强大,甚至发展到后期足以威胁皇权和朝政的稳定,此时的皇帝已经无法完全将权力收回来,实行集权。

内阁

一旦统治者不再拥有至高无上和独一无二的权力,封建性质的王朝也将面临灭亡,并将走上一个新的时代。明末清初时,内部党争不断,封建制皇权日益衰落,这也给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封建制衰兴新制

始于商周,兴于秦汉,盛于唐宋的封建制度发展到明清终究走上了衰败之路,究其缘由,还是因为封建制本身具有的深层弊端在经过几千年的考验最终暴露出来,它的这种落后性终于消耗完所有的生命力,即将被时代所抛弃。

封建制固有的弊端严重影响了社会进程,这也就是为什么到了明清时期社会矛盾屡屡被激发,且愈演愈烈,无论统治者如何进行改革,都无法实现汉唐时期的巅峰和繁荣。

新兴的经济形式和逐渐发生转变的政治制度也折射出传统的封建制度已经不再适用于未来的社会发展,统治阶级也无法再利用这种专制和集权的方式来管理国家,因此,社会制度必然发生转变,资本主义也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被催生出来。

并且,从唐宋到明清,过渡的不仅是经济发展形式,还有一个促进社会转型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

经过宋朝理学和普遍教育的发展,明朝的文化已经呈现出全民化的趋势,这不仅意味着平均文化素养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对民智的启发,越来越多的书生逐渐意识到传统封建的压抑,尽管并未直接发展成现代的民主思想,但在某种上也加速了封建制的灭亡。

正是由于封建制出现了漏洞,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新事物开始从夹缝中冒出来,缓步萌芽。

稍瞬即逝之萌芽

从整体上来看,明末清初之所以能够出现资本主义,一个原因是由于中央相关政策间接或直接促进了资本主义短暂的萌芽,另一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社会规律的不可改变性,封建制发展到当前已经不再具备顽强的生命力。

明清时期的封建制更像是一种回光返照,但在历史的进程中,它仍然会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落后性而被替代。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尚还存在一定的先进性,故而出现萌芽也实属正常。

明末清初的这种资本主义萌芽期如昙花一现,虽然最终并未如西方一般,成功从封建制转变为资本主义,但也从侧面反映出来,封建制在历史上终究会被淘汰。

结束语:尽管明末清初所萌芽的资本主义被统治阶级压制下来,最终未能成功实现转型,使中华土地面临更加恶劣的威胁,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短暂的改变在整个社会进程中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证明资本主义不适合华夏大地,未来必将出现更加适合这块延续了几千年文化之国的新制度。

参考文献

[1] 钟焌峰.浅谈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山东纺织经济,2018(01):30-31.

[2] 徐泓.'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研究范式与明清经济史研究[C]. 北京大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北京论坛(201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变化中的价值与秩序:历史和全球视野中的社会转型论文与摘要集.北京大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北京大学北京论坛办公室,2017:56-77.

[3] 陈远志.浅析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政策与晋商的崛起[J].黑龙江史志,2010(17):19-20.

[4] 宁夏.明清时期土地的不完全私有及其对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影响[J].邵阳学院学报,2006(06):39-4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3年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高考冲刺:农耕文明: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史上最全】高中历史考试40大易错点汇总(下)
【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基础知识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
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介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